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紅」生吐司嵜SAKIMOTO BAKERY海外首店落地臺北

2020-12-16 贏商網

  「不同的人對麵包的需求不同,這主要取決於他們的生活方式。」

  在日本,吃麵包,是一件非常私人化又值得被珍視的日常小事。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日本烘焙行業規模達2.2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40億元),同比增長1.5%。

  麵包作為日本人的日常食物,而吐司作為麵包裡最樸實無華的存在,一直維持著主食麵包的身份。其日常消耗量,直接挑戰日本大米的主食地位。因此,吐司幾乎是每家麵包店、便利店、超市的必備品類。而吐司的好壞與否以及銷量情況,都可以直接作為衡量烘焙水平與技術的最基礎及重要指標。  

  據悉,日本本土的吐司專門店達到500家以上,形成細分化、品牌化的專業品類。單是高級吐司專門店品牌就有不少:銀座地標名店CENTRE THE BAKERY、大阪人氣生吐司品牌嵜SAKIMOTO BAKERY 、擁有154家店的連鎖吐司品牌乃が美、開出40多家連鎖店的新銳實力派HARE/PAN,更有全店只賣一款吐司的Lamie……

 

  日本的「吐司文化」,也在不斷向世界輸出。其中,創立短短兩年多、在日本擁有16家門店的嵜SAKIMOTO BAKERY,於今年4月在臺北開出海外首店。

 

  海外首店落地臺北,購買需要「吐司號碼牌」  

  「麵包如同生活一樣。」  

  說起生吐司,對大多數人而言都停留在味道平淡,卻有一份不可或缺的質樸。Ta是大部分都市白領早餐的最佳選擇,方便快捷,為上班族們省去了很多時間。

  嵜SAKIMOTO BAKERY誕生於2017年,是大阪人氣生吐司品牌。創始人是日本甜點工匠達人、知名芝士塔品牌PABLO的社長。為了讓過敏體質的女兒品嘗到吐司的美味,他耗時兩年時間,研製出不添加雞蛋和牛奶的新鮮生吐司,這便是他當初創立嵜SAKIMOTO BAKERY的初衷。該品牌以「提供滿足各種生活場景的吐司麵包」為動力,讓消費者「每天都想吃」,成為了高級生吐司的代名詞。

  臺北首店的裝修風格與日本一號店相似,以日式麵包店+咖啡廳的形式呈現,水泥灰+木質設計,店內設42個座位,加上戶外日式的花園造景,大阪街頭的氣息撲面而來。  

  除了延續日本的工匠手藝,90%的原材料也是從日本進口。選用日本制麵粉、純天然奶油,研發出蓬鬆、甜度適中的地道日式風味。為適應本土化,嵜SAKIMOTO BAKERY特地將生吐司改成適宜臺灣人食用的尺寸。每條重1KG,售價140元臺幣(約合人民幣32元)/500g。單片吐司厚度達28mm,價格約80元臺幣(約合人民幣19元)。

  可見,嵜SAKIMOTO BAKERY的生吐司,價格並不便宜,但頗得臺北當地消費者的芳心。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疫情期間,該店目前主打外帶服務,但依舊人氣不減。每天早上9:30會發放吐司購買號碼牌,消費者按照號碼牌上的出爐時間前來取貨,每人每天限購3條吐司。想要到店用餐的,則需提前通過線上預約座位——開業前兩個月已經訂滿。  

  據了解,門店客單價200臺幣左右(約合人民幣48元),單店單月業績目標為300萬臺幣(約合人民幣70萬元)。新店所在信義商圈是臺北有名的富人區,也是全臺最貴房地產所在地,其周邊客群的消費能力和水平都毋庸置疑。  

  嵜SAKIMOTO BAKERY計劃,下半年會在臺灣開出第二家店,且未來五年內開出15—20家店。這個計劃,與臺灣烘焙市場的特質,不無關係。

  相關數據顯示,臺灣烘焙市場商機每年高達600億元,以女性消費者為主體。受日本文化影響,臺灣烘焙市場也講究匠人精神、品類細分,既有日本文化的影子,又能保持自己的特色……  

  可見,主打生吐司的嵜SAKIMOTO BAKERY在臺灣落地外海首店、制定擴張計劃,並非偶然之舉。兩地在飲食文化和生活方式上有較強的相似度,這是首要因素。  

  正因此,要理解生吐司在臺灣要排隊拿號、預約才能吃到,必須理解嵜SAKIMOTO BAKERY在日本如何發展成人氣烘焙品牌。

  

  生吐司,催生人氣烘焙品牌

  嵜SAKIMOTO BAKERY所屬的日本甜點集團DOROQUIA HOLATHETA,旗下的重點品牌還包括:主打半熟起司塔的甜點品牌PABLO、主打頂級巧克力的MAJOLIE、大阪雪糕霜淇淋DEGLAB、手搖飲TAPICI、起司蛋糕MAKKURO等。  

