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從學會斷舍離開始

2022-01-10 極簡先行


20世紀中期,著名現代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 "less is more" 的美學理念,極簡主義逐漸形成一種時尚風格,融入到人們的生活方式,並延伸至品味與哲學。

極簡,是「自我」與「世界」溝通的一種方式。生活需要極簡,簡化生活中的瑣碎,讓心靈得以喘息,留出空間進行遐想,享受細微之處的極美。

而感官上的簡約整潔,品味和思想更從容優雅,體現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嚮往。

斷舍離,正是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面對雜亂的房間,還是一團糟的生活難題,令我們感到困擾的往往不是自己需要什麼,而是到底該捨棄什麼。這一選擇的過程可能不是簡單的貼標籤和分門別類,而是真正以自我的需求為中心——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物品,在「斷」與「舍」中,脫離對物品的執著。下面這張「斷舍離」清單,幫你建立精簡生活。

是「物品」,而非「財產」,物品使生活雜亂。這既可以是鞋子、從城裡精品店買的小擺設,也可能是你應該扔掉但從未捨得的多餘電器。是什麼霸佔了你的屋子,並且如果扔掉也並不可惜?騰出一個周日下午,處理掉這些物品吧。如果扔掉有些可惜,那就好心捐出去。

你每周要接觸多少給你帶來消極情緒的人?想想誰又能給你鼓勵?請多跟擁有正面能量的人相處吧。我們常常把那些不太合拍的人留在身邊太久,老熟人太多,生活也越有負擔。如果對雙方而言都不是雙贏關係,那麼請退出一步,把精力放在能夠互相帶來正面影響的人身上。

你是否鬥志昂揚,要列出下個月甚至後3個月甚至2018年的目標清單?這確實很不錯,但還是要提醒你幾句,目標不要列太多。一般人們會定下10個以上的目標,大腦只能記住這麼多目標,但現實是你不可能實現所有目標。建議你還是將目標控制在個位數以內,不要超過10個,最好少於5個。讓目標專一併且容易實現。

不再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以前人們常說,多任務化是個好習慣。我們看上去忙忙碌碌,但任務是否都能完成呢?其實並非如此。當大腦迷糊亂套時,多任務化根本行不通。我們需要專注在一件重要任務上,一心一意直到任務完成。

如果你想做出改變,或者實現生活中的某個目標,那你就必須減掉無需的懷疑,100%相信你可以做到。如果你連自己都不相信,那別人憑什麼相信你呢?

