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較為有趣的一首詞,起初看似妙語連珠,讀完讓人大笑

2021-01-14 一行史書

古人「蘇軾」是一位十分有趣的人,而且有趣的人自然就會寫出有趣的詩,那我我們在讀到這些有趣的詩的時候也是人生樂趣呀。下面這首詩正是蘇軾這位十分有趣的人寫出的十分有趣的詩,一起來看一下吧。

上面這首正是「蘇軾」寫的十分有趣的詩,這首詩寫於紹聖二年(也就是1095年),當時的蘇軾已經被貶居在惠州生活了。

當時廣州知州府派人帶了書信以及六壺酒來送於「蘇軾」,但不想送酒的人在來的路上跌了一跤,酒全部都灑了,而送酒人到了蘇軾這裡當然是就只剩下書信了,而這首詩便是當時蘇軾寫的「回禮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出第一句話其實是用的「陶淵明」的典故來寫的,在晉檀道鸞《續晉陽秋》中有記載,說某年的九月九日重陽之節,「陶淵明」發現家中沒有酒了,於是便坐在房子旁邊的菊花叢中,手裡還捧著酒壺。

不久之後,一個白衣少年走了過來給他送酒,而此人便是江州刺史「王弘」,兩人在飲酒後便各自回了家。

第二句的「青州従(cong讀三聲)事」其實指的是好酒。在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術解》中有記載:「恆公有主薄善別酒,有酒的話則應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従事,惡者這就是平原督郵。」

至於為什麼說好酒是「青州従事」是因為青州有齊郡,「齊又和臍同音」,而好酒好酒力自然可以到達肚臍所以就被稱為青州従事。

詞中地道的烏有一先生是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中虛構的一位人物,本意上其實根本就沒有這個人的意思。

首先在用「典」的意義上來說,這一聯用劉義慶的 《世說新語》中的「青州従事」只典其實和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中的「烏有先生之典故,這二者期間不僅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而且可以說是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單單被「蘇軾」融合到了一起。

「従事」放在當時是一個官職的名字,這裡要借指人。這兩者的意思上說的是,沒想到青州的六位従事,竟然在詩中變成了一位烏有先生。

將就沒了這樣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寫的是非常奇妙生動。這讓小編不禁感嘆到蘇軾的才華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呀。

其次,還能看出從對仗來看,這兩個完全並不相關的典故,若是放在一起對仗的話,也是極其考驗技巧的呀。而這一句中的「六和一」是完全相對的,稱謂「従事」和「先生」又是相對的,但是這些都很平常。

需要重點說的是「青州」和「烏有」二字本是不想對得,蘇軾其實是接了「青」和「烏」的顏色相對,所以說「青」字和「烏」字其實是暗藏的相對之處呀。這也顯出了「蘇軾」作詩的高超之處,讓整首詩又顯得公正起來了。

第三句話,其實小編認為是蘇軾故意寫得如此誇張的,他將本來準備了的新蟹來佐酒,但很可惜沒酒了,所以就只能空吃著新蟹,他本來就像是「陶淵明」那樣坐在東籬下的菊花叢中等人給他送酒來。

但現在知道沒酒了,他被迫只能圍著東籬繞來老去,又時不時去嗅一嗅那落花,似乎是想從中嗅出酒的味道來。說道這裡小編忽然感覺這詩中所寫其實就是一個人酒癮犯了但是沒有酒時的模樣呀。

末尾一句話說的是如今的南海使君就好比當初的「孔北海」一樣非常好客,而且一定會在春耕之時現分百榼美酒款待我。男孩使君是指:章質夫;

北海是指:孔融;因為其 曾經擔任過北海相而被稱為孔北海。在《後漢書·孔融傳》中有記載:孔融是賓客日盈其門的意思。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行史書總結:「蘇軾」的這首詩,運用了古往至今的典故,寫下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由此可見,蘇軾的才華是十分的高呀,能夠將十分渺小的一件事寫得像是身臨其境一樣生動有趣,可見蘇軾其性情之有趣呀。實在是一首好詩!

