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這群人為了防控疫情在你身邊默默付出這麼多

2020-12-13 廣州日報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很多關於2020年的計劃,防疫防控讓每一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一些改變。位於廣州市東北面,佔地面積為1974.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64.71萬的從化區街頭場景也許就是縮影。

2月11日從化街頭 凌晨5點,在從化區大部分人還沒醒來的時候,從化呂田三村村的胡志山還未入睡。疫情期間,他參與了由黨員組成的「守村門衛」,凌晨1點在三村村村委路口值班,外人從桂三公路入村必須經過這個位置。手中的紅外線測溫儀是他的必備工具,拿測溫儀指著入村人的額頭,這個酷似《無間道》裡梁朝偉的動作,「白班門衛」要重複幾十次,「晚班門衛」可能只需要做2-3次。

「門衛」給車主測溫。巢金紅攝 寂寞不是最難耐的,最難耐的是凌晨3-4點徘徊在4℃-5℃之間的氣溫。一頂四面通風的帳篷之下,身高1.7米,體重68公斤的中年男子穿上棉襖,戴上手套都很難扛得住低溫。幸好,胡志山從家裡帶了些柴,凌晨3點開始點燃,用炭取暖,6點熄滅。這個時候可能出現早上第一個出門的人,有時候出村的人會提回打包好的腸粉和粥,熱氣騰騰,胡志山有點餓,打開準備好的泡麵,吃起了早餐。

9點,當氣溫升到8℃左右,「夜班門衛」下班,回家路上可能會遇到已經工作了一個小時的環衛工人,但是隔著口罩,沒能看清對方的臉。這段時間,環衛工人胡露花多了一項任務——每隔3日消毒一次公共場所,屋前屋後的溝渠、垃圾桶、五保戶居住點都是要特別消毒的位置。消毒液揮發出來的味道穿過一次性口罩和布制口罩進入胡露花的鼻腔,有點刺鼻,「消毒液的氣味讓我覺得安全些。」

2月8日從化街頭 確認每一處暗角都噴灑了消毒液之後,環衛工人繼續巡邏。而城南村的環衛工在偏僻處噴灑消毒液時,可能會聽到「不出門,不聚餐……」的廣播,這不是來自「村村通」,而是來自騎著摩託車的68歲老黨員黃鉅英。每日8點出門,摩託車和「小蜜蜂」擴音器是黃鉅英的必備武器,穿街過巷做防疫宣傳,他說不清自己每日走多少公裡路,但是能準確說出城南村總面積1.5平方公裡,共有5個自然村,3583名村民,因為他曾經擔任城南村村長。

68歲老黨員黃鉅英趕赴防疫宣傳的路上 當然如果這個點在呂田鎮塘田村的街頭巷尾,聽到則不是「小蜜蜂」的聲音,而是鑼鼓聲,伴隨著鑼鼓聲的是經濟社幹部自編的防疫順口溜——不聚會飲酒,健康才長久。農村的宣傳標語樸素、直白,呂田鎮那350條紅底黃字的宣傳橫幅和4塊大型戶外廣告牌就是最好的印證。

也有文藝一點的,87歲的粵劇人冰婆婆耍著快板,呼籲大家戴口罩;六年級的李智鋒和四年級的胡曉文也有一套專屬兒童的防疫宣傳快板;鰲頭鎮水西村78歲湯約新直接來了段粵語說唱宣傳防疫。藝術有天然的感染力,從化沙畫老師李勝全撒了一把沙子,創作出一幅《黨員流動崗》,致敬站在抗疫一線的基層黨員。

走出沙畫,這群基層黨員真實地走在街頭巷尾,上門入戶,在疫情時期站在了第一線。「三人小組」的成員最近總是奪走微信運動榜的冠軍。城南村出租屋管理員戚衛東的那支「三人小組」有四個人,除了他、防疫人員、公安人員外,還加了一名網格員。四個人每日都要上門給出租屋租客測量體溫,出租屋登記信息系統新增的疫情巡查功能是他的好幫手,輸入租客名字就有身份信息和照片,畢竟村裡有573名外省租客和150名本地租客,完全記住每個人的面孔和信息確實有點難。年後的外省返穗人員將要和戚衛東連續見面14天,如果身體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的話。

自2月9日起,此前總是佔領微信運動榜第一名的快餐小哥更忙碌了。欣榮時尚廣場及周邊兩成餐飲店開始營業,但暫停堂食。外賣小哥將快餐放在一個指定位置,打電話提醒顧客取餐。茶飲店店員有時候也會充當外賣小哥的角色,但是他們只會選擇方圓2-3公裡,走更遠就可能不認路了。