適時,適量,不求過多,無需過多。

為生活留一些空白,人生則會少一些空白。

去掉多餘的累贅,生活中的很多美好,往往都是簡單而真實的。

相關焦點

  • 極簡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從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之後,日本社會開始流行起一種極簡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日本青年對自己的生活開始「去繁從簡」,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也整理自己,讓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有人覺得所謂的「極簡生活」不過是將家裡放空或是將室內裝潢變成日式風,但其實「斷舍離」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把那些不合時宜、不再需要、陳舊老套的東西全部都丟掉,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開始極簡生活。其實在《道德經》中就有這樣一句話:「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 日本主婦的「斷舍離」走紅ins:到了一定年紀,開始極簡生活
    對於我們絕大數而言,生活不必太複雜,簡單而活,就足夠美好。在日常生活與其追求過多的擁有,不如想著如何「少而精」。比起過多,這種恰到好處的極簡,才是生活中令人感到舒適的狀態。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主婦的「斷舍離」走紅了ins,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開始極簡生活。
  • 《斷舍離》|人生有舍才有得,極簡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斷舍離」,學有效方法,及時止損學會判斷,找到原因,就是要找準病症,找到方法,並對症下藥。先來了解什麼是「斷舍離」?書中告訴我們:生活當中有觀念上的「斷舍離」(保養式斷舍離)和雜物上的「斷舍離」(清零式斷舍離)。
  • 日本博主的「極簡家居」走紅ins:學會斷舍離,生活更精緻
    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位日本博主曬出來的「極簡家居」走紅了ins。刪繁就簡,把空間打造得更精緻。如果你覺得我們日常生活的空間變「窄」了,不妨學會斷舍離,對現有的生存空間進行清理,捨去一些用不到或者不需要的雜物,眼前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精緻。
  • 《斷舍離》:人生有舍才有得,極簡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斷舍離這一概念源於日本的一位家庭婦女山下英子。看上去它好像只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整理術,但並非如此,除了整理物品外,更多的是為我們帶來生活、心靈、和工作等多個方面的改變。斷:斷絕繁雜當生命中充斥著多餘的物質時,我們就必須學會運用減法來經營人生。
  • 日本主婦的斷舍離,刪繁就簡,追求一種極簡的生活狀態
    日本主婦的斷舍離,刪繁就簡,追求一種極簡的生活狀態眾所周知,日本自從第四消費時代以來,伴隨著消費降級現象的產生,也意味著人們從物質中獲得幸福的時代消失了。如果說過去是依靠購買物質,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那麼現在則是恰恰相反,物質的囤積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生活品質的下降。在這樣的契機下,日本主婦界從收納開始,興起一股「斷舍離」的浪潮。日本主婦的斷舍離,通過刪繁就簡,在日常生活中開始追求一種極簡的生活狀態。
  • 斷舍離,我喜歡的極簡生活方式
    米蘭·昆德拉曾說過:在生活重擔的壓迫下,我們的靈魂逐漸發生扭曲、變形,變得不堪重負。於是,本應寧靜舒適的生活負擔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斷舍離,這種極簡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對人生大掃除,可以讓我們捨去身體和精神的繁重。生活需要大掃除。
  • 生活需要「斷舍離」,極簡生活從此刻開始
    小時候會發現自己家裡,無論哪個房間都堆滿東西,什麼都喜歡囤著,實際上大都是用不上的東西;長大後,擁擠狹小的空間,開始讓我逐漸養成斷舍離的習慣。「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的東西捨棄,「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清爽的生活。
  • 日本主婦的極簡家居走紅:斷舍離,讓生活更精緻
    日本主婦的極簡家居走紅:斷舍離,讓生活更精緻從表面看,斷舍離只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但從深層來看,它還是一種人生整理觀。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日本主婦的極簡家居走紅了朋友圈。從她家曬出的日常家居圖裡面,就能夠看出生活的品質。
  • 極簡人生—我的「斷舍離」
    極簡的生活離不開「斷舍離」,關於如何正確運用「斷舍離」-我覺得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扔掉那些看得見的東西,把自己的生活簡單化,從而去改變看不見的世界,讓我們的精神層面更加極簡,更加富足。學會拒絕生活中給我們帶來額外附加的「必須項」,衣著打扮也要做到極簡,行頭精簡,生活自然也就精簡了。我們的穿著只需要簡單、乾淨、整潔、得體就好,不需要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流行款,時尚色」。其實,越是簡單大方的東西,越是時尚的,也不容易被淘汰,反倒更加容易被接受和喜愛的。
