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把中藥煎好,並且發揮最佳藥效?

2020-12-12 何慶耀先生論壇

現在很多藥店和醫院都提供了中藥代煎服務,而藥店和醫院為了提高煎藥的效率,往往都只熬一次裝袋了事,浪費了藥材。而在家自己熬中藥,放心又省錢。那麼,在家自己如何熬中藥?並且讓藥效發揮到最佳狀態?

一劑中藥需先將中藥泡透後進行煎煮,一劑煎兩遍,將兩次藥液混合後,分早晚飯後服用。具體步驟如下:

1. 煮藥用具:中藥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鍋或不鏽鋼鍋,忌用鐵、鋁等易腐蝕的鍋。

2. 將中藥泡透:除衝服外(衝服藥物不煎)的所有中藥在冷水或溫水中泡透(約半小時),先煎、後下的藥物單獨浸泡。

3. 先煎(無先煎可跳過此步):中藥泡透後加水至高出藥物約2cm,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煎煮30分鐘後,再進行後續步驟。

【特別提示】黑順片需先煎1小時。

4. 第一煎:中藥泡透後加水至高出藥物約2cm,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繼續煎煮30分鐘,將藥液濾出。

5. 後下(無後下可跳過此步):中藥泡透後在第一煎出鍋前5-10分鐘時放入。

6. 第二煎:再將藥鍋內加至高出藥物約2cm,大火煮沸後用小火繼續煎煮30分鐘,將藥液濾出。

7. 煎藥量:兒童每劑中藥煎取藥液量一般為100-150毫升,小嬰兒每劑30-50毫升;成人每劑200-300毫升。

8. 兩次煎藥藥液混合:將第一煎藥與第二煎藥混合後分為兩份早晚分服。

【特別提示】若處方中有麻黃,且劑量超過9克,則需每日分3-4次服用。

9. 衝服:藥湯服用前將相應克數的衝服中藥(多數不溶)混入藥液服用即可。

10. 服用:飯後半小時服用。若同時服用西藥,則需與中藥湯劑間隔1小時左右。

煎中藥的時間與喝法

煎藥時間應根據藥性而定,一般藥為沸後煎30分鐘。解表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沸後煎15-20分鐘。滋補藥先用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鐘。煎藥時要攪拌藥料2-3次。每劑中藥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中藥第一次煎的藥效果最好,第二次煎藥液濃度稍低些,兩次煎的藥液混在一起,早、晚兩次喝完。 這樣喝的話,第二次服藥還需要再次加熱,比較麻煩。所以,也可煎煮一次服用一次。通常一副中藥煎煮2-3次後就沒有什麼藥力,需要重新換藥。

其中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藥」:煮沸10-15分鐘,再加入其它藥同煎。

2、「後下藥」:在一般藥即將煎至預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鐘即可。

3、「溶化藥」:應在其它藥煎至預定服藥量,取藥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衝服藥」:將衝服藥調入煎好藥汁或開水中衝服。

5、其它特殊藥物按醫囑煎煮。

煎中藥的其它細節

用水、浸泡

煎藥用自來水即可,水量要浸過藥材表面1—3釐米。藥材過多或易吸水的可適當增加。煎煮中藥前,應先用冷水將中藥浸泡半小時。有的藥材吸水多,水就要多放一點,有的(如礦物藥)不怎麼吸水就少放一點,浸泡完了,看看水量是否合適,再考慮是否加水,然後煎煮。找出規律後,不浸泡直接煎煮中藥也可。

