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環境生物職院教師黃娜:師愛無言,潤物有「生」

2020-12-15 財經顯示

在湖南省(祁東)黃花菜新品種繁育研究中心,一群大學生青春洋溢地比著各種手勢,人群中一位女子衣著樸素,溫婉一笑。「咔嚓」,照片定格。

「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美麗中國」科普周系列活動

這場「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美麗中國」科普周系列活動,已經數不清是黃娜老師帶領學生參加的第幾場社會實踐活動。身為湖南環境生物職院的一名教師,黃娜老師從不把對學生的教育囿於學校,而是帶著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外實踐和志願活動中,讓學生深入社會基層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關心關愛他人。

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廖家灣社區和青山社區義診活動、看望孤寡老人、關愛孤兒......一個又一個的志願者活動在訪談和實踐中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化為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亮出屬於自己的青春底色。

她說:「我們每個人雖是一條小溪流,但匯集在一起將是惠澤大地的江河。」

也是在黃娜老師的影響下,165護理3班成燦雨同學在新冠疫情期間自發在當地參加疫情防護宣傳、協助醫護人員前往居民家中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好的教育,向來「潤物細無聲」。

擔任醫學院團總支書記期間,為喚醒青年學子內心自覺,她身體力行,積極參加共青團活動並撰寫數以萬字的學習筆記,同時利用「新生團員培訓、青馬學習、青年網絡大學習、學生幹部培訓和團日活動」五個維度打造理論培訓、沉浸式體驗、青春宣講「三位一體」的青年思想種子工程。

為了培養學生勤學善思和職業修養,她充分調研學生的活動喜好,親自撰寫方案,帶領團學幹部主動承辦和協辦了各種校園大賽。中華詩歌朗誦大賽、漢字魅力大賽;各種才藝大賽、演講比賽和辯論賽;護理技能大賽、康復知識競賽等百花齊放,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優秀團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和三下鄉「優秀指導老師」等稱號背後,是她日復一日孜孜不倦的堅持與努力,讓青年學生在生命的原野裡長出了一重重林間新綠。

