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全域旅遊」專刊今日關注:升溫冬季遊 淡季不冷清,挖掘...

2020-12-16 天眼新聞

- 黔遊·聚焦 -

升溫冬季遊淡季不冷清

——貴州啟動溫泉季發力冬季旅遊市場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周清

近期,省文化和旅遊廳啟動貴州溫泉季活動。此次活動將從今年10月持續至2021年2月,旨在搶抓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新格局的新機遇,宣傳推介貴州溫泉旅遊產品,掀起冬季溫泉旅遊消費熱潮,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

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溫泉產業發展,作出了打造「中國溫泉省」的決策部署,對於加大我省中高端旅遊產品有效供給,豐富山地旅遊業態,補齊冬季旅遊短板,推動旅遊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近日,記者走進多家溫泉企業,看到這些企業在打造「中國溫泉省」之路上的堅守、奮進與突破。

堅守品質

11月中旬,深秋暖陽下的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一片明媚: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園林深處,熱氣氤氳。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湯屋別苑

望著度假區內來來往往的遊客,銷售經理張大海告訴記者:「花間池10月1日恢復營業,不到2個月客流量恢復到去年同期的50%。」張大海堅信「守住品質,一定會有市場。」

「首先是水好。」李佰貴在雲南溫泉企業工作12年後,擔任花間池溫泉度假區溫泉部經理,提起花間池的溫泉水,他豎起拇指,語氣裡透出滿滿的自信:「2016年,一個在雲南從事溫泉行業的朋友偶然間到了甕安,對這裡的溫泉水讚不絕口。」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

2017年4月,花間池溫泉度假區項目啟動。勘探工作隊在直線距離不到300米的泉源之地勘探出兩種水質截然不同的天然溫泉,一處富含硫為主的微量元素,另一處則富含鍶為主以的其他微量元素。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

好馬配好鞍。花間池在開發上頗為用心——曲徑通幽,林掩泡池。春天有桃花、櫻花,馬鞭草開滿整個夏天,秋冬時節綠竹蒼翠,蘆葦蕭蕭,處處都是自然之趣。在攜程網上,總分5分的「環境」一項評分,花間池拿下4.6分。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

水質之外,更讓李佰貴引以為傲的是花間池的服務,「做服務就是在細微處下功夫,比如在遊客入泉後5分鐘,送上一杯水;在遊客出泉前,送上浴巾。」他每周對服務員進行3次培訓,每月考核一次,不合格就直接淘汰。

堅守品質就有市場,張大海有鮮活的現實明證:「10月1日到11月中旬,一位客人帶著一家老小來了3次。我們的數據分析顯示,目前80%的客人都是回頭客。」

目前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正在大力招聘、培訓服務人員,應對即將到來的旺季。

奮進開拓

11月16日,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內遊客眾多。溫泉小鎮開發運營方貴州交建梵淨山溫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邢鑫亮出一組令人驚訝的數據:7、8月間,溫泉小鎮共接待遊客10萬人;10月1日至今,遊客量同比增長70%。

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溫泉企業仍在努力恢復客流量,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淡季不淡,旺季更旺,遊客接待量實現大幅增長。有何秘訣?邢鑫總結為:向內挖潛,向外借力,奮力開拓市場。

淡旺季是溫泉企業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淡季是溫泉景區的短板所在,也是潛力所在。佛頂山溫泉小鎮也曾淡旺季明顯,邢鑫舉2019年為例,「夏季接待遊客5萬人左右,秋冬溫泉旺季的接待量在10萬人左右。」

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

為解決這一問題,貴州交建梵淨山溫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斥資2億元,花兩年時間在溫泉小鎮內打造水樂園,設計推出包括高速颶風滑道、螺旋四並列滑道、急速太空盆等12個水上項目。

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

5月30日,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水樂園正式開園,近8000位遊客湧入。夏季的石阡佛頂山溫泉小鎮不再冷清,淡季變旺季。

當下,正是溫泉旅遊旺季,今年佛頂山的旺季更旺了。邢鑫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小鎮客房日均入住在90間左右,今年已經超過200間。」

邢鑫認為,這是因為「善於借力」:「佛頂山溫泉小鎮距離梵淨山景區87公裡,距離鎮遠古城78公裡,正好處於兩個大流量景區之間。」

2019年底,貴州交建梵淨山溫泉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邀請120餘家旅行社到佛頂山溫泉小鎮踩線,並與多家旅行社合作推出「貴陽——佛頂山溫泉小鎮——梵淨山」線路產品,小鎮團隊遊客大大增加。

