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泉路臭水成「河」 居民意見大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反水近一個月,積水延伸200多米,最深地方沒腳面 相關部門表示會派人維修

晨報訊(記者 黨兆昱)大東區觀泉路上,最近出現兩個「趵突泉」。

不過不是美景,而是居民的「麻煩」。

附近居民表示,下水道反水已快一個月了,希望相關部門儘快維修。

下水井反臭水,居民買餅得過「橋」

10月30日,記者來到大東區觀泉路,遠遠就聞到一陣惡臭味。在距離望花小學不遠處的菜市場附近,一大片臭水擋住了路。

記者看到,行人都捂著鼻子,從這片臭水中蹚過。

這片積水自西向東延伸200多米,最深的地方漫過腳面。在積水的北側,記者看到,不斷有水柱從下水井裡湧上來,水量非常大。

附近的攤主將沙土攏到一起,建了臨時的「堤壩」,防止臭水進一步湧上來。

擺菜攤的張女士說:「反水快有1個月了,不僅給附近居民帶來很大麻煩,我們這些擺攤賣菜的,每天聞著這惡臭,實在沒法說。」

附近攤主劉女士穿著雨靴,她說,由於這條路特別泥濘,她只好每天穿雨靴賣菜。

王女士每天都在市場擺菜攤,汙水就從她的菜攤下流過。與王女士攤位相鄰的餅鋪,同樣受到影響,老闆沒辦法只好在攤位前放了一個木頭架子,讓顧客踩上去。結果,每個到他家買餅的人,都得從這座「橋」上經過。

記者看到,距離這片臭水50米的位置,還有一大片臭水,約30米長。

旁邊就是學校,曾有母女在臭水裡摔倒

據附近居民反映,這段路從今年8月開始陸續反水,但開始並不是很嚴重,水量也不大,之後越來越多。

望花北小區居民張先生說:「幾個月前,自來水公司在這條路埋過供水管道,之後還有其他單位安裝過線路。不知道是哪個單位在整修時,不小心挖壞了下水管道,導致這段路不斷往外冒水。」