備註

1.先煎注意事項:黑順片需要先煎1小時,礦石類藥物(如石膏、龍骨、牡蠣等)需要先煎30分鐘。若同時有黑順片及其他先煎中藥時,可同時先煎1小時。

2.每劑煎煮藥量過多:若煎煮藥液量過多,可將每劑的兩煎藥液混合,用小火進行濃縮後,再分次服用。

3.飲食注意:忌食辛辣腥羶發物(羊肉、海鮮等)。

相關焦點

  • 煎藥也有講究,中藥這樣煎,可發揮最佳藥效!|煎藥|中藥|講究|煎煮|...
    時至今日中醫藥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15年10月,屠呦呦在中醫古籍中獲得靈感啟發從而發現了青蒿素。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中醫藥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其治療效果也正漸漸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那麼,走入千家萬戶的中藥到底該怎麼煎煮?如何服用?這些也是有講究的。由於方劑中藥物的性質和所治病證的不同,所採用的煎煮方法和服藥方法也不同,正確煎煮和服用才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 敷中藥包減肥的原理是怎樣的
    核心提示:減肥是現代社會的流行元素,也是現代社會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衍生物,減肥的方式讓人眼花繚亂,中醫藥在減肥方面的貢獻也值得讚嘆,據說可以通過敷中藥包進行減肥,而且有很多人已經驗證了這種敷中藥包減肥的方法的有效性,那麼敷中藥包減肥的原理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詳細說一下這個問題。
  • 如何煎服中藥?六步四招教你輕鬆hold住
    煎中藥不宜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有漂白化學劑,還有重金屬類物質,易與中藥中的生物鹼、鞣酸等發生反應,所以建議使用純淨水,有好水才有好湯,準備好煎藥水也是關鍵的第二步。 第三步注意浸泡時長。 有罐有水再泡。
  • 【中醫指南】煎服中藥的一些技巧
    有些中藥成分含有一定的揮發成分,如薄荷、蘇葉、藿香、佩蘭等這些芳香通竅藥物,在煎煮過程中容易發散到空氣中,所以必須蓋著蓋子熬,否則藥效會不知不覺跑掉,而像西洋參等貴重藥材也同樣具有揮發成分,需要在密閉容器裡煎煮。
  • 中藥和西藥可以一起吃嗎 吃中藥需注意這些
    現在,在生活當中西藥用的是比較多的,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需要服用中藥。對於藥物,大多數人都了解的不多。那麼,中藥和西藥可以一起吃嗎?我們吃中藥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中西藥相衝,同服應相隔半個小時但對於中藥與西藥同時服用情況,從臨床經驗看,應相隔半小時服用。因為大部分西藥開始被身體吸收約需半小時左右,經新陳代謝後對中藥的影響很小。有些中藥,例如醫治傷風、感冒的藥物,這些藥物的藥性發揮快,大概半小時之後可以吃其他的藥,若是滋補作用的中藥,相隔的時間要延長。
  • 中藥面膜如何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中藥面膜如何才能發揮最大功效?有三個方面必須注意,必須強調:第一,「中藥面膜之選材」中藥,為什麼特別強調「產地」?第二,[中藥面膜之碾壓]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道地藥材對於保證中藥療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古時人們會用到石碾用人力或者畜力將中藥或者大米穀物等磨成粉。
  • 為更好發揮藥效,服藥時如何飲水才正確?
    絕大多數的家庭用藥方式為口服,為了讓口服藥物更好的發揮藥效,用水送服藥物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環節,卻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過查閱文獻總結,服用時需要多飲水的藥物、服用時需要少飲水的藥物或無需飲水的藥物,以及服用時對水的成分要求進行闡述,以便指導日常正確服藥。
  • 最全中藥服用指南,快收藏!
    冷服:即將煎好的中藥湯劑放涼後服用。一般來說,寒劑宜冷服,適用於熱證。凡是解毒藥、止吐藥、清熱藥均應該冷服。 熱服:將煎好的中藥湯劑趁熱服下。一般而言,熱劑宜熱服,適用於寒證。
  • 中藥藥效為何大打折扣?這場疫情能帶來中藥行業的春天嗎?
    君不見,近來常有人質疑中藥「醫好、方對、藥效差了」;也有人打趣道:「老話講,藥對症,一口湯,藥不對症,一水缸。但現在對症了也得一水缸,藥量是越來越大了。」看來,中藥的藥效成也環境,敗也環境。現在的中藥,還講究嚴格的時間性與空間性嗎?人工培植、農藥化肥等的介入,會影響中藥藥材質量,進而讓藥效大打折扣嗎?這些,都引人關注。 道地藥材為啥不道地了?