突破創新

11月14日至15日,丹寨萬達小鎮的暖冬溫泉康養季活動吸引近3000人湧入丹寨萬達錦華溫泉酒店,創下周末泡湯人數新高。

萬達小鎮相關負責人認為,這是「溫泉+節慶」的吸引力。萬達小鎮將暖冬溫泉康養季活動與苗年結合,以民族文化增加泡湯體驗感。「苗年期間,小鎮將舉辦鬥雞大賽、鬥牛大賽、蘆笙大賽、環湖馬拉松等活動,還有庖湯長桌宴。遊客吃好、玩好之後,泡一次藥浴溫泉放鬆這樣的組合很有吸引力。」

石阡古溫泉景區在突破創新方面,步子邁得更大。

11月17日,石阡古溫泉景區內的溫泉度假酒店大廳裡,一個新闢出的展櫃被前來泡溫泉的遊客團團圍住。展柜上陳列著溫泉濃縮原液、溫泉洗面奶、溫泉保溼噴霧、溫泉面膜,遊客挑挑選選帶走自己心儀的產品。

石阡古溫泉溫泉濃縮原液

「這是公司9月研發推出的溫泉洗護系列產品。」景區開發運營商——石阡溫泉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毛芳介紹:「截至目前,系列產品的銷售額已經突破10萬元。」

與景區門票、溫泉酒店的收益相比,10萬元似乎微不足道。毛芳對此卻另有解讀,「這是景區在拓展、延伸溫泉產業鏈上的一次探索,意義重大。開發關聯產品,打破了消費者對溫泉『一洗了之』的概念。」

石阡溫泉水被稱為「液體黃金」,石阡溫泉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做長產業鏈走的另一步棋是在「溫泉+康養」。

2018年6月,石阡古溫泉景區夜郎古泉療養院開業,院長李治國告訴記者,療養院成立的初衷是希望利用石阡溫泉水富含的微量元素,通過溫泉水藥浴、合理膳食,再配合中醫治療方法,為糖尿病、風溼病等慢性病人提供輔助治療。「儘管仍處於探索階段,但溫泉+康養肯定是產業發展方向。」

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張玉廣表示,打造「中國溫泉省」就要推動「溫泉+」多產業融合發展,鼓勵開發主體整合生態和民族文化資源,積極開發醫療服務、休閒養生、生態養老、森林康養、健康用品、功能食品等康養旅遊產品。

- 全域·潮湧 -

考察貴州小三亞

挖掘貴州冬季旅遊新賣點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吳楷林

「貴州的冬天也很美,有不少地方氣候溫暖,這些美景養在深閨人未識,希望通過我們的力量,能讓更多人知道貴州不僅可以避暑,也能養生避寒。」貴州省中國國際旅行社辦公室主任周麗玲在參加完貴州冬季旅遊線路體驗活動後發出感慨。

大小井如世外桃源

11月12日至13日,在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的組織下,來自貴州青年旅行社、貴州省中國國際旅行社、貴州民間假日旅行社、貴州匯遊天下旅行社、貴州林都假日旅行社等10餘家旅行社代表實地考察了有貴州「小三亞」之稱的貞豐縣、羅甸縣,為貴州冬季旅遊挖掘新賣點。

紅水河景區

貞豐縣與羅甸縣皆屬於冬季氣候溫暖的地區。貞豐縣年均氣溫16℃,具有「春賞百花、夏享清涼、秋聞稻香、冬曬暖陽,四季可遊、四時宜遊」的特點;羅甸縣是貴州緯度最低的縣之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春早、夏長、秋遲、冬短,年平均溫度20℃,有「天然溫室」之稱。

羅甸大小井

兩天時間裡,旅行社代表走進貞豐縣雙玉峰、北盤江大峽谷、貞豐古城,羅甸縣大小井、寓農山莊等景區,詳細了解考察當地文化旅遊資源、旅遊特產美食、景區開發建設、線路產品設計、服務接待能力等情況。

北盤江峽谷乘船港口

貞豐古城

看到各景區遍布的芭蕉樹、三角梅、棕櫚樹等熱帶植物,豐富的水產以及天然的美景,代表們紛紛感到貴州暖冬旅遊產品前景廣闊,並針對貴州冬季旅遊線路產品的開發提出建議。

貴州民間旅行社業務計調史麗珠告訴記者:「透過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旅遊市場的表現,我們看到貴州旅遊市場正迅速回暖,旅行社該如何跟上腳步,拿出遊客們喜愛的產品尤為重要,而養生避寒可以作為冬季旅遊產品開發上的一大賣點來認真琢磨和打造。」