相關焦點

  • 蘇軾勸朋友戒色,寫了一首詞,連用三個典故,讀完會心一笑
    又像林語堂的書中所概括的蘇東坡,樂天派、月下的漫步者、悲天憫人的道德家、心腸慈悲的法官、官場上的堅持己見者、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種種的秉性結合起來,都說不上蘇軾是一位愛挑別人毛病,喜歡規勸他人的人。樂觀豁達的蘇軾,在勸誡有人時,也會用風趣幽默的方式。比如這首勸朋友戒色的《臨江仙·贈王友道》,很多朋友讀完會心一笑。這首詞,其實放到現在來讀,不同性別之人,讀起來的感受還是大不一樣的呢。男子讀完了之後會嘻嘻笑,而女子卻怒氣顯露。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
  • 新婚燕爾,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高級肉麻,卻又春風撩人
    他們雖說一個是清俊才子,一個是性情才女,但他們都對生活保持著熱情,他們皆是擁有生活情趣的人。蘇軾迎娶王弗,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兩人都曾為對方寫過一首閨中詞,肉麻得很高級。公元1054年,蘇軾19歲,王弗16歲,兩人情投意合,喜結良緣,蘇軾特地寫下一首詞,為新婚作紀念。《南鄉子》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 蘇軾用一首詞,寫儘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讓人無不動容
    蘇軾號稱東坡居士,也被稱為蘇東坡,蘇仙。他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無論是在詩詞,還是在書畫上,說是都擁有著令人驚嘆的才華。他與南宋時期的「詞中之龍」辛棄疾,同為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蘇軾一生所創作的作品無數,其中很大一部分,歷經時代流轉依舊為人們所喜愛。蘇軾是一個性情豪爽的人。他灑脫不羈,從不會被一些小事,拘泥,牽絆。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蘇軾的名氣很大,才華也是無人能及,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在書畫方面還有著極高的造詣,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同時也是北宋最具有創造的大文豪,千百年來人們極為推崇蘇軾。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他讀完蘇軾的考卷後,讚嘆不已,以至於後來還特意向蘇軾要了以前的文章來看,這一看倒是驚訝到了歐陽修:「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洞房夜蘇軾寫了一首詞,通篇都是「抄襲」,不料卻成名句,太肉麻!
    在宋代文壇,蘇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依然能夠「圈粉無數」。眾所周知,蘇軾生性樂觀豁達,一言一行總是能夠出人意料。蘇軾的一生中,創作了上百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但是其中有一首卻非常的特別,當時蘇軾只有19歲,王弗16歲,兩人情投意合,喜結連理。
  • 蘇軾結婚之日,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了名篇!讀完讓人臉紅
    其實現在提起最多的詩人大概就是李白了,深得後世的廣泛喜愛,但是我認為蘇軾才是真正活出了自我的那個人。蘇軾創作了幾千首詩詞,或勵志,或哲理,或美景,或美物。他的詩詞作品,影響了很多人的一生。「羅帳細垂銀燭背」,這句話來描述了兩個人新婚之夜的景象,讀完讓人臉紅心跳。尤其是在末句"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寫出了新婚之夜的場景,頗有英雄志短兒女情長之的意思。
  • 蘇軾送好友小妾的一首詞,成為朋友圈金句,原句比改編出彩
    蘇軾送好友小妾的一首詞,成為朋友圈金句,原句比改編出彩詩詞是我國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瑰寶,也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讀一首詩,就像讀一個故事;讀懂一首詩,就像與作者來了一次親密的交談。古時人們多用詩歌抒情,生活在在現代的我們也許會覺得詩歌離我們已經十分遙遠。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終生學習!
    蘇軾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位天才文學巨匠,他一生創作並傳下了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蘇軾在詩、詞、文三方面取得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後人更是爭相從蘇軾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尤以蘇軾擁有在面對困境時曠達的人生智慧,最值得終生學習。
  •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即使孤身一人的秋風雨夜,也有萬水千山的張力,這就是辛棄疾。既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勇冠三軍,錚錚鐵骨的男兒豪氣;也有「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俠骨柔情。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人生沉浮,若想在這浮塵之中保持生命最初的本真,便要有能夠洗滌心靈的能力,而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而大文豪蘇軾則是難得少有的能夠給心靈深處鉛華洗盡的人。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老先生輕易不怎麼誇人,而他在《蘇東坡傳》中特地為蘇軾提序,在這當中有一句話更加是誇讚蘇軾本人是難得可貴之人:「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蘇軾最「虛偽」的一首詞,句句爐火純青,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
    本期要講的這首《鷓鴣天》正是來自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這大概是蘇軾最「虛偽」的一首詞了,看似有著「浮生偷得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的閒適,但是背後卻是滿滿的鬱郁不得志。全詞讀來朗朗上口,句句爐火純青,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鷓鴣天》-(宋·蘇軾)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 蘇軾攜妓拜訪高僧,高僧大怒,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對方啞口無言
    有一天,他帶著一名歌妓去拜訪大通禪師,大通禪師非常生氣,於是,蘇東坡就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令這個歌妓唱給大通禪師聽。那麼,這究竟是一首什麼詞呢?大通禪師聽後,又有什麼反應呢?根據《苕溪漁隱叢話》記載,蘇軾的另一好友仲殊和尚聽聞了這首詞後,也寫下一首《西江月》和之,「不向春風一笑,待何時」。根據仲殊的和詞來看,大通早年也是個混跡風月之人。想必蘇軾也是知道他的底細,所以才會如此嘲諷。
  • 蘇軾送別朋友的路上,寫下一首傷感的詞,通篇表現手法高超
    蘇軾真性情讓他有著極高的人氣,很多人都願意與他交朋友,為此他也寫過了很多的送別之作,特別是他被貶到黃州期間,只要有朋友來探望,他都會很感動,臨走之時都會寫詩,或者是寫詞贈送給對方,所以留下了很多這一類的作品,其中的這首《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寫得也是極為傷感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了無數失意之人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了無數失意之人蘇軾,仿佛是一個永不被打敗的戰士。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跌跌撞撞,有過至高的榮譽,也曾當過囚犯,但他仍保有樂觀平靜的心態,在生活的泥潭中過得灑脫。孩童時代我們吟誦著他的《惠崇春江晚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 蘇軾的一首詞,看似寫花,其實是寫女子,短短幾句盡顯優美
    要說誰寫得最好,實在是沒法評判,因為每一位大家的作品都是非常出色的,所以每一首詩詞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下面我們要賞析的這個作品,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寫所作的《減字木蘭花.花》,作者用這個十分婉約的作品,來比喻一位美女。
  • 蘇軾最大氣豪邁的一首詞,能與之媲美的詞寥寥無幾
    宋詞大致可分為兩派,以李煜、柳永、李清照等詞人為代表的婉約派和以蘇軾、辛棄疾等詞人為代表的豪放派,而說起蘇軾最經典的豪放詞,無外乎兩首,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獵》,但若再加上大氣二字那無疑是《念奴嬌·赤壁懷古》更勝一籌,借古抒懷的表現手法再加上蘇軾豪邁大氣的寫作風格,讓這首詞將寫景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失意之人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當時蘇軾都認為自己必死,開始寫信交代後事,但由於「太祖誓碑」中有「不殺士大夫」這一條,加上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蘇軾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