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年

2021-02-22 舸心

    常常聽人說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越來越沒年味了,缺失的年味應該是那些繁瑣的儀式感。

我生於七十年代,回憶小時候的年是極有趣的。

那時盼望著過年,過年有新衣穿有好玩的有好吃的,全家一起參與準備過大年。

小時候缸甕上都要貼個福字

    那時從臘八開始就有年味了,母親總是極虔誠地信奉「臘八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的高粱先紅尖。」臘月初七晚上母親便準備好大黃米和豇豆,灶下備好柴,凌晨三點鐘就起來燒火做飯,煮粘乾飯,主菜一般都是豬肉酸菜凍豆腐粉條,長大以後再也吃不到那樣的味道了!

    臘八粥照例都要在糧倉的門上抹一點,有祈禱來年好收成之意,一般都是由老三和我去做這有趣的差事,「太冷了!戴上手悶子,抹完就回來,不許在外面玩冰!……」沒等母親囑咐完,我倆已經飛奔出去。臘七臘八凍死倆仨,著實的冷!我和弟弟將那臘八粥抹在能夠得著的門鎖下邊一點,那粥瞬間凝凍成白色,像現在過生日往臉上抹蛋糕一樣,看上去醒目又滑稽,我倆大笑著往回跑。

    接下來的臘月是好玩又有趣的,殺豬、撒年糕、蒸豆包、糊牆、殺雞、做豆腐、買年畫、剪窗花、寫對聯、刻掛錢……一家人各顯神通,有什麼本領使什麼本領。

    那時住的土房子,每年都要用舊報紙將牆四周及頂棚糊起來,那時書籍少,我的啟蒙讀物就是各家牆上的報紙,最喜歡的人民日報上的角落裡有一欄漫畫叫「刺梅」,從七八歲開始喜歡,一直到現在仍然喜歡諷刺漫畫,可惜越來越少的人去畫了。

    爸爸是極時髦的愛設計的,別人家用舊報紙糊牆,我們家主臥室兼會客廳是講究的,全用的大白紙糊,哥哥弟弟刷糨子,我和爸爸往牆上貼,那是有技巧的活,毛躁的弟弟想試試,結果一張大白紙打成卷粘在一起,最終廢掉,少不了挨頓罵,浪費了8分錢。弟弟懶得幹這細緻活,便藉機跑出去玩小鞭了(將整掛鞭炮拆了一個一個地燃放)。整個屋子糊完,點上燈管,室內鋥明瓦亮!用母親的話說「美得睡不著覺了!」更細緻的活是做炕圍子,這是一般人家也沒有的。父親手巧,將報紙用墨汁刷黑,剪成約8公分寬1米長的長條,長條再折成若干小方塊,不剪斷,每個小方塊剪出各種各樣的窗花,有菊花瓣、大錢、心形、鳳羽、雙喜字、盤長、六瓣花、五角星……應有盡有。剪完若干,在離炕36公分左右的位置沿牆貼一圈,白底黑鏤空,煞是好看!再用大紅紙剪上幾張漂亮的大窗花貼在窗子上,媽媽新編的金黃色的高粱篾子炕席也鋪上了,室內煥然一新,時尚又高雅。

   

舊時的掛錢

    刻掛錢,是我和二哥完成的,去集市上買回五彩紙,按不同顏色排好序,疊成16開大小,用紙線繩訂牢,哥哥做刻刀,一般用鋼鋸條折斷纏上布條,刃面打磨鋒利,或用鋼刀纏上布條,家住在鐵路旁邊,哥哥們經常偷偷拿一小截鋼絲放在鐵軌上,等到火車過去,那鋼絲已經被軋扁,然後做成小刀,不知被父母罵過多少次,依然樂此不疲。我設計掛錢款式,畫鯉魚畫喜鵲畫葫蘆畫梅花,設計美術字「新春快樂、歡度佳節、恭禧發財」等吉祥詞,配上祥雲或萬字紋,樹葉形的穗子,用鉛筆描好樣子,二哥有力氣,墊上木板,用他做的刻刀一筆一划刻好,那散落一炕的五彩碎紙,歡欣、喜慶、祥和。臘月二十九請人寫對聯無非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之類的,掛上自己設計的五彩掛錢,心中無限喜悅,特別是被拜年的親戚誇獎時,特別有成就感。那時有個習俗,當年家裡有老人去世過年要掛藍色掛錢。