「旅行是一種生活方式,到貞豐、羅甸過冬也許會成為趨勢,如果將當地的民宿、古村落、休閒基地整合,打造農耕、田園等多元主題的旅遊產品線路,將會吸引數量可觀的遊客。」在返程的車上,旅行社代表們在手機上快速編發信息,將一路上令人陶醉的風景和考察感受通過微信傳遞給同事。

紅水河景區

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冬季旅遊線路體驗活動,基於遊客新需求、疫後自由行、網絡新熱門等背景,邀請各旅行社代表在貴州開展冬季旅遊線路深度體驗,再通過各大旅行社平臺面向全國開展貴州冬季旅遊線路宣傳,向全國各地遊客推廣貴州冬季旅遊特色產品,吸引全國各地遊客到多彩貴州來養生避寒。

據悉,11月至明年2月,我省將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開展冬季旅遊宣傳推介,挖掘溫泉康養、民俗節慶、紅色旅遊、滑雪健身等貴州冬季優勢旅遊資源,推出各具特色的主題產品,針對省內、周邊和傳統三類旅遊市場精準開展宣傳推廣,營造「冬遊貴州、康養勝地、盡享舒心」的良好旅遊環境,推動我省旅遊業全面復甦並高質量發展。

- 多彩·圖遊 -

洗去塵囂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周清

冷冷的秋冬季節,最舒服的莫過於去泡一次暖暖的溫泉。「騰騰臨浴日,蒸蒸熱浪生……不慕天池鳥,甘做溫泉人。」

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

貴州溫泉水普遍富含氡、硫、鐵、鈣、鍶、硒、銅、鋅等多種有益微量元素,符合我國生活飲用水標準,部分已達到我國飲用礦泉水標準,水溫大多在40℃至55℃之間,對慢性風溼、腰肌勞損等有很好的輔助醫療效果。冬浴則身暖而寒退,夜浴則體輕而眠生,疲浴則神復而氣足。

烏當區楓葉谷溫泉趙欣 攝

石阡有明代的溫泉。在佛頂山溫泉小鎮您可以回歸自然,和風做伴,與泉為友,放慢腳步,放空心靈,感受山水的柔情。

石阡古溫泉

息烽溫泉水,經國家鑑定為「含偏矽酸和鍶的重碳酸鈣型氡泉」,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價值,是世界三大「氡泉」和中國八大名泉之一。

