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的熱播,讓我們看到中年女演員的尷尬。
「祝無雙」倪虹潔,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成了「媽媽專業戶」,未婚未育,年歲不大卻給至少七八個男星或女星當過媽,實在令人唏噓。
資本市場的無情,審美觀的扁平,劇本的缺失,讓本該大放光彩的中年女演員不可避免的明珠蒙塵。
然而,就在最近,一部被大家瘋狂吐槽的熱播劇《燕雲臺》中,卻上演了一幕中年女演員絕地反擊的暢快場景。
45歲港星佘詩曼,演起了50歲演員劉奕君在劇中的大女兒。
看著佘詩曼衝幾乎同齡的爹爹撒嬌賣萌,一副小女兒態很是生動,毫無違和之感,禁不住心生感嘆:
原來,中年女演員不是只有演媽媽的命。
雖然,職場天花板仍真實存在著,可總有人,憑藉務實的態度細細籌謀,紮實的演技攢足底氣,在並不平坦的演繹之路上走得堅定從容。
就像佘詩曼那樣。
1
1975年,佘詩曼出生在一個還算富裕的香港家庭。
5歲那年,父親突遭車禍離世,無憂無慮的童年從此和她告別。
別人都說,佘媽媽很堅強,丈夫離世時一滴眼淚都沒流。可懂事的佘詩曼,卻看得到母親的悲傷和不容易。
為了不讓母親操心,她很早就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極其清醒的認知。
她明白去國外鍍金很重要,就省吃儉用,自己賺學費去瑞士念酒店管理專業。
她懂得不自立的女人無法幸福一輩子,就毅然和讀書時認識的富家男友分手,不再浪費時間。
她更知道,若想改變命運,參選港姐是最佳捷徑,即使穿著泳裝緊張到渾身通紅,她依舊勇敢面對。
1997年,港姐舞臺上,佘詩曼頭頂「小劉嘉玲」的美譽,一路過關斬將榮獲港姐季軍。
也許,是上天為彌補從小吃太多苦的佘詩曼,竟然給她安排了一個錦鯉體質。
本來被TVB寄予厚望的冠亞兩位港姐,為爭奪同一個富豪大打出手,醜態百出,遭公司嫌棄,所有資源順其自然地傾到了第3名佘詩曼身上。
很快,她就獲得了在《雪山飛狐》中飾演女主角苗若蘭的機會。
可沒想到,人生中的第一個女主角卻成了噩夢的開始。
因為沒有任何演戲經驗,站位,走位,如何對白,佘詩曼通通不會。
在快節奏的圈子裡,她的不專業引起了工作人員的極大憤慨。
副導演會因為她遲到一分鐘而遷怒,拿起劇本朝她身上砸,一直尾隨著不停破口大罵;導演會喊她到監視器前看回放,當被迫直視真實演技時,她羞愧地直流眼淚。
佘詩曼,一度想過放棄。
但她無法後退,做TVB的籤約演員,必須一場場,一天天,不停歇地拍。
而且,單親家庭長大的她,早就把爭勝要強刻在骨子裡。
氣息弱就每天大聲念報練臺詞,響到鄰居都能聽見;演技遜,就對著鏡子反覆磨哭戲,哪怕一天只睡一個小時,也要練。
她時刻提醒自己,只要接了這份工,就投入100%的精力好好做下去,對得起觀眾和自己。
因為,功夫下到了,頑石總能開竅。
2
就這樣,佘詩曼不聲不響地3年拍了7部電視劇。
蛻變的過程有多煎熬,只有她品嘗得到。
我們看到的是,木訥的她變得靈動,演技更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提升著。
終於,佘詩曼憑藉《十月初五的月光》中「祝君好」這個活潑俏麗的短髮女孩一角,拿下「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獎」。
至此,佘詩曼迎來了事業春天。
她有底氣跟美豔絕倫的黎姿在《倚天屠龍記》中,同臺比美。
她能在神仙打架的《金枝欲孽》中,毫不膽怯地貢獻出讓人頭皮發麻的經典照鏡子片段。
