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徐美慧)在北京燕山,有一支特殊的「老工友」平安志願者隊伍:成員3000多人,多是退休老人,平均年齡60歲以上。他們為居民巡邏站崗、給孤寡老人表演節目,既為社區增添歡樂,也充實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12月5日)到來之際,新京報記者走近這群「老工友」,聽他們講述自己的志願故事。
「老工友」志願者郭建為社區老人義務剪髮。受訪者供圖
為給社區老人免費剪髮 去理髮店「觀摩」學習
郭建是「老工友」志願隊中的一員。
她今年65歲,是房山區東風北裡社區的一名普通居民。2001年退休之後,機緣巧合下,她開始義務為社區居民理髮。
剛開始,郭建是為了幫母親理髮,老人年齡比較大,腿腳不利索,不便出門理髮,郭建看著不忍心,就自己動手。後來,郭建發現,社區裡像自己母親一樣的老人還有很多,她就開始為大家服務,這一堅持就是十多年。
「每次給老人理完髮,看到他們利落乾淨又精神的樣子,就特別有滿足感。」她說。
為了「修煉」自己的理髮技術,郭建還會去理髮館觀摩,「再就是在網上找找教人理髮的視頻,跟著學一學、看一看。」
每周日下午,是郭建提供理髮服務的固定時間,不少社區的老人「慕名而來」,考慮到有些居民腿腳不便,郭建還會打電話上門服務。
郭建的理髮手藝收穫了不少好評,今年80歲的一名社區老人說,「小郭手藝特別好,外面那些都比不上。」
今年年初疫情剛暴發,郭建還主動報名參與社區疫情防控,每天站崗執勤、巡邏查看,保護居民健康安全。
忙碌的志願生活背後,郭建有一個不願對人說的「秘密」:2013年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雖然手術之後有所好轉,但身體還是大不如前。後來,在愛人王俊濤的勸說下,她加入了「老工友」志願者隊伍,每天雖然很辛苦,但很充實。
「我就是幫助別人參加一些活動,我就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了,雖然很忙,但是我心情好。」郭建說。王俊濤也表示,「她退休了以後,也有一些愛好,參加一些業餘的活動,但是我覺得參加『老工友』以後,更有一些社會意義,還可以盡到一份社會責任。」
疫情期間,「老工友」志願者王俊濤在社區執勤。受訪者供圖
原來搞過計算機 現在教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
郭建的愛人王俊濤也是「老工友」平安志願者隊伍的一員。2015年,王俊濤從燕山石化退休,退休後的生活「相對清閒」,看到愛人和身邊那麼多人都加入了志願隊,他也「動了心」,於2019年正式加入。
王俊濤很快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崗位」,成了一名「老工友」聯絡員,為各類活動上傳下達信息。「整個街道的『老工友』志願者人數不少,光靠街道的人管理不過來,我就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去跟大家溝通。」
他還主動承擔了一項特殊的志願工作——教其他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現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手機都智能化了,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跟其他人交流都更加方便,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老年人對智能設備了解得不多、也不太認可,可能還存在一些牴觸情緒,這就使得他們適應智能化生活比較困難。」
王俊濤說,自己原來是搞計算機的,對智能機相對比較熟悉。「疫情期間,很多老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弄健康寶,更別說用微信、支付寶支付了,心裡很著急,有的也不好意思問子女。有的老人甚至說不敢去醫院了,因為沒有健康寶,擔心連醫院大門都進不了,又怕被其他人『兇』。」
老人們聽說王俊濤會用智能設備,都來請教怎麼申請健康寶、怎麼把健康寶放在手機明顯的位置方便調出、怎麼用微信或者支付寶支付。「當時我基本就是手把手、一步步教他們。」
至今,他已經教會了小一百人如何使用智能機。
目前,王俊濤所在的社區還沒有設立培訓老人使用智能機的課程,他想著以後跟社區商量一下,多組織幾個老人,一起給大家做「培訓」,「就想著能盡一己之力,幫幫身邊其他的老人。」
12月1日,燕山工委政法辦舉行「12·5國際志願者日」活動,向市民宣傳平安知識。攝影/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燕山地區志願者將向『西城大媽』『朝陽群眾』看齊」
在燕山,像郭建和王俊濤這樣的「老工友」志願者有3000多人,他們為居民巡邏站崗、給孤寡老人表演節目,既為社區增添歡樂,也充實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燕山「老工友」平安志願者隊伍成立於2019年5月,由燕山工委政法辦指揮指導。志願者們主要聚集在迎風街道、向陽街道、東風街道和星城街道,這四個街道是燕山「老工友」平安志願者隊伍的調度中心,負責組織、發動各社區聯絡處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各社區居委會則作為社區聯絡處,組織並召集「老工友」參加志願活動;老工友之家則是燕山「老工友」平安志願者隊伍的線下服務中心,受燕山工委政法辦委託負責具體運營和統籌工作,進行活動策劃發布與保障、會議組織和工作調研、人員招募、管理和培訓以及統計認證等。
北京市房山區燕山工委政法辦綜治維穩事務中心副主任焦健表示,「老工友」志願隊成立之後,開展了各類平安建設活動,已發展成為地區平安建設的重要力量。
根據房山區人民政府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年底,燕山地區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2.64萬,老齡化率高達32.7%。如何讓退休後的老人更好地融入社區?成立「老工友」志願者隊伍是一個重要舉措。
目前,「老工友」志願者隊伍已經形成了「平安守衛」「宣傳先鋒」「匠心工友」三支品牌服務隊伍,活躍在燕山各個社區街道。「今後,燕山地區志願者隊伍將向『西城大媽』『朝陽群眾』看齊,在維護地區平安的基礎上,希望能為營造幸福美麗新燕山做出貢獻。」
焦健介紹,作為一個公益性組織,「老工友」志願者隊依託於鄰裡的和諧氣氛,以及熟人社會的關係,讓這些退休的老人融入這樣一個團隊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對於他們的工作和付出,我們是非常認同的,也非常讚許這種行為,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工友』加入我們的志願活動中。」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編輯 張暢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