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賭博軟體外掛能掙生活費?

2020-12-21 東陽新聞網

購買賭博軟體外掛能掙生活費?

源稿:東陽新聞網 |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5日 16:28:11 | 作者:朱一紅 | 編輯:厲歡歡

  一名到東陽不久的小夥子,在微信上購買賭博軟體外掛意欲以此掙生活費,不料偷雞不成蝕把米,本來就缺錢的他還被騙走了200元錢。11月24日晚,懊惱不已的小夥子走進了吳寧派出所。

  不久前,18歲的山西小夥子小峰(化名)學校畢業後來到東陽城區找工作,可一段時間下來,他不僅沒有找到合適的事做,為了能儘快掙錢,腦子一熱,還中了騙局。

  11月22日晚上11點左右,有個暱稱為「、」的陌生網友通過微信群添加小峰為好友,問小峰是否想賺錢,為生活費發愁的小峰聽後正中下懷。

  「他說他有個賭博軟體的外掛,可以通過網站賭博賺錢,我問他多少錢,他說200元一個星期。」小峰很想嘗試一下,隨後就通過微信裡的零錢轉帳200元給對方,當時他還留了個心眼,轉帳時設置了24小時到帳。

  到了次日晚上,小峰收到了「、」發來的一個帳號密碼,可他去登錄時,發現帳號密碼帳號密碼不正確,就和對方交涉。

  當時,「、」承認那個帳號已被他人使用過,但面對小峰提出的退款要求,對方明確拒絕了,稱他也是第三方,200元錢他收到以後已經發給上家了,退不回來了。

  「我就向他要了上家的微信,他就把上家的微信通過分享名片給我,可是對方微信號異常,加不了好友。」小峰說,後來他就在微信上申請退款,但也沒有成功,於是就根據微信反饋報了警。

  「賭博本身就是違法行為,想通過所謂的購買作弊軟體的方式贏錢,不但違法,還可能被騙。」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網絡賭博的隱蔽性和危害性非常大,一旦沉迷其中就很難自拔,更不要心存幻想,利用所謂的外掛軟體非法牟利,購買外掛極易掉入騙子精心設計的圈套。


