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基建的興起,建築工程中的防水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家居環境中,防水工作要是沒做好會直接影響鄰裡關係。而衛生間作為家居中用水最多的地方之一,防水工作尤為重要,那麼如何給衛生間做防水呢?
儘量不破壞原有防水層
在新房裝修中,衛生間、廚房、陽臺等經常用水的地方都按規定做了防水層,一般是不會發生滲漏的。但是,在新房裝修時會增加一些洗浴設備、水管線重新布局或移動,本身就破壞了原有防水層,如果不進行修補或重做就會發生滲漏,殃及鄰裡。所以在裝修時要注意保護防水層,若不慎破壞,要及時修補,以免留下隱患。
牆內水管凹槽也要做防水
施工過程中,在管道、地漏等穿越樓板的地方要做防水施工。牆體內水管,要做到合理的布局,鋪設水管一定要做大於管徑的凹槽,槽內抹灰應圓滑,凹槽內也要塗刷聚氨酯防水塗料。
在廚房、衛生間的地面要採用坡向地漏口,適當增加坡度,廚房、衛生間內管道裝修時應儘量避免改動原來的排水和汙水管道及地漏位置,避免因重新排管損壞防水層引起滲漏。
衛生間要做牆面防水
衛生間在使用時水會濺到牆上,如果牆面沒有做防水層,隔壁牆和對角牆都容易潮溼發生黴變。在鋪設牆磚之前要做牆面防水處理,一般防水處理牆要做30cm防水處理,非承重的輕體牆要將整面牆都做防水,至少要做1.8m,與淋浴位置鄰近的牆面防水也要做到1.8米高,若使用浴缸,與浴缸相鄰的牆面防水塗料的高度也要高於浴缸的上沿。
在衛浴間塗刷牆面時,需要塗刷兩遍,第一遍應上下縱向塗刷;到了塗刷第二遍防水塗料時,塗刷牆體要左右橫向塗刷。期間一定要注意,第二遍防水塗料塗刷時間需要有一定時間間隔,需要等第一遍的防水塗料乾燥了以後才能進行第二遍,這樣就不會影響第一遍塗刷的防水塗料效果。
重鋪地磚要重做防水
如果要更換衛生間原有的地磚,就需要將原有的地磚鑿去,然後用水泥砂漿將地面找平,再做防水處理,這樣就可以避免防水塗料因塗抹不均而造成滲漏的現象。
牆和地面之間的接縫以及上下水管道地面接縫處,是最容易出現滲漏的位置,一定要監督工人處理這些邊角的地方,而且上下水管道都做好水泥護根,從地面其向上至少要塗抹10-20釐米的防水塗料。
用24小時「蓄水試驗」驗收防水
在防水工程完畢之後,封好門口以及下水口,在衛生間的地面上蓄滿水並達到一定的高度,並做上記號,待24小時之後,觀察液面有無明顯下降,特別是樓下住戶的房頂有沒有發生滲漏等。
衛生間作為用水區域最多的地方之一,做好防水是十分必要的。在房屋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損壞原有的防水層,如果在施工過程中破壞原有防水層時就需要給地面重做防水,不要貪圖一時之力,造成後期發生滲漏問題,影響鄰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