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遊·聚焦 -
升溫冬季遊淡季不冷清
——貴州啟動溫泉季發力冬季旅遊市場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周清
近期,省文化和旅遊廳啟動貴州溫泉季活動。此次活動將從今年10月持續至2021年2月,旨在搶抓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新格局的新機遇,宣傳推介貴州溫泉旅遊產品,掀起冬季溫泉旅遊消費熱潮,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
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溫泉產業發展,作出了打造「中國溫泉省」的決策部署,對於加大我省中高端旅遊產品有效供給,豐富山地旅遊業態,補齊冬季旅遊短板,推動旅遊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近日,記者走進多家溫泉企業,看到這些企業在打造「中國溫泉省」之路上的堅守、奮進與突破。
堅守品質
11月中旬,深秋暖陽下的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一片明媚: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園林深處,熱氣氤氳。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湯屋別苑
望著度假區內來來往往的遊客,銷售經理張大海告訴記者:「花間池10月1日恢復營業,不到2個月客流量恢復到去年同期的50%。」張大海堅信「守住品質,一定會有市場。」
「首先是水好。」李佰貴在雲南溫泉企業工作12年後,擔任花間池溫泉度假區溫泉部經理,提起花間池的溫泉水,他豎起拇指,語氣裡透出滿滿的自信:「2016年,一個在雲南從事溫泉行業的朋友偶然間到了甕安,對這裡的溫泉水讚不絕口。」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
2017年4月,花間池溫泉度假區項目啟動。勘探工作隊在直線距離不到300米的泉源之地勘探出兩種水質截然不同的天然溫泉,一處富含硫為主的微量元素,另一處則富含鍶為主以的其他微量元素。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
好馬配好鞍。花間池在開發上頗為用心——曲徑通幽,林掩泡池。春天有桃花、櫻花,馬鞭草開滿整個夏天,秋冬時節綠竹蒼翠,蘆葦蕭蕭,處處都是自然之趣。在攜程網上,總分5分的「環境」一項評分,花間池拿下4.6分。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
水質之外,更讓李佰貴引以為傲的是花間池的服務,「做服務就是在細微處下功夫,比如在遊客入泉後5分鐘,送上一杯水;在遊客出泉前,送上浴巾。」他每周對服務員進行3次培訓,每月考核一次,不合格就直接淘汰。
堅守品質就有市場,張大海有鮮活的現實明證:「10月1日到11月中旬,一位客人帶著一家老小來了3次。我們的數據分析顯示,目前80%的客人都是回頭客。」
目前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正在大力招聘、培訓服務人員,應對即將到來的旺季。
奮進開拓
11月16日,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內遊客眾多。溫泉小鎮開發運營方貴州交建梵淨山溫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邢鑫亮出一組令人驚訝的數據:7、8月間,溫泉小鎮共接待遊客10萬人;10月1日至今,遊客量同比增長70%。
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溫泉企業仍在努力恢復客流量,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淡季不淡,旺季更旺,遊客接待量實現大幅增長。有何秘訣?邢鑫總結為:向內挖潛,向外借力,奮力開拓市場。