相關焦點

  • 裝外掛軟體手機牌局隨便贏?揭秘:多是噱頭(圖)
    辦公室、家中,甚至衛生間裡,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陌生網友,都能約在一起,來上一番棋牌「激戰」(華西都市報10月27日報導)。  有市民告訴記者,手機牌局其實有很大的風險,不知不覺就輸了不少錢,「而且聽說有棋牌遊戲的作弊外掛出現,這讓牌友們更是擔憂」。
  • 穿越火線外掛發展史:本應該是保護遊戲的軟體,卻成為了外掛軟體
    2011年,在 騰訊和警方的大力打擊之下大飛蝸牛雲端等外掛作者相繼被抓,TP反作弊系統的出現也使得外掛研發難度逐年加大,在失去大飛蝸牛等外掛祖師爺原始碼更新的情況下任何外掛都會被TP檢測到而因此時效,如何過TP的檢測成為了那個時候外掛作者的首要問題,在這時候一款本應該承擔遊戲保護任務的工具卻出現在外掛作者面前
  • LOL真的有外掛軟體?不但有!收費還挺貴
    絕地求生和英雄聯盟大家應該都玩過,在我們印象中,藍洞的絕地求生外掛非常多,玩一局遊戲經常能遇到神仙(也就是開掛上天入地的人)。有些技術好的玩家,在遊戲中把開掛的玩家擊殺了,還會津津樂道說自己「誅仙」了。 相反,英雄聯盟這款遊戲在我們印象中就很少有外掛。
  • 1分鐘連搶4次單包 發紅包的搶紅包的都怒了 微信:外掛會封號
    為了不錯過任何一個紅包,微信紅包外掛將搶紅包由「手動」變「自動」,購買軟體即可次次「滿載而歸」。連搶4個單包,小A被群友質疑開掛。18.88元的單包連搶4次引質疑「400多人的微信群,大家都在守著搶,她居然一分鐘內可以連搶四次。」
  • 小夥購買遊戲外掛被騙近70萬元 騙子曾承諾:能搞定任何遊戲
    無錫的鬱先生是一名遊戲愛好者,因為想加深自己的遊戲體驗,所以動了買外掛的心思。
  • 淨網2019 搶紅包竟然是在賭博?軟體操控後臺莊家穩賺
    經審訊擴線及縝密偵查,辦案民警掌握到一個開發推廣「盛×面對面紅包」賭博機器人軟體、代理銷售該機器人軟體並幫助開設QQ紅包賭博群的全鏈條犯罪團夥,涉案金額3000餘萬元。7月11日,在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的支持下,天河警方對該案展開第二次抓捕行動,辦案民警分赴江西宜春、廣東中山、惠州等地,抓獲團夥研發人員、銷售代理人員、賭博莊家、參賭人員共計23人,繳獲電腦、手機等作案工具一批。
  • 四部門嚴打網路遊戲私服外掛 取締涉案金額最大的外掛軟體
    四部門嚴打網路遊戲私服外掛 取締涉案金額最大的外掛軟體 站長之家(ChinaZ.com) 6月17日 消息:近日,國家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
  • 在玩遊戲的時候,你為什麼會用外掛軟體?
    外掛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個詞,偶爾開個玩笑調侃一下開掛的「阿三」以及戰鬥民族,可見這個詞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並沒有覺得哪裡不對,但是在這個詞的來源——遊戲中,外掛是被禁止的,並且是違法的。不僅使用外掛的帳號會被封號,製作外掛軟體的公司或個人也是在鋌而走險,被相關遊戲公司抓住把柄被請去喝茶是少不了的。
  • 無錫一小夥沉迷「吃雞手遊」 購買外掛被騙近70萬
    外掛是一種第三方軟體或程序,通常被用於遊戲領域,專門針對一個或多個網路遊戲,通過改變網路遊戲軟體的部分程序,製作而成的作弊程序。近些年來,國家版權局等部門一直在嚴厲打擊網路遊戲私服、外掛等侵權盜版行為。近日,無錫警方破獲了一起非法售賣遊戲外掛獲利的詐騙案件。
  • 入門腳本作者淺談:學習的遊戲外掛編程那些事
    偶然的機會下載了一個小夥伴共享的一個勁舞團連P外掛vb源碼(當時的勁舞團是沒有保護的),開始了我的編程之旅!當時為了滿足我那可恥的虛榮心,下載了vb,重新生成了勁舞團外掛,把標題換成了自己的,免費供論壇的小夥伴下載使用(當時也傻,沒想著掙錢)!後來遊戲更新基址也隨著更新外掛不能用了!當時也想不出怎麼更新外掛,自己找內存數據又找不到,四處打聽,最後一位師傅告訴了我一個辦法,就是偷基址!
  • 網約車「外掛」搶單軟體太瘋狂,最高一單賣100元中間商「躺贏」