相關焦點

  • 藝術支教築夢未來 湖南環境生物職院赴衡東開展藝術支教活動
    1月13日,湖南環境生物職院的支教隊開展「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活動。支教活動現場。紅網時刻衡陽1月15日訊(通訊員 肖惠之 盛利 記者 石珊)「咚、咚、咚」鏗鏘有力的鼓聲響徹雲霄,未見打鼓人,先聞打鼓聲。
  • 以美育人 湖南環境生物職院校園舉行文化藝術節
    為期一個月的湖南環境生物職院第21屆校園文化藝術節落下帷幕。本屆校園文化藝術節以「青春,力量,夢想」為主題。藝術節充分展示了學校青年學生的藝術才華和精神風貌。紅網時刻衡陽1月5日訊(通訊員 肖明 肖佳園 陳書瑛 記者 石珊)近日,為期一個月的湖南環境生物職院第21屆校園文化藝術節落下帷幕,本屆校園文化藝術節以「青春,力量,夢想」為主題,藝術節期間一批批賞心悅目的藝術作品為近2000餘名師生帶來了一場場暖心的藝術大餐。
  • 湖南環境生物職院主辦期刊入選2020版RCCSE核心期刊「A等級」
    湖南環境生物職院主辦的《湖南生態科學學報》入選高職高專成高院校學報(自然科學綜合)核心期刊「A等級」,居全國同類期刊第5位、與2017年版相比提升16位,穩居湖南省同類期刊榜首。《湖南生態科學學報》由湖南省林業局主管,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主辦,以農林生物、環境生態類學科為主的自然科學綜合類期刊,創辦於1995年,是湖南省高職院校學報最早獲得正式刊號的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中國優秀期刊獎,《中國學術期刊評價》(RCCSE)核心期刊,期刊被中國知網、維普網、萬方數據、中國期刊網等多家資料庫全文收錄。
  • 湖南水利水電職院:湖南水利職教集團理事會換屆
    本網訊(通訊員 李芳)11月7日,湖南水利職教集團理事會換屆暨2020年年會在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召開。湖南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詩君,省教育廳職成處處長餘偉良出席大會,職教集團100家成員單位參加大會,會議由湖南水利水電職院校長周柏林主持。
  • 永州職院舉辦2020年高校教師崗前培訓班學員聯誼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30日訊(通訊員 李麗梅 郭翔)為進一步推進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工作,促進新進教師快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安心投身教學崗位工作,提高教師崗前培訓效果,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於
  • 湖南機電職院2020級新生開學暨軍訓開訓典禮
    紅網時刻10月22日訊(通訊員 周澤恩)10月21日上午九點,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暨軍訓開訓典禮在田徑場隆重舉行。開福區區委常委、人武部部長張貽龍,湖南機電職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翠明,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石紹軍,副院長張國平,紀委書記許松,副院長楊續波、李雲中,郭鳳鳴,副院級領導劉曉林及各部門、二級學院負責人,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齊聚一堂,見證4732名學子成為「機電人」的光榮一刻。典禮上,楊翠明以《過有品質的大學生活》講授開學第一課。
  • 「真抓實幹在湖南」綠水青山育英才 鳳棲梧桐花滿枝——解碼長沙...
    專業制勝 教師團隊有擔當為國育才,專業先行。近年來,長沙環保職院一直深諳此道,打造了一整套科學合理、與時俱進的強悍專業。現開設有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環境工程技術、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評價與諮詢服務專業以及環境藝術設計等29個專業。
  • 湖南石化職院:校企融合搭平臺,頂崗實習載譽歸
    校企融合搭平臺,頂崗實習載譽歸——湖南石化職院現代學徒制試點教育教學深受企業稱譽新湖南客戶端5月28日訊(通訊員 袁秋芳 蔣丹)5月22日,湖南石化職院收到了一封來自嶽陽長煉機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表揚信。
  • 湖南物流職院攜手國際班學生共同戰「疫」
    疫情期間,湖南物流職院國際班學生微信群每天都有老師和學生的各類互動。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物流職院實施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沒有身體不適也要報告情況),有序開展了國際班學生的疫情防控工作,學校國際班學生微信群每天都有老師和學生的各類互動。湖南物流職院目前共有9名馬來西亞籍留學生,寒假期間都已經回到馬來西亞,但學校領導和留管老師們一直都與他們保持者聯繫。
  • 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課!看湖南鐵道職院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
    三湘都市報12月4日訊(通訊員 張楠楠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的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他們同臺上課又會上出怎樣的精彩?學生又會有怎樣的獲得感?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思政課」給出了答案。
  • 服務「三高四新」戰略 湖南鐵路科技職院跑出「加速度」
