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2021-01-11 成長新視點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文/成長新視點

序言:

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強大的國家實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深厚的文化沉澱,為唐詩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營養,湧現出了眾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李白和杜甫,就是裡面傑出的代表。

一、浪漫主義的偉大代表,詩仙李白。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風貌、代表盛唐詩歌高度藝術成就的,是偉大詩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嚮往建功立業的詩人。他的詩,範圍廣、成就高,極大地豐富了古體詩的表現技巧,把樂府詩的寫作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和王昌齡的七言絕句一起被後世推為唐人七絕的代表作。

李白的詩,顯示出很高的才華、豐富的想像力,富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充分表現了盛唐社會士人的自信與抱負,神採飛揚、充滿理想。他的詩,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採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於憑藉想像,以主觀表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徵。他的想像,極其豐富,幾乎篇篇有想像,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像。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等,無不成為他想像的媒介。

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嘆賞李白的《蜀道難》一詩,呼李白為「天上謫仙人」,意為天上下凡來的神仙。從此,「謫仙」之名譽滿長安城。唐大詩人杜甫有詩讚云:「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狂客,李白好友賀知章也,因此,後人便把李白尊為「詩仙」。

有賀知章「謫仙人」的誇讚,再加上喜好道教的李白本身的「仙風道骨」,詩歌的「意出塵外」,並且常常描寫匪夷所思的「仙境」,於是「仙氣十足」的李白就這樣被人冠之以「詩仙」的美稱,並且得到了大家的公認。

李白常常藉助想像,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展現。人們之所以認可他的「詩仙」美稱,還是源於他詩歌的藝術風格。

二、現實主義的傑出詩人,詩聖杜甫。

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比李白小11歲,他們深厚的友情成為千古傳頌的文壇佳話。他青年的時候,和許多盛唐詩人一樣,都有過「裘馬輕狂」的漫遊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動是在安史之亂以後。

唐詩到杜甫是一大轉變,題材轉向寫時事、寫底層百姓的生活。寫法上採用敘事和細節描寫,在敘事和細節描寫中抒情。為便於寫時事,他多用古體,但他更高的成就是律詩。在他一千四百多首詩中,律詩佔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詩成就,主要是拓寬了表現範圍,盡力發揮律詩這一體式的表現力,既嚴格遵守格律規則,又打破格律的束縛。變化莫測而又不離規矩,寫得出神入化。

他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有「致君堯舜」的理想,而一生卻窮愁潦倒,所以在感情上更能體驗到民眾的疾苦。安史之亂,給唐代社會帶來巨大破壞。杜甫在戰火中顛沛流離,寫下了《北徵》、《三吏》、《三別》和《兵車行》等不朽詩作,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興轉衰的社會面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他的詩激蕩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熾烈情感和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後人公認為「詩史」,也被尊稱為「詩聖」。

秦觀認為杜甫能「集諸家之長」,才能取得「諸家之作所不及」的成就,而且杜甫處在集大成的盛唐時代,可謂正「當其時」。雖然秦觀沒有直接說杜甫是「詩聖」,但他認為杜甫是集大成的「聖之時者」。

結語:

詩歌,在藝術手法和藝術風格上,杜甫與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噴湧而出,杜是反覆詠嘆;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寫實;李是奔放飄逸,杜是沉鬱頓挫。一般認為,在中國的詩歌發展史上,杜甫帶有集大成的性質,對於後來者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楊萬裡把李白的詩比作「列子御風」,是「神於詩者」,所以是「詩仙」;把杜甫的詩比作「靈均之乘桂舟駕玉者」,駕乘桂舟玉船的靈均就是傳說中的聖人,是「聖於詩者」,所以是「詩聖」。但是楊萬裡並沒有直接稱呼「李杜」是「詩仙」和「詩聖」。

直接呼李、杜為「詩仙」、「詩聖」的人,最早可見明代《杜臆》一書的作者王嗣奭(1566--1648)。他在一次做夢與杜甫對酒談詩醒來後,寫了一首《夢杜少陵作》的詩,內有句說:「青蓮號詩仙,我翁號詩聖。」

他又在一首《浣溪沙》詞裡說:「詩聖神交蓋有年,到來追想一悽然。」一次作詩稱李白為「詩仙」,兩次作詩稱杜甫為「詩聖」,從此世人就正式用這兩個稱號分別譽稱李白、杜甫了。

