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少女長大了|看了《俗女養成記》

2021-01-12 碎片公會

Hi~我是隱豹大王

這是我2019年周更計劃的第47篇

看《俗女養成記》我不由自主哭了好幾次。

它是一部讓人回望童年的劇。一位網友說它是「目前最好的華語版《請回答1988》」,後者在XX人參與評分的情況下,豆瓣分數高達9.8。他們的共同點是把人輕易帶回到童年、青少年時期,帶你回憶起很多年以前幹過的傻事,喚醒你當初忽視的親情和友情。笑中帶淚,溫暖治癒。

《俗女養成記》的主人公是一個40歲的大齡未婚女青年,無房無車,在公司做總裁助理,主要任務是端茶倒水,隨叫隨到,給老闆的小三看房子。有一個和她同居了四年但遲遲不考慮結婚的男朋友。

40歲了,沒事業,沒家庭。從世俗意義上來說,人生的下半場她輸得一塌糊塗。或許這麼說太刻薄,那麼換個說法,人生的下半場,她已經變成茫茫人海中最不起眼的那個路人甲。

可是這樣的路人甲,像你我一樣的路人甲,真的就普通到不值一提嗎?

如果回望童年,你會發現,我們都是從小女孩開始,一路閃著光長大的啊。

和絕大多數人一樣,劇裡的女主角小時候不算聰明,學習成績不好。不喜歡做作業,天天丟沙包弄得一身髒,偶爾撒謊,常常惹禍。會幫年紀大的姐姐偷傳情書,放學後和同學結伴去看無人居住的「鬼屋」,聽爺爺說自己是撿來的就寫封信決定離家出走……

她幹的許多事都有點蠢,還會讓爸爸媽媽很生氣,但沒有人真的怪她。因為每個小朋友都值得被世界好好愛護在心尖上。

劇照· 小孩子真的是宇宙小精靈們

看這部劇,讓我想到了自己很多類似的童年回憶。比如第一次參加集體郊遊的那一天,天還一片漆黑,鄰居的好朋友就敲我窗戶急切地叫我起床。被爸媽狂罵,但我還是起來了。自己到廚房做了早飯,背著書包和好朋友興奮地去學校後,發現學校空無一人……

不是恐怖片。就只是過於興奮的兩傻子去太早了,天還沒亮……

再比如村子裡一間沒人住的房子,閣樓上放了棺材。或者一間黑漆漆的老屋裡,住著整日不出門的老奶奶,大家都不敢去卻偏偏喜歡你推我我推你的去看,去了之後又是你嚇我我嚇你。

再比如家裡的窗戶有一次深夜裡竟然趴了一條大蛇(印象中很大),全家都被驚醒。

然後有一次我爸的大腳趾竟然被老鼠咬了。

而我媽做的香油炒雞特別特別香,但每次她都給我爸留著,我只配流口水,老老實實地接桶水去給我爸擦摩託車。

都是些對別人而言毫無意義的生活細節。因為對別人沒意義,我們自己也快忘光了。

但那明明都是閃著光的日子。沒有憂愁,只有快樂。

記得小時候我還出過一場嚴重的車禍,大家一度認為可能要變殘疾,但好像天也沒有塌下來。在醫院裡呆了幾個月,學會坐在兩個凳子上交替挪動到隔壁病房裡找人玩,依舊無憂無慮。甚至大半個學期沒上,回去還意外考了第一名。

小時候肯定哭了不少,但現在一點兒傷心也回憶不起來了。記得的只有天真和快樂。

害。說了這麼多,可能都沒說到重點。

那些和所有小朋友一樣天真爛漫的回憶背後,都有一個好好呵護著你長大的家庭。

先不要急著否定。畢竟平凡家庭不是演偶像劇,愛恨都是不顯眼的。那些對小女孩的愛,都化在了每日餐食和言行教導中。像空氣一樣,你可能根本感覺不到。

感謝這部劇,讓我們擁有了,用局外人的眼光,去審視一個小女孩和她家庭關係的機會。

這部分不展開了,大家去看吧,總之小女孩的家人都超可愛的,講著臺灣方言,很溫暖啦。

可可愛愛一家人,小女孩嘉玲太古靈精惹。

劇中快要結局的時候,40歲的女主人公和不愛了的男朋友分手,放棄了主動求婚勉強得來的婚約。又在辦公室發飆,辭掉了毫無樂趣的工作。一事無成的回了老家。

開始還掩飾著一切,後來婚約和辭職的事敗露了,就肯定是會被爸爸媽媽罵的嘛。

爭吵過後,大半夜的,女主人拖著箱子搭上計程車就氣呼呼地走掉了。

但後來她還是回去了呀。爸爸媽媽還是老樣子,問她吃飯了沒有,餓不餓。

所以啊,不要擔心你把人生過得一塌糊塗,不要擔心你沒有成為父母或者自己心目中那個厲害和閃光的人物,不要擔心你和父母之間最無法彌合的決裂或矛盾。

只要你回頭,家還在的。那是你無論做什麼都會最終獲得原諒,始終亮著燈光等你回去的地方。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怕也是對這部劇最好的註解。

