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守孝3年妻子懷孕,丈夫:還是拿掉吧!結果一生再無子嗣
民國是我國一段過渡的歷史時期,各種思想都湧入到我國。我國傳統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發生了激烈的碰撞,在當時人們的思想上留下了很深刻的烙印。
本期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叫馬一浮,因為父親過世他需要守孝三年。不巧妻子卻在這個時候有了身孕,為了守孝他讓妻子拿掉孩子,然而此後的一生卻再也沒有子嗣。
馬一浮出生在1883年,祖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著名的中國現代思想家和理學家。他才華橫溢是一代國學大師,也是第一個將馬克思《資本論》引入我國的人,代表作有《泰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和《爾雅臺答問》等等。
民國時期雖然開始崇尚自由戀愛,但大多數的婚配還是包辦婚姻。馬一浮雖然接受了西方先進的教育,但是到了婚配的年紀,還是接受了父母為她安排的婚事。
對待婚姻馬一浮也保持了傳統的做法,迎娶了父母為他挑選的妻子湯儀。當時馬一浮是十裡八鄉有名的才子,在參加考試的時候受到了布衣都督湯壽潛的賞識。
父母之間本來就是好友,因此為他們做主定下了婚事。當時的湯儀姐妹三人,但才貌比起來卻是她最為出眾。湯儀對父母安排的婚事也很滿意,不久後兩人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湯儀從小是閨門千金,因此受到了傳統文化的薰陶,是一個典型的賢妻良母。丈夫馬一浮對妻子也是充滿了愛意,兩人之間的感情琴瑟和鳴。
在舉行婚禮的時候,馬一浮就當眾許下了諾言:此生只愛湯儀一個人,絕不納妾和背叛。這個實驗並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他今後的行事作風印證了這句誓言。
然而兩人婚後不久,馬一浮的父親馬延培就過世了,孝順的他準備守孝三年。然而這個時候卻發生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原來妻子湯儀已經身懷有孕。
按照當時的說法,為父母守孝期間是不能夠生育的,因此縱使馬一浮不願意,但是還是忍痛讓妻子拿掉了孩子。就這樣馬一浮第一個孩子悄無聲息地離去了,也成為了他一生中最悔恨的事情。
然而剛剛守孝結束的馬一浮,妻子卻緊接著生了一場大病,之後更是與馬一浮陰陽相隔。接二連三的打擊讓馬一浮頹廢不已,甚至一度很難從負面情緒中走出。
這個時候嶽父看在眼裡也心疼不已,對馬一浮說:「我的三女兒溫婉賢淑,如果你們有意的話可以相處一下」,然而嶽父的好意卻被馬一浮婉拒,自己曾發誓只忠誠妻子,就連妻子的親姊妹也是不行的。
就這樣馬一浮終身沒有再娶,在自己二十歲的時候就保持單身,此後一生也再也和子嗣無緣。馬一浮將自己全部的經歷投入到了力學研究山,在文學和哲學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終於成為一代文學大師。
小編覺得馬一浮拿掉孩子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他對待妻子的深情卻是讓人感動的。這樣的男子可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讓我們讀了之後唏噓和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