成長新視點,有我更快樂。歡迎關注點評,謝謝。@情義無價品歷史 @成長新視點

相關焦點

  •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為何唐宋八大家沒有他們倆?
    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為何唐宋八大家沒有他們倆?11-23 09:59 來源: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李白是詩仙
  • 「詩仙」看不起「詩聖」?杜甫經常寫詩給李白,李白卻沒任何回復
    「詩仙」看不起「詩聖」?杜甫經常寫詩給李白,李白卻沒任何回復被稱為古今七言第一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由杜甫抄刀手筆,於此杜甫也被稱為了「詩聖」,那麼這個詩聖又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呢?32歲的杜甫於洛陽看到了被流放的李白,兩人或許是歷史的推進而致使相遇,所以一見如故,畢竟李白是杜甫的偶像,那種眼神之中都得看得出的崇拜,可這種崇拜只是持續了一年,之後兩人分離,再也沒有見過。
  • 李白的「詩仙」,杜甫的「詩聖」,分別是誰封的?原來差距這麼大
    李白與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是唐朝乃至於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的「詩仙」、「詩聖」稱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本文,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李白與杜甫)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他的「詩仙」封號,正是源於「謫仙人」這個稱謂。不過,不要就此認為,他的「謫仙人」稱號是自己封的,李白雖然狂傲不羈,但還不至於自戀到如此地步。李白為什麼被稱為「謫仙人」呢?
  • 人們為何稱李白為詩仙,杜甫為詩聖,「仙」與「聖」有何分別?
    盛唐詩歌的兩座高峰,莫過於「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了。但是,作為兩個才華橫溢的詩人,一「仙」一「聖」到底有何區別呢?為什麼李白不能是「詩聖」,杜甫不能是「詩仙」呢?這就涉及到「仙」與「聖」在文化領域裡的具體內涵差異了。
  • 李白為什麼是詩仙,杜甫為什麼是詩聖?誰名氣更大?
    詩仙、詩聖也不是說比誰名氣大什麼的,而是個人氣質、藝術風格和與社會價值的綜合評定。個人氣質,李白從出生到死亡都是撲朔迷離的,給人一種仙的神秘。至今關於他的出生都還處在爭論當中,有的說是西域碎葉城(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有的說是四川綿陽江油人,還有其他說法等等,沒有統一意見。
  • 李白、杜甫被譽為詩仙、詩聖,但為什麼沒有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李白和杜甫,相信每個人的學生生涯中都會遇到這兩位不同凡響的詩聖,兩人在詩歌上的成就,在歷史上都堪稱一絕,所以才有兩人分開說,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從他們的另一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在詩歌上的成就是相當高的。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詩魔、詩鬼分別指的是誰?
    作為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生性灑脫,創作除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被後人稱為「詩仙」,足以體現他在唐朝詩壇上的地位。而與李白齊名的杜甫,雖然也有放蕩不羈的一面,但他更多的是憂國憂民的思想,一生共留下1500多首詩,贏得了「詩聖」的稱號。除了李白和杜甫之外,還有一些很著名的詩人,他們也都有稱號,比如詩魔、詩鬼,你知道他們分別是誰嗎?
  • 詩聖杜甫,詩仙李白:心靈相通的雙子星光照千古
    杜甫和李白生活在相同的時代,經歷了盛唐的輝煌和沒落,杜甫出道晚於李白,曾經也是李白的擁躉。二人相互交集很多,相互之間成就彼此付出且有回報一段友誼佳話,頗有「心心相映」之感。兩個人的詩篇風格又大相逕庭,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交相輝映,郭預衡先生曾說:「李白與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光照千古的雙子星座。」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跨越世紀的偉大相遇
    先看看李白和杜甫的簡介。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他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一個是浪漫主義詩人,一個是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放蕩不羈,一個謹守儒道。兩位截然不同的詩人,卻因為偶然的相遇結為好友。
  • 詩仙詩聖巔峰一戰,李白寫出七絕第一,杜甫呢?
