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魔和哈利·波特其實是同一種人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書單君 書單

今年,哈利·波特40歲了。

明天,「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4K修復版將在內地重映。這是屬於所有還未丟失童心的人的共同節日。

海報上依然是那個戴著圓眼鏡的青澀男孩,小哈利似乎從來都沒有長大過。當年那些相信魔法存在的孩子,即使已經長大成人,也有相當大一部分,依然還相信魔法的存在。

「哈利·波特」系列到底有什麼魅力,即使過了近20年,還有如此多的人熱愛他。

其中的秘密,絕不是魔法那麼簡單。書單君認為,《哈利·波特》真正的魅力,其實是一顆純真的童心。

我們在功利至上的社會上打拼得太久,往往會把內心最柔軟,最單純的一部分藏匿起來,久而久之,有些人便把它給弄丟了。

但依然有部分人,不願意遺失童心,於是他們把它寄托在「哈利·波特」裡。因為善良勇敢的小哈利,象徵的正是每個人心中,照亮平庸日常的那粒魔法之光。

《哈利·波特》從來都不是童話故事

據說,哈利·波特的誕生起源於JK羅琳的一次旅行。

在從倫敦去曼切斯特的火車上,她偶然透過窗戶,看到一個戴著眼鏡的小男巫衝她打招呼,於是立刻決定以此為起點,寫一本魔幻題材的小說。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

這個小男孩其貌不揚,戴黑色的圓框眼鏡,有點怯懦。跟別人不同的是,他頭上有一個閃電形狀的傷疤,還能跟蛇對話。

小哈利一直寄住在很嫌棄自己的姨媽家,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個神秘學校的通知書。

很快,他擁有了自己的貓頭鷹,又通過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登上了前往霍格沃茨學院的列車,一場通往魔法世界的冒險就此展開。

最後,他打敗了魔法世界人人談之色變的伏地魔,為動亂已久的世界,帶來了和平。

乍一看,《哈利·波特》其實有點像美國超級英雄的故事,一個代表正義的男孩,不斷磨礪成長,最終打敗邪惡勢力 ,拯救整個世界於水火之中。

但認真看過以後,你會發現兩者有著完全不同的內核。

超級英雄故事是講給大人們聽的童話故事,其中的邏輯簡單直接,非黑即白,而《哈利·波特》的故事雖然發生背景為魔法世界,本質上卻是一個「成人故事」。

JK羅琳並沒有想要粉飾現實世界的黑暗,她所設置的人物也沒有絕對完美的,看似慈祥靠譜的鄧布利多,在幫助哈利·波特的背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為哈利而犧牲的斯內普教授,某種程度上,也害哈利成了孤兒。

《哈利·波特》的讀者不乏很多孩子,JK羅琳在創作之初,一定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什麼她會覺得孩子們需要接收這樣的信息呢?

書單君想,也許是羅琳想讓每位讀者都了解到,真正的童心是怎樣的。

詞典上對於童心有以下兩種解釋,一是孩子氣,二是本性,真心。

我們似乎很容易注意到表象的童心,穿一件卡通T恤是童心,去坐旋轉木馬是童心,開心時像孩子一樣蹦蹦跳跳也是童心.......

但真實的童心遠不止於此,童心更像是赤子之心,是率直、純真、善良、熱愛生命、好奇而富有想像力、生命力旺盛。

這種能力每個人生來都有,卻只有少數的人能保留下來。

Jk羅琳想通過《哈利·波特》告訴我們,孩子氣固然寶貴,但在經過種種磨難、考驗後所擁有的童心,才是真正難得的,也是我們應該不斷追求的。

而哈利·波特之所以如此長盛不衰,也許是因為,不管何時進入魔法世界,我們都能夠與久違的童心相遇。

伏地魔和哈利·波特,本可以成為同一種人

《哈利·波特》中,最大的死對頭就是哈利·波特和伏地魔,但這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雷同的。

