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戀和性冷淡的區別,很多人都不知道」|嚴肅談性.

2021-02-10 小安Leon

在看文章之前,小安想問大家兩個問題:

你聽過「無性戀」這個詞嗎?如果聽過,那你知道它和「性冷淡」有何區別嗎?

很期待你在看完文章後能來後臺和我聊一聊你的看法。

01

前幾天收到一個男讀者的私信。

私信中他提到跟女朋友戀愛一年,可她很牴觸身體上的接觸,就更別提發生性關係了。

在她看來愛情是很純粹的,牽牽手逛逛街,最多也就是親親嘴,這就很美好足夠了。

有時候一提到這個她就轉移話題,軟硬兼施都沒有用。

因為這個問題,其實他們也吵過很多次的了,那時候他甚至懷疑女朋友是不是性冷淡。

但是每次吵完也沒有什麼用,就好像陷入一個死循環裡去。

有次他實在是憋不住了,就質問她這樣的態度到底是因為什麼,總得有一個合理的理由吧。

他覺得你什麼都不說,他能把自己給猜瘋了。

比如你是個比較傳統的人,覺得婚後才可以發生性關係;

他說這個理由他可以接受,畢竟每個人能夠接納的程度是不一樣的,那他也可以等到婚後再說。

又比如你只是因為不愛我,所以才不想甚至是完全接受不了跟我上床;

這也能解釋的通,因為不愛對方,自然是不願意啪啪啪的。

看他很生氣非要一個解釋,她才表態說自己就是個無性戀者。

一直拒絕或者談起就吵,是因為她這方面的事情沒有任何興趣和欲望,這只會讓她覺得很尷尬很無聊很噁心。

聽到女朋友這樣解釋,他說現在他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一方面他確實是很喜歡女朋友的,一直以來也考慮過兩個人的未來。

所以之前就這個問題跟她吵,也是希望彼此能夠吵明白了,不想每次都因為這個事情鬧得兩個人都不開心。

可另一方面他也是一個正常的男人,有生理需求也很正常。

婚前他可以憋著忍著,婚後難道要讓他忍一輩子嗎?

想想他就覺得這受不了,如果婚後沒有性生活自己很可能會出軌,那又何必把問題搞得那麼複雜呢!

所以他私信問我:

無性戀者和性冷淡到底有什麼不同,而這個事情還可以怎麼解決?


02

後面我們也深入的聊了聊,他也做出了自己的一些判斷。

在這個讀者的私信中,他提到的「無性戀」,可能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對這個感到很陌生。

那麼我們先來科普一下,到底什麼是無性戀?


無性戀(Asexuality),是指一些不具有性慾望又或者宣稱自己沒有性取向的人。

2012年8月,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學者發現——

無性戀者在世界人口中可佔到1%的比例,總數大約有7000萬的人口。

這群人,不會對男性或女性任一性別表現出性慾望,即缺乏性衝動。

有些更為嚴重的,聽到跟性有關的都會受不了。

雖然他們對性沒有欲望沒有興趣,但會因自己的性別或日常的經歷而對某一性別多出一些好感。

也有人會把「無性戀」跟「性冷淡」混淆了。

但我們要知道,無性戀者身體機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會對性產生恐懼的心理。

他們只是對性這種行為感到討厭或者說是無感,而不是不會對人產生心動的感覺和對愛情有所嚮往。

而性冷淡是指「缺乏性慾」——

通俗地講即是對性生活沒什麼興趣。

也可以說是性慾減退,很難從中體驗到快感,不代表這類人是沒有性慾。

部分性冷淡表現為有性慾,但性愛撫無反應或快感反應總是不足。

無法達到高潮等症狀,且性冷淡可以通過醫學手段治療。

因此性冷淡又可以分兩種類型:

1.有性感缺乏、性冷淡症候群;

2.無性感缺乏、性冷淡症候群。

而導致這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精神壓力太大、有某種疾病、經常性服用某種會降低性慾望的藥物、工作過勞、情緒反覆無常。

性冷淡主要體現在:

對性愛感到恐懼厭惡及心理牴觸,有潔癖症及嚴重的心理陰影,對性愛的認識不足和投入的程度不夠。

受到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性愛時不願意主動,會感覺這很羞恥和骯髒。

所以說,無性戀和性冷淡之間的最簡單的區別是:

無性戀是沒有做愛的欲望,但生理機能正常;


性冷淡是還存在性慾望,只是比較冷淡和喚起性慾有困難。

性冷淡,通常都是後天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導致的。

而無性戀通常是天生的,很難去改變。

無性戀在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之後被稱為第四性戀。

無性戀它並不是一種疾病,也不需要去治療。


03

其實無論是無性戀者也好,還是性冷淡也罷。

如果你決定這輩子都自己一個人過,那這倒沒什麼。

反正無論怎麼樣,你也影響不了任何人。

可如果你決定談戀愛,甚至是有結婚的這種打算,那麼請一定要儘快把你的這個情況跟對方說明

因為你是無性戀者或者是性冷淡,這本身不是你的錯。

如果在一開始的時候,對方對你的這個情況一無所知而你也不主動提,這是很糟糕的。

對方提出想要發生性關係的時候,你不但不解釋還顯得很抗拒,那這就是你的問題了。

其實性這個問題還是很重要的,畢竟大多數人都有性慾需求,只不過是有些性慾比較強有些比較弱罷了。

因為性不和諧而導致離婚的夫妻,也是挺多的。

性冷淡的問題比無性戀簡單,因為前者很多都是後天的因素導致的,很可能經過治療開導性慾會恢復正常。

但無性戀者不同,他們這類群體更多的是天生的,因為後天而導致的因素並不多。

所以想要改變也非常難,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夠契合的能接納這些的人,畢竟每個人的接受程度多多少少是不同的。

