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兒園已停擺近3個月,開學時間未定,且滯留國外的外籍教師返程無期。雖然老師們每日辛苦地準備線上教學,但是活動的實施讓家長們傷透腦筋。特殊時期,學費怎麼交成為了家長和學校間的導火索。交多了,家長覺得虧;少收了,幼兒園經營困難。
學費風波
據財新網報導,因為北京英國學校(三裡屯分校)要求家長全額繳納2020學年第三學期(4月6日至6月18日)的學費,並對第二學期(1月6日至3月26日)的費用不予退還,點燃了家長的不滿情緒,引爆了家校矛盾。
根據家長提供的學費細則,在幼兒園這個階段,第二和第三學期學費大約為6萬元,平均每月2萬元。學校要求繳納全款,其中10%可用來抵扣下學期學費。
除了北京英國學校外,還有幾所知名的國際學校也都發生了學費風波,包括北京順義國際學校、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和北京京西國際學校。
其實,北京市教委已經出臺了對民辦幼兒園的扶持措施,對符合條件的普惠性幼兒園,有每學生1000元的生均定額補助一次性預撥。不過,此項政策並不適用於民辦國際高端幼兒園。
家長的不滿
教學效果不能保證
家長把孩子送到天價國際幼兒園的首要原因,想必都是讓孩子接受全英文的沉浸式教學。可是在特殊時期不能返校,外籍教師不能面對面授課,那孩子在家光對著電子資料,和家長自行網上查活動材料讓孩子玩有什麼區別呢?或者和隔壁每月收費2000元的平價幼兒園又有什麼差異呢?
也許高端幼兒園能提供相對製作精良的視頻,不過這明顯不能夠滿足家長的需求。
教學變成家長的工作
因為低齡孩子的年齡特點,讓「停課不停學」的實施變得比其它年級更加困難。雖然老師們忙著給孩子拍錄視頻,準備各種文案工作,但是實際的活動執行,確實還需要家長來實施。家長在這段時期裡,那可是又當父母又當老師,苦不堪言。
隨著復工推進,家長不僅需要投入辦公,還要繼續「兼職」哄孩子。就像有的家長朋友說:「如果不是因為轉學困難,還不如直接退學划算,反正這段時間變成自己教孩子了。」
幼兒園的困境
筆者目前的工作就是在北京一所國際幼兒園的管理崗,所以也了解行業內的一片哀嚎。
從「閉關」開始,我們所有教職員工是70%的薪資,而且因為現金流問題,1月份的工資也還未發放。據我所知,有外省的幼兒園,即使老師每天都在忙線上課程,也只能拿到每個月2000元工資,僅夠交房租。
幼兒園的支出成本主要是地租和人工。在北京,如果幼兒園的地不屬於園方所有,那確實是一筆比較大的租賃支出。
老師的流動性是幼兒園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即使不是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如何留住優秀專業的老師對於高端幼兒園來說也是重中之重。但是由於現在震蕩的情況,好的老師就可能會跳槽到更穩定的學校,比如公立幼兒園,從而更加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發展。
對於很多幼兒園來說,家長繳納的學費,就是教職工工資的唯一來源。
其它國家收費情況
新加坡從4月3日至5月4日,也暫停了幼兒園的線下服務轉為線上教學。新加坡政府規定所有的學校在這期間,需要給未上學的家長減免50%的費用(僅適用於新加坡國籍孩子,持其它籤證的孩子不包括)。同時,為了給家庭提供幫助,每一位新加坡父母也將獲得額外的300新幣(1500元)的補貼。
美國各州的幼兒園收費情況不同,也同樣沒有統一標準,大多數幼兒園依然收全額不退費,也有的私立幼兒園只收半費。
壹姐說
雖然民辦幼兒園的生存壓力確實大,不過本人也要旗幟鮮明地表示並不贊同如北京英國學校這種,在特殊時期依然收全款的舉措。畢竟如今哪個行業都不好過,平均每月2萬元的學費,對於家長來說確實可能是負擔,而且不值。
各位家長,你們的幼兒園如何收費?你們認為私立幼兒園在特殊時期如何收費才合理呢?歡迎投票和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