她在《鳳凰四重奏》中,獨創地一人分飾四角,一舉捧得雙料視後桂冠。
頒獎現場,她激動地感謝TVB,感謝那些說她雞仔聲不會演戲的人,鞭策著單親家庭走出的內向女孩,一步步成長為任爾東南西北風也巋然不動的實力派。
其實,她更該感謝的是自己。
從青銅到王者,從群嘲到眾贊,是她苦挨過無數個哭泣的黑夜後,赤手空拳將自己送上了強者寶座。
其實,她也有捷徑可走。
在最艱難的群嘲時刻,她曾有個大自己19歲的忠心追隨者。
只要佘詩曼放棄事業回歸家庭,一定衣食無憂,可她卻對嫁入豪門沒有興趣。
再後來,她又在和陳浩民,鄭嘉穎的戀情中浮浮沉沉,飽受情傷。
雖然總是遭遇無疾而終的戀情,但佘詩曼不是戀愛腦,她很清楚,漫漫人生路上,戀愛只是一部分。
對的堅持,錯的放手,頭腦清醒地朝著心中目標勇敢前行,才是最正確的航向。
3
成為TVB當仁不讓的一姐後,佘詩曼仍是每天只睡一個小時的勞模典範。
她一年拍100多集電視劇,平均一天拍攝十六七個小時,趕工時,有過5天4夜不合眼。
就像一臺不知疲憊的永動機,不斷驅使自己往前衝。
拍攝《帝女花》時,因為太過疲憊不慎滑倒磕在茶几上,她堅持不停工,結果下巴上留下一道傷痕,至今仍看得到。
拍攝《火舞黃沙》時,為了追求最佳表演效果,她不用替身,居然踩在一處腳下鬆動的懸崖邊,情緒飽滿地拍完了整場戲。
也是在這部戲裡,她吃盡了苦頭,跌碎過兩顆牙齒,咬斷了一點舌頭,滿嘴是血。
有人曾問,用得著那麼拼嗎?
佘詩曼笑著解釋,自己不是一個能夠停下來休息的人。
她坦言,自己事事都講求實際,明白自己所需及追求的生活。只曉得賺錢的一刻起,就知道做人實際點會更好,她會選擇一切靠自己。
還記得有導演感嘆說,佘詩曼是香港人的一部分。
除去大家是看著她的戲長大之外,更多的是,她身上有著港女的務實精神。
拎得清,看得透,目標感極強。
任何時候,不埋怨不退縮,用可敬的專業態度,竭盡全力拼事業,成就自我。
2011年,佘詩曼為尋求新挑戰,離開TVB北上拍戲。
路相當不好走,有近半年的時間無戲可拍。
不過佘詩曼相當理性,有機會就抓住,不管劇本好不好都接下來,只管用心去演。
這也鑄就了她的傳奇之處,劇再爛,她的演技永遠不掉線。
好在,機會總屬於有準備的人。
2018年,一部《延禧攻略》讓佘詩曼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她不靠煙燻妝黑化,僅憑眉目間的傳神表演,就將一個女人絕望時內心的波濤情緒渲染地淋漓盡致。
四十不惑的局限,給人作配的尷尬,通通沒有將佘詩曼打敗,她僅憑74天的拍攝時長,就拿到了全劇組最高片酬。
這個被譽為「TVB最後一個當家花旦」的女人,從未讓人失望過。
4
如今,已經45歲的佘詩曼過得從容。
她不畏懼「黃金剩女」的稱謂,依舊相信愛情,渴望尋求到有趣的另一半。
她獨居在月租高達29萬元的豪宅中,做飯追劇看書,怡然自得。
在人人都說中年女性太難的當下,佘詩曼的雲淡風輕反到給眾女性指了一條明路。
找一份喜歡的職業,力求做到最好,擁有別人拿不走的實力;努力去愛,不辜負人生中任何一個享受甜蜜戀情的好時光。
沒有愛,不要緊,那就努力賺錢;沒有錢,也別慌張,千萬不要忘了增值自己。
當一切都靠自己努力打拼得來,雖然不算大成就,但一定是最可靠、最踏實的。
再來看看最近佘詩曼和唐嫣的合影,照片中的她,身形窈窕,氣質絕佳,眉眼間熠熠生輝,有一種和歲月握手言和的從容美好。
這樣的45歲,實在太美了。
-END-
參考資料:魯豫有約 北京青年周刊 談資 佘詩曼微博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