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三星在線上開啟了新一代110英寸Micro LED電視預售,售價1.7億韓元 (約合102.6萬元人民幣),將於2021年第一季度在全球發售。2020寒冬之後,Micro LED電視會在2021年迎來春天嗎?
三星近日推出新款110英寸Micro LED電視
經過了CRT、液晶技術的發展,OLED與QLED在電視領域尚未分出勝負,Mini/Micro LED又成為了一個新「燃點」。
2016年,利亞德開始組建實驗室立項研發Micro LED顯示技術,四年後,首款Micro LED產品發布,今年宣布量產。其間,索尼在2017年發布首款Micro LED電視,三星在2018年推出商用顯示器The Wall,均在全球B2B市場上受到好評。近年來,國際顯示頭部企業如LG、TCL、康佳等不斷湧向Micro領域,計劃持續通過推出Micro LED系列產品以拓展市場。2020年被稱為Mini/Micro LED元年,據研究機構DSCC分析,Micro LED電視的市場規模有望從2020年的2500萬元,增加至2026年的2.28億美元。單從數字上看,Micro LED電視將在短短六年時間內成長約10倍,發展也可謂快速了。
DSCC MicroLED電視市場預測
數據來源:DSCC
Micro LED真的是「香餑餑」嗎?與OLED相比,Micro LED更具自發光、不燒屏、長壽命、可驅動超高解析度等優勢。得益於其自發光特性,Micro LED顯示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超自然的畫面以及超高清的畫質,滿足消費者越來越高的觀感追求。三星表示,此次推出的Micro LED電視,與模塊化設計的The Wall電視不同,採用傳統電視的形式,簡化了安裝和校正程序,並通過「微型AI處理器」實現最佳影像質量,打造高端家庭體驗,開啟家庭娛樂時代。
然而,Micro LED電視的商品化之路並沒有LCD、OLED走得順利。LCD和OLED因工藝製程的標準化可以快速實現量產,進入普通家庭當中,但Micro LED較低的技術成熟度和工藝標準度卻極大地阻礙了相關供應鏈的發展。儘管大企業有充足的財力和技術實力支撐產品的研發與生產,但構成行業基數的眾多小企業仍在小心翼翼地試探,他們渴望Micro LED工藝流程的成熟以及現成設備工具的出現,如東麗工程(Toray Engineering)、TDK、V-Technology、Besi、SET等設備製造商正在進行初步嘗試。
眾多企業推出OLED電視
三星過去發布的Micro LED電視被業內專家質疑,因其所用LED模塊尺寸為毫米級而非微米級,稱其為「Mini LED電視」或許更為恰當。另有一種說法是,三星推出非真正意義上的Micro LED電視僅僅是為其轉向Micro領域做出預告而已,其產品究竟能否以Micro標準進入消費市場還是個未知數。
不論其Micro LED「真假」,目前來看,Micro LED電視能否迎來春天,關鍵在於成本和價格。
為滿足「消費者對大屏幕電視的興趣和需求」,Micro LED電視屏幕尺寸越來越大,點間距越來越小。在巨量轉移等Micro LED關鍵技術尚未成熟、產品良率尚未達到「六個九」時,企業就不得不斥巨資進行研發、改進、升級。一旦產品推出,承擔巨額成本的將會是消費者。三星146英寸The Wall的價格約4億~5億韓元(將近300萬元人民幣);康佳8K Micro LED電視售價高達888萬元;利亞德135英寸Micro LED電視,定價為17萬元左右……居高不下的價格疏遠了Micro LED電視和普通消費者的距離,這也是其替代品——萬元以內OLED電視迅速形成普及勢頭的原因之一。
TCL Mini LED電視
根據DSCC的數據,Micro LED電視市場儘管有望在六年內增長至10倍,但到2026年也僅佔整體市場的0.1%。相較而言,同樣是六年的發展,OLED市場規模已達到25億美元,是2026年Micro LED市場的10倍多。此外,Mini背光電視正步入快速成長通道,在上中下遊的加速布局下,LG和三星等企業將於明年進一步推出相關新品,加速Mini背光的爆發。屆時,Micro LED會如何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總之,Micro LED早已過了早期可行性、技術開發和技術展示等階段,眾多可應用的場景也正在探索,一旦量產問題得以解決,成本得以成功下探,Micro LED電視將跑贏「最後一公裡」,迎來真正的春天。
編輯排版:浦恩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