張先生認為,不管是哪個單位整壞了,都應當負責維修。

這段路旁邊就是學校,孩子的出行也受到了影響。附近的李女士回憶,兩天前就有一對母女,在這段臭水裡摔倒。當時,母親騎電動車送女兒上學,結果輪子打滑,兩人都掉水裡了。

李女士說:「希望相關部門儘快維修,再過幾天,氣溫降到零下,水一結冰,就更危險了。」

瀋陽水務集團襲主任表示,目前造成反水的原因、具體的責任劃分還沒有明確。

不過,不管是誰的責任,水務集團表示都會安排人員到現場維修,確保市民不再受影響。

一位母親用自行車帶著孩子騎過汙水 ■本報記者 靳龍 攝

相關焦點

  • 居民自製環保酵素能治河道黑臭?專家: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原標題:居民自製的「環保酵素」能包治河道黑臭?專家闢謠: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消息,稱普通居民自己動手製作的「環保酵素」可治理一些水域的黑臭問題。這種「環保酵素」按照1份黑糖、3份廚餘垃圾、10份水的比例製作,經過3個月發酵,成為一種棕色液體,有柑橘般的刺鼻氣味。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⑦∣石鼓河:昔日河黑水臭 今日水清岸綠
    11月27日上午,石鼓社區居民林姨向記者說起石鼓河的變化時,這樣說道。石鼓河又稱白馬河,發源於水濂山,全長約5.69公裡,由東南向西北流經水濂、蛤地、白馬、石鼓,最終匯入東引運河。十幾年前,居民林姨搬到石鼓河邊居住,見證了河流從一條黑臭水體向水清岸綠的轉變,她說:「環境變好了,大家過得更舒心!」
  • 特區四十 水潤鵬城|飛鳥掠花,魚翔淺底!觀瀾河擺脫「黑臭」,一河...
    觀瀾河擺脫「黑臭」束縛,確保一河清水入東江冬日裡,異木棉在清冷的陽光下開得溫婉,觀瀾河被浸染成大片大片的粉紅色;而一旦到了夏日,火焰般的鳳凰木又開得熱烈,連綿的火紅色倒映在觀瀾河上,恍若夢境。就在2016年初,觀瀾河水系尚有28個黑臭水體,佔全市黑臭水體數量的17.6%,輸送至東莞的河水水質也屬於劣V類。面對水環境汙染這一最大的環境問題和發展短板,深圳全力以赴,2019年底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並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若想探尋深圳治水的蝶變,或可從觀瀾河變遷中窺見一斑。
  • 得了吧,能治黑臭河倒是真的
    得了吧,能治黑臭河倒是真的 微信公號「上海大調研」 2018-05-09 09:04
  • 石家莊:這段民心河「喊渴」居民盼蓄水
    家住石家莊市新華區聯強小區安居園的李先生向長城新媒體記者反映,自己家雖然緊鄰民心河,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河道長期乾涸,毫無景觀可言。石家莊市友誼北大街和聯盟路交口東北角的民心河呈現乾涸狀態。長城網記者 周亞彬 攝9月27日,長城新媒體記者來到友誼北大街和聯盟路交口,看到在路口東北角的便道上豎著寫有「水深危險、嚴防墜落」的警示牌,但是旁邊的河道卻是乾涸的。「我家就住在這段民心河的旁邊,不過,叫它民心河,還不如叫它水上公園輸水道,因為一年中只有在向公園輸水的時候這裡才有水,其它大部分時間這裡都是乾涸的。」
  • 地熱廢水倒灌小區 居民穿雨靴趟著臭水出家門
    地熱廢水倒灌小區 居民穿雨靴趟著臭水出家門 2014-11-27 14:37:10來源:齊魯晚報作者:責任編輯:馬榕 本報記者 馬志勇 攝  26日,濱河灣東區的居民向本報反映,由於供暖季周邊小區的地熱廢水通過汙水管道倒灌,地熱廢水已經蔓延到小區及樓道內。記者了解到,由於濱河灣東區地勢較低,汙水管網通往的汙水處理廠未啟用,大量的地熱廢水再次倒灌到濱河灣東區。  26日中午,記者在濱河灣東區看到,小區的下水道正泛著氣泡外冒黑水,臭味撲鼻而來,廢水上漂浮著垃圾,大半個小區都泡在水裡。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黑臭河經過整治 重回村民記憶中的清澈
    這裡曾經亟待整治的黑臭水體,經過一系列整治後,河水恢復清澈。村裡人說,河邊的房子從前無人問津,現在租客都多了。如今河邊鳥語花香河堤砌起來,岸邊種下植被,下橋河恢復清澈後,漸漸地鳥來了、蝴蝶來了、人也來了。如今走在河邊,不見黑臭,只覺鳥語花香。
  • 我的長江我的家丨安徽六安:攻堅黑臭水體 打造水美六安
    然而,隨著城市快速發展,人口激增,六安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汙水處理能力不足,均河、蔣家溝等城市內河汙染嚴重,城區黑臭水體影響人居環境……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面對嚴峻的生態問題,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開展了全面的水環境系統治理工作。
  • 5年治水岸綠景美 一座水韻花園流淌在金陵城南
    月牙湖、清水塘堪稱全國水環境治理的範本,紅花河、外秦淮河副支、西玉帶河等曾經的黑臭河,已華麗變身為居民家門口的水韻花園……秦淮因水得名、因水而興,共有河道、湖泊41處及小微水體32個,水環境提升一直作為全區「1號工程」來強力推進,2017年全面消除黑臭,2018年完成雨汙分流,2019年水質穩定達標。水環境治理是一個動態過程,長治久清的背後,是秦淮區努力讓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