在伏地魔還不是沒鼻子的怪叔叔前,他叫做湯姆·裡德爾,出生、成長於孤兒院,因為會魔法而備受欺凌。

哈利父母雙亡,寄住在姨媽家,睡在陰暗狹窄的櫥櫃裡不說,還要受盡冷嘲熱諷。

後來鄧布利多帶伏地魔進入霍格沃茨魔法學院,而海格護送哈利入校。

他們的人生轉折發生在同一階段,此後卻像兩條相交線的後半部分,漸行漸遠。

雖然備受欺凌,但哈利對身邊的人從來沒有太大的惡意。

初次在火車上見到羅恩時,即便自己並不富有,他仍然慷慨地請這位朋友吃了一堆零食。

後來甚至不顧生命危險,從大火中救出了他的死對頭馬爾福。

哈利當然並非完人,他好奇心過於旺盛,有時還會很莽撞,但他性格中的童心,是難能可貴的。

很多看過《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觀眾,可能都對其中一個場景印象深刻,那就是哈利發現了厄裡斯魔鏡——一面能夠折射人慾望的鏡子。

哈利在鏡中看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為了能夠感受家庭的溫暖,他不惜多次違規,回到鏡子前。

鄧布利多教授知道以後,告訴他:

「世上最快樂的人,才能在鏡中看到真實的自己,鏡子反映出的,正是我們心中最渴望的事。但鏡子不能提供我們真正的知識或者真相,人類總是在鏡子中虛度光陰,甚至因此而發瘋。人不能活在夢裡,不要依賴夢想而放棄生活。」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哈利很快回歸了現實。

而伏地魔則全然相反。

霍格沃茨為他創造了一個相對舒適平和的環境,按理說,他應該對此感到感激,最起碼,應該做到友好相待。但五年級時,伏地魔偶然發現斯萊特林的密室,放出了密室裡的蛇怪,殺死了桃金孃,他一點不為此覺得不安,還把這件事栽贓給了海格。

伏地魔和哈利·波特都有對魔法的天賦,鄧布利多甚至稱伏地魔是,他所見過的「霍格沃茨有史以來最聰明的學生」。然而,哈利·波特把這種能力用在了幫助他人、與壞人鬥爭上,而伏地魔則將其用在了傷害他人和製作魂器獲得永生上。

在聽說了自己將會被哈利殺死的預言後,他立刻前去殺害哈利,即便哈利只是一個手無寸鐵的嬰兒。

最後卻弄巧成拙,不但沒能殺死他,反而在某種程度上,讓哈利成為自己最大的軟肋,最終被哈利親手殺死。

如果伏地魔沒有被自己的欲望吞噬,始終保有童心,也許,他有機會和哈利·波特成為同一種人,過上真正幸福的生活,而不是掉進自己的厄裡斯魔鏡中。

日常生活中,伏地魔很多,哈利·波特的存在卻顯得很是稀缺。

我想,很多人如此想要相信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因為真的覺得魔法能夠改變生活,而是希望自己不要被同化為「伏地魔」,更希望即便處在複雜艱難的生活裡,也能像哈利一樣,始終有勇氣捍衛自己的童心與本真。

童心不是嬌柔的花朵

其實童心,是一個有些被濫用的詞。

和「夢想」」情懷」「正能量」一樣,它們都有著無比珍貴的出發點,卻因為在商業社會中被包裝、販賣,而變成了口號和標籤,失去了原來的味道。

以至於到了現在,未經世事的天真可以被叫做童心;逃避長大的幼稚可以被叫做童心;過度保護的巨嬰也可以被叫做童心。

上述畸形的觀念,在我們的社會中比比皆是。更糟的是,很多成年人都處在這樣畸形的兩種極端裡。

一種是,肉體已經成熟,內心卻完全還處在低齡兒童的階段。

武志紅在《巨嬰國》裡提出了中國式巨嬰的概念:作為成年人,極度自私,只求索取沒有奉獻,絕對的以自我為中心,所有人都要圍著他轉才是正確。

把別人的幫助、贈予視為應該,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全世界都是欠他的。另一方面,他們又喜歡把自己依附於某種權威。這種權威往往是自己的父母。

這樣的人,就是典型的巨嬰。

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學院中的死對頭,馬爾福,本性並不邪惡,最後也向哈利敞開了心扉,和以前的同學們一起合作,拯救了巫師世界。

