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衛生健康委、河南日報社聯合舉辦的第二屆醫德醫風先進個人評選活動結果公布,經過組織推介、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環節的層層選拔,最終,鄧州市人民醫院骨二科主任崔松體榮獲「河南省醫德醫風模範」榮譽稱號。
崔松體,現任鄧州市人民醫院骨二科主任。從醫20年來,他在盡職盡責自己的工作之外,還積極參與組織各項義診活動上百次,義務診治病人三千餘人。尤其是近幾年,結合健康扶貧工作,他經常進村入戶,為貧困戶上門服務,自費為貧困戶墊付醫藥費,跟貧困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親如一家人。
疫情期間,崔松體寫下請戰書,積極參與醫院組織的疫情防控突擊隊、新冠肺炎專家組,並協助醫院建立發熱門診工作制度及流程,安排部署疑似患者的接診及轉運等多項工作。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崔松體和醫院的領導、同事們一起,構建起快速高效的診療體系,織起嚴密「防控網」,將群眾健康放在首位,確保每一位發熱患者都得到及時有效篩查治療。
同時,崔松體還積極響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和醫院黨委號召,不但自己捐款三次,還積極聯繫社會捐贈,為醫院籌集到蔬菜捐贈1000斤、捐款3萬元、餅乾200箱、口罩及中藥湯劑等。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是崔松體的座右銘。二十多年來,他始終堅守一名人民醫生的箴言,一刻不敢放鬆。無數個夜晚,為了搶救病人,崔松體總是通宵達旦奮戰在手術臺前;無數個假日,當人們都在和家人外出旅遊時,他的身影總是在病房和手術室裡穿梭;隨時就有急診危重病人,病情就是命令,加班加點成為家常便飯。二十年來,幾乎每一個春節,他都是在醫院裡度過。
作為科室主任,崔松體總能從患者實際需求出發,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關心關愛年輕同志的成長,是患者眼中的好醫生,同事眼中的好主任。
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在處理繁重的臨床工作之餘,崔松體經常外出學習,掌握新理論新技術,在臨床運用觀察,思考總結,發表論文,進行科研教學。
近年來,崔松體先後開展了老年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的經皮穿刺骨水泥椎體成形術,完成頸椎病的前後路手術及椎管內的髓內、髓外腫瘤切除術,開展了腰椎間盤突出症先進的微創手術技術——經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以及脊柱骨折的微創經皮釘棒系統內固定術……
二十多年來,崔松體每年門診量達三千餘人次,年手術量達七百餘臺,三四級手術佔比達70%。他先後在各級專業期刊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獲得市科研成果5項,南陽市科研成果4項;先後被授予「南陽市第七屆青年科技獎」「鄧州市第八屆科技拔尖人才」「鄧州市優秀醫師」「鄧州市2018年度十佳優秀勤廉幹部」「南陽市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美國醫生特魯多有一句名言:『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安慰,總是去幫助』,從醫二十多年,這句話時刻伴隨、警醒和激勵著我。一名稱職的醫生不僅要醫術精湛,同時還必須要有高尚的醫德和一顆人文之心。作為一名骨科醫生,我將以榮譽為責任,繼續追求我熱愛的事業,繼續面對我的病人,繼續服務我的患者,默默地踐行一名醫生的職責。」崔松體說。
(鄭雪 申曉 鄧州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