  • 日式「斷舍離」:學會做減法,生活更舒適
    日式「斷舍離」:學會做減法,生活更舒適。近些年,我們在家居整理界經常聽到的一種理念就是「斷舍離」,即:斷去多餘的物品,捨棄膨脹的物慾,離開物質的依賴,活出舒適的人生。眾所周知,「斷舍離」這一詞的概念起源於日本,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2000年提出的。它不僅僅是一種家居整理的秘籍,更是一種人生整理觀念。在日式「斷舍離」之中,從日常家居界的整理開始,教會人們一種全新的生活理念,那就是審視你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重新塑造正確的物質觀念。
  • 斷舍離:從物慾橫流到極簡生活,完成人生的新陳代謝
    很多人認為「極簡生活」就是斬斷物慾,然而極簡真正的含義並非如此,它只是將「斷舍離」的精神內涵,融入到生活當中。想要過上高品質的生活,就得學會給人生做減法。信息斷舍離,看似自我,實則是對更高層次人生境界的追求。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去關心無意義的內容,不如精簡信息輸入源頭,減少使用社交網絡,搭建專屬學習體系,努力提升自己,享受一些簡單而又可貴的東西。在不停「剁手」「買它」「OHMYGOD」的消費時代,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在社會上流行起來,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的個體和家庭的選擇。
  • 極簡主義人生-my「斷舍離」
    生活的極簡主義離不開「斷舍離」。如何使用「斷舍離」-我認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扔掉那些看得見的東西並簡化我們的生活,從而改變看不見的世界使我們的精神層面更加簡約和豐富。我們嚮往的極簡生活不是不捨得花錢,而是捨棄無效的東西,拋棄無用的東西,去選擇匹配當下的自我,從而完成精神上的升華。要真正過上極簡主義的生活,我們需要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的極簡主義:帶領慢生活,慢慢地發現享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不要做無效的社會交往,不要做無用的交流,學會把時間的寶貴留給家人。
  • 極簡生活,不是斷舍離,而是物盡其用
    02極簡生活,不是單純的斷舍離清清說,剛開始極簡生活時,自己發現家裡什麼都缺,什麼都想買。可是現在,雖然空蕩蕩的屋子僅有幾件物品,但她覺得家裡什麼都有。清清說,極簡的生活不是單純的斷舍離,買一堆無用的東西,然後扔扔扔,扔完再買,當物品漸漸豐盈起來後,又開始扔扔扔,如此循環。雖然斷舍離是短時間內讓生活達到一個極簡的狀態。但是,如果你不認真對待每件物品,讓它們發揮出最大的用處來,你仍然不能算是擁有了對物品的主動權。
  • 閱讀悅快樂第二期(成人版)| 學會斷舍離,給自己營造一個舒適的極簡...
    閱讀悅快樂第二期(成人版)| 學會斷舍離,給自己營造一個舒適的極簡生活 2020-06-20 0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斷舍離,日本女人極簡主義者,與蘋果創始人賈伯斯理念完美重合
    兩人追求的極簡主義,是極簡主義者奉行的一種哲學思想,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極簡主義」生活方式。賈伯斯一直提倡「極簡主義」,他相信「少即是多」的哲學思想,極簡主義滲透到他蘋果產品的設計以及他個人的生活,他一生都在踐行這極簡主義。包括精力方面極簡、物質方面極簡、信息方面極簡、工作方面極簡、生活方面極簡、交朋友方面的簡潔。
  • 簡單生活,從斷舍離開始
    豐富與充盈簡單的人生… 今天的關鍵詞是:簡單…  臨近畢業,開始整理多年積攢的衣物》中提到,我們要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迷戀… 對於斷舍離,我們已然不陌生。除了那些衣、那些物,那些人、那些事,也屬於斷舍離的範疇… 那個長發翩然的清麗女孩,即便今天的她身材發福,面色萎黃,卻仍然喚不醒昨日就開始的夢。那個在人品與信譽中不斷挑戰你底線的人,在以負能量消耗你的時間與精力時,仍然有種種理由,讓你無力訣別… 年輕人,糾結於小單位裡那點事兒。年長的人,對手中的小小權力唯恐失之。
  • 極簡生活風,從冰箱收納開始
    冰箱,是一面能映照出使用者每天生活的「鏡子」。 打開冰箱,便可了解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與習慣。 掌握正確的冰箱使用方法, 既可節省時間,又可節約金錢。
  • 斷舍離+極簡——物慾膨脹的時代關注生活本身
    物慾膨脹的時代關注生活本身對極簡主義者而言,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更能分辨出自己不需要什麼。他寧可花100000元去買一幅心儀藝術家的畫作,卻不會花4000元去買一臺自己並不需要的平板電腦。因為物品必須是為自己的生活理想服務,而不是為了物品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理想。
  • 90後美女「斷舍離」生活,視頻獲110萬贊,極簡生活從扔東西開始
    心裡會有一種「斷舍離原來這麼爽」的想法。只有感受到丟棄的痛苦,才會更加謹慎地去獲得。現代人的生活既充實又充滿壓迫,會感覺自己整個人生都被塞得滿滿當當,透不過氣。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想從這種狀態裡跳出來,小編的建議就是:在家裡進行一場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