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老症:因為工作壓力以及生活緊湊的影響,現代人往往心比實際年齡老得快,不知不覺中,年紀輕輕時,就開始面臨了老的徵兆。
早上被新來的同事問好叫X姐;刷微博看到又有熟悉的老藝術家離世;泡茶杯裡出現了紅棗枸杞;微信叮噹作響,原來是閨蜜又生了二胎;聚會在KTV,晚上9點整準時回家睡美容覺……
在80後90後的生活中,這樣的場景漸漸不再陌生。不知不覺中,00後10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8090好像成為了「老去的一代」。我們不願意說老,便創造了一個新詞語——初老症,仿佛只是剛好老了一點點而已。
人們不願意老去,總是強調年輕的精力和心態。可我覺得,「初老」不是真的老,它代表著成熟的心態和內涵的累積,是成長的必經階段,當我們說著自己「初老」的時候,也是在緬懷那個伴隨我們成長的輝煌時代。
不妨對照以下這20條「初老症」的症狀,看看自己是否和「初老症」有了不解之緣吧。
1.工作日睡不醒,周末卻一大早就醒過來。「都怪生物鐘!」
2.幾乎不用QQ,親朋同事都只在微信聊天。「現在還有人用QQ嗎?」
3.朋友圈曬娃的人越來越多,親戚催婚催生也越來越多。
4.討厭聽微信裡的語音消息,每次都是轉成文字看。
5.不想離開舒適區,對「你要離開舒適區」這種言論嗤之以鼻。「你會讓北極熊離開北極嗎?」
6.對和自己無關的事非常寬容,又名「懶得管別人的閒事」。
7.跟誰都能說上兩句話,但新朋友卻很少。
8.開始買筋膜槍、頸部按摩儀了,久坐之後會起來散步,每天定八個鬧鐘喝水。
9.看春晚和元宵晚會,表演的明星一個也不認識了。「怎麼沒有趙本山和宋丹丹了?」
10.變「慫」了,不再強出風頭,不給自己那麼大壓力,面對挑戰十分慎重。
11.跟小輩聊天,發現除了「考多少分」實在不知道聊什麼。成為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親戚。
12.總是看到認識的歌手/演員過世的消息。「唉,我們的時代結束了。」
13.很少再有大段的時間專注做喜歡的事,時間被微博和短視頻偷走。
14.開始關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給自己定「去體檢」的提醒事項。
15.不敢裸辭,除了有養家餬口的壓力,也擔心競爭力不如應屆畢業的小朋友。
16.路上有幼兒園小朋友開口叫「叔叔」、「阿姨」,以前還會生氣,現在想想算了。「他媽居然跟我一樣大。」
17.看到年輕朋友揮霍青春,會苦口婆心地忠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18.越來越討厭「調休」這件事,寧願不放長假也不想調休。
19.聽的周杰倫、林俊傑、S.H.E……居然已經是20年前的歌手了。「七裡香、江南、Superstar……」
20.不會再期待韓劇那種粉色泡泡的愛情,更偏愛細水長流。走在路上看到攜手的兩個老人,也要感慨一番歲月靜好。
這些「症狀」,有些是90後對生活經歷的沉澱和感悟,有些則是對青春的懷念和追思。「初老」只是90後自我調侃的方式,他們擁有激情、熱愛生活、善待這個世界也善待自己,他們永遠不「老」。
20條初老症的特徵,你中了幾條呢?把結果留在評論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