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半導體:雙螺旋有機金屬框架材料

2020-12-21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Sourav Saha,Clemson College of Science)

研究人員利用近年來熱門的金屬有機框架(MOF)結構造出一種雙螺旋結構材料,是下一代半導體可用的新材料,其導電性能更好,而且生產過程無需現代半導體所需的高溫技術,室溫下可以生產。

MOF材料是近年來越發熱門的多功能材料,已逐步走出實驗室投入實際應用。這類材料可以吸收有毒氣體、加快化學反應,控制藥性釋放速度,還可以用在充電電池和太陽能電池上。

MOF是由金屬離子通過有機配位體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矩陣結構。利用高精確度原子製造工藝,它們以非常有序的重複性單元結構排列,多數呈現孔狀結構。

自從20年前首個MOF材料出現以來,至今研究人員用各種各樣的金屬和有機配位體已造出了二萬多種這類材料。

主要研究員美國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的薩哈(Sourav Saha)說,現有的多數MOF材料多採用線形或平面配位體,而這項研究採用了蝴蝶狀、不規則多邊形的配位體,造出雙螺旋結構的材料,最後通過碘分子部分氧化後增強導電性。

薩哈介紹說:「化學界早就注意到蝶形配位體,可是以前從未有人把它用在MOF材料中。用它搭建而成的雙螺旋結構,在相鄰單元之間造出了獨特的S形帶電通路。當蝶形配位體的一邊被碘氧化的時候,另一邊仍是中性,組成了分子間接縫電荷轉移鏈。電子可以在分子間的S形通道上移動,讓這種MOF材料導電性更好。」

研究人員先把鋅鹽溶劑和蝶形配位體以一定比例混合後放入烤箱,在約65攝氏度中烘烤24小時。「得到漂亮的板狀橙色晶體。」研究員戈迪略(Monica Gordillo)說,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他們不斷調整溶液的配方、配位體與鋅鹽離子的比例以及溫度等各種條件。

