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材太過沉重的電影看多了之後,難免讓人有點感傷。所以凝子決定換種風格的電影來看看,最近正好看了電影《怦然心動》,所以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個人對於這部影片的一些看法。
影片介紹:
電影很簡單,講述的是男孩布萊斯和女孩朱麗的故事。布萊斯剛搬來小鎮,鄰家女孩朱麗前來幫忙,就這樣,一種似有似無的好感,讓一個女孩瘋狂地「愛」上了鄰家男孩。
為了他,她幾年如一日地想盡辦法接近男孩,和他一起上學,給他送雞蛋。但是,男孩似乎並沒有感覺,他甚至覺得那是一種負擔。
後來,因為一些小誤會,兩人關係跌入冰點,原本一直在瘋狂追求他的朱麗開始逐漸疏遠他,原本一直在努力躲避她的布萊斯漸漸發現自己對朱麗有了一些特別的情感,竟然開始不自覺地關注她的一舉一動,青春的故事就此展開……
經典臺詞: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The higher I got, the more amazed I was by the view.我爬得越高,眼前的風景便愈發迷人。
Sometimes a little discomfort in the beginning can save a whole lot of pain down the road.有時起初的隱忍可以避免一路的疼痛。
凝子影評:
這部影片採用了雙重視角,在很多故事發生的同一事件中,向我們展示了男孩和女孩的兩種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期待。一個是女孩的一往情深,一個是男孩的心理掙扎,並行但沒有交集。這種電影的處理手法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說不出來的巧妙。
從片名說來,「怦然心動」這個詞我很喜歡,因為,它沒有前因後果,只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狀態,介於虛實之間,打通靈肉的界限。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不是現實的指向,而是一種靈魂的律動。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走在喧器的人群中,一張面孔、一個微笑,甚至是遠遠的一個背影,都有可能讓你怦然心動。如夢境一般,只是一眼,便註定是永恆。但它和愛情無關,更和慾念無關,它只是一種印象,或許是記憶的一種,或者,乾脆就是無中生有。但它卻發生了,沒有預設,自然而然。
影片中,令凝子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橋段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當女孩朱麗聽到男孩布萊斯對他的朋友說到自己時,並不是想像中的甜蜜與幸福,而是厭惡和詆毀。這讓女孩開始疏遠男孩,當我們以為故事到這裡其實就要結束的時候,好戲其實剛剛開始。
沒有了女孩的「糾纏」,男孩並沒有感覺輕鬆,相反,是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是揮之不去的失落。他開始重新打量女孩,也重新審視自己。
而這靜下來的打量和審視,讓他發現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軟弱和汙濁,也發現了女孩身上的勇氣、善良以及人性的光芒。
在祖父的鼓勵下,他鼓足勇氣再次走近女孩,請求女孩的原諒,請求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這是一個圓滿的結局,但沒有世俗的油膩,而是春風般的純淨自然。這是兩個年輕生命的第一次心靈碰撞,是試探性地敞開自我,是嘗試性地走近對方。
和很多青春純愛題材的電影不同,這個故事始終瀰漫著一種青澀的味道,不傷感,更不絕望。
青澀是成長的色彩,它不做作,不乖張,而是順著季節的節拍,合著心靈的旋律,一點點融化誤解,一點點走向成熟。
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甜而不膩,故事的話題也是恰到好處。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男人和女人,而是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的話題太過沉重,它有道德,有責任,有看得見摸得著的訴求,所以,它過分依賴現實,依賴人賦予人的人性枷鎖。
而男孩和女孩,他們沒有那麼多清規戒律,只是順著心靈的感受去感受世界和人生,所以,他們有無限的未來。
他們的開始,你無須祝福,因為,那也可能是結束,他們的結束,你亦無須嘆息,因為,那也可能才真正開始。而這才是流淌的人性,自然的人生。
所以無論是從故事情節來說,還是從影片話題來說,這部電影都是很值得人一看的佳作。
圖源百度,侵刪
我是凝子汐,喜歡追劇,愛看電影。歡迎關注我一起交流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