最近剪的窗花

    除了貼掛錢和對聯,還要貼年畫,最盼望爸爸趕集帶回來的年畫,有穿著肚兜抱著大葫蘆或魚或大公雞或福字或壽桃的喜慶娃娃,有威風凜凜的日月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恭,有諸多故事情節的五女拜壽、穆桂英掛帥、樊梨花比武招親……

今天轉了好久才買到的年畫娃娃。

    年三十中午的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了,小孩子們可以敞開肚皮吃了,燉土雞、燉排骨、炸豆腐渣丸子、澆汁鯉魚、玻璃肉、拆骨肉、熘豆腐……一般情況還要配上山楂罐頭或果酒解油膩。年夜飯比較簡單,肉餡餃子,七口之家三個半樁小子,要包幾蓋簾才夠吃,這時包餃子手藝不精的父親和哥哥是沒有資格參與了,母親只允許手巧的我幫她包餃子,因為母親一直迷信年夜餃子一定要煮好,煮破了會一年不順,我包過的她也要仔細檢查一遍才放心。餃子中間照例放一枚燙洗乾淨的硬幣,叫金元寶,誰吃到誰有福氣,半大小子們總是盯到有人吃到硬幣才放下筷子,有人故意裝腔作勢崩了牙,引來一群羨慕嫉妒恨又極其失望的眼神,當發現上當受騙,引來一陣鬨笑,繼續緊張地等待,所以對年夜餃子的味道都很馬虎,緊張的盯防衝消了餃子的美味。

     年三十不許說「蒜」「花」及其他喪氣話,淘氣的大哥總是各種逗弟弟妹妹說出那個字來,引來母親瞪眼和作勢要打的動作,因為說「蒜」是與「算」諧音的,日子過得豐盈自然不用算的,錢是只進不花的,所以不說「花」,大哥逗弟弟,「爸昨天買的那個是啥了?說今天晚上放的!」弟弟年齡小繞不過,直接說「煙花!煙花!我要看放煙花!」大哥知道闖了禍,撒腿便跑,母親的笤帚疙瘩是追不上一個十四五歲少年奔跑的速度的。

    父親買了個煙花,半個村的人都曉得了,那煙花名叫「二龍戲珠」,落後的農村沒看過煙花,天還沒黑就已經將小院圍得水洩不通。人們在猜測著,能吹牛的老李說「我那年去北京看過,點著後,一團火球騰空而起,在天上變成兩條龍,圍著中間一個大火球旋轉!」人們認真地聽,焦急地盼,天色終於黑透了,父親非常有儀式感地去點那煙花,果見騰空飛起兩隻火球,在空中炸響,四散開來,五光十色,煞是炫目,接著又飛起一對,人們驚呼著,直到那火球飛盡,人們仍目瞪口呆地等了足有五分鐘,醒悟過來後笑罵著老李能吹,但也感慨被震撼到了,意猶未盡回家準備年夜餃子和發紙(年夜飯前的一種儀式,放鞭炮雙響,燒黃裱紙祭奠先人,辭舊迎新)。

    大年初一,自然是走家串戶拜年了!男的晚輩和媳婦們要給長輩們磕頭,最熱鬧的是看剛過門的年輕媳婦挨家挨戶給親戚磕頭,新媳婦在眾人的圍觀下害羞又緊張,長輩笑眯眯地滿意地將提前準備好的三元或五元紅包遞給新媳婦。當時感覺像看耍猴兒一樣的遊戲,雖然年紀小也替那年輕媳婦尷尬。好在姑娘孩是不用磕頭的,暗自慶幸。

    我最害怕去請家堂的人家,據說是過年要把老祖宗請回家過年,依在母親身邊偷偷去看家堂上有啥,猜想那坐著很多老人正看著我們,也會悄悄觀察那供品會不會被他們吃掉,後來乾脆拒絕去請家堂的親戚家拜年。

    大年初五之前是不允許摔破東西的,端拿碗碟都要小心翼翼,如果沒有摔壞什麼便十分慶幸,逃過一劫似的。破五前不允許動剪刀,否則年內犯口角,過年精神最累的莫過於各種禁忌。每過去一關都要鬆口氣,暗想還是平常日子好。

     正月十五,撒花燈,父親和哥哥們會用谷糠玉米穰淋上柴油在天色剛黑時一小堆一小堆從院內撒向街巷,一條火龍蜿蜒而去,我和弟弟拎著紙糊的小燈籠歡呼雀躍於左右,村裡的鼓鑼隊已經過來了,吹嗩吶的鼓著腮幫子搖頭晃腦喜氣洋洋,鼓手掄圓膀子鼓點密集,打鑼的半天才有個機會,猛地一錘震天悅耳,打鈸的不急不徐,鈸上系的紅綢子亦十分耀眼。這樣一個小小的樂隊雖然不專業,也使寂靜的山村熱鬧非凡了!直到被柴油煙燻得眼鼻烏黑,至夜半方散去。