  其中,PABLO早在2019年12月便進軍上海,開出大陸首店,其在日本及海外合計超過45家門店。 

  作為日本人氣烘焙品牌,嵜SAKIMOTO BAKERY強調「手工的溫暖」。其主打的經典款生吐司有兩種,一種是不添加雞蛋和牛奶的「極美自然吐司」, 採用湯種法製作;另一種是添加北海道牛奶、法國鮮奶油及蜂蜜的「極生奶油牛奶吐司」 ,低溫長時間發酵而成。

  除了基礎款,該品牌強調通過不同的精細化配比以及特殊的製作工藝,打造多款限定吐司口味。例如日本衝繩黑糖吐司、周二限定全麥核桃吐司、周三限定Mascarpone蜂蜜吐司等多種選擇。在不影響香氣、甜味、鹹味、觸感、質地和口感的情況下,展現出每款高級生吐司的獨特魅力和自然的柔嫩感。

  日本企業一向追求極致,連生吐司也不例外。為了方便首次品嘗的顧客以及上班族午餐食用,嵜SAKIMOTO BAKERY特別推出「一片裝」 吐司選擇。其可攜式、高顏值的鋁箔密封袋設計,透著注重生活品質的休閒感。

  截至目前,嵜SAKIMOTO BAKERY在日本本土已有16家店,包括麵包專門店、2家Bakery Cafe(麵包咖啡廳)和1家&jam Cafe(果醬咖啡廳)。每家店的裝修風格都不盡相同,每開一家都很火爆。  

  咖啡廳內擺放了多個吐司機供顧客現場自行使用,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烘烤時間,且塗抹不同的果醬。

  其中&jam Cafe 便是專賣果醬的咖啡店。將「jewel jam」果醬系列塗抹在嵜SAKIMOTO BAKERY的吐司上,再來一杯咖啡,就是質感的搭配。每罐果醬售價680日元—1350日元(約合人民幣45元—88元 )。

  除了吐司以外,果醬也是嵜SAKIMOTO BAKERY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各種水果及日式食材所打造出的果醬有多達16種口味選擇,深受甜品愛好者的喜愛。銷售排行前五的口味包括牛奶煉乳、草莓、開心果、玫瑰風味覆盆子以及伯爵風味,可以搭配麵包、糖果和茶。  

  綜上,所有的果醬、咖啡等產品,都可以進一步凸顯SAKIMOTO BAKERY高級生吐司的獨特風味。  

  但生吐司這一細分品類,究竟為何能撐起一個人氣烘焙品牌?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回歸到日本的麵包文化。

  

  高級生吐司:日本烘焙文化產物  

  日本,亞洲地區最愛吃麵包的國家,其麵包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16世紀中期。  

  到了上世紀60年代,日本國內湧現了大批優秀的麵包烘焙企業,譜寫出日本麵包行業的「黃金時代」。日本麵包因此成為世界麵包界極有影響力的一大分支。

  2013年起,日本掀起了一陣生吐司狂潮,也因此誕生了很多世界級職人冠軍和烘焙大師。廣受好評的生吐司有其獨特性。「生」 所代表的不是吐司的熟度,而是強調「天然的、不添加任何東西」。與大多數日式麵包一樣口感柔軟、溼潤,與「生巧克力」的「入口即化」相似,適合亞洲人的口味。  

  嵜SAKIMOTO BAKERY提倡,吃麵包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愉快體驗,是值得被珍視的日常小事,同時也適合強調生活品味、享受節制喜悅的成年人。

  據Euromonitor對全球烘焙產品消費終端的數據統計,全球烘焙產品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16年規模已經突破3000億美元。而中國的烘焙市場規模2018年達到2033億元。  

  其中,中國麵包市場規模近年來也不斷增大,增速維持在10%以上。儘管如此, 目前中國人均麵包消費量日本差距較大,即便二者飲食習慣相近。2016 年,中國麵包的人均消費量為 1.53kg,約為日本的五分之一。人均消費額僅為日本以及美國的十分之一。可見中國麵包行業的成長空間還很大。  

  而品類細分化、品牌化,是衡量烘焙市場成熟與否的關鍵尺度。中國麵包市場在這方面,並不出彩。以生吐司為例,其在日本堪稱「國民級」單品,在大部分中國消費者的腦海中,幾乎毫無記憶點。  

  其中的明顯現象是,中國市場仍以品類豐富的綜合類麵包店為主,而吐司單品專門店的賽道上很少形成品牌化,更沒有出現頭部品牌。只有吐司馬、帝都的巢7堂、真空方鑽手工吐司等等數不多的品牌,卻未能成為主流。

 