  • 青浦華新一河道黑臭十餘天 記者在現場看到油汙和垃圾
    12月5日10時,家住青浦區華新鎮的許先生準備下樓遛彎,還沒出樓道門,便被華新市河撲鼻而來的臭味燻到。許先生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希望早日恢復河水潔淨。長達十餘天的黑臭從何而來?為何遲遲無人處理?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萬江村尾水閘湧:護河消黑「清四亂」 人居環境...
    古香古色的護欄、乾淨整潔的人行道、綠樹成蔭的小公園、碧水清清的河湧水……如今,萬江村尾水閘湧的河湧水質穩定向好,河湧兩旁的違建物被拆除乾淨,站在岸上也聞不到臭味,沿著河湧一路往前走,乾淨的河湧邊上的白色護欄,為河湧增添了幾分嶺南水鄉的韻味,河湧盡頭的公共小公園,已成為附近居民休閒健體的好去處。
  • 消除黑臭 還清於水|萬江勝利湧6:環境變好了,商鋪好租了
    勝利湧6從前是條黑臭水河。臭到沿岸居民不敢開窗,黑到村民說能寫毛筆字……如今經過整治,這裡重新煥發生機。河湧邊現在是休閒好去處早上10點半,文化廣場前的涼亭裡,仍然有不少居民在此聊天。河水聞不到臭味,微風徐徐、陽光和煦,這裡著實是休閒的好去處。
  • 從虎丘十二景到觀泉圖,虎丘見證沈周與朋友們的難捨情誼
    (明)沈周《山水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水部先生太伯後,謙然其儀氣凝厚。」 吳珵是成化五年(1469年)的進士,祖籍吳江,故而成化十二年的這次姑蘇之行對他來說亦是還鄉之旅。彼時,他剛從南京工部下屬的屯田清吏司轉到都水清吏司任上不久。沈周故此稱其為「水部先生」,並將他與周代奔吳的泰伯聯繫在一起——不僅因為吳珵是這位吳地人文始祖的後代,更因泰伯亦曾以治水之功開拓吳疆。吳氏不僅擅長詩文,還精於繪事。後來的《畫史會要》便說他「山水法夏珪。」不過,沈周顯然並不這麼認為。吳珵此行曾在城中向沈周展示過一件自繪的江山長卷。
  • 我的蘇州河|張希:老早的時候,只要聞到味道就離家不遠了
    在蘇州河上行駛的航船,2020。村裡挖了很多池塘,老人們說池塘裡面都是救命的水,因為農村道路非常窄,消防車很難進去,一旦發生火災,池塘裡的水就幫上大忙了,而這些池塘,連接的都是吳淞江。以往這些水塘總是散發著陣陣惡臭,我總懷疑這些臭水真的能救火麼?而現在,平靜的蓄水池在村莊裡儼然成了一道不一樣的風景。
  • 招遠市自來水發臭,居民反映一股臭水溝味!這水是怎麼了?
    居民反映,自來水味道刺鼻,讓水放了好久,也不能解決問題,不敢放心使用。 有居民洗澡時感覺一股臭水溝味,也有說一股下水道味,甚至有居民懷疑是排水管接到了自來水管上了。整個招遠市區都不好。
  • 一條河 一座城!走通蘇州河:有風景、有生活、有歷史、有故事……
    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中,黑臭汙染讓上海人深惡痛絕。   蘇州河兩岸有過「遠東第一公寓」,也曾塞進了「三灣一弄」棚戶區。而河裡沒有魚了,只有「突突」的小火輪穿梭來往。瓜果蔬菜、水泥石子、垃圾糞便,都在汽笛聲聲中裝卸。1978年前後,蘇州河魚蝦絕跡、路人掩鼻,甚至在蘇州河與黃浦江交界處還形成了一道明顯顏色「分界線」:黃浦江水是黃的,蘇州河水是黑的。
  • 深圳茅洲河燕羅溼地公園:昔日「黑臭水溝」,如今「野餐勝地」
    工人日報客戶端訊 「以前經過這裡,都要捂住嘴鼻,太臭了。」6月15日,在深圳寶安區茅洲河燕羅溼地公園,市民曾麗嬋告訴《工人日報》記者,自從茅洲河治理好後,成了附近居民周末休閒的好去處,她常常約上其他家長,帶著孩子到公園野餐。
  • ...水體,實現「老水城河」清水、汙水分流,有效改善我市水生態環境。
    項目竣工後,將從源頭治理黑臭水體,實現「老水城河」清水、汙水分流,有效改善我市水生態環境。  為有效治理中心城區水鋼排汙排洪大溝汙染現狀,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投資3707.45萬元的水鋼排汙排洪大溝工程啟動建設,截至目前,工程主體已全部竣工,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 蘇州河的隱藏打卡點,我們幫你找了找!
    煙囪林立,機器隆隆蘇州河見證了近代工業的發展史商賈雲集,炊煙嫋嫋蘇州河孕育了市井百態的煙火氣曾經的蘇州河曾經,髒臭的蘇州河根本無法靠近,數十年水體治理成為「生態一號工程水清後,「走通蘇州河」又成了上海市民繼「走通黃浦江」後共同的心願。新的一頁如今已然打開,雅致的濱河帶經過重構,成為漫步新空間,年底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裡岸線將實現基本貫通開放。
  • 讓昔日臭水溝「水清魚遊」——記濱海新區新城鎮營房村河(湖)長...
    、最美河湖」評選結果公布,新城鎮營房村村委會主任、營房村河(湖)長王玉剛榮獲天津市村級「優秀河長」稱號。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王玉剛積極承擔起河(湖)長職責,克服轄區河湖面廣量大的困難,全力推進河湖治理、巡查及日常管護工作。發現問題立即整改記者了解到,營房村位於新城鎮西北部,與胡家園街隔河相望,與津南區葛沽鎮毗鄰,北靠海河,土地面積1300餘畝,人口1400餘人,轄區內有乾渠4條、村級河道2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