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除夕夜開始籌措口罩,當我後來攥著成百上千的人,一筆筆打出來的讚賞和一次次發出來的紅包,投入到物資採買和運送過程中去時,困難與日俱增。」疫情期間,國防科技大學99級校友柯冠巖說,從一月底到二月底,募到善款近20萬元,全部轉成醫用物資,寄給了湖北四家醫院和安徽一家醫院。
國防科技大學沒有官方校友會,在各種活動裡,校友們會自發組成一個小團體。這次國防科技大學校友募捐醫用物資行動,打頭陣兼主力的是「中年婦女獨立團」,亦稱「NUDT女神群」。
1月24日,一位來自湖北的馬醫生在朋友圈求藥表示,藥物採購太專業,個體買藥渠道風險大,馬醫生呼籲先幫武漢的醫生和患者們募集其他緊缺物資。
隨後的90個小時裡,柯冠巖拉著一群人在全球採購了1萬多個醫用一次性口罩,寄給了武漢某醫院。
在籌款的時候,「NUDT女神群」展現了女子的柔韌與擔當,一波波紅包雨迅速達成目標資金。
在一罩難求的時候,為了突破難關採購到所需口罩,除夕夜,柯冠巖翻遍了手機信息,找到了中學同學東航孫機長,委託他從美國採購部分。國防科技大學畢業校友衣曉飛購買一些口罩從山東寄出,原定在泰國旅遊的劉雅浪採購回一批口罩,用兩個蛇皮袋子提回國內。
這些應急必需品,運輸是一大難題,最終協調通過順風快遞到達武漢某醫院。
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時候,女神們一次次行動起來,除了捐口罩,又開啟了從防護服到呼吸機一條龍力所能及的募捐行動。
柯冠巖的大學同學分5次捐了7000多元,兩口子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有以家庭的名義捐了一臺1萬多元的飛利浦呼吸機的孫曉莉,還有不肯留名的師姐,非要以個人的名義捐一臺2.4萬元的高流量氧療儀。
「大家只是把我當成一個擺渡人,載著他們的心願,擺渡到它們該去的地方。」柯冠巖說。
擺渡人,擺渡人,不負所托,使命必達。
女神們向湖北抗疫一線,渡去了口罩、呼吸機、高流量氧療儀、雨衣、雨鞋等緊缺物資。
姐妹們捐了很多錢,出了很多力。更重要的是,她們在災難面前迸發出來的善良、剛毅、果敢,也帶動了更多人加入到募捐活動中去。但是,到了2月份,這些可愛的女神,有不少,自己和身邊人的口罩尚無著落。
此刻,一個男人在關鍵時刻出現,問「你還要不要口罩」,柯冠巖回了一句:我募的錢用完了,如果你有渠道,可否給女神群的姐妹們團一批?
男人後來全力去找,真的為女神們團了一批數量驚人的物美價廉的醫用一次性口罩,極大緩解了各位媽媽們的焦慮。
這個叫男人叫李慰,國防科技大學99級校友,現服役於解放軍駐澳門部隊。男人在疫情期間做了許多默默奉獻的事,為部隊、為家鄉、為湖北、為母校盡己所能渡去了「綿薄之力」。
疫情期間,李慰幫助共青團婁底市委協調採購了2萬個醫用口罩,幫助漣源市協調採購了1萬副醫用手套,個人向漣源紅會捐贈了1千個醫用口罩、150個N95口罩,向婁星區紅會捐贈了500個醫用口罩,向湖北疫區通過微信群眾籌等方式捐款1700元。
據了解,李慰在駐澳門部隊負責物資供應等保障工作,共為單位協調採購1萬個醫用口罩、2千個N95口罩、5千副醫用手套,並組織落實了單位的夥食保障等後勤工作。
除了女神們和這個男人外,這段時間,有很多國防科技大學校友們在想辦法為疫情防控籌集物資。在英國留學的師弟,買了4000個口罩拜託航空公司免費運回來,再經專門通道直送武漢同濟醫院,送完一批,睡醒了接著去倫敦街頭掃貨。有早年畢業的師兄在東莞經營醫療物資廠,自費請員工坐飛機回來復工生產口罩。
國防科技大學西安校友群、合訓校友群以及其他自發的組織在此次疫情捐助中同樣不遺餘力,還有的國防科技大學人在抗疫一線執行著各種各樣任務……大家都是普通人,都在竭力用不同的方式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
你稱呼他們是英雄,是逆行者,而他們只想做個平凡的人。
他們說,到了夏天,先聚於長沙狂吃辣不怕口味蝦,再橫渡長江,再吃武漢勁爆小龍蝦,要辣到底,要驅散過往的陰霾與悲傷。(黃粒粟)
[責任編輯:呂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