相關焦點

  • SAKImoto Bakery | 全港首店在海港城正式開幕
    大阪人氣品牌「高級食パン 專門店 嵜本」 SAKImoto Bakery 嵜本高級Shokupan專賣店香港首店在尖沙咀海港城火熱開幕香港專賣店仿照大阪嵜本獨有的店鋪風格,以水泥及木系設計為主,將日本咖啡廳的風格搬到香港,為客人帶來前所未有的獨特餐飲體驗!
  • 日本蔦屋書店首家海外首店開到臺北了!
    今年,日本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開出了海外第一家分店,落地於中國臺北東區的「統一時代百貨」五樓,前方就是威名遠播的誠品書店信義店。相比號稱亞洲最大規模的誠品旗艦店,對門只有163坪的蔦屋在規模上完敗,但店員介紹,自開業以來,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客人在此排起兩行長龍,只為踏進一家「書店」。
  • 魔都首店!全是從日本火過來的網紅!
    由世界著名零售商日本UNY創造的,介乎於大型超市和主題百貨之間的新型超市!每天晚上8點以後,生熟食區便開始瘋狂打折。每周二生鮮、熟食也有半價折扣~超市內售賣的產品,其中80%來自日本進口的原產商品。許多住在附近的日本人也是常客。
  • 日本雜貨品牌LoFt進入中國 首店落地上海美羅城
    日本雜貨品牌LoFt進入中國 首店落地上海美羅城來源:聯商網2020-04-03 15:45聯商網消息:4月3日,日本著名生活雜貨專賣店LoFt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美羅城和LoFt的這場雲籤約儀式上,雙方達成協議,決定將LoFt中國首店放在上海美羅城,預計2020年7月1日正式開業。
  • 與誠品合作,東京人氣咖啡猿田彥海外首店落戶臺灣
    繼加拿大國民咖啡品牌Tim Hortons、東非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Java House 宣布進軍中國,京都網紅咖啡品牌%Arabica、美國「星巴克之父」Peet's Coffee、日本連鎖咖啡品牌 Doutor Coffee 都相繼在上海開出中國內地首店......
  • 這家「不設座位,只賣手衝」的日本網紅咖啡品牌,中國首店即將登陸
    曾經聲名遠揚的Omotesando Koffee2015年關閉後,不僅在海外開出多家分店,如今又以新的姿態亮相。今年秋天,已立足香港3年的Omotesando Koffee又將在香港開出第二家分店,同時帶來主打手衝咖啡情懷的網紅新品牌Koffee Mameya。
  • 拓展亞洲市場,日本atre商場海外1號店落戶臺北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1月11日報導,東日本旅客鐵路集團(JR東日本)旗下的商業設施「atre」1月10日在臺北正式開設了海外第1家店,將開拓日本產品和服務倍受歡迎的臺灣消費市場。目前已開始討論在臺灣地區進一步開店,將積累海外開店經驗,推動未來拓展亞洲市場。新店鋪入駐臺北「微風南山」購物中心的2-4層。
  • 日本國民雜貨店LOFT海外首家店入駐上海
    作為深受日本國民喜愛的雜貨品牌,相信這一次也會給我們帶來別樣的驚喜。【LOFT中國首店,7月開業】去年,日本國民雜貨品牌LOFT放出進入中國市場的消息著實讓雜貨控們激動了一把。最終,LOFT在上海搶先落地,也引起了上海雜貨圈不小的騷動。這不僅是LOFT在中國的首店,也是LOFT在海外的首家直營店!
  • 不要對我尖叫廣州首店落地 開業當天人氣爆棚
    原來,被網友們稱為「最尖叫」、「最夏天」的茶飲品牌——「不要對我尖叫日常茶間」廣州首店開業了!開業典禮始於下午14時許,但粉絲與顧客的熱情卻一直延續到了晚間!首店開業即收穫爆棚人氣,開業當天就頻現爆單情況,「新人」不要對我尖叫到底拿什麼在茶飲品牌林立的廣州打了個「開門紅」?未開先火國際玩家進駐廣州市場在廣州市場尚屬新人,但在很多粉絲眼裡,不要對我尖叫儼然已是一位「老朋友」。
  • 網紅咖啡%Arabica大陸首店開業當天被叫停了
    聯商網消息:2月13日,紅遍日本京都、香港地區的網紅咖啡店%Arabica正式登陸上海武康路374號1層,不少網紅達人、媒體及咖啡愛好者前去拔草,排隊2小時+。不過,開業當天有點「虎頭蛇尾」,最後不得不被監管局叫停。%Arabica咖啡館源自日本京都,由山口淳一創立,目前在杜拜、科威特、柏林、香港等地已經開設了14家旗艦店,其進入大陸的首店選在了時尚的魔都。
  • 網紅奈雪の茶日本首店亮相Laox大阪道頓堀店,留學生們衝鴨