    12月16日,一出高校科技成果原地轉化的好戲在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精彩上演。在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創新成果校企對接推介會上,株洲高新區、株洲經開區、田心高科園、金山工業園等園區同時與湖南鐵路科技職院籤約,實現學院創新成果和項目在園區的原地轉化落地。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運用,是科技創新創造的應有之義。
  • 交通銀行長沙星沙支行向湖南機電職院捐贈一批防疫物資
    紅網時刻4月27日訊(通訊員 劉琳)4月26日下午,交通銀行長沙星沙支行向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捐贈一批防疫物資,包括有5000隻一次醫用口罩、100瓶消毒液,以實際行動支持該院戰「疫」。捐贈儀式在學院辦公樓二會議室舉行,星沙支行行長周立國,管理經理王曦,客戶經理梁宏及湖南機電職院副院長張國平,財務處處長陳芳,後勤服務中心主任潘鑫,副主任胡懷雯出席捐贈儀式。張國平代表湖南機電職院向交通銀行送上捐贈證書,對其愛心捐贈致以了謝意,肯定了其履行社會責任,展現央企擔當的精神風範。
  • 湖南石化職院:走出一條校企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學徒制試點之路
    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何子明做客湖南教育政務網,介紹該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研究與實踐。紅網時刻7月26日訊(通訊員 楊軼 何飛紅)近日,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何子明教授做客湖南教育政務網參加在線訪談活動,就「湖南石化職院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的研究與實踐」這一主題,與主持人和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
  • 湖南吉利職院:以雷鋒精神為標杆,全面推進立德樹人
    湖南吉利職院成立於2012年,以立德樹人為遵循,面向汽車行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新型學校。為了全面推進立德樹人工作,該職院在2015年成立了雷鋒班,以雷鋒精神為標杆,在師生中宣傳雷鋒,學習雷鋒,產生了積極的效果。五年來,吉利雷鋒們活躍在社區、養老院、汽車站、湘潭北站等,開展志願服務,宣傳雷鋒精神,成為吉利職院靚麗的名片。
  • 嶽陽職院學子護理國賽再奪桂冠
    嶽陽職院學子護理國賽再奪桂冠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30日訊(通訊員 胡迪輝 見習記者 周磊)11月28日,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高職組護理技能賽項落下帷幕,嶽陽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學院教師劉波指導的學生雷盈,在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31支代表隊中力壓群雄,勇奪一等獎。
  • ...青春印證初心——湖南化工職院「行走的思政課」在雲端延續
    湖南化工職院思政課部打開思路,讓「行走的思政課」在雲端延續。「新聞講評」讓我們與時代同行「把你們的『禮物』刷起來!」「同學們動動手指回應我!」「兄弟們,別讓手機成為你的主人!」……「曾偉同學太優秀!」「太熱血了,戰疫必勝!」「這才是真正的主播!」
  • 湖南環境生物職院這樣做
    三湘都市報6月2日訊(通訊員 黃紅焰 許超 伍婷婷 記者 劉鎮東 黃京)闊別三個多月,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2018級三年制和2016級五年制共4158名莘莘學子於近日平安有序返校複課。在談到如何幫助學生儘快適應教學方式轉換時,正在給2018級環境藝術設計上《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課的馬玉蘭老師介紹,她並沒有急於上新課,而是通過「勤問」和「小測試」,對同學們線上學習情況摸底,了解網課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和關鍵問題,分析學情,找出共性和個性問題,與同學們一起找到複課的「零起點」和「共同點」。
  • 燕子牌」棉衣釋放師愛溫暖
    華尚  12月14日是曹燕正式成為人民教師的第22天。入職不到一個月,還沒領到工資的她,卻自掏腰包為地處偏遠的丹江口市大溝林區學校40名學生每人買了一件新棉衣。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她發現孩子們的棉衣舊了,難以禦寒。(12月17日十堰晚報)  一件棉衣,一片真愛,這是教師對學生的關愛。
  • 吉安職院在深職院幫扶下深化產教融合無縫對接地方產業——
    吉安市主要領導隨即帶考察團一行來到吉安職院走了一圈。  感受到學校能為企業發展提供很好的人才支撐,合作就此促成。企業老總在離校時還不忘拜託歐陽亮:「我們在這裡辦廠就靠你們了。」  辦學時間雖不長,但吉安職院不僅成為該市招商引資的一張亮麗名片,還成了革命老區發展的戰略之舉:自2017年有畢業生以來,連續3年就業率高達95%,本地就業率超70%。
  • 永州職院:教育新聞宣傳工作成績斐然
    2019年,永州職院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慶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斷深入挖掘永職好故事,積極發出永職好聲音,學校新聞宣傳從被動接受採訪向主動邀請採訪轉變、從平面媒體向多媒介轉變、從簡短報導向縱深報導轉變、從地方媒體向中央媒體轉變,增強對外傳播力度廣度,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影響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