    大年的尾聲是在二月二,二月二龍抬頭,煮豬蹄子和豬頭,理髮,因為有正月不剃頭的令道,正月剃頭方舅舅,舅舅會不高興的,不管頭髮瘋長到多長也要捱到二月二以後。炒龍豆,將黃豆泡好在室外凍一夜,第二天用沙土炒熟,酥脆的豆香令人垂涎。

    過了二月二,學生準備開學,大人準備春耕。

    年過了,日子還長。

    在素常的日子裡還是盼望著充滿儀式感的大年。

 

相關焦點

  • 蒸年糕,過大年
    《蒸年糕,過大年》作者:施美鳳△今年自己家蒸的年糕臘月過半,家裡開始置辦年貨了。醃了一缸鹹肉,浸了二斤筍乾,稱了各式瓜子水果。又聽媽媽在跟爸爸商量:「今年我們自己蒸年糕吧。」爸爸說:「已好多年沒蒸了,還是省點力,去超市買點吧。」
  • 小洋人陪你爆笑過大年
    小洋人陪你爆笑過大年 更有歡歌笑語和超多精彩節目 就讓小洋人陪你一起爆笑過大年吧!
  • 「周知」集體過大年,今年有新規!
    (四)活動方式與範圍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相結合,與文化文明志願輔導工作相結合,與「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到人民中間去」烏蘭牧騎+基層綜合服務活動相結合,組織各個駐村工作隊和嘎查村開展以「村民集體過大年」為主的集體文化活動;自然村較多的嘎查村,根據村民需求,以自然村為單位自行組織開展「村民集體過大年
  • 《2020星光嘉年華》與你相約紅火過大年
    《2020星光嘉年華》春節特別節目我們邀請多位老藝術家與星光大道歷屆冠亞季軍及優秀選手同臺,以歌舞、戲曲及語言等多種節目方式與電視機前的觀眾一起分享年味、分享幸福、分享平凡崗位中百姓的真實生活,以歌頌祖國、歡度新年、共築夢想為主線,在歡快祥和的氛圍中陪伴您一起與星光家人過大年。
  • 《小豬佩奇過大年》真人表演加動畫創新模式
    《啥是佩奇》是一部天才短片《小豬佩奇過大年》是一部優秀的電影。顯然,宣傳片和電影是兩種風格的東西,雖然核心是家庭和團圓。我兩者都喜歡。「小豬頁是新的一年」是我所期望的模式。真正的節目和動畫是非常簡單的關於中國北方一個家庭的新年故事。最大的亮點是大量歌舞,由朱亞文、劉芸、阿雷瓜、方慶珠等明星劇目充分演繹。
  • 社會佩奇也要過春節,掌聲送給《小豬佩奇過大年》!
    根據電影局最新的備案公示,名為《小豬佩奇過大年》的電影已經通過立項備案,備案單位為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和Entertainment One UK Limited(小豬佩奇版權方),電影類型為中外合拍影片。根據公示表裡面的劇情梗概來看,小豬佩奇電影將把國外卡通形象「小豬佩奇」和中國傳統節日結合,大致講述了湯圓、餃子一家和祖父母除夕團聚,共同體驗傳統習俗的故事。
  • 紅紅火火 放大「價」過大年
    新的一年 鴻運當頭來;一抹紅吧~紅紅火火,放大「價」過大年:
  • 北京故宮:「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開幕
    ↑2019年1月23日,北京故宮,觀眾在參觀「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CICPHOTO/劉憲國 攝當日,北京「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在故宮乾清宮東廡正式拉開帷幕。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己亥年春節,故宮博物院特舉辦春節大展「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作為該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宮裡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融匯了故宮歷史及院藏文物中蘊藏的過年元素,運用數字投影、虛擬影像,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代藝術設計相交織,組成創新的文化體驗空間,運用互動捕捉等方式實現春節文化與人的互動。
  • 金醬酒陪您歡歡喜喜過大年
    迎新春,辭舊歲,歡歡喜喜過大年
  • 包餃子、看表演、逛廟會 中外居民北京「過大年」
    包餃子、看表演、逛廟會 中外居民北京「過大年」 2019-01-27 17:45: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大年初二拜年詞大全 大年初二拜年祝福語、大年初二拜年祝福語圖片