淡旺季是溫泉企業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淡季是溫泉景區的短板所在,也是潛力所在。佛頂山溫泉小鎮也曾淡旺季明顯,邢鑫舉2019年為例,「夏季接待遊客5萬人左右,秋冬溫泉旺季的接待量在10萬人左右。」
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
為解決這一問題,貴州交建梵淨山溫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斥資2億元,花兩年時間在溫泉小鎮內打造水樂園,設計推出包括高速颶風滑道、螺旋四並列滑道、急速太空盆等12個水上項目。
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
5月30日,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水樂園正式開園,近8000位遊客湧入。夏季的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不再冷清,淡季變旺季。
當下,正是溫泉旅遊旺季,今年佛頂山的旺季更旺了。邢鑫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小鎮客房日均入住在90間左右,今年已經超過200間。」
邢鑫認為,這是因為「善於借力」:「佛頂山溫泉小鎮距離梵淨山景區87公裡,距離鎮遠古城78公裡,正好處於兩個大流量景區之間。」
2019年底,貴州交建梵淨山溫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邀請120餘家旅行社到佛頂山溫泉小鎮踩線,並與多家旅行社合作推出「貴陽——佛頂山溫泉小鎮——梵淨山」線路產品,小鎮團隊遊客大大增加。
突破創新
11月14日至15日,丹寨萬達小鎮的暖冬溫泉康養季活動吸引近3000人湧入丹寨萬達錦華溫泉酒店,創下周末泡湯人數新高。
萬達小鎮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是「溫泉+節慶」的吸引力。萬達小鎮將暖冬溫泉康養季活動與苗年結合,以民族文化增加泡湯體驗感。「苗年期間,小鎮將舉辦鬥雞大賽、鬥牛大賽、蘆笙大賽、環湖馬拉松等活動,還有庖湯長桌宴。遊客吃好、玩好之後,泡一次藥浴溫泉放鬆這樣的組合很有吸引力。」
石阡古溫泉景區在突破創新方面,步子邁得更大。
11月17日,石阡古溫泉景區內的溫泉度假酒店大廳裡,一個新闢出的展櫃被前來泡溫泉的遊客團團圍住。展柜上陳列著溫泉濃縮原液、溫泉洗面奶、溫泉保溼噴霧、溫泉面膜,遊客挑挑選選帶走自己心儀的產品。
石阡古溫泉溫泉濃縮原液
「這是公司9月研發推出的溫泉洗護系列產品。」景區開發運營商——石阡溫泉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毛芳介紹:「截至目前,系列產品的銷售額已經突破10萬元。」
與景區門票、溫泉酒店的收益相比,10萬元似乎微不足道。毛芳對此卻另有解讀,「這是景區在拓展、延伸溫泉產業鏈上的一次探索,意義重大。開發關聯產品,打破了消費者對溫泉『一洗了之』的概念。」
石阡溫泉水被稱為「液體黃金」,石阡溫泉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做長產業鏈走的另一步棋是在「溫泉+康養」。
2018年6月,石阡古溫泉景區夜郎古泉療養院開業,院長李治國告訴記者,療養院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利用石阡溫泉水富含的微量元素,通過溫泉水藥浴、合理膳食,再配合中醫治療方法,為糖尿病、風溼病等慢性病人提供輔助治療。「儘管仍處於探索階段,但溫泉+康養肯定是產業發展方向。」
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張玉廣表示,打造「中國溫泉省」就要推動「溫泉+」多產業融合發展,鼓勵開發主體整合生態和民族文化資源,積極開發醫療服務、休閒養生、生態養老、森林康養、健康用品、功能食品等康養旅遊產品。
- 全域·潮湧 -
考察貴州「小三亞」
挖掘貴州冬季旅遊新賣點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吳楷林
「貴州的冬天也很美,有不少地方氣候溫暖,這些美景養在深閨人未識,希望通過我們的力量,能讓更多人知道貴州不僅可以避暑,也能養生避寒。」貴州省中國國際旅行社辦公室主任周麗玲在參加完貴州冬季旅遊線路體驗活動後發出感慨。