對從化道路最熟悉的可能是快遞小哥,不過最近呂田的快遞小哥小胡不能直接將包裹送到顧客面前,他每日坐在門店裡打電話,通知顧客來領快遞。快遞在來到門店之前已經經歷過一次用消毒液擦拭外包裝的過程。儘管如此,快遞小哥的工作量絲毫沒有減少,因為每日要消毒三次門店的每一個角落。

如今的快遞中,生鮮佔比很大。尤其在「果蔬定製平臺」推出之後,市民在手機上下單,蔬果直接送到家門口。亨隆鮮生上市場價4元/斤的新鮮菜心,補貼後只售1.98元/斤,上線4個小時,就賣出2000斤蔬菜、2200斤水果和2400託雞蛋。

作為廣州的農業大區,蔬果的問題從化人很少憂慮。4.8萬畝蔬菜地、3.5萬畝水果地、5.85萬頭存欄生豬、225.53萬隻存欄家禽、2.3萬畝水產養殖地。掂量這每一個數字,從化人都有足夠底氣度過寒冬。

除了生鮮,每日的快遞包裹中還有很大部分是口罩。大年初一,廣州福澤龍衛生材料有限公司就召集員工復工,日產20萬個口罩;同一天,廣州市金浪星非織造布有限公司也動員員工復工,2月13日,員工數量從原來的30多人增至110多人,日產1500套醫用防護服(貼條),以及超過8噸的口罩用無紡布。

在口罩最緊缺的春節,米埗村禤寶仲父子到了街口人流最密集的地區免費派發口罩,4天派了51000個口罩。

畫家鄧遠東以禤寶仲父子主題創作畫作《特別的春節》 疫情面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是對樸素從化人最恰當的形容。農業創業者紛紛捐出自家的農產品,果菜公司捐贈2000斤蜜橙,玫瑰柑園捐贈2000斤玫瑰柑,食品公司捐贈1000斤大米,農產公司捐贈100包湯料,雞蛋生產基地捐50箱雞蛋。

這些都是冬日裡的甜,當然甜的還有經歷過1月30日呂田那場霜降的大芥菜。墟日取消卻讓菜農犯了難,年初四起益農哥陳志強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幫菜農賣起了菜。最高紀錄那一天,他填寫了214張快遞單,賣出了兩千斤蔬菜。至今,近2萬斤果蔬的銷售量幾乎解決了附近4條村40多戶農民的燃眉之急。

買菜都在手機下單之後,搭公交車的人就更少了。春節期間,廣州公交集團二汽從化分公司的公交車客流量少了近八成,公交車司機王小紅開著限乘52人的車,好多時候車上只有一兩個乘客,只有自己一輛車在等紅綠燈的情況也會遇到。但公交人員的工作量有增無減,每跑一趟,車都要消毒一次。在公交公司工作的徐建寧每日至少全面消毒兩次車間、充電樁、油庫等生產場地。當用完第18包消毒粉時,他才可以下班,是最後一個離開公司的人。

疫情期間,公交車可能進入了最孤獨的時刻,就連它的夥伴校巴都暫停運行了,因為學校在2月底前暫不開學。但是老師很忙碌,從化某家教育培訓中心的陳老師在英文直播課上提問「attend、join與join in的區別是什麼?」她不像往日一樣面對20-30名學生,而是對著電腦屏幕上20-30個名字講課。

除了化身「主播」,還有370名黨員教師入駐37個社區,在路口站崗,上門派防疫宣傳單,協助居民測體溫,這些工作一點不比教書輕鬆。在碧溪社區崗點上值崗的流溪中學鄧老師曾測出一名體溫為37.9℃的車主,嚇了一跳,她勸其停車,關空調,透透氣,隔了2分鐘再測一次,幸好二次測量體溫低於37.3℃。

37.3℃是一個分界線,而對這個數字最為熟悉的可能是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的90後護士夏維。原定1月28日舉行婚禮的她因為疫情,延遲了婚禮,留在醫院正門的發熱分診臺為每位就診病人及其家屬測體溫,連同7名同事,每日要為800個左右的人測體溫。

從2月10日起,廣州市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委員許桂璇每日都會重複聽到一個問題——我會不會感染了?南醫五院疫情期間開通了免費心理熱線之後,八成電話來自院內感染科的病人,許桂璇是唯一的接線員,她經常建議對方趁著空餘時間可以看書或者思考人生。