但是就早期而言,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巨嬰形象。

馬爾福的家境特別好,作為家中獨子,更是被父母寵上了天。這造就了他傲慢自大,喜歡炫耀的性格。

在原著中,馬爾福的口頭禪就是「我爸爸……」,仿佛老爸的成就是他自己的成就。

這不就是「哈利·波特」版的「我爸是李剛」麼。

另一種成年人,則是完全脫離了稚氣,卻也丟失了那些孩童時最寶貴的東西,譬如相信善良、勇氣和愛的力量。

《哈利·波特》中那些最終倒戈,臣服於伏地魔的成年巫師,都是這樣的代表。越是丟失了這些純真之心的人,就越容易被欲望所誘惑。

之前有網友嘲笑說,強大如斯的伏地魔,他永恆的對手居然是一群高中生。

但其實少年身上有著成年人所不具備的東西,那些東西每個人都有過,只是人長大以後,容易把它弄丟了。

真正可貴的童心,還是哈利·波特本人。他經歷過悲慘的童年,成長以後也一直被伏地魔的陰影籠罩,經歷過一般小孩不會經歷的殘酷現實。

這樣的小哈利,也一直沒有丟失自己的純真之心。

它不是在玻璃瓶裡被精心保護的花朵,經不起一點現實的風雨。而是即使身在黑暗之中,也能從愛和陽光裡汲取養分,穿過黑暗,直面邪惡。

有句話說,屠龍的少年最終往往會變成惡龍。而讓小哈利最終沒有變成惡龍的,正是他那顆被無數「哈迷」們所愛著的童心。

✎✎✎

重映日即將到來,書單君的朋友圈裡,一群「哈迷」在歡呼雀躍。

雖然《哈利·波特》最初是一部寫給孩子的書,但真正熱愛「哈利·波特」的人,大多都是成年人。他們平時散布在各個行業領域,對於社會的各種規則諳熟於心。

但是「哈利·波特」的魔法,使他們集結起來。就像是散布在「麻瓜」中的巫師一樣,見識了現實的殘酷,這群人還依然相信有魔法的存在。

是他們傻嗎?還真不是。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上說過:

我們不需要魔法來改變世界,我們自身已經擁有了需要的所有力量:我們有能力更好地想像。

是的,我們人人都是「麻瓜」,被囚困在沒有魔法的平凡世界裡。

但總有些人不甘認命。他們明白現實是怎樣的,卻依然選擇相信「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世界是真實存在的。

他們所相信的,正是高於平庸日常的想像力,是純粹的勇氣和愛,也是世界會變得更好的念頭。

而只要你相信,它們就會存在。這不正是我們這個平凡世界裡,真實存在的魔法嗎?