    搶單「外掛」有在嘀嗒平臺上註冊了帳號的計程車司機透露,註冊不久就有朋友把他拉進了一個「接單微信群」,群裡有各種單,師傅可以挑選合適自己行進路程的購買。為什麼司機師傅需要購買訂單呢?原來,接單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帳號分數和搶單區域,所以很多不符合條件的師傅根本就接不到想要的訂單,再加上「競爭」太強大,手動去搶是個很勞神的技術活。
  • 一臺電腦可控制上百個微信帳號的外掛軟體被騰訊告了:判賠260萬
    據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給出的公告,一種叫做「群控軟體」的微信「外掛」軟體,妨礙了微信平臺的正常運行,損害了其自身享有的數據權益,最終被判賠騰訊公司260萬。該案由涉案微信「群控軟體」引發,系首例涉及微信數據權益認定的不正當競爭案。
  • 小夥購買遊戲外掛被騙近70萬元 騙子曾承諾:可以搞定任何遊戲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無錫的鬱先生是一名遊戲愛好者,因為想加深自己的遊戲體驗,所以動了買外掛的心思。於是,他在網上找到了一位自稱是某遊戲網站副站長的蘇某,對方向鬱先生承諾,可以給他任何類型的遊戲外掛。
  • 回顧那些熱門確被外掛毀掉的遊戲
    今天小編就和你說說那些外掛毀掉的遊戲:「外掛」一般指通過修改遊戲數據而為玩家謀取利益的作弊程序或軟體,即利用電腦技術針對一個或多個軟體進行非原設操作,篡改遊戲原本正常的設定和規則,大幅增強遊戲角色的技能和超越常規的能力,從而達到輕鬆獲取勝利、獎勵和快感的好處的目的。
  • 探秘微信紅包賭博群,新時代賭徒的遊樂場!| 宅客頻道 × 一本黑
    新時代賭博的遊戲規則▲ 類似這樣的軟體還有很多外掛作弊器已經形成一套產業鏈,軟體開發者和代理商依靠賣軟體的註冊碼獲利,其中有不少人是魚目混珠,出售假的註冊碼,註冊碼的價格動輒幾百上千,所以也就衍生出了破解版
  • 吃雞遊戲的外掛者們要小心啦 | 《「遊」法可依》
    隨著「吃雞遊戲」的熱潮,遊戲外掛又一次在玩家中火爆起來,網絡上,吃雞外掛可謂五花八門,有的外掛幫玩家實現疾跑千裡,江湖上稱此為凌波微步;有的外掛幫玩家實現穿牆遁走,來去自如;有的外掛可幫玩家打開所有的地圖,有的外掛甚至可以幫玩家鎖血,讓你怎麼打都死不了。而這些價值不菲的外掛程序,因為能給玩家帶來遊戲過程中放大幾倍的刺激和快感,自然是十分暢銷。
  • 「燒錢」的網絡棋牌小遊戲 你可能涉嫌參與網絡賭博
    當年11月,廣州警方對App進行深入研判發現,這些看似遊戲的App軟體,實則為賭博類遊戲。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網警大隊民警石明銳介紹,經過偵查,7個相關聯的棋牌類遊戲App進入警方視線,這些App分為鬥地主、跑得快、四川麻將、廣東碰碰胡麻將等,但他們的背後均是同一團夥。廣州警方迅速成立打擊網絡賭博專案組,全力開展偵辦工作。
  • 《石器時代》網遊史上外掛最多的遊戲
    一款網路遊戲究竟有多少個外掛?一般有一兩款就很厲害了吧?在網遊世界曾經有這麼一款遊戲,在遊戲的更新過程中出現了無數輔助軟體,那個遊戲就叫《石器時代》。sta在sade莫落後迅速搶佔市場的免費輔助,記得名字當時叫天使外掛。
  • 「透視 自瞄 鎖頭」當外掛人不再能開外掛,他失去了玩遊戲的能力
    根據官方早期發布的封測數字,明顯能感覺反作弊的力度。但這似乎遠遠不夠,大概是伺服器的問題,多數網友表稱港服目前沒有人工客服,封禁作弊帳戶的速度顯然要比美服和韓服幾個伺服器慢上一拍。仙術玩家猖獗的情況是出現在高分段,畢竟花了錢買掛去打匹配的仙人還是少數。
  • 可能涉嫌網絡賭博!玩這類App「小遊戲」要當心
    警方打掉跨境賭博鏈條2019年10月中,廣州增城警方陸續接到數起涉家庭糾紛警情,這些糾紛都是因家庭成員在App中玩棋牌遊戲花了很多錢引起的。一名當事人稱,其丈夫沉迷幾款App遊戲,已經花了11萬元。是什麼遊戲如此「燒錢」?當年11月,廣州警方對App進行深入研判發現,這些看似遊戲的App軟體,實則為賭博類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