甕安花間池溫泉,泉在花間,「鏤玉雕瓊,擬化工而迥巧;裁花剪葉,奪春豔以爭鮮」。

遊客在甕安花間池溫泉度假區泡溫泉

劍河溫泉城四面青山逶迤,遠望群山如黛,莽莽蒼蒼,近看樹木蔥蘢,青翠欲滴,曲徑通幽。

秋冬入黔,泡一次溫泉,一沐忘卻塵囂。

來源 貴州日報「全域旅遊」 專刊

編輯 吳婭

編審 張齊

相關焦點

  • 天眼述評|淡季不淡,貴州冬季旅遊正當其時·體驗多彩貴州 樂享溫暖...
    冬季的貴州,雖沒有輕紗可披的溫煦南風,但在這個以山地為特色的公園省,同樣有著令人神往的魅力,蒸騰的溫泉、持續的節慶、爽口的美食等諸多亮點,為「體驗多彩貴州 樂享溫暖人生」的冬遊主題提供了有力的註腳。近日,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推出的6條秋冬季自駕遊精品線路、4條冬日暖陽旅遊線路、10條秋冬季精品線路等,構成了貴州的冬遊版圖。
  • 一池溫泉升溫六盤水冬季旅遊
    溫泉升溫冬季旅遊。  六枝溫泉「泡」活旅遊  新年伊始,冬日暖陽普照。  落別龍井溫泉度假區常務副總經理楊棟程告訴記者:「冬季是溫泉養身的好時節,自從入冬以來,生意一直都不錯,特別是周末和節假日期間,即便是雨天,顧客也不少,日均遊客接待量達兩三百人。」  冬泡溫泉夏戲水,一股有溫度的泉水讓各地遊客感受六枝「溫度」的同時,也讓這裡部分群眾收入隨之「升溫」,資源優勢變為了經濟優勢。
  • 貴州:譜寫新時代全域旅遊發展壯麗篇章
    貴州抓住旅遊復甦關鍵時間節點,向全國遊客發出清涼邀約。西江千戶苗寨據攜程網發布的《跨省遊恢復半月人氣報告》顯示,自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正式恢復跨省遊以來,截至7月30日,國內已經有30個省(區、市)宣布有序開放跨省遊,貴州在跨省遊目的地省份人氣排行榜中位列第三。
  • 冬季旅遊丨一池溫泉升溫六枝冬季旅遊
    連日來室外寒氣襲人,但在六枝特區落別龍井溫泉度假區內卻不斷升騰起陣陣霧氣,成為了元旦假期遊客們慕名而來的首選之一,在這裡遊客可以感受到六枝冬日的暖意,也「泡」活了六枝冬季旅遊。坐落於六枝特區落別鄉的落別龍井溫泉旅遊度假區大大小小分布著30多個溫泉泡池,溫泉泡池高低錯落有致,與周圍的亭臺樓閣渾然相融,吸引了不少省內外遊客跨年出遊。遊客們盡情享受著溫泉樂趣,歡聲笑語,形成了一派溫馨和諧的景象。
  • 碧江區冬季營銷千人遊碧江活動啟動儀式在大明邊城舉行
    12月18日,2020年銅仁市碧江區旅遊冬季營銷千人遊碧江活動啟動儀式暨貴州銅仁大明邊城景區開園8周年慶盛典,在美麗的錦江河畔大明邊城景區拉開帷幕。活動現場吸引來自湖南、貴陽、重慶等地遊客以及十多家旅行社組團在內的千餘名遊客參加。
  • 青山原形 綠水原味 文化原真 江西跑出全域旅遊發展加速度
    挖掘傳承紅色文化江西不僅紅色資源豐富,更是在挖掘、利用、傳承紅色文化上做足了功夫。走進金谿縣後龔村,你不僅可以實地體驗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等在此指揮「金溪戰役」的場景,還可以吃紅軍飯,常思紅軍苦,常懷革命情。後龔不僅僅是紅色的景區,同時也是集綠色、古色為一體的村落。
  • 張玉廣:強力推進旅遊產業化 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旅遊強省
    荔波小七孔景區「對貴州而言,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旅遊供給側和需求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全域旅遊提檔升級,著力實施旅遊產業化,是『十四五』規劃的重中之重。」張玉廣說,貴州將豐富文化旅遊新業態、打造新場景、引領新消費、充當新引擎、激活新力量。
  • 冬季旅遊冰雪遊、溫泉遊、海島遊受追捧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冬季出遊,去哪裡玩、如何安全遊玩備受旅行者關注。今天,馬蜂窩旅遊與騰訊文旅聯合發布的2020年冬季旅遊「蜂向標」顯示,今年冬季國內旅遊熱度排名前十的目的地包括三亞、北京、哈爾濱、廣州、廈門、西安等,冰雪遊、溫泉遊、海島遊受旅行者追捧。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介紹說,冬季旅遊主要在於「一南一北」,南方靠海島和溫泉,北方則靠冰雪項目。冬季到來,人們仍然沒有放鬆對旅行安全的要求。
  • 丁真家鄉四川甘孜州酒店預定量上漲111%,冬季冰雪遊升溫
    其他地方見狀不甘寂寞,紛紛下場,邀請丁真來做客,其實是借勢營銷自己的旅遊資源。這個冬季,旅遊市場不寒冷,一場「搶人」大戰已經開始。優惠一波接一波丁真走紅後,成了家鄉的代言人,拍攝《丁真的世界》,帶人領略甘孜的山山水水,那裡清澈純淨的高原風光讓人心馳神往。
  • 優惠不斷加碼 這個冬季,旅遊市場不寒冷
    據介紹,入冬以來,位於新疆烏魯木齊縣境內的滑雪場、天山大峽谷風景區等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新華社記者 王 菲攝其他地方見狀不甘寂寞,紛紛下場,邀請丁真來做客,其實是借勢營銷自己的旅遊資源。這個冬季,旅遊市場不寒冷,一場「搶人」大戰已經開始。
  • 「一部手機遊撫遠」開啟智慧旅遊新時代 「趣東極」小程序助力全域...