    唐朝出了很多有名的詩人,王維、白居易之流就不說了,還分別了出了一位「詩仙」,一位「詩聖」,被合稱為「李杜」,象徵著唐朝詩文領域的雙星。李白比杜甫大11歲,經歷卻完全不相同。李白經歷了整個盛唐局面,而杜甫經歷安史之亂,經歷了「國破山河在」的破碎山河。
  • 詩聖給詩仙的詩:杜甫深愛著李白,就像月亮仰慕太陽
    詩聖給詩仙的詩:杜甫深愛著李白,就像月亮仰慕太陽一、春日遐想春日午後,捧著厚墩墩的《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品味他們那光昌流麗、照耀古今的作品。詩仙李白,如清風白雲、九天飛鶴、萬裡雲鵬;詩聖杜甫,如豐碑華表,巍巍青山、滾滾長江。太陽,月亮,用壯美和靜美,美麗著人間。
  • 杜甫是如何獲得「詩聖」之名的,「詩聖」與「詩仙」哪個更勝一籌
    自李白「詩仙」之名一出,文學史上便留下了大量盛讚他們的美稱雅稱: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詩鬼李賀、詩狂賀知章、詩星孟浩然……然而也有例外,詩囚孟郊、詩奴賈島的稱號並不能算是溢美之詞,反而有點戲謔嘲諷的味道。當然後人賦予他們這些稱號,側重點是不同的。有的是基於詩人在詩歌史上的貢獻,有的是基於詩人詩歌的風格特點,有的是基於詩人在詩歌史上的地位。
  • 作為詩壇的泰山北鬥,為什麼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
    大唐詩壇,名家輩出,群星璀璨:王維、孟浩然、白居易、王昌齡、王之渙、李商隱、杜牧……如果在其中選出最傑出的代表,李白和杜甫無疑是公認的「絕代雙驕」。經常有人問:作為詩壇的泰山北鬥,為什麼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他們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盛唐時期,以詩歌最為著稱,而在這一時期,詩歌卻以李白為首,故曰其為詩仙。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唐宋八大家,為何沒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到底如何評出來的呢?
    在唐宋兩代的文學成就上,這八位人物最高,所以被稱為唐宋八大家(韓柳歐王曾三蘇)。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三蘇父子與歐陽修又是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那麼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詩狂賀知章、詩鬼李賀、詩佛王維等等為何榜上無名呢?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詩魔、詩鬼分別指的是誰?答案令人驚訝
    作為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生性灑脫,創作除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被後人稱為「詩仙」,足以體現他在唐朝詩壇上的地位。而與李白齊名的杜甫,雖然也有放蕩不羈的一面,但他更多的是憂國憂民的思想,一生共留下1500多首詩,贏得了「詩聖」的稱號。除了李白和杜甫之外,還有一些很著名的詩人,他們也都有稱號,比如詩魔、詩鬼,你知道他們分別是誰嗎?
  • 眾人皆知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但你卻不知道這些詩風雅號?
    詩仙:李白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的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 話說詩聖杜甫是詩仙李白的「迷弟」嗎?
    詩仙李白(701-762年),詩聖杜甫(712-770年),一看就是一對好磕的兄弟情,史稱「大李杜」。當然,他們倆的友誼,僅用一句兄弟情,是無法概括的。曾有人戲稱杜甫是李白的『迷弟』,如《李白我想你了》(贈李白),《我和李白一起去找老範玩》(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我夢見了李白》(夢李白二首),《想起我和李白、高適在一起的日子》(遣懷)。
  • 詩聖杜甫為何能先於李白一步,成為BBC紀錄片裡最偉大的詩人?
    詩聖杜甫為何能夠先於詩仙李白一步,成為BBC紀錄片裡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成功圈粉全世界?有人喜歡李白豪邁肆意,有人看重杜甫憂國憂民,「李杜詩篇萬口傳」在後人眼中是不分上下的存在。二人的創作風格迥異,各領風騷,而外國人之所以推崇杜甫,@晴空莽莽 推測幾點原因如下:首先杜甫的詩號稱「詩史」,沉鬱頓挫,多描繪社會動蕩人間疾苦,王朝興衰的滄桑巨變,親身經歷的悲天憫懷。人說「世上蒼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現實主義的經典。
  • 杜甫被稱為「詩聖」,是不是言過其實?
    具體到古代,我們認知的「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注意,不是古詩和白話詩,是古體和近體。古詩和白話的區別建立在近現代與古代不同時代的不同語言基礎上;而古體和近體的區別則是古詩內部的細分。古體詩格律自由,不要求對仗、平仄,押韻較自由,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也說古風、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