    沏一杯,幸福...20xx大年初二祝福語正月初二拜年賀詞大全 - 百度文庫發布時間: 2021年10月12日正月初二祝福到:過大年,放鞭炮;團圓飯,好味道;人團圓,喜氣鬧;家安 樂,福氣報;平安符,家裡罩;幸運籤,都抽到;新一年,萬事好一是一,二是二,今天祝福才有味兒:不搶早,不遲到,大年...2022虎年新春大年初二拜年問候祝福語帶圖片大全,虎年新年...其他人還在搜2020
  • 上海以情景劇推介「樂嗨上海過大年」
    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程梅紅率滬上部分文化和旅遊企業代表分別走進江蘇省鹽城市和泰州市,推介「時尚之都魔力上海」「樂嗨上海過大年」系列春節民俗活動。情景劇《樂嗨上海過大年》寓情於景,深入細緻地介紹了上海特色文化和旅遊資源,並圍繞「時尚之都、魔力上海」主題,重點介紹了黃浦江「世界會客廳」「建築可閱讀」「臨港世界海岸未來之城」等高美譽度的城市旅遊名片。
  • 歡歡喜喜過大年(聽故事+DIY糖霜餅乾)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春節、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 適合新年噴的香水,紅紅火火過大年!
    突然心血來潮想種草新年的香水,名字味道都很適合新年,紅紅火火,香噴噴的一起過新年呀~嬌蘭 滿堂紅香氣由前調裡清新的柑橘氣息開場,隨後迎來非常華麗豐富的花香與木香,說是一場嗅覺盛宴也不為過,尾調的皮革與樹脂溫暖且迷人。整體是有內容、有溫度、有內涵、有氣質,男士必備香。
  • 河北省唐山市文化路街道逸翠園社區開展「乾乾淨淨過大年」活動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河北訊(公益記錄者:王建宸)2020年春節將至,為努力營造「整潔衛生、規範有序、溫馨和諧、平安健康」的節日氛圍,文化路街道辦事處積極響應路北區「乾淨迎新春 文明過大年」的倡議書,發出全街倡議,近日,逸翠園社區全面開展「乾乾淨淨過大年」環境整治主題活動,確保轄區居民過一個乾淨
  • 「春節過大年」是Spring Festival,那「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
    不過,在過大年之前,我們一般都會提前一星期過小年。大家都知道,「春節過大年」是Spring Festival,那「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1)「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過小年」其實很簡單,你首先想到的是啥,那它就是啥。
  • 「浮梁紅・守千年」浮梁百村過大年系列活動在北京發布
    其中,由清華C-LAB「中國節日創意發展計劃」助力浮梁縣聯合發起的「浮梁紅·守千年」浮梁百村過大年系列活動也做了重磅發布,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殷秩松,浮梁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偉秀,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沙,SMART 度假產業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王旭,清華C-LAB美好食品實驗室執行主任褚潔,鵬匯體育 CEO 吳剛,原鄉映客 CEO 李燕寧等領導嘉賓參與發布環節。
  • 《小豬佩奇過大年》豆瓣4.5分,僅1/3動畫片,掛羊頭賣狗肉
    春節前憑藉預告片《啥是佩奇》走紅網絡的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正式上映僅兩天,就被眾多帶孩子去觀影的網友吐槽為「欺騙感情的圈錢之作」「動畫片長僅1/3」「讓所有人都尷尬」「我女兒看動畫部分還好,看真人部分就哭鬧」。
  • 啥是佩奇是什麼廣告導演張大鵬是誰 小豬佩奇過大年宣傳片
    導演張大鵬,也是《小豬佩奇過大年》一片的導演。這次合作的內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這是《小豬佩奇過大年》電影的宣導片,同時也是中國移動的植入廣告片。如果對這個目的不熟悉的朋友,請再看一次本片。  點擊觀看:廣告《啥是佩奇》——《小豬佩奇過大年》電影宣傳片
  • 大年初一過大年,在農村講究這一天不能洗頭和洗衣服,這是為啥呢
    大年初一,也是我們新春佳節過大年的時刻,也是我們拜年的時刻,在農村過大年,大年初一是必須要早早的起來,去挨門串戶的去拜年,我們這裡還講究磕頭,還必須要真磕,大年初一,萬象更新,在民間更是有諸多的說法和講究,其實在農村過大年,要是沒有諸多的講究,真的跟過年不放鞭炮也有,缺少了點什麼似的,雖然鞭炮現在很多地方不讓燃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