12月8日,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宙邦」)連發34條公告,就擬以現金支付方式收購延安必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延安必康」)持有的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九九久」)74.24%的股權事項披露了董事會決議意見、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標的公司審計報告等。
新宙邦對外宣稱,收購九九久是向上布局產業鏈的重要舉措。據了解,鋰電池電解液生產與銷售業務是新宙邦業績的主要貢獻方,而九九久的主要產品六氟磷酸鋰,正是鋰電池電解液的核心原材料之一。
然而,看似「雙贏」的交易好像還「暗藏玄機」。一方面,延安必康持有的九九久全部股權被質押及司法凍結;另一方面,新宙邦的帳面貨幣資金不足以支付全部價款,需要向銀行申請總價60%的授信額度。新宙邦到底是撿了個便宜,還是買了個累贅?
標的控股股東所持股權被凍結
目前,新宙邦的主營業務是新型電子化學品及功能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電池化學品、有機氟化學品、電容化學品、半導體化學品四大系列。2011年以來,新宙邦電池化學品業務持續增長,到2015年已成為其營收佔比最大的業務板塊。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新宙邦鋰電池化學品業務營收分別達到11.57億元和5.88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50%左右。
而本次擬收購的九九久,正是新宙邦完善其鋰電池化學品產業鏈布局的一步。九九久主要產品六氟磷酸鋰是鋰電池電解液的核心原材料之一,主要客戶為鋰電池電解液行業前十名企業,是產業內部主要的原材料供應商之一。
不管從財務數據還是產能上看,將九九久「納入麾下」,對新宙邦來說都是明智之舉。2018—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九九久分別實現營收13.33億元、14.93億元和10.02億元,淨利潤6056.6萬元、1.09億元和0.59億元;現六氟磷酸鋰年產能5000噸/年,以新宙邦目前約6.5萬噸的鋰電池電解液產能計算,可以滿足新宙邦六成以上的產能自用。
但這一交易暗存瑕疵。據草案,截至目前,延安必康持有九九久87.24%股權,上述股權存在質押及司法凍結的問題。今年4月,為保障債券本金和利息的兌付,延安必康將所持九九久的全部股權向債券持有人提供質押擔保,並於6月完成了股權質押登記手續。此外,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上述股權還被司法凍結。
對於延安必康出售九九久的原因,市場多有猜測。2015年,延安必康借殼上市後,出現了關聯方佔用延安必康資金情況,金額高達45億元,隨後延安必康業績不斷下滑,甚至虧損。今年前三季度,延安必康淨利潤為-0.23億元。
此外,今年3月,延安必康曾籌劃分拆九九久上市。消息披露當日,延安必康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翌日,延安必康公告,暫緩分拆九九久上市的申報工作。
或許上述事項促使延安必康急欲脫手九九久。記者致電延安必康,未獲回復。
申請14億元貸款支付交易價款
據草案,本次交易將以現金支付的形式進行。但目前新宙邦的貨幣資金不足以支付全部交易價款。
截至目前,新宙邦已經向延安必康支付了1億元的定金。接下來,新宙邦需要在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交易之日5個工作日內,向延安必康支付交易價款的50%,即約11.1億元,屆時上述定金自動轉化為該次交易價款的一部分。在標的資產交割日起30日內,新宙邦再向延安必康支付交易價款的50%,約11.1億元,或向延安必康開具與本期應付交易價款等額的付款期限不超過12個月的銀行保函,或新宙邦同意承接延安必康的等額債務。
新宙邦三季報顯示,截至9月份,新宙邦的貨幣資金近為9.65億元,和22.27億元的交易價款差距甚遠。其中,約6.5億元的款項還是今年5月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而來,只能用於特定的募投項目。
新宙邦選擇用貸款解決資金問題。在草案披露的當天,新宙邦發布了向銀行申請貸款的公告。新宙邦董事會同意公司向銀行申請不超過14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用於支付收購九九久74.24%股權的部分受讓價款。以最高授信額度計算,這筆貸款將覆蓋約63%的交易價款。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這已經今年以來新宙邦第四次向銀行申請貸款了。
4月,新宙邦稱,為滿足公司的經營發展需要,更好的支持公司業務的拓展,保證公司戰略的實施,向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坪山支行等4家銀行申請合計15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7月,新宙邦又以相同理由向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等5家銀行申請了共計12.5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
而在稍早前的11月,新宙邦以自有資產抵押方式向中國進出口銀行深圳分行申請不超過4億元的貸款,期限不超過3年,用於公司補充流動資金。
應收帳款較高成財務隱憂
分析機構道客創認為,新宙邦應收帳款較高是其資金隱憂的原因之一。
2018—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新宙邦分別實現營收21.65億元、23.25億元和8.12億元,淨利潤3.2億元、3.25億元和1.36億元。
但業績穩步增長的背後是應收帳款一直居高不下。2018—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新宙邦應收帳款規模分別為8.06億元、7.54億元和9.03億元,佔當期總營收的37.23%、32.43%和111.2%。
這不僅是由行業特點決定的,更是受近幾年產業成熟度不斷提高影響。據了解,動力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最重要組成部件,成本大、價值高,車企居產業鏈終端話語權強,佔壓上遊企業資金多。一旦車企遇到經營或資金風險,則將極大的影響上遊鋰電池相關企業,比如今年眾泰汽車「暴雷」對動力電池企業產生連鎖反應。
去年底,新宙邦就曾因為應收帳款催收不利而將比克電池告上法庭。
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正迫使這一問題加劇。在2020年半年報中,新宙邦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斷退坡,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增速不及預期,而新的產能投放速度階段性過剩。這讓整個行業的應收帳款風險加劇,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資金鍊斷裂風險。
但新宙邦從中看到了機會,據其預計,未來行業整合與洗牌持續進行,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收購九九久將增加公司的成本優勢,提升鋰電池化學品業務的競爭力。
而新宙邦的競爭對手,如天賜材料等也擁有六氟磷酸鋰產能。
在同質化競爭明顯的背景下,新宙邦的這步「險棋」究竟能否制勝,本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