最後,把碘蒸汽注入孔狀MOF材料,造成一邊缺電子、另一邊充滿電子的獨特通路。

現在的半導體材料通常要在500~1000攝氏度高溫下製造。這種MOF半導體可以在室溫至150攝氏度下製造,節省很多能源。

薩哈表示,他們的研究組將繼續使用不同形狀的配位體、不同的配比製造其它MOF材料。它們在未來電子業、能源轉換和儲能設備上都有潛在用途。

這份研究1月7日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期刊上,作為封面推薦研究。

相關焦點

  • 可導電的新型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是可能的下一代半導體
    蘇拉夫·薩哈的金屬有機框架研究於2020年3月18日登上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封面。圖片:Sourav Saha金屬有機框架(MOF,metal-organic framework)是新興的多功能材料,它們正逐漸退出實驗室並進入無數實際應用中。例如,MOF可以存儲危險氣體、催化化學反應、以受控方式遞送藥物,甚至可以用於可充電電池和太陽能電池。
  • 新型金屬有機框架:有望成為新一代半導體
    新型金屬有機框架:有望成為新一代半導體 2020-03-30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導電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多孔配位聚合物(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 PCP)作為新的導電固體材料家族展現了廣泛的應用潛力,並已經在燃料電池、電池、超級電容器、催化、傳感、電學器件、熱電器件和自旋閥等應用領域展現了誘人的潛力。
  • 新研究:讓金屬有機框架變得具有柔性!
    背景金屬有機框架(MOFs)是由有機配體和金屬離子或團簇,通過配位鍵自組裝而成的具有分子內孔隙的有機-無機雜化材料。例如,金屬有機框架可用於存儲危險氣體、催化化學反應、以受控方式投送藥物,甚至可以在可充電電池與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由MOF材料做成的水分採集裝置(圖片來源:Hyunho Kim/麻省理工學院)然而到目前為止,作為一種非常有前景的智能材料,「柔性」金屬有機框架很少被發現。
  • 綜述:多級孔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合成策略與應用
    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縮寫:MOF)是一類由有機配體和金屬節點組裝而成的多孔晶態材料,它們具有比表面積大,孔徑可調,化學修飾性好等諸多優點,並在氣體吸附與分離,催化,傳感以及生物醫藥等領域有著極大的應用潛力
  • 研究人員成功破譯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內部結構
    金屬有機框架(MOFs)材料,在過去幾年中因各種潛在的應用而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度,特別是自從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典型的絕緣材料也可以被製成導電材料以來。由於MOFs的多孔性和導電性的非凡組合,這一發現為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催化劑和專用化學傳感器的新應用提供了可能。
  • 美國西北大學開發超多孔金屬有機框架 可成為清潔能源載體
    (圖片來源:northwestern官網)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新型鋁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可在相對較低的壓力下大量儲存氫氣和甲烷。在不增加壓力的情況下存儲更多氣體近年來,研究人員著手研究高表面積多孔吸附劑材料,旨在不增加壓力的情況下,增加給定體積中可儲存的氣體量。金屬有機框架(MOF)的表面積為2000m2/g及以上,被認為是很有前途的候選者。
  • 集有機、無機材料優點於一體,我國學者提出無機塑性新型半導體新概念
    集微網消息,上海交通大學官方消息顯示,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無機塑性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史迅與陳立東等開創性地提出無機塑性新型半導體新概念,在具有優異電學性能的無機半導體中實現良好可加工和變形能力,將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的優點合二為一
  • 金屬有機框架電催化劑的結構改造策略
    該反應對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具有關鍵性意義,包括水電解器、再生燃料電池和可充電金屬-空氣電池。迄今為止,這種反應在許多材料中發生的程度是有限的,這限制了某些類型的能源技術的轉換效率。因此,材料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找出可作為電催化劑的替代材料,包括金屬、金屬氧化物和氫氧化物,以加快這一反應。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能源轉換與存儲應用:成分調控和納米結構設計
    傳統光/電催化劑和儲能材料仍然面臨孔隙率低、活性位點少、製備工藝複雜、穩定性差等技術難題,嚴重製約了其商業化應用,因此亟需開發新型能源存儲與轉化技術。金屬有機框架(MOF)作為一類新型的無機有機雜化晶態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結構和化學組成可調等特點,其確定的原子鍵合方式和空間構型對活性物質中心的確定和化學反應機理的探索十分有利,在能源催化轉化與存儲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
  • ...恆大新能源汽車(廣東)有限公司、山東大學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研究...
    【支撐新能源汽車發展,廣州南沙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成立】11月27日,2020第三代半導體支撐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於廣州南沙召開,200多位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跨產業協同創新機制,促進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示範應用。論壇期間,廣州市南沙區第三代半導體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 一種在CO2誘導下發生順磁鐵磁轉變的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
    一種在CO2誘導下發生順磁鐵磁轉變的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 15:23:56 日本東北大學宮坂等(Hitoshi Miyasaka)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能通過改變順磁
  • 金屬有機框架(MOF)類新型多元緩控釋複合肥料
    一、技術名稱金屬有機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類新型多元緩控釋複合肥料。#三農#研發新型肥料是提高養分利用率的重要途徑,金屬有機框架(MOF)是一種基於分子設計的新型團簇功能化合物,為新型肥料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成果在水熱條件下合成了MOF,定向設計大、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總養分含量可達40%以上(圖1),研究了其對水稻產量、氮素利用率、農藝性狀及土壤養分的影響,評估了這兩種MOF材料作為新型肥料的潛力和可行性。
  • 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
    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09:04 南京大學左景林團隊研究了一種基於雙鎳二硫代烯的金屬有機骨架結構的合成,晶體結構,及其作為電化學葡萄糖傳感器的應用
  • 半導體可以表現得像金屬,甚至像超導體一樣
    斯旺西/羅斯託克聯合研究小組的研究表明,半導體材料表面的晶體結構可以使其表現得像金屬,甚至像超導體一樣。這一發現潛在地為更節能的電子設備之類的發展打開了大門。半導體是電晶體、集成電路、傳感器和LED的有源部件,半導體材料主要基於矽,是當今電子工業的核心。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電視機、計算機、照明元件以及行動電話中都使用了半導體產品。另一方面,金屬材料將有源電子組件連接起來,是各種設備器件的框架。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國盛證券的研究報告《國產替代揭開序幕,新材料行業春天將至》,揭秘在半導體行業穩步增長的大背景下,半導體材料和顯示材料的國產替代邏輯。如果想收藏本文的報告(國產替代揭開序幕,新材料行業春天將至),可以在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回復關鍵詞「nc437」獲取。
  • 中國半導體不再被「卡脖子」!從材料開始,解密十大新材料替代現狀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國盛證券的研究報告《國產替代揭開序幕,新材料行業春天將至》,揭秘在半導體行業穩步增長的大背景下,半導體材料和顯示材料的國產替代邏輯。目前我們已經看到設計、製造、設備等半導體環節已經逐步的向中國轉移。 在半導體原材料領域,集成電路技術發展到微納電子製造的物理極限,單獨依靠特徵尺寸縮小已不足以實現技術發展目標。新材料的引入以及相應的新材料技術與微納製造技術相結合共同推動著集成電路不斷發展。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用到元素已經從 12 種增加到 61 種。
  • 新材料專題報告:半導體材料及顯示材料投資機會分析
    報告綜述:一、半導體材料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資本開支擴張,半導體材料需求持續爆發,國產化材料或迎放量機會。隨著 Smic以及長存對於資本開支的增加,可預期對應半導體材料的需求也將隨之爆發。當前國產化半導體材料逐步突破海外技術,無 論是CMP拋光液、拋光墊,又或是IC載板,均已可實現一定的國產替代,伴隨著需求的增加,國產半導體材料有望獲得逐步放量, 突破長期被壟斷的材料市場。
  • 非手性前體構建的金屬-有機框架(MOF)中手性的誘導
    非手性前體構建的金屬-有機框架(MOF)中手性的誘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02:35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洪茂椿院士團隊, 揭示了由非手性前體構建的金屬
  • 工學院莫凡洋課題組在iScience上發表有機聯硼化合物在半導體氧化...
    聯硼化合物是一類具有硼硼鍵(X2B–BX2)的有機硼化試劑,廣泛用於有機底物的硼化反應。有機硼化合物非常重要,相關的人名反應有Suzuki偶聯和Miyaura硼化等(圖1)。有機聯硼化合物一直在有機合成領域大顯身手,「跨界」到能源轉換方面也有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