作者 | 鄒雨 輕濁 編輯 | 燕妮

圖源 |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20年後重映:我發現,伏地魔和哈利·波特是同一種人
    伏地魔和哈利·波特,本可以成為同一種人《哈利·波特》中,最大的死對頭就是哈利·波特和伏地魔,但這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雷同的。在伏地魔還不是沒鼻子的怪叔叔前,他叫做湯姆·裡德爾,出生、成長於孤兒院,因為會魔法而備受欺凌。哈利父母雙亡,寄住在姨媽家,睡在陰暗狹窄的櫥櫃裡不說,還要受盡冷嘲熱諷。
  • 《白蛇緣起》男主吸引女主的一點,精神上的相吸,他們是同一種人
    首先,《白蛇緣起》關於阿宣和小白的愛情,就是簡單的顏控一見鍾情?發展太快嗎?我認為沒那麼簡單,男主人設是一個善良的,有自己價值觀,主見的人,面對苛重的徭役他以不捕蛇來進行無聲的反抗,當然有人會說男主怕蛇呀!所以才不捕蛇的呀!
  • 雖然都屬於黑魔王,讓我來告訴你,伏地魔和格林德沃斯哪個更強大
    上次告訴你斯內普和哈利波特的感情糾葛。今天會告訴你哪個更強大,伏地魔還是格林德沃斯!雖然都屬於黑魔王,但綠沃德可以從三個方面徹底粉碎伏地魔!請仔細聽我和你說。美與造型的失敗 他們都說美就是正義。這是正確的。他們兩個都是黑魔王的。當他們去那裡停留的時候,誰會是最吸引人的!格林德沃年輕時是個漂亮的金髮女郎。通過照片和回憶,我們可以看到格林德沃年輕時的美麗。
  • 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什麼材料和杖芯 伏地魔魔杖介紹
    標籤: 魔杖 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什麼材料和杖芯?在遊戲中很多玩家對領取魔杖非常感興趣,其中電影版的哈利波特中最大反派伏地魔也有一個強大是的魔杖,那麼大家知道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什麼材料和杖芯嗎?下面小編帶來了伏地魔魔杖材料解析嗎,一起來看看吧!
  • 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是什麼?伏地魔魔杖材料和杖芯
    那麼伏地魔用的是啥魔杖呢?鳳凰羽毛紫衫木是誰的魔杖?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哈利波特魔法覺醒》鳳凰羽毛紫衫木魔杖含義,一起來看看吧。  鳳凰羽毛紫衫木魔杖含義  哈利波特手遊伏地魔魔杖用的啥材料和杖芯紫杉木(Yew)  紫杉木魔杖是更加罕見的品種,而它們理想的主人同樣不同尋常,偶爾甚至會臭名昭著。
  • 《和平精英》伏地魔怎麼克制 對付伏地魔技巧分享
    反斜坡伏地圖 粗壯的樹木下方和成片的灌木叢也是伏地魔們的絕佳藏身之處。 HDR高清品質+開啟陰影效果 將畫質調至流暢品質並關閉陰影效果,雖然這樣會令植被和環境的光效表現差一點,但是在同樣的鏡頭下,你會發現伏地魔會顯得更為突出!
  • 科普:伏地魔是什麼意思 伏地魔是什麼梗
    導 讀 最近在射擊遊戲中伏地魔成為了新的熱詞,這裡的伏地魔可不是哈利波特的那位,那麼伏地魔究竟是什麼梗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 《哈利波特》:格林德沃和伏地魔,誰才是「最強黑魔王」?
    由於伏地魔是《哈利波特》中的反一號,靠著戲份多的優勢,在這場「最強黑魔王」的比拼中,曾經一度佔據著上風。可這一情況,隨著《神奇動物在哪裡》的上映,大有要翻盤的跡象。尤其是格林德沃在顏值、衣品和嘴遁上,還都要遠遠甩伏地魔幾條街。
  • 最強蝸牛伏地魔在哪 伏地魔位置介紹
    18183首頁 最強蝸牛 最強蝸牛伏地魔在哪 伏地魔位置介紹 最強蝸牛伏地魔在哪 伏地魔位置介紹 來源:18183
  • 《哈利波特》伏地魔和格林德沃兩代魔王,你選擇誰?
    伏地魔和格林德沃兩代黑魔王之間的競爭,一直是影迷們談論最多的話題。由於伏地魔是《哈利波特》中的頭號反派,憑藉眾多劇目的優勢,伏地魔一度在「最強黑魔王」的競爭中佔據上風。尤其是,格林德沃與伏地魔相距甚遠,在美貌、衣著和嘴巴上都遠遠超過伏地魔。其實,這種東西的力量,除了正面的PK,真的很難衡量。今天不妨從其他方面來比較一下這兩個著名的黑魔王。一,對死亡的態度眾所周知,伏地魔害怕死亡。他造了七個魂器攻擊天地。但即使加了7條命,他還是不敢冒險。
  • TESIRO通靈見證"伏地魔"為"比爾·韋斯萊"頒獎