  • 56歲女子自煎中藥調理身體,為求藥效自行加大劑量被毒倒
    認為純天然的中藥是無毒無害的,56歲的陳女士為求藥效,自行加大了一倍的劑量,服用後沒多久就出現了噁心嘔吐、身體麻木等症狀,被送往醫院搶救。經醫生診斷,她是附子(烏頭鹼藥物)中毒。陳女士今年56歲,兩年多前查出十二指腸腫瘤伴有肝轉移。
  • 中藥煎煮學問大,這幾種特殊煎法要掌握
    因為煎糊飲片的有效成分已經發生了改變,藥效就會降低或消失,從而達不到治療效果,甚至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及副作用。那麼到底怎樣煎藥?煎藥應該注意什麼?我們都知道湯劑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它的製作對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 中藥煎煮學問大,這幾種特殊煎法要掌握!
    因為煎糊飲片的有效成分已經發生了改變,藥效就會降低或消失,從而達不到治療效果,甚至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及副作用。那麼到底怎樣煎藥?煎藥應該注意什麼?我們都知道湯劑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它的製作對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熬中藥注意這些事效果更好
    中藥比起常見的西藥來說,雖然見效較慢,但沒有什麼副作用,能夠根治疾病,是很多朋友生病時的最佳選擇,但是你知道熬中藥的正確方法嗎?要知道,中藥的熬製方法錯了,是會影響藥效,甚至讓治病藥變成要命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熬中藥的注意事項。
  • 中藥湯劑煎煮,以下幾點不可不知!
    對於中藥煎煮,我一般都推薦大家有時間的話儘量自己煎煮。但是如果煎法不當,服藥方法不科學,也會影響藥物的療效。為了充分發揮中藥湯劑的治療作用,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特別寫下此文,把煎藥的容器、次數、溫度、禁忌以及服藥後的注意事項等作詳細的科普介紹,以方便大家掌握。
  • 代煎中藥讓喝湯藥不再麻煩
    隨著人們對中醫藥的認可和青睞,現在越來越多服用中藥的朋友選擇在醫院代煎中藥。作為方便患者就醫的一項服務,市中醫院煎藥房對代煎中藥一直保持著嚴格要求,保證藥材品質,遵循藥性對熬製工藝的要求,全心全意為患者熬製放心中藥,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關注與認可,門診與病房代煎中藥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 中藥的五味酸苦甘辛鹹,與滋味相關,但更是中藥藥效的總結,五味功效...
    中藥是中醫治病的重要工具,而在中藥理論中,性味理論是中藥藥效理論的基礎。所謂性,即寒、熱、溫、涼、平五性,指的是藥物的寒熱屬性;而味,則是指中藥的五味:酸、苦、甘、辛、鹹。
  • 中藥用量該如何把握?古今中藥劑量換算,數學不好也能看懂
    可是沒一會兒工夫,陳女士就開始上吐下瀉,可她當時還在麻將桌上「戰鬥」正酣,想要挺過去繼續「搓」,但腹痛加劇,實在難以忍受,於是才撥打急救電話,等醫生來時,她又吐了一回。急救醫生診斷為藥物中毒,馬上把陳女士送到醫院治療。無獨有偶,年近50歲的李先生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 【技巧】教你煲中藥全過程
    煎煮中———  ●用水以水浸過藥材表面2~75px為佳,或者用手輕輕摁住藥材,水面剛好漫過手背。通常一些花草類的藥物吸水量較大,在浸泡半小時後水位下降,可以另加涼水至標準水位,再開始煎煮。  ●火候一般的中藥應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為文火。但一些治療外感的中藥,可以在煮沸之後,繼續用武火煎煮15分鐘左右即可。
  • 在喝中藥可以喝咖啡嗎
    生物鹼是許多中藥的活性成份,而茶葉中的單寧酸(tannin),若混和中藥後,引起酸鹼反應,產生沉澱,使藥物不易被人體吸收,從而減低藥效,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服用中藥時,不宜同時飲茶、咖啡或可樂等飲料,而在藥效發揮的差不多時,就可以喝咖啡了。
  • 淺談劑型對中成藥藥效的影響
    中成藥劑型與中成藥藥效直接相關,相同的中藥成方,由於劑型的不同,產生的藥效、持續時間等可能出現較大的差異。「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緩也,不能速去之。」即充分說明了劑型選擇對藥效的重要作用。同一中成藥處方可以製備成多種劑型,但不同劑型可能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果,只有採用適宜的劑型才可以使藥物發揮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