而隔了一天,醫院裡心血管內科二區的護士郭遠雯則踏上了貼著「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橫幅的大巴車,遠赴荊州支援。這輛大巴車上同時還有3名醫生、5名護士和1名領隊,以及300套防護服、1000件隔離衣、100件頭罩、622件面屏、640個N95口罩與其他醫療物資。

車窗外一個男孩問身旁的爸爸,「媽媽什麼時候回來?」這個男孩是郭遠雯8歲的兒子。丈夫承諾郭遠雯會照顧好家庭,正如在醫療隊出徵儀式上,醫院承諾會照顧好64.71萬從化人的安全一樣。

立春已過,在素有廣州後花園之稱的從化區,鮮花爭先綻放,就算沒有如織遊人,但花知道,春天總會來。

2月4日,從化的田間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鑽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蘇韻樺、何鑽瑩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

相關焦點

  • 德州公布第二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名單
    4月2日,我市公布第二批疫情防控工作「身邊好人」名單,74人榜上有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在第一時間開展疫情防控處置、信息摸排追蹤、物資供應保障,組織和發動群眾聯防聯控、共同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湧現出了一大批先進典型。
  • 從化荔枝露營之夜精彩綻放,掀起2020年文化旅遊高潮
    特別是從化區的鄉村旅遊發展態勢良好,在國家文旅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中,從化區南平村、蓮麻村榜上有名,展現從化在廣州超大城市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新成果。下一步,從化將積極啟動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力打造廣州國際大都市美麗鄉村群,全力建設廣東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遊目的地。
  • 「越姐姐」就在你身邊,這群「姐姐」太可了~
    「越姐姐」就在你身邊,這群「姐姐」太可了~ 2020-12-22 2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慎終如始、毫不放鬆,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近日,市委書記、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強主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壓緊壓實各項防控措施。目下,一方面即將進入年終時節,各行各業和各個單位的工作大多更加繁忙;另一方面外部疫情形勢嚴峻複雜。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提醒我們國內防範疫情反彈任務仍然艱巨繁重,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慎終如始、毫不放鬆,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 疫情防控 堅守一線疫情防控——訪開封新區廣電局副局長郭磊
    猛獁新聞 東方今報記者 陳伯輝 馬磊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牽動這每一個人的心。疫情來臨時,開封新區廣播電視局副局長、黨支部書記郭磊,不辭辛勞,積極響應動員,迅速進入戰鬥角色,堅守崗位,奮戰在「戰疫」第一線,在社區間「逆行」,宣傳引導,摸底排查。春節期間,隨著疫情嚴峻的消息不斷傳出,郭磊便要求單位人員立即進入戰時狀態,迅速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 防控疫情 這群「紅袖套」築起一道「紅色屏障」
    「小夥子,這麼做都是為了大家的平安健康,請你多多理解,配合我們登記一下。」1月31日,在河東新區奧城花園小區門口,帶著紅袖套的志願者正耐心地勸說相關人員登記相關信息。「出門一定要戴口罩。」在相關人員準備離開時,背後又傳來志願者的溫情提醒。
  • 呼倫貝爾:物業企業全力投入小區疫情防控
    第一時間成立物業領域的疫情防控組織機構26個,招募志願者386名,其中小區物業、愛心人士671人。與此同時,市住建局根據疫情印發疫情防控工作預案,更加科學有力地提升組織指揮和協調能力,讓全市物業企業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抗擊疫情的隊伍裡,他們以手中的消毒水為「武器」。
  • 群防群控,守土盡責!文水縣下曲鎮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下曲鎮是文水在外創業者積聚的鄉鎮,全鎮四萬八千多人有近2萬人在外經商務工,過年過節人員流動量十分大。有多個村與平遙縣接壤,過境入平的濱河西路、梁南線、仁莊路三條主路平時車輛繁忙。本來是全鎮的發展優勢,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卻成了工作焦點。1月20日,鎮黨委成立了應急防控工作領導組,明確了鎮、村及相關站所工作職責。
  • DNF:策劃背後默默「付出」這麼多,卻被你們誤解,我來還他清白
    很多沒拿到阿拉德謀略戰光環的玩家,都在埋怨其他玩家為什麼不放20星陣容,開聖者遺物箱的玩家都在抱怨自己的人品太差,其實造成的這些結果,全都得歸功於策劃背後的默默付出!下面就盤點一下最近這些活動,策劃默默付出的那些事吧。
  • 「微信群裡的承諾書」 鄒城市香城鎮利用網絡發動群眾防控疫情
    這是近日鄒城市香城鎮發動廣大群眾通過微信群籤訂承諾書的部分內容。疫情發生後,該市香城鎮通過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材料、村村通大喇叭等多種渠道營造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社會氛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常規的宣傳發動還存在短板,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接觸,更深層次的發動廣大群眾,我們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推行微信群裡籤訂承諾書。」
