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外油內幹是水油不平衡的表現,相信很多女性都這樣認為,但是這種說法,真的是對的嗎?護膚是需要講究科學和技巧的,切忌盲目清潔、控油,效果不好反而傷害皮膚。
在進行自測皮膚膚質的時候,其實是很容易踩坑的,其中最容易引起誤會之一的就是出油。出油可分為好幾種類型,除了滿臉出油之外,還有可能是局部出油,所以要區分好出油類型。
1、局部出油:也就是所謂的混幹皮,混油皮,比如T區出油,鼻翼兩側出油,臉頰幹,皮膚缺水,冬季會脫皮。
2、季節性出油:受溫度的影響,夏季出油旺盛,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3、外油內幹:明明滿臉油,但是感覺皮膚很乾,肌膚還很敏感。
外油內幹的真相
當你是外油內幹的皮膚,去美容院都會告訴你,這是皮膚缺水的表現,需要做深層的補水和清潔,並且需要進行控油。
其實,外油內幹是皮膚屏障受損,屏障一旦受損,就留不住由真皮層送上來的水,角質層的水分蒸發就會加快,皮膚就會變幹。同時皮脂腺又想保護皮膚,所以就會不斷分泌油脂來滋潤以達到保護皮膚的作用。結果就會覺得臉很乾,但又很油,而分泌的油脂還很容易堵塞毛孔,反反覆覆長痘痘,長閉口,皮膚泛紅等等。
外油內幹,說白了就是油性敏感肌,在皮膚科裡其實是沒有外油內幹這個說法的,只有皮膚屏障受損。
有的人外油內幹,恨不得每次洗臉都要用清潔力特別強的洗面奶,敷各種深層清潔的面膜,其實這些都容易破壞皮膚屏障。還有一個是瘋狂補水,天天敷補水面膜……這種情況是不可取的。
想要針對性的解決外油內幹的問題,是狂補水呢還是先修復皮膚屏障?其實要明白一個道理,適當的補水可以激活皮膚修護進程,但是過量補水就是在剝落角質層。因此,外油內幹正確的保養方法是跟修復敏感肌的方法是一樣的,一定要先做好皮膚屏障的修護,然後再補水加固根基,再然後維穩控油。
如何正確的選擇適合的產品
皮膚屏障的修護需要先消炎,可以用一些橡洋甘菊,馬齒莧,甘草酸二鉀這些鎮定舒緩抗炎的成分。同時也要用到一些像角鯊烷,神經醯胺,甘油,胺基酸,多糖類的,依克多因等等這些幫助皮膚屏障修護的成分。潔面方面,洗面奶要用到像胺基酸這種比較溫和的洗面奶產品,不建議用皂基洗面奶。
最後,要記住「外油內幹」油性敏感肌修護的核心,不僅僅是要抗炎,還要恢復皮膚健康的角質層和皮膚菌群的平衡,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另外,在生活中也要注意戒糖戒奶,少熬夜,多運動,控制油脂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