一個幸福的童年,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大概可以無數次拯救一塌糊塗的後半生。如果你曾被好好愛護著長大,那麼恭喜你這一生,都會在這綿綿無盡的愛中獲得勇氣與力量。

你可能還想看:

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 看了《斯通納》

事物的味道,我嘗得太晚了

關於人生,我愛這些貼地飛行的時刻

人生還有什麼別的可能性嗎?|| 看了《奇遇人生》和《雙子殺手》

還有比刷劇更宅又更爽的事嗎?||影視劇推薦

看了《如何讓你愛的人愛上你》

相關焦點

  • 《俗女養成記》,不閃光的人生也值得過下去
    女主是典型的臺南小鎮女孩,一家三代靠祖父的藥堂為生,並不富裕,但生活卻溫馨有趣。一家人互相的關心又明爭暗鬥、鄰裡對八卦的熱衷和小地方的女孩動了心就丟死人要被媽媽當街打的場面、小女孩剛剛長大時對同學的羨慕、媽媽是如何為了"挽回面子"讓她學鋼琴以及父母互相交換"教育身份"最後不得不中途放棄的一幕一幕,都在39歲的一事無成的中間穿插著。
  • 關於《俗女養成記》
    作為臺灣自製劇,且創下13年來自製收視最佳的一部劇集,《俗女養成記》真的算得上是低調又優質。自播出後,收視率屢飆新高,首播收視更是超越了被吹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女性」題材屢見不鮮的當今市場,《俗女養成記》算不上新穎。
  • 《俗女養成記》給出了答案
    前陣子有一個熱搜非常有意思:#唐嫣少女感#隨後,殷桃在微博上發出感慨:「從什麼時候起,女演員的魅力僅限於少女感了。」是啊,從什麼時候開始女演員沒了少女感,就會被我們的影視市場拋棄呢?今天,我就推薦一部,關於「中年女性」的好劇——《俗女養成記》還記得前幾個月很火爆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嗎?
  • 《俗女養成記》:假如39歲的時候,我還是一個人
    2019年 第42篇by小鹽今年的臺劇真是驚喜,前有《我們與惡的距離》,後有《俗女養成記》。豆瓣評分9.0改編自臺灣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俗女養成記》超級好笑又超級好哭,是那種能把人看哭的喜劇。也可以說有點像一部臺灣版的《請回答1988》。
  • 《俗女養成記》這部臺劇真的好哭又好笑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臺劇《俗女養成記》,這部劇有多厲害呢?自開播後收視率急速飆升,首播收視更是超越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不知道有沒有人在看,目前豆瓣9.1份,真的是好哭又好笑。劇集講述39歲的陳嘉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還丟了工作。
  • 《俗女養成記》:這才是治癒心靈的電視劇啊
    尤其是9月初完結的、臺灣華視的自製劇《俗女養成記》,收視口碑雙豐收,大結局更是創下了華視13年來自製劇最佳收視成績。《俗女養成記》海報《俗女養成記》改編自臺灣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臺灣知名演員嚴藝文首次跨行編劇和執導。
  • 活出自我的女性 電視劇《俗女養成記》
    最近看的臺灣一部豆瓣評分9.1的10集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展示單身39歲的陳嘉玲的人生養成記。39歲的陳嘉玲,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還丟了工作,正式加入女loser的行列。這是什麼意思呢?說到俗女,就要先從她的家庭談起。臺南純樸的鄉下,三代同堂,全靠阿公開的中藥行維生。      長大後,即將邁入四十歲的陳嘉玲,雖然一路跌跌撞撞,也是貨真價實地活了大半輩子。愛過人,也被人愛過;被人負過,也負過人。就算現在一無所有,天也不會塌下來。
  • 與其過分苛責章子怡的少女感,不如看看《俗女養成記》打開新思路
    最近在風口浪尖上的劇要數《上陽賦》,41歲的章子怡出演少女引發熱議,連子怡本怡也公開發聲:「別再消費我營造少女感了」。白雲老太名言:做女人難,做名女人更難。有女星扮少女被吐槽,也有女星感嘆沒戲演。好容易接一部大女主的戲,前期多半瑪麗蘇,從傻白甜演起,這對於熟女一掛的演員來說,確實很違和。難道女演員就沒有別的路了嗎?
  • 《俗女養成記》告訴你,40歲也能發光!
    這部劇叫《俗女養成記》,平平無奇的片名起初並沒有吸引到我,但沒想到就是這樣一部看似平平無奇恩電視劇在豆瓣卻有著但《俗女養成記》並沒有,它圍繞著女主角陳嘉玲童年、職場兩條線同時進行展開,它的核心並不是為了告訴觀眾40沒有結婚成家的女人有多麼的焦慮,而是處處透露著溫馨。
  • 《俗女養成記》:我的生活,我說了算
    它就是——俗 女 養 成 記《俗女養成記》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暢銷散文集,全劇幾乎90%的臺詞都用臺語講述。這部劇透過陳嘉玲這個角色,再現了七十年代背景下臺南鄉村的生活境況,以及獨特的臺灣文化,但卻在兩岸觀眾之間,引發了跨越時空和地域的回憶共振。
  • 《俗女養成記》——溫暖搞笑又帶淚,方言也很有感覺