    而現在,隨著6月18日蘇寧旗下的Laox新概念旗艦店落子日本大阪道頓堀,中國超人氣網紅茶飲「奈雪の茶」日本首店也入駐於此。據悉,奈雪の茶日本店將於7月4日正式營業,屆時還將提供僅限日本專賣的特製商品。網紅茶飲「出海」首選Laox 共同打造美好生活方式體驗其實,中國網紅茶飲「奈雪の茶」與日本日本規模最大的綜合免稅企業Laox的相遇並不是偶然。
  • 一季度中國首店研究:102家國際品牌最青睞哪些城市
    以美國高端網紅蛋糕店LadyM為例,2015年7月大中華首店進駐香港海港城,2017年2月進駐臺北,2017年9月中國大陸首店登陸上海ifc,2018年2月杭州首店萬象城,2018年6月南京首店德基廣場,2018年7月澳門首店金沙廣場,2018年8月華北首店北京朝陽大悅城,2018年12月華南首店深圳灣萬象城。
  • 疫情下的突圍:Laox新型旗艦店落地日本大阪
    618期間,Laox新概念旗艦店強勢開業,在日本大阪核心商圈道頓堀與全球消費者正式見面。此店一改Laox往日家電零售免稅店的面貌,以「食」為主題,將更多日本優品推向全世界,也為疫情後海外遊客重歸日本做好準備。
  • 臺北蔦屋 日本蔦屋書店首家海外分店:憑什麼比誠品還火
    1 月 24 日,日本知名連鎖書店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 )在臺北開了海外第一家分店,地點就選在臺北市百貨商場密度最高的信義區裡一家百貨商場
  • Laox 618首推新概念旗艦店 上百種網紅品牌打造「全球生活方式集聚...
    不遠處是新建的Laox道頓崛店,大大的落地玻璃窗上折射著霓虹的五光十色,沉靜古樸與現代都市在這裡形成別樣的交融。 MANIA和樽正的水果蜜餞等網紅水果,以及神戶Frantz、Henri Charpentier、Morozoff等起源於日本關西的知名西式糕點品牌和然花抄院、桂新堂等老牌日式糕點品牌應有盡有,尤為吸引著初中高中生到90後的女性消費者。
  • 日本蔦屋書店來了!上海首店落地這棟「網紅」老建築
    摘要:打造培養感性的空間上海書展首日,蔦屋書店以「在這座城市,可以看到未來」為主題舉辦發布會,預告上海首店將於今年12月正式開業。店內將有豐富的精選圖書和限定商品,同時配合全新的業態和豐富多彩的體驗型活動。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中國總代表兼董事長野村拓也分享了日本蔦屋書店的發展歷史。他認為,世界正在經歷消費結構升級的變化,從最初物質缺乏到平臺的繁榮,再到如今的個性化消費時代,單純的平臺已經不能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目前消費者更需要的是「提案力」。
  • 當日本雜貨店LOFT要在成都開海外首店時,你在期待什麼?
    海外首店 - 成都 前幾日,LOFT 官方正式宣布了海外開店計劃。 2020 年 4 月 LOFT 海外首店將會在成都春熙路伊藤洋華堂內開業,屆時店鋪將佔地 2 萬平方米左右。
  • 上海領潮首店經濟 21國71家「數位化首店」落地申城
    21國71家「數位化首店」落地申城 阿里供圖中新網上海3月19日電 (記者 李佳佳)數字經濟和首店經濟正在加速融合,從而催生出「數位化首店」,給首店經濟注入新的活力。「首店」是指在行業裡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區域開設的第一家店,如全球首店、亞洲首店、中國(內地)首店、區域首店,以及傳統老店通過創新經營業態和模式形成的新店,如概念店、體驗店、定製店、旗艦店等。而「首店經濟」是指一個區域利用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國內外首店匯聚,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
  • 首店、首店,中國大城市都在搶!今年一季度,哪個城市最亮眼
    如日本珠寶品牌AHKAH中國首店今年1月進駐北京國貿商城,3月即登陸中國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和上海靜安嘉裡中心,施華洛世奇新概念店水晶軒全國首店則於今年1月率先入駐成都遠洋太古裡。 上海是新國際品牌、成熟品牌創新的首選地 上海是新國際品牌、成熟品牌創新的首選地。
  • 首店低調落戶香港中環
    人們乘坐自動扶梯時便可以透過咖啡館的落地玻璃窗看到店內景象。目前從品牌香港店官方ins@bluebottlecoffeehongkong上已經可以看到香港店的外觀、內部設計等。目前只有12張圖片,已收穫6751個粉絲。該店延續了品牌一貫的簡約風格,以日本手工製作的陶瓷灰色方磚裝飾咖啡廳的內部,設計走水泥灰工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