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G·零號工作室近期中標了位於成都熊貓基地中心位置的景觀瞭望塔,下文將從方案創作者的角度針對該項目為大家做一些分享。
熊貓星球的守護者
熊貓星球計劃,將成都大熊貓研究繁育基地進行改擴建,使之成為全球頂級的大熊貓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基地。「熊貓塔」則是熊貓星球計劃中的制高點,建成後將會成為片區最具標誌的建築,俯瞰整片園區,擔當起「守護者」的重任。
▲「熊貓星球」整體規劃中瞭望塔是整個片區的制高點,俯瞰整個片區
尋找自然的圖騰
項目所在區域不僅自然條件優越,同時也是我們國寶大熊貓的保護繁育基地,所以敬畏自然,熊貓主題就自然的成為了我們項目設計的出發點。
▲保護基地東側遠眺熊貓塔
回顧整個方案過程,與其說是團隊絞盡腦汁做出各種大膽的設計嘗試,不如說我們在小心翼翼地尋找一個最能代表這一方土地的自然圖騰,既能讓到此的遊客感到敬畏和激動,又不會驚擾到生活在此地的生靈。
外:春筍破土
▲熊貓塔西側透視
下大上小的塔身形狀不僅是為了呼應熊貓最愛吃的 「筍」,更是為了在不突破限高條件的情況下讓塔顯得更加挺拔。
▲熊貓塔東側透視
「剖開的筍」這一處理手法,是有意讓塔體每一層都有一個完全開敞的景觀面朝向基地核心區。這樣也能使得塔身不對稱,身為整個基地的制高點,方便遊客以之為參照物,判斷方位。
內:芙蓉花開
▲中庭仰視
芙蓉花為成都市市花,塔內和外框菱形結構一體化的單元式拼接的圓弧形樓板,猶如芙蓉花瓣層層疊錯。
▲2F透視
整個塔體沒有圍護結構,完全開敞,讓遊客享受大自然,光的沐浴,風的洗禮。
人造的「天然」景點
「熊貓塔」不是傳統意義上預設好各種明確功能的「建築」,也稍許不同於中國傳統園林裡的「造景」,她更像是一個等待人們去探險和開發的「天然」景點,輕巧堅固的建構體系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承載人們各式各樣的活動。
▲前廣場透視
▲熊貓塔主入口透視
▲中心舞臺
▲花龕漫遊
▲功能分布
▲遊覽流線
▲概念剖面
▲平面
自然朋克
「越是看似自然的設計,對科技的要求也越高」,熊貓塔設計全程建立在參數化平臺,整個模型的所有輸入條件也只是簡單的5條「春筍」外殼的控制線上的15個控制點。其他所有空間構建包括幕牆細節全部都是確定好清晰的底層邏輯之後通過編寫程序來控制結果。
自然的外殼搭配科技的內核,我們管叫這「自然朋克」
▲結構概念
▲塔體拆分圖
▲節點&材料
▲建築結構真正一體化 所見即所得 天然去雕飾
▲「剖開的筍」顯露出塔體的真實結構
▲拔地而起的「大春筍」姿態面向園區主入口
▲熊貓塔標識 logo
國際競賽:2019年專家評審第一名
竣工時間(預計):2021年中旬
業主:成都天府綠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項目管理:曾子
主持建築師:曾子,錢烈
競賽階段設計團隊:雷雲騏 ,陸國棟,鄭益,史淑佩
施工圖技術顧問:UDG· 都市綜合設計研究院
施工圖配合單位:成都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結構顧問:iStructure,UDG· 一堂工作室
效果表現: WILLMORE
本文資料來自:零號工作室 Atelier Alpha,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