    《俗女養成記》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嚴藝文編導,由謝盈萱、溫昇豪、藍葦華、吳以涵、夏靖庭、楊麗音、陳竹升、於子育領銜主演。簡單一點的聊這部劇,不過是一個相貌平平,家世平平,事業平平的大齡單身女青年在臺北獨自打拼的生活和回憶她從小生長的臺南鄉下的童年記憶。
  • 談談俗女養成記中塑造的「俗女」形象——陳嘉玲
    近年來不斷播出的大女主劇,早已拋棄十幾年前的傻白甜小女孩,重新塑造了許多新時代女強人形象。而世上還有千千萬萬種女人,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靈魂,可她們也會有共同點。今天要介紹的便是近期播出的臺灣電視劇,俗女養成記中的陳嘉玲,應該每個女人在她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她又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 俗女養成記:不委屈自己,才是高級的成功
    《俗女養成記》完結很久了,這句話卻總縈繞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是啊,餘生很短,請你不要再勉強自己了。還沒眨眼,就開始長大1、餘生很短,請不要再勉強自己我們之中,有太多人像極了《俗女養成記》的主角陳嘉玲,環顧四周,事事物物皆寫滿了「勉強」!
  • 《俗女養成記》:人們體面的生活下隱藏的苦澀
    《俗女養成記》講的故事就像它的劇名一樣「俗」。然而它雖然講「俗」,卻不落入俗套。劇名的俗有兩層含義,一是通俗,大眾化的意思。二是諧音「淑」,俗女寓意淑女。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普羅大眾都能看得懂得俗(淑)女的故事。這就註定了它必是大多數人能感同身受的,深深共鳴的。女主角陳嘉玲,39歲,北漂一族。名字熟悉到聽起來就像是住在隔壁的鄰居一樣。
  • 「俗女」養成記 | 10月書單和片單
    《俗女養成記》推薦指數:4顆星《俗女養成記》是臺灣70後作家江鵝的一部散文集,主要以回憶的方式敘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臺南鄉下鄰裡之間的鄉情、「我」和父母、外公外婆的共同生活記憶等,間或有一些對女性生存困境的討論,雖然蜻蜓點水,卻鞭辟入裡。
  • 《俗女養成記》——「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一人一命 沒人相同有好命人 有歹命人你若問我 我是啥人我是孤單的人成功的人 有夠迷人他的一天 好過我一年風中的沙 隨風飄散過一天算一天我不是好人 也不是壞人我只是需要一個愛我的人好命和歹命 春夏和秋冬跟他一人一半這是被稱為今年最值得看的臺劇的《俗女養成劇》的主題曲《一人一半》。
  • 《俗女養成記》宣布第二季開拍!
    大家還記得在2019年底創下收視熱潮與熱門話題的臺劇《俗女養成記》嗎?翻拍自作家江鵝的同名散文,故事時空背景橫跨現代與民國70年代,並大膽以年屆40歲的熟齡女「陳嘉玲」(謝盈萱飾)為故事主角。她很平凡,平凡到似乎隨時都會出現在我們周遭。
  • 《俗女養成記》一經播出口碑極佳,收視率更是高達3.57
    戲劇「俗女養成記」日前播出最後兩集完結篇,衝出收視冠軍,完結篇每分鐘平均收視率突破2.22,奪下同時段冠軍;在網路平臺的觀看次數也成長超過50%。「俗女養成記」自播出以來,在網絡上掀起了熱烈的討論,該劇是由謝盈萱領銜主演,劇情節奏明快、詼諧幽默卻又把現實面刻畫得非常深刻,笑中帶淚的劇情,一播出後便大受好評。該劇改編自作家江鵝的原著,「俗女養成記」講述一個臺南女人,北漂之後返鄉的故事。
  • 《俗女養成記》:讓我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俗女養成記》:讓我看到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不知從何時起,剩男剩女已經從「單身貴族」這個稱號轉換成「單身狗」這個含有戲謔口吻的詞語。之前在網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段子,「我26了,老媽一直催我找對象,我說:「你看嫂子不也是30才遇到我哥的嗎,大不了我跟她一樣成幾年剩女。」在一旁的侄子聽了不樂意了,說:「姑姑你能跟我媽比嗎?我媽研究生畢業,有體面的工作,穩定的收入,那才叫剩女,你這樣子呀,最多算個女光棍!」
  • 高分佳作《俗女養成記》第二季來襲!原班人馬回歸,首波劇照釋出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大女主劇」接連上線,然而卻只是披著大女主的噱頭,演繹傻白甜的瑪麗蘇故事,這樣的作品深受詬病。於是觀眾期待看到有深度的女性作品,而不是單純地談戀愛,畢竟只是撒狗糧的話,那麼大男主、大女主、雙男主、雙女主都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還是有一些作品令人感到驚喜,比如2019年上線的《俗女養成記》,是當年臺劇繼《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又一高分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