大小井如世外桃源
11月12日至13日,在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的組織下,來自貴州青年旅行社、貴州省中國國際旅行社、貴州民間假日旅行社、貴州匯遊天下旅行社、貴州林都假日旅行社等10餘家旅行社代表實地考察了有貴州「小三亞」之稱的貞豐縣、羅甸縣,為貴州冬季旅遊挖掘新賣點。
紅水河景區
貞豐縣與羅甸縣皆屬於冬季氣候溫暖的地區。貞豐縣年均氣溫16℃,具有「春賞百花、夏享清涼、秋聞稻香、冬曬暖陽,四季可遊、四時宜遊」的特點;羅甸縣是貴州緯度最低的縣之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春早、夏長、秋遲、冬短,年平均溫度20℃,有「天然溫室」之稱。
羅甸大小井
兩天時間裡,旅行社代表走進貞豐縣雙玉峰、北盤江大峽谷、貞豐古城,羅甸縣大小井、寓農山莊等景區,詳細了解考察當地文化旅遊資源、旅遊特產美食、景區開發建設、線路產品設計、服務接待能力等情況。
北盤江峽谷乘船港口
貞豐古城
看到各景區遍布的芭蕉樹、三角梅、棕櫚樹等熱帶植物,豐富的水產以及天然的美景,代表們紛紛感到貴州暖冬旅遊產品前景廣闊,並針對貴州冬季旅遊線路產品的開發提出建議。
貴州民間旅行社業務計調史麗珠告訴記者:「透過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旅遊市場的表現,我們看到貴州旅遊市場正迅速回暖,旅行社該如何跟上腳步,拿出遊客們喜愛的產品尤為重要,而養生避寒可以作為冬季旅遊產品開發上的一大賣點來認真琢磨和打造。」
「旅行是一種生活方式,到貞豐、羅甸過冬也許會成為趨勢,如果將當地的民宿、古村落、休閒基地整合,打造農耕、田園等多元主題的旅遊產品線路,將會吸引數量可觀的遊客。」在返程的車上,旅行社代表們在手機上快速編發信息,將一路上令人陶醉的風景和考察感受通過微信傳遞給同事。
紅水河景區
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冬季旅遊線路體驗活動,基於遊客新需求、疫後自由行、網絡新熱門等背景,邀請各旅行社代表在貴州開展冬季旅遊線路深度體驗,再通過各大旅行社平臺面向全國開展貴州冬季旅遊線路宣傳,向全國各地遊客推廣貴州冬季旅遊特色產品,吸引全國各地遊客到多彩貴州來養生避寒。
據悉,11月至明年2月,我省將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開展冬季旅遊宣傳推介,挖掘溫泉康養、民俗節慶、紅色旅遊、滑雪健身等貴州冬季優勢旅遊資源,推出各具特色的主題產品,針對省內、周邊和傳統三類旅遊市場精準開展宣傳推廣,營造「冬遊貴州、康養勝地、盡享舒心」的良好旅遊環境,推動我省旅遊業全面復甦並高質量發展。
- 多彩·圖遊 -
洗去塵囂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周清
冷冷的秋冬季節,最舒服的莫過於去泡一次暖暖的溫泉。「騰騰臨浴日,蒸蒸熱浪生……不慕天池鳥,甘做溫泉人。」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
貴州溫泉水普遍富含氡、硫、鐵、鈣、鍶、硒、銅、鋅等多種有益微量元素,符合我國生活飲用水標準,部分已達到我國飲用礦泉水標準,水溫大多在40℃至55℃之間,對慢性風溼、腰肌勞損等有很好的輔助醫療效果。冬浴則身暖而寒退,夜浴則體輕而眠生,疲浴則神復而氣足。
烏當區楓葉谷溫泉趙欣 攝
石阡有明代的溫泉。在佛頂山溫泉小鎮您可以回歸自然,和風做伴,與泉為友,放慢腳步,放空心靈,感受山水的柔情。
石阡古溫泉
息烽溫泉水,經國家鑑定為「含偏矽酸和鍶的重碳酸鈣型氡泉」,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價值,是世界三大「氡泉」和中國八大名泉之一。
甕安花間池溫泉,泉在花間,「鏤玉雕瓊,擬化工而迥巧;裁花剪葉,奪春豔以爭鮮」。
遊客在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泡溫泉
劍河溫泉城四面青山逶迤,遠望群山如黛,莽莽蒼蒼,近看樹木蔥蘢,青翠欲滴,曲徑通幽。
秋冬入黔,泡一次溫泉,一沐忘卻塵囂。
來源 貴州日報「全域旅遊」 專刊
編輯 吳婭
編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