就像有的無性戀者在結婚前,指定要那種不要性愛或者性冷淡的對象。

當然這並不屬於心理疾病,這和正常人吃飯一樣。

唯一與常人不同的就是——

他們對於性本身就沒有渴望欲望,也就談不上冷淡這個事了。

有些有性戀也沒必要看不起無性戀,拿自己的那套標準去評判別人的行為,還企圖強行去改變別人,這是非常愚蠢的一件事。

無性戀這類人雖然不多,也請一些人不要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這個群體,因為這樣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小調查:從出生到現在都還沒有過性生活的,點在看報個到。」

■ 「做小三成癮後,我有些話想和大家說說」

■ 男人都是怎麼瞞著你和其他女人曖昧的?我採訪了10個有經歷的男人

< 關於作者 >

小安Leon,就職世界某著名投行,雪梨大學全額獎學金金融碩士,輔修新聞學,文章多為心理分析和情感解惑,歡迎掃碼關注,我們一起成長!關注後,在後臺發送「暗號」二字,送你一則特別推送——

相關焦點

  • 無性戀:我無法用生理衝動的方式愛你
    無性戀(Asexuality),意為感受不到性吸引,或是對性行為興趣缺缺、甚至毫無興趣的一類人。不同于禁欲,是強行壓抑自己的性渴望。無性戀只是單純的對性行為不感興罷了,但他們也也對親密伴侶關係有需求。他們可以接受一段類似柏拉圖的無性關係,牽個手,約個會,但是若是牽涉到性行為,然後?不好意思,那就沒有然後了。
  • 不太嚴肅科普 | 本期:Lesbian是什麼生物?每次問我都想性行為他祖宗的四個問題
    很多人受到AV的影響,覺得女同是「接受幾個其他女人和男人一起做愛」的女人,雖說這種奇特的想法非常驚世駭俗,但是確實有人會這樣認為。嚴肅時間在這裡可以非常明確地告訴大家,有兩個邏輯錯誤:1.既可以被男性吸引、也可以被女性吸引的性取向叫作雙性戀;2.多人同時一起做愛的性行為叫作多人同時性行為,也叫作群交。
  • 作為性少數者,無性戀談戀愛究竟是什麼感覺?
    簡單來說,戀愛吸引是愛情,而性吸引是情慾。很多時候這兩個概念都是相互交織的:異性戀可以對同性產生戀愛感情,同性戀也可以對異性產生戀愛感情 —— 任何一種排列組合都可以成立,包括純粹的同性戀和異性戀。但是要調查無性戀的數量很困難,因為無性戀是一個概括性術語,其中 包含了多重身份。
  • 無性戀究竟是個啥?
    無性戀的特性並不會天然對無性戀者的身心造成困擾,很多時候無性戀者遇到的困擾都是因為多元性教育不足,社會的誤解,充斥著性化的社會中難以直觀可見的結構性壓迫等等。無性戀不應該被視為一種障礙和疾病,同時也引導我們反思許多將於ta人不同的情況直接判定為疾病的思維本身。
  • 無性戀是一種性取向,不是性無能
    無性戀,通常被定義為 " 一種缺乏性衝動的表現 ",一直到十年以前,它幾乎還被流行文化、媒體和科學研究所忽視。最初的觀點大部分都是不輕視或帶有侮辱性的。然而,現在,包括大規模的研究在內,這十年來的研究都是很給力的。
  • 中國無性戀現狀:掙扎在愛情、 責任與無知之間
    當瑪麗·郭告訴室友她是無性戀時,他們表示無法理解。反之,她還必須面對一個問題:作為一個處女,她怎麼能肯定自己不喜歡和異性做愛?「他們建議我應該跟我男朋友發生性關係,並且強調,我必須多做幾次,才能下最後的結論,」郭小姐告訴上海在線雜誌Sixth Tone。被當做異類、被嘲笑、不被認真對待,這些都是無性戀們的遭遇。無性戀是一種性傾向,是一群無法從他人身上感受到性吸引的人。
  • 究竟什麼是無性戀?
    對不同的人來說,無性戀(asexual)意義不同。無性戀者幾乎體會不到任何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即在發現某個特定的人在性方面有吸引力後,欲與其發生性關係的過程。然而,每個人對無性戀的體驗都不盡相同,無性戀對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以下是基礎知識。
  • 「無性戀」:不懂情慾為何物
    受訪者汪哲敏覺得和別人做愛是沒有意義的,她可以通過自慰來滿足自己,「因為自己知道怎樣才是最舒服的。」(圖為汪哲敏 劉昕茗/攝)加拿大布魯克大學副教授博蓋特的研究認為,「無性戀」群體可大體分為兩類,A類「無性戀」者仍有性衝動,但絕對不會把這種衝動向同性或異性表現出來;B類「無性戀者」則是徹底感受不到性衝動。
  • 無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無性戀者有別于禁欲者和獨身主義者
