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筆者:三體-小遙
對很多人來說,太空隕石相對於地球上的貴金屬更具收藏價值,因為它們數量稀少且造型獨特,並且每年都有很大一批收購者出現,價格也因此不斷攀升。
而在科學家們眼中,太空隕石在未來恐怕不會像現在這樣擁有巨大的收藏價值,它們的紀念意義將會遠勝於前者。
自古以來,隕石就被人們稱為隕星,這些天外來客往往體積不大,降落到地球上時還會伴有高溫,有時也會出現造成人員傷亡。一部分收藏家認為,隕石收藏以獵奇心理為主,加上人類對太空充滿了嚮往和好奇,所以也為其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根據相關數據,每年大約有500多顆大大小小的隕石降落地球,它們中有的來自同一天體,在經過大氣層時碎裂開來,也有一部分本身就是漂浮不定的小型天體,經過大氣層的摩擦和燃燒,到達地面時的體積並不樂觀。
這些隕石的共同點都是擁有豐富的礦物質,並且絕大多數都能夠在地球上找到對應的部分,只不過在大氣層中劇烈燃燒時會產生獨特的花紋和形狀。
這些花紋同樣能夠被人工製造出來,以至於一些擁有特殊技術的人會仿造隕石進行售賣。不過「隕石獵人」們並不會被輕易蒙蔽,他們依然有辦法分辨真偽,因為隕石在他們眼中具有獨特的意義。
科學家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未來完全有可能登陸其他星球,這些隕石就像地球表面的石頭一樣普通。這個時間並不會被無限延長,10年之內我們去太空「撿石頭」的夢想就有望成為現實。
太空隕石本身已經不存在太大的研究價值,科學家已經能夠藉助於探測器從其他星球上採集樣本,加上先進的技術支持,路過的小行星也很難掩蓋自己的真面目。隕石並不「保值」,所以它們的紀念意義更大,遠遠無法用金錢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