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比利時的鼠尾草籽、韓國的馬骨粉、澳大利亞的海參……「雙節」即將來臨,想從國外購買保健品的市民要注意了,並不是所有的保健品都能隨意進境。昨日(9月10日),記者從陝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郵檢辦事處獲悉,今年以來郵檢辦事處共截獲37批次非法進境保健品。
「生態殺手」鼠尾草籽禁止進境
8月28日,郵檢辦事處從來自比利時的郵件中,截獲一批鼠尾草種子和藜麥,共4袋2公斤。收件人本想郵寄回國用作減肥食品,但卻不知道他們根本沒有進境的「權利」。
郵檢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鼠尾草籽和藜麥非我國原有物種,沒有相關種植報告,又具有超強繁殖力,傳入我國後會破壞生物多樣性,給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破壞。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明確規定,種子、苗木等具繁殖能力的植物材料,須提供我國進境審批手續和國外官方植物檢疫證書,否則禁止郵寄入境。
目前,郵檢辦事處已將這批植物種子送實驗室做進一步檢測鑑定,並將依法作銷毀處理。
今年37批次保健品進境被截獲
隨著電子商務、出境遊等日益頻繁和人們健康保健意識的增強,郵寄保健品進境的國際郵件數量激增,也為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提供了溫床,小郵包裡存在的風險實不可小覷。
6月25日,郵檢辦事處工作人員在查驗進境郵寄物時,發現一批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東革阿里原木,共9根,重7.03公斤。今年以來,非法郵寄攜帶具有保健功效的東革阿里進境大幅增加,截至8月底,郵檢辦事處已從進境郵寄物中查獲東革阿里7批,重達22.57公斤,並從新近截獲的這一批東革阿里中檢測出大量鱗毛粉蠹、鱗翅目昆蟲和膜翅目昆蟲。
現在,赴韓國旅遊人數不斷增加,旅客攜帶或郵寄馬骨粉進境的情況屢屢發生。僅今年前8月,郵檢辦事處就截獲三種包裝的馬骨粉16批次,且大多以「食品」或「個人自用品」為名試圖闖關。
郵檢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非法攜帶或郵寄進境的動物產品因其產地、製作和形成過程不確定,可能攜帶人畜共患病原,對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我國公共衛生安全有潛在危害。
16種物品禁止入境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我國禁止郵寄進境的物品主要分為三大類十六種。第一類是動物及動物產品,包括活動物、肉類及其製品、蛋及奶製品、燕窩、油脂類、皮毛類、蹄骨角類、動物源性飼料等;第二類是植物及植物產品,包括新鮮水果蔬菜、菸葉、種子、苗木及其他具有繁殖力的植物材料、有機栽培介質;第三類是其他檢疫物類,包括菌種和毒種等動物源性病源體、害蟲、細胞和器官組織、血液及其製品等生物材料、土壤、轉基因材料等。
「雙節」臨近,郵檢辦事處提醒市民,購買境外保健品應慎重,一定要注意我國有關禁止攜帶和郵寄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法律規定,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