    「趣東極」上線啦「趣東極」是撫遠市重點打造的全域旅遊智慧平臺。於7月份開始試運行,經過一個月的信息補充和功能完善,於8月20日開始正式上線運行。撫遠「網際網路+旅遊」正邁入嶄新時代,實現監管服務「一網實現」,吃喝玩樂「一碼掃盡」。
  • 遊遍商丘:關於商丘全域旅遊的思考
    文丨侯衛星(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高級顧問)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世界旅遊消費理念和格局的變化,對全域旅遊的規劃建設和營銷必須要有歷史的洞察,時代的眼光,國際的思維,人民的情懷和務實的作風,要有大胸懷、大格局、大氣象、大氣魄、大手筆,按照世界旅遊前瞻性發展方向和現代旅遊特點,緊密結合商丘實際,按照大思路,大規劃,大建設,大營銷的理念,通過產學研、政校企
  • 在危機中育新機⑤|天悅旅遊集團:廣開門店 布局先手棋
    1999年便投身旅遊的楊高峰清楚的記得,曾經的貴州旅遊和貴州風光同步明暗,「旺季要等到每年的6月甚至7月,10月之後便開始進入淡季。」2016年開始,持續井噴的貴州旅遊讓淡季變旺,旺季更長。主營「大散拼」的天悅旅遊集團備受散客市場喜愛,業務一年忙過一年。
  • 跨越山海,三明在福、廈、泉推介全域全時旅遊和森林康養新產品
    8月11日-13日 「林深水美人長壽•逛吃三明」 全域全時旅遊和森林康養產品推介會 先後在福州、泉州、廈門舉行 藉助此次在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的推介
  • ...全域旅遊全面開花:寒冬深山迎來旅遊的二次旺季 - 東方今報數字...
    曾經,冬季的深山景區,往往提前就進入到了淡季,直到春暖花開。可如今,欒川老君山上近乎零下10攝氏度,遊客熱情絲毫不減。其實不僅是老君山,欒川縣的眾多景區和鄉村遊目的地,在當下冬日反倒迎來了二次旺季。背後原因,除景區自我營銷手段之外,更是欒川縣打造全域旅遊的結果。    今年11月,包括欒川在內,我省4地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 融合一二三 全域遊通山
    二是在文旅融合方面,挖掘地方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和飲食文化,加快傳統文化村落、古民居保護,提升旅遊的文化魅力,打造了聖廟「家教家風」教育基地、闖王陵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大夫第、江源王氏老屋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程即將以全新面貌迎接遊客。通山《十繡荷包》入選2019年中國原生態民歌節,登上國家級大舞臺。
  • 716=去旅遊!新招牌「列印」貴州「山水名片」
    貴州重點打造了100個風景區,山山水水煥然一新;同時,縣縣通高速、市州有機場、高鐵聯四方,讓山中美景不再「黔道難」,「快旅慢遊」成為人人可享的貴州旅遊範兒,山在轉,水在流,人在唱,「看山看水看人」成了貴州發展的新動力。閒暇多了,腰包鼓了,交通快了,在這個旅遊的黃金時代,貴州厚植優勢、搶抓機遇、全面升級,正由傳統的「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
  • 浙江日報關注 | 麗水:河湖有詩韻 全域是花園
    1月15日,浙江日報刊發《麗水:河湖有詩韻 全域是花園》一文,全文如下: 人水和諧,留住鄉愁,這是人們內心深處的嚮往,也是美麗河湖建設的一大初衷。 到了八都溪,才知道在龍泉不只有青瓷和寶劍,還有如詩如畫的美麗山水。八都溪美麗河湖創建起點為上垟鎮木岱村,終點為八都鎮政府段,全長15公裡,以八都溪流域治理工程為依託,以「一軸、兩翼、三段、四心、多點」的景觀格局進行創建。通過新建管理通道將散落兩岸的諸多景觀節點串連,最大限度整合資源,打造一條具有吸引力、競爭力的旅遊休閒產品帶。
  • 山東萊蕪:充分挖掘文旅資源 全域旅遊蓬勃發展
    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山東萊蕪區憑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吸引了大批遊客。據統計,在長達8天的小長假黃金周期間,萊蕪區共接待遊客144.7萬人次,旅遊收入達5.4億元。  這得益於萊蕪全域旅遊的蓬勃發展。過去多年,萊蕪雖然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但是在文旅產業布局和項目策劃上,缺乏合理、系統的規劃,不成體系、不成規模,同質化泛濫。
  • 採摘引來遊客 民宿賺來「外匯」紅古區花莊鎮鄉村全域旅遊發展勢頭...
    在開放旅遊採摘的6個接待村,採摘草莓、西紅柿、西甜瓜等農特產品40920斤,實現一產、三產經濟收入30萬元,當地旅遊產業讓農戶收入增多了。紅古區花莊鎮發展鄉村旅遊經濟,鄉村旅遊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百姓的經濟收入和就業,不少村民依靠開發民宿賺來「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