    柏林電影節合作夥伴TESIRO通靈見證了本次柏林電影節SHOOTING STARS中出現了最戲劇性的一刻: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分別出演「伏地魔」與「比爾·韋斯萊」兩角的Ralph Fiennes(拉爾夫•費因斯)與Domhnall Gleeson出現在同一臺上。並且由「伏地魔」為「比爾·韋斯萊」頒獎。
  • 《最強蝸牛》伏地魔在哪 伏地魔夥伴位置一覽
    最強蝸牛伏地魔在哪?我們要去哪裡尋找伏地魔呢?
  • 《哈利波特》——伏地魔歸來
    上期說到伏地魔在蟲尾巴的幫助下獲得了一具嬰兒般的肉身。這具嬰兒般的肉身承受不了伏地魔強大的魔法,所以伏地魔需要真正的復活。其實伏地魔自從肉體死於魔法反噬,殘破的靈魂躲到阿爾巴尼亞後就一直在尋找復活的辦法。
  • 《最強蝸牛》伏地魔怎麼獲得 伏地魔獲得攻略
    伏地魔體形瘦弱,但也是我們的夥伴。獲得他需要什麼前提條件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最強蝸牛伏地魔獲得攻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強蝸牛伏地魔獲得攻略 獲得途徑: 3s貴重物物種起源獲得。
  • 《哈利波特》——伏地魔的蟄伏
    直到他從蟲尾巴口中得知了波特家的藏身之所,於萬聖節當晚來到戈德裡克山谷,準備殺死搖籃中的哈利時,卻沒有想到,莉莉用愛的魔法使伏地魔的咒語反噬了,伏地魔自此失去了肉身。伏地魔的肉體被殺死,但是他的靈魂殘片四處飄蕩,最終逃到了阿爾巴尼亞。此時的伏地魔只能像寄生蟲一樣活著,為了不讓傲羅發現他,他附身在一些小動物身上。
  • 伏地魔是混飯圈的是什麼梗什麼意思?網友為什麼說伏地魔是混飯圈的
    伏地魔是混飯圈的怎麼回事?近日,小編看到一個熱搜稱伏地魔是混飯圈的,讓小編有些懵。大家都知道,伏地魔是哈利波特裡面一天個反派人物,而飯圈是一個明星的粉絲群體,伏地魔怎麼就成了混飯圈的了。伏地魔是混飯圈的是什麼梗什麼意思呢?相信大家也比較好奇吧,小編就來給你們梳理下這關係。
  • 伏地魔的黑化之路!《伏地魔:後裔之源》到底講了什麼?
    伏地魔的黑化之路!《伏地魔:後裔之源》到底講了什麼?哈迷們對於哈利波特系列的喜愛大家都有目共睹,但是國外哈迷曾經眾籌了一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番外《伏地魔:後裔之源》。那麼這個故事到底講的什麼呢?那時候四大學院的學員,還都很要好,女主還暗戀少年伏地魔——湯姆·李爾德。堅決維護魔法界血統絕對純正的湯姆,勢要集齊四大魔法學院的遺物——冠冕、金杯、寶劍和吊墜,並下決心要消滅不配使用魔法的「泥巴種」。憑藉一身蓋世魔法,湯姆做到了。但一直暗戀少年伏地魔的女主,為了喚醒他的善良本性。也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 巔峰時期的格林德沃和巔峰時期的伏地魔,到底誰更厲害?
    格林德沃之罪豆瓣評分7.3,和毒液的評分差不多,在好萊塢商業片中,屬於可以一看的行列。格林德沃之罪由小雀斑、約翰尼德普、裘德洛等主演,說實話神奇動物2的劇情主要是為格林德沃和鄧布利多的世紀之戰做鋪墊,算是一部超長預告片了。影片中信息量很大,各種隱藏彩蛋更是多至56個,對於沒有看過哈利波特系列的觀眾來說,可能會看得一臉懵。
  • 《哈利波特》:伏地魔的長生之路
    伏地魔(Lord Voldemort)意思是躲避死亡。伏地魔曾說過:我在長生的路上比誰都走得遠。所以伏地魔是一個特別渴望長生之人。這也符合越強大的人也就越恐懼死亡。在書中也有關於伏地魔選擇魂器的解釋。那就是鄧布利多解釋過,說伏地魔不想依賴於魔法石,因為魔法石所製造出來的長生不老藥是有依賴性的,伏地魔不喜歡依賴於某樣東西。其實在《三兄弟》的故事中,就能看出真正能躲開死神的方法不是強大的魔法,也不是能使人復活的復活石,真正能躲開死神的方法是讓死神找不到你。
  • 《哈利波特》:伏地魔的作死之路
    前期說到伏地魔通過一系列計劃復活了,他重新擁有了能承載自己強大魔法的肉身,雖然這個肉身不怎麼樣,甚至還是個禿頭,但是他變禿了也變強了,智商也下線了。而且縱觀伏地魔的一生,少年時期他就很冷靜,進入霍格沃茲更是表現得品學兼優,並且有超強的策劃能力,以及很擅長蠱惑人心。所以如果拋開哈利的主角光環,怎麼看伏地魔都贏定了。特別是鄧布利多死後,已經沒人能抗衡他的強大實力。可惜他還是輸了。小編就來分析一下伏地魔的作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