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公元2020年,就在大家都在爭論誰是三國第一武將時,「6G時空投影技術」直接將歷史人物召喚到現場,希望能幫大家解決了這個爭論。沒想到就要組織這些人物開會時,卻被社區通知現在政策精神是「積極復工,但可以不開的會不要開,儘量通過群聊或視頻開會。
由於酒熟梅子青項目組已經很久沒人打賞了,項目組經費不足無法支撐視頻會議所需流量,只好通過群聊開展關於關雲長同志武將職稱評定的研討會。
會議進程
本次會議由酒熟梅子青擔任主席,先將會議內容記錄如下:
好的,本次研討會研討內容如圖,現在研討會結束。關雲長同志經過評選,成功獲得三國第一武將的職稱。
文末二三語及延伸科普
這是我想著創新下新的形式來和大家討論三國武將的排名問題,希望通過對正史的高度尊重,儘可能還原三國時期關雲長的武將地位,希望大家會喜歡。
一、這裡面的大漢丞相曹孟德指的是曹操雖然當時已經建立了曹魏集團,但終其一生並未真正在名分上篡奪皇位,後來是在其兒子曹丕的追封下變成了魏武帝。坊間有種說法,說曹操對自己才學頗為自信,本想做魏文帝的,奈何曹丕同樣文採非凡,自己搶了魏文帝,給曹操封了魏武帝。這裡說法並無真正依據,寫在這供為笑談之資。
二、赤兔馬根據三國演義記載先從董卓到呂布,後來到關羽手上。但根據正史記載,並未記載赤兔馬的下落,只記載了在呂布手中的情形:
《後漢書·呂布傳》布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與其健將成廉、魏越等數十騎馳突燕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連戰十餘日,遂破燕軍。
三、對話中暱稱顯示陶謙三讓徐州,但其實這是《三國演義》的說法,按照正史記載,陶謙應該是在即將病逝時將徐州交給劉備:
《三國志·先主傳》:(陶)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死,竺率州人迎先主。
四、《三國演義》中所記載的關羽斬殺顏良文丑,但正史上只記載了關羽陣斬顏良:
《三國志·關羽傳》: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五、呂布被稱為飛將和轅門射戟的事跡同樣見諸於正史的《三國志》中:
《三國志·呂布傳》: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
六、呂布拿下過濮陽和徐州,但按照正史記載多為偷襲,這倒是和《三國演義》基本一致:
《三國志·呂布傳》:太祖初使宮將兵留屯東郡,遂以其觽東迎布為兗州牧,據濮陽。……太祖引軍還,與布戰於濮陽,太祖軍不利,相持百餘日。……二年間,太祖乃盡復收諸城,擊破布於鉅野。《三國志·呂布傳》:備東擊術,布襲取下邳,備還歸布。
七、關於曹操、程昱、郭嘉、周瑜、呂蒙等人對關羽的評價都是見諸於正史記載,現摘重要評價如下:
《三國志·程昱傳》: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三國志·郭嘉傳》: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三國志·呂蒙傳》: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
八、聊天中戲謔到周瑜出場的時候要music,實際上是為了表現周瑜的音樂才能之高,有儒將的典範。這是出自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周瑜對蔣乾笑曰:吾雖不及師曠之聰,聞弦歌而知雅意。
在正史中同樣記載著周瑜音樂水平高超,就算喝醉酒也能知道別人演奏的音樂存在哪些不足:
《三國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後來唐朝詩人李端寫了一首詩名叫《聽箏》中,還讚嘆了周瑜的音樂才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九、聊天中戲謔的曹操話語: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這句話出自於《三國演義》諸葛亮激怒周瑜的情節描寫,但這句話的原型其實是《銅雀臺賦》。當時曹操建成銅雀臺後,召集武將比武,又召集自己的幾個兒子(曹丕、曹植)等人登臺作賦。曹植下筆如有神,寫出了《銅雀臺賦》。
不過《銅雀臺賦》中的原文卻並非如此,而且還有兩個版本的《銅雀臺賦》。其中記載於《三國志·任城陳蕭王傳》的《銅雀臺賦》甚至沒有與這句類似的話語。而另一個版本的《銅雀臺賦》不知出處,但裡面有「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或許羅貫中是從此句中改編而來。
當然,也有可能羅貫中是從杜牧的《七絕·赤壁》中改編而來: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