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生活的人,應該都知道東門老街這個地方,那麼來深圳旅遊,當然也不能錯過這個地方,下面一起看看這個地方的特色。
東門老街,全稱深圳東門商業步行街區,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東到東門中路,西至新園路,總佔地面積17.6萬平方米。古代深圳的根,在南頭老城;而近代深圳的根,則在「深圳墟」。
這個「深圳墟」,就是俗稱的「東門老街」。東門老街,真實地記錄著深圳城市發展的一段歷史,東門商業街是現代化深圳的歷史階段見證,是深圳市歷史文化積澱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深圳人的根。
老街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中期。當時,羅湖一帶相繼出現了赤勘村(今蔡屋圍)、羅湖村、隔塘村(今水貝村)、湖貝村、向西村、黃貝嶺村和南塘村,幾個村的族人在村落之間建起了集市,名為「深圳墟」,最早由民縫街、上大街、鴨仔街、養生街等幾條街市構成,初具一個小鎮的規模。晚明始,老街一直是方圓數十裡名聲顯赫的商業墟市。 根據清康熙勒文謨《新安縣誌》,「深圳墟」是對深圳最早的歷史記載,19l3年,廣九鐵路建成通車,羅湖車站啟用,深圳成為內地與香港的交通門戶,賣農產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賣小吃和雜貨的維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慶街等處商業街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今天的羅湖舊城。
深圳建特區後,老街又理所當然地成為最早的商業中心,長期引導和左右著深圳的消費潮流。透過次第林立的店鋪,熙攘的客流,擺滿街面的各色傳統商品和曲折幽深的小巷,可見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民居,騎樓、廟宇、書院、祠堂、古鐘、石板路和有百年生命的古樹。
其中最為熱鬧的一定是東門老街裡面的美食街,裡面的美食數不勝數,平常的人流量都已經很多了,更別說過節放假的時候,幾乎人山人海。深圳東門步行街是深圳歷史最為悠久的商業區,俗話說,「沒到東門老街,就不算來過深圳」。深圳人習慣稱之為「老東門」。老街形成於明代中期,又叫「深圳舊墟」。在以前,東門商業街主要是一些小攤、小販,經營低檔商品為主。而現在街區內不僅有茂業百貨廣場、旺角購物中心、天龍商業城、新鴻基商業中心、中海商業城、羅湖商業中心、中威商業廣場、大世界商場、深圳百貨廣場、九龍城、越港商業中心等眾多大型商廈,構成了深圳規模最大、商鋪最集中、商品經營種類最齊全的商業街區。新「東門」作為中國18條重要商街位列其中。據東門街道黨工委書記羅志威向深圳商報記者介紹,東門步行街平時日均人流達50萬人次,節假日更高達百萬人次,成為深圳乃至全國人流最密集的商業旺區之一。新「東門」年營業額達45億元。
以前總喜歡去東門,有事沒事約幾個 朋友一起去逛街吃東西,因為感覺裡面很有氛圍,人 雖然很多,但是基本都是青年比較多,東門比較出門的幾個樓,寶華樓,西華宮等等,裡面 都是做一些批發的配件或者服裝,當然服裝佔大多數,重點是裡面的衣服都非常的便宜,店面非常多,很多喜歡打扮的女生幾乎每個月都會 去好幾次。買衣服也變成家常便飯了,其次,附近也有一些以前留 下來的建築,東門正中心有一副很古老的銅鐘。很多遊客都立足在那拍照。
根據清康熙勒文謨《新安縣誌》,「深圳墟」是對深圳最早的歷史記載,19l3年,廣九鐵路建成通車,羅湖車站啟用,深圳成為內地與香港的交通門戶,賣農產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賣小吃和雜貨的維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慶街等處商業街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今天的羅湖舊城。所以來深圳遊玩的朋友注意了,深圳雖然也有很多其他的特色地方,例如野生動物園,東部華僑城,還有水上田園,但是,也別忘記了深圳還有東門老街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