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現在哪個家族最紅火?月光族必有一席之地。
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都陷入了一種消費怪圈:前半個月揮金如土,後半個月只能吃土。這種行為,就叫做月光。
是以,很多人工作四五年都沒攢下什麼錢,甚至還欠了馬爸爸和各借貸軟體一屁股債,成了名副其實的「負翁」。
在漫畫《阿衰》中,金老師就是典型的月光族,工資剛發的時候,走路都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結果到了後半個月,窮得連飯都吃不起,還得到處去學生家裡蹭飯,後來金老師意識到自己應該攢錢了,並琢磨出了一套特殊的「省錢大法」。
例如:蚊帳用租,人家夏天用,他冬天用。衛生紙不夠了,就找藉口撕幾本學生的作業本。皮膚粗糙?假借關心阿衰的名頭,實為蹭護膚霜。
作者用幽默的畫面為我們生動還原了一個月光族的窘迫生活。
不過對於為什麼會月光這個原因,年輕人都很有想法:
「物價都在漲,就工資不漲,別說攢錢了,花都夠嗆。」「要及時行樂啊,攢這麼多錢發黴嗎?」誠然,月光的原因確實存在工資低,物價高的原因,但大多數人的工資真沒有到連飯都吃不起的地步。歸根結底,是孩提時代他們所形成的消費觀就出了問題。
父母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呢?
不要一味追求奢侈品
很多月光族在吃住行上都是能省則省,但在追求奢侈品上,卻幾乎到了沉迷的地步。
比如:有很多女孩花費大半年的工資買名牌包包,男生寧肯天天吃泡麵,也不願意錯過各種名牌鞋子。
如果本身經濟實力足夠支付得起奢侈品,這沒什麼,但要是奢侈品對於自己的生活來說,本身就是巨大的經濟負擔,卻還要去買,就屬於畸形的消費觀。
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生活,不是說錢少了生活就low了,強行打腫臉充胖子,才會叫人看不起。
所以,父母不要給孩子灌輸用奢侈品有多麼好多麼好,或者為了面子而不顧自己的經濟能力去購買奢侈品,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攀比心理。
尤其是那些極度自卑的孩子,長大之後可能會產生過度補償的心理,企圖用奢侈品來滿足自己。
不要灌輸「享受最重要」的理念
花錢應該是有規劃的,如果只顧著享受,那麼錢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花完了,尤其現在很多人都追求窮精緻,買一大堆不實用的網紅產品。
雖然沒必要為了攢錢而一味地委屈自己,但過度追求生活品質,有多少錢就全花光的做法也不可取,畢竟還是要長期打算的。
家長不應該給孩子灌輸這種理念,從小就要讓他養成花錢有規劃的習慣。
教育家默克爾說過: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中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每個家庭可支配的金錢也越來越多,孩子手中的零花錢也隨之變多了。
網上各種孩子「刷家長信用卡打賞主播」「偷偷給遊戲充值」等新聞層出不窮,更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天天跟孩子哭窮,而導致孩子自卑。
因此,大家也開始重視對孩子金錢觀的培養,這本《別跟孩子哭窮,別讓孩子炫富》的書籍,填補了金錢教育的缺口,也滿足了家長教育的需求,以場景式案例+個性化方案的方式,有效培養高財商的孩子。
那麼具體到生活中,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1、購物符合自身經濟實力2、去超市、商場購物,應提前做規劃,可以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劃中3、培養孩子養成記帳的好習慣以上就是培養孩子正確消費觀的方法,希望父母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