    無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無性戀者有別于禁欲者和獨身主義者時間:2020-03-18 16:1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無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無性戀者有別于禁欲者和獨身主義者 ①首先,無性戀和以下幾種是有區別的: 無愛者,柏拉圖,精神戀愛,禁慾,x功能障礙,性冷淡。 ②無性戀,也稱第四性。 是指一些不具有性慾望或者宣稱自己沒有性取向的人,即不會對男性或女性任一性   原標題:無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 「「提肛」真的能提高性能力嗎?」|嚴肅談性.
    從小到大,我爸媽沒有跟我談跟性有關的任何東西。因為他們覺得什麼年紀就應該知道什麼和就該做什麼,這些東西等我成年了自己就知道的了,不用別人特意去教的。所以在我到大學畢業的人生道路上,幾乎沒有出現過跟「性愛」有關的詞,就算有我也自動屏蔽了。我自己也覺得這是很正常的,感覺主動談了才有問題。
  • | 了解無性戀
    對「無性戀」概念的界定至今仍存爭議,不過多數學者認可將性吸引力作為判定無性戀的核心指標。現在被較廣泛認同的界定來自馬克·卡裡根(MarkCarrigan),他結合無性戀社群AVEN提出:無性戀者是感受不到性吸引力的人[1]。
  • 不想戀愛、不想過性生活,我是無性戀嗎?
    是的,對許多人來說,感受到的他人的吸引力就是混雜的、並行存在的、多維度地支撐著我們性與愛的需要,而其中,性又常常因其會帶來極強的心理震蕩和身體感受,而受到格外的標記,許多人會相信,性是一切吸引力的基底——所有吸引最終的底色都是性。而無性戀是什麼呢?基本上,就是性吸引並不存在於他們的世界中。所謂的底色並不存在。
  • 究竟什麼是無性戀?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對不同的人來說,無性戀(asexual)意義不同。無性戀者幾乎體會不到任何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即在發現某個特定的人在性方面有吸引力後,欲與其發生性關係的過程。然而,每個人對無性戀的體驗都不盡相同,無性戀對不同的人來說可能意味著不同的東西。以下是基礎知識。
  • 無性戀者,有欲望和愛|認性學院
    有無性戀者就曾在調差問卷中這樣形容道:我身邊的人都在用同一種語言、符號、象徵進行交流,雖然我能理解,但是我很困惑應該如何回應。「我一直不知道我的性取向,我喜歡過男人,也喜歡過女人,但是我發現我很難去注意和在意他們的性吸引力。當朋友們對某個女孩子的評價是「帥氣」的時候,我是無法感受到的,在我的認知裡,所有描述都應該是「好看」或「漂亮」。
  • 「縱慾8年,我得了勃起障礙」|嚴肅談性.
    「長期進行沒有愛、只為了發洩和炫耀的性生活,很可能會患上性冷淡、男性勃起困難等障礙。」當時覺得她這句話挺扯淡的,因為人的性慾不是與生俱來的嗎,怎麼會產生那種疾病呢。直到前幾天,一個讀者的私信,打破了我慣有且固執的認知。
  • |嚴肅談性
    一個男生問,自己女朋友的性慾特別特別強,每天都要兩到三次的那種,有時候甚至一天能要四五次這樣。這讓他很苦惱,他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病。有時候下班回來已經很累了,但女朋友又纏著他非要,因為這個他們還吵過好幾次。
  • |嚴肅談性
    自從「嚴肅談性」這個欄目文章開寫以來,小安收到關於性方面求助的私信就越來越多了。
  • 竟然有1%的人不愛做愛|What Is Asexual?
    「我會解釋說,其實無性戀只是感受不到性吸引,不想和別人發生性行為。很多無性戀也會愛人,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分喜歡異性、同性或者雙性。」Annie如此說完後,對方往往會好奇,「既然沒有性,那你們的愛情和友情有什麼區別嗎?」「有區別,比如一些無性戀會接受和戀人擁抱牽手,但他們不會和朋友這麼做。」
  • 【南都周刊專題】無性戀、雙性戀、虐戀:愛的少數派
    按照酷兒理論,他完全不必受這個罪,生理性別和社會性別不需要完全一致,想穿哪個性別的衣服,就穿;想過哪個性別的生活, 就過;想做哪個性別,就做;而不必認為只有改變第一性徵(生Z器官)才有資格做某種性別的人。酷兒理論的理想,是在一個男人不壓迫女人、異性戀不壓迫同性戀的社會中,性的表達可以跟著感覺走,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分類將最終歸於消亡;男性和女性的分類也將變得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