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蘇軾」是一位十分有趣的人,而且有趣的人自然就會寫出有趣的詩,那我我們在讀到這些有趣的詩的時候也是人生樂趣呀。下面這首詩正是蘇軾這位十分有趣的人寫出的十分有趣的詩,一起來看一下吧。
上面這首正是「蘇軾」寫的十分有趣的詩,這首詩寫於紹聖二年(也就是1095年),當時的蘇軾已經被貶居在惠州生活了。
當時廣州知州府派人帶了書信以及六壺酒來送於「蘇軾」,但不想送酒的人在來的路上跌了一跤,酒全部都灑了,而送酒人到了蘇軾這裡當然是就只剩下書信了,而這首詩便是當時蘇軾寫的「回禮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出第一句話其實是用的「陶淵明」的典故來寫的,在晉檀道鸞《續晉陽秋》中有記載,說某年的九月九日重陽之節,「陶淵明」發現家中沒有酒了,於是便坐在房子旁邊的菊花叢中,手裡還捧著酒壺。
不久之後,一個白衣少年走了過來給他送酒,而此人便是江州刺史「王弘」,兩人在飲酒後便各自回了家。
第二句的「青州従(cong讀三聲)事」其實指的是好酒。在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術解》中有記載:「恆公有主薄善別酒,有酒的話則應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従事,惡者這就是平原督郵。」
至於為什麼說好酒是「青州従事」是因為青州有齊郡,「齊又和臍同音」,而好酒好酒力自然可以到達肚臍所以就被稱為青州従事。
詞中地道的烏有一先生是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中虛構的一位人物,本意上其實根本就沒有這個人的意思。
首先在用「典」的意義上來說,這一聯用劉義慶的 《世說新語》中的「青州従事」只典其實和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中的「烏有先生之典故,這二者期間不僅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而且可以說是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單單被「蘇軾」融合到了一起。
「従事」放在當時是一個官職的名字,這裡要借指人。這兩者的意思上說的是,沒想到青州的六位従事,竟然在詩中變成了一位烏有先生。
將就沒了這樣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寫的是非常奇妙生動。這讓小編不禁感嘆到蘇軾的才華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呀。
其次,還能看出從對仗來看,這兩個完全並不相關的典故,若是放在一起對仗的話,也是極其考驗技巧的呀。而這一句中的「六和一」是完全相對的,稱謂「従事」和「先生」又是相對的,但是這些都很平常。
需要重點說的是「青州」和「烏有」二字本是不想對得,蘇軾其實是接了「青」和「烏」的顏色相對,所以說「青」字和「烏」字其實是暗藏的相對之處呀。這也顯出了「蘇軾」作詩的高超之處,讓整首詩又顯得公正起來了。
第三句話,其實小編認為是蘇軾故意寫得如此誇張的,他將本來準備了的新蟹來佐酒,但很可惜沒酒了,所以就只能空吃著新蟹,他本來就像是「陶淵明」那樣坐在東籬下的菊花叢中等人給他送酒來。
但現在知道沒酒了,他被迫只能圍著東籬繞來老去,又時不時去嗅一嗅那落花,似乎是想從中嗅出酒的味道來。說道這裡小編忽然感覺這詩中所寫其實就是一個人酒癮犯了但是沒有酒時的模樣呀。
末尾一句話說的是如今的南海使君就好比當初的「孔北海」一樣非常好客,而且一定會在春耕之時現分百榼美酒款待我。男孩使君是指:章質夫;
北海是指:孔融;因為其 曾經擔任過北海相而被稱為孔北海。在《後漢書·孔融傳》中有記載:孔融是賓客日盈其門的意思。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行史書總結:「蘇軾」的這首詩,運用了古往至今的典故,寫下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由此可見,蘇軾的才華是十分的高呀,能夠將十分渺小的一件事寫得像是身臨其境一樣生動有趣,可見蘇軾其性情之有趣呀。實在是一首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