  • 這群普陀人不斷變換身份,竟是為了……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甘泉路街道的志願者們不分晝夜參與門崗執勤、信息排摸、助力復工復產,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打下紮實基礎,讓居民們感受到了社區安全有序、幸福溫暖。為感謝甘泉「勇士」們用實際行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各居民區志願服務站為參與疫情防控志願者發放「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願服務證書」,為「戰士們」記錄下了難忘的溫暖回憶,脫下口罩的你們原來笑起來那麼好看!
  • 雙城區疫情防控中每天都讓人感動
    王立春 那輝 ZAKER 哈爾濱記者 王東 " 抗擊疫情,保衛家園,甘心為群眾服務,我驕傲,我自豪 ……" 這是雙城區希勤鄉廣大幹部群眾抗擊疫情的心聲。
  • 【防控疫情】每個人,都是一顆小小的星辰
    【防控疫情】每個人,都是一顆小小的星辰 2020-02-15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築牢疫情防控最強防線——孝義市新義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紀事
    為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新義街道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廣泛開展宣傳,通過微信群、戶外電子屏等持續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廣大群眾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加強自我防護和健康管理,築牢抗擊疫情的思想和防控堤壩。鏡頭二:整合力量,築牢防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新義街道各社區採取「群防群控、嚴防嚴控、穩防穩控」等多項舉措,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 防控疫情!慧靈黨員衝鋒在前
    導言: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慧靈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政府部門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按照「高度重視、科學防範、認真對待」的防控原則,落實責任,細化措施,在防疫一線也湧現出諸多黨員幹部勇於當先,奮戰一線的事跡。
  • 冬日裡的暖陽:疫情防控--「紅馬甲」在行動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主動放棄春節假期,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積極有序的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
  • 「害太歲」的到來,願默默付出的屬羊人能接到這個「福」
    「害太歲」來了,願默默付出的屬羊人能接到這個「福」,今年的「害太歲」是屬羊的朋友們迎來的一年,雖然會有小病小災,但要多加小心才能平安度過,一定要小心身體上的慢性疾病,年輕人要少熬夜,年長者要多運動,小心割傷和刀子,這些小傷可能影響你的日常生活
  • 從化溫泉恢復營業,泡溫泉一池一家用
    近日,廣州市從化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文化旅遊組印發了《文旅企業及公共文體服務場所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 工作指引指出,根據《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印發廣東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分區分級防控工作指引(試行)的通知》、《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和控制工作指引(第五版)》有關要求,從化區按Ⅳ級防控區的分區分級標準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工作,並對從化的星級酒店、A級旅遊景區、旅行社、溫泉企業、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室外體育場所、公共文體服務場所等分類發布詳細的工作指引
  • 到廣州從化感受北回歸線最美馬拉松
    11月29日上午,2020中國山馬越野系列賽·「香港賽馬會」廣州從化站在廣州從化溫泉牌坊開跑。本次系列賽以「北回歸線跑山馬」為主題,共吸引職業戶外運動員和越野跑愛好者約1000人,參加42公裡個人挑戰賽、21公裡個人挑戰賽的角逐。
  • 豐臺南苑街道陽光星苑社區26個微信群讓疫情防控時刻「在線」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南苑的大街小巷變得冷清,但陽光星苑社區微信群裡卻越來越熱鬧,成為了助力疫情防控的「利器」。如果說疫情防控一線是主戰場,「陽光守護」微信群就是這場全民阻擊戰的信息中樞聯絡站。南苑街道陽光星苑社區屬於棚改安置房小區,共13棟樓、55個樓門、常住居民2600多戶。面對疫情嚴峻形勢,社區圍繞暢通疫情防控信息渠道,提高辦事服務效率,組建了26個「陽光守護」微信群,覆蓋社區90%以上家庭,疫情諮詢、防疫知識、闢謠信息、實時監督、居民互動等內容,經過社區微信群,覆蓋到千家萬戶,打通傳遞疫情防控信息的最後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