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印象當中的路遙一直都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形象,1991年《平凡的世界》得了茅盾文學獎,路遙弟弟挨家挨戶借了5000塊路費才把送路遙送上火車。42歲去世那年,給女兒留下的唯一遺產,是兩張總共1萬元的存單。
筆下皆是吃苦耐勞的窮人
西北農村出身,讓路遙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路遙筆下主人公幾乎都是吃苦耐勞的農村人,例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家的4個兒女。大姐孫蘭花典型的窮苦農村大姐形象。早早輟學在家幹農活,為了讓弟弟妹妹安心讀書。對自己的工作和任務每天毫無怨言,勤勤懇懇。但是這樣的默默奉獻卻並沒有讓她從貧窮中解放出來。
二哥三哥孫少安孫少平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一個駐守農村積極變革,一個進入城市走向工業化。不同於大姐,他們身為平凡人卻不甘於平凡的人生,而是想過上更好的生活。
妹妹孫蘭香,是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給予了全部希望的人。她也是唯一最終收穫美滿結局的人。西北貧瘠的農村出身,卻憑藉著堅韌高尚的品質,優秀的成績實現了從農民到知識分子的階級跨越。
孫蘭香是路遙留給窮苦的農村年輕人的一條出路——知識改變命運。
現實中路遙卻抽4萬的煙咖啡紅酒不離手
恰恰因為路遙筆下主人公皆是吃苦耐勞的窮人,人們給路遙的印象似乎就變成了生前窮困潦倒,死後聲名大噪的「落魄文人」。事實上現實中的路遙卻抽4萬多的香菸,咖啡紅酒不離手。但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大部分文章卻都在塑造路遙「窮」的形象呢?
他窮的原因並不複雜:一是掙得不多,二是花得不少。
這是路遙的朋友海波的無情補刀。說白了其實就是「過度消費」。路遙的工資當時不算多,但是也絕對不算少的,並且在當時非常受人尊敬。成名作《人生》共13萬字,路遙獲得1300元的稿費,千字10元。
1986年,《平凡的世界》稿費大概3w元,千字30元,雖然性價比不高,但是在當時「萬元戶」就讓人稱羨的時代3w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這些錢對於路遙這種有一定身份的人來說,說多不多,畢竟當時已經是個名人各種花銷肯定是少不了。但是對於消費沒有約束的路遙來說,這筆錢實在不夠塞牙縫!
早在1982年起時髦的路遙就開始喝「三合一」袋裝的咖啡,這款麥氏咖啡就是後來的麥斯威爾。當時的國情,許多老百姓都喝不起。並且由於早年匱乏的家庭生活,路遙內心十分追求「奢侈品」,吃的可以隨便,但是要花半個月的工資買皮夾克,紅酒咖啡不離手。
路遙十分喜歡抽菸,並且只抽「恭賀新禧」,一天兩三包,100塊的工資,一年的煙錢卻是4萬多。放在今天也是個不小的開支,更不要說是90年代!
但可能是受到路遙之前幾部作品的影響,很多媒體喜歡寫文章時為了文章的效果刻意隱瞞和忽視了一些事實,給路遙塑造成了一個從小到大都被命運折磨的悲劇人物和一副虛假的文人風骨。
所以,在那個時代,沒有人虧待路遙,除了路遙本身的性格和身體。
1992年,路遙因為肝硬化住進了延安區人民醫院,最終因為醫治無效離開了這個世界。
而實際上,路遙幾年前就已經患上了B肝,但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一度熬夜創作,忍著病痛前往銅川礦區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初稿。
路遙的身上藏著一個偉大作家的優秀品質,執著、堅韌、對文學有著極大的熱情,但是也同時有著死愛面子活受罪,不顧家的壞毛病。
筆下皆是吃苦耐勞的窮人,現實中路遙卻抽4萬的煙咖啡紅酒不離手
英雄亦是凡人,所以凡人亦英雄。
他和普羅大眾一樣,都是凡人和英雄的結合體,評價一個人,永遠不要刻意將他美化成神,也不要刻意將他醜化成一個赤裸裸的魔,否則評價的人本身就失去了評價的資格。對於名人,虛心地學習,認真的批評才是愛得深沉,愛得自信!
我們可以說路遙不顧家,不心疼妻子,生活拮据卻抽著4萬的煙,咖啡紅酒不離手;但我們不能否認,《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真正窮人的故事,講的是各個不平凡的人生。
書中塑造了上百個人物,所有的人物都處於一個社會的變局之中,誰也無法預料下一步情節的發展。在生命的長河中,他們沒有守舊,而是都有勇氣改變自己,邁出自己人生中新的一步,這就是對歷史性變化的追蹤,也是當代青年選擇人生道路的情緒體驗,由此引起了共鳴。
潘石屹:"《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一共看了七遍,每一次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我就讀上一遍《平凡的世界》,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馬雲:"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
《平凡的世界》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為普通人立傳,為奮進者揚帆。這是這部作品不斷受到讀者追捧和喜歡的原因,也是我們應該對這部作品保持敬意的理由。
裡面上百個人物中,既有農民、工人,也有學生、幹部等等,他們不同的人生經歷會引發讀者的深切共鳴,帶給我們源源不斷的精神鼓勵。無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都能在書裡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前進的力量。
現在這一套完整的《平凡的世界》共3本只需要79元,找到人生的精神力量,走進路遙的精神世界。
感興趣一起點擊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