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寶扒豆羹
做法:
做蛋羹的時候,用豆漿代替水就行,蒸出來的蛋羹又嫩又滑,比如說蒸蛋羹用兩個雞蛋,就加大約100毫升的豆漿就行。
注意攪雞蛋的時候最好是用點工具,用攪蛋器攪出來的蛋羹特別均勻,沒孔隙,儘量別用筷子攪合。
蛋羹整好後,上面的四寶是用牛肉碎、香菇碎、 胡蘿蔔丁、小白菜丁先快炒、再勾芡當成澆汁,澆在豆漿雞蛋羹上面。
這麼做的雞蛋羹您肯定第一次聽說,要知道豆漿入蛋羹的營養可是1+1>2。
雞蛋是天然優質蛋白質,尤其是蛋氨酸比較多,這些蛋氨酸的組成模式與人體組織的蛋白質模式相近,很容易吸收。
豆漿也富含胺基酸,但是豆漿的胺基酸主要是賴氨酸,所以,這雞蛋配合豆漿,就使得胺基酸的配比更合理,蛋白質吸收利用率更高。
而且雞蛋富含礦物質、卵磷脂,但也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豆漿不含膽固醇,而且豆漿裡含有都固醇,能阻止膽固醇吸收。
它倆配合,能減少一部分的膽固醇攝入,從這個角度,它倆搭配也是很好的,而且營養專家提倡一天要吃到20種食材,這道菜就做到了食材多樣化。
豆漿面
做法:
面跟豆漿的比例,就像平常和面一樣,你加多少水就加多少豆漿,還可以在和面的時候加些豆渣。
其實豆漿機打豆漿剩餘的豆渣扔掉是很可惜的,豆渣的營養非常好。
而且現在的家用豆漿機打出來的豆渣都是細豆渣,更沒必要扔掉,可以加到面裡和成豆漿面,然後做成麵條等。
但是豆渣的量別太大了,不能比面多,如果加太多會影響到口感。
豆漿做麵條也是1+1>2的效果。
豆漿中的大豆卵磷脂會讓麵條變勁道、軟嫩,而且豆渣中的膳食纖維也很豐富。
白面裡也是蛋氨酸比較豐富,但賴氨酸和色氨酸比較少,豆漿恰恰含賴氨酸和色氨酸,所以使得胺基酸互補、配比更合理,營養加分不少。
家裡有時候難免有點剩飯,把豆漿加剩飯裡,改良成粥,也挺好喝的。
先將剩餘的米飯加一倍的水煮成比較稠的粥,再加入等量的豆漿,繼續煮幾分鐘就可以了。
粥裡還可以加些細豆渣,口感上不會覺得很粗糙。這樣豆漿的營養可以更好的吸收,豆渣裡的膳食纖維、異黃酮等也沒浪費。
除了用豆漿改造剩飯,豆漿還可以跟米一起做成新鮮的豆漿米飯;
而且,如果在豆漿米飯裡再加入一些薯類比如芋頭、地瓜或者紫薯做成「花樣豆漿米飯」,維生素b族會翻倍,蛋白質吸收率會提高50%!
從營養角度,大米營養真是一般,加之我們現在吃的米太過精細,維生素B族損失殆盡。
如果說您一天三頓主食都吃大米飯,會缺少很多的維生素B族。
另外,賴氨酸、色氨酸,大米裡一點不含,一般來說只有幾種粗糧和大豆裡才含賴氨酸。
所以單吃米飯,營養很容易缺乏,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個小創意,加些豆漿、加點薯類,米飯的營養就會大大加分,日積月累,受益匪淺。
炒豆漿?豆漿能炒嗎?能好吃嗎?
答案是好吃!糯糯的、綿綿的,口感好。
做法不難,總共4步。
1、黃豆泡1晚上,放入豆漿機中,打成豆漿糊,(黃豆與水的比例為 2:1)別太稀了,然後黃豆糊中撒一點鹽,攪拌均勻。
2、將黃豆糊放入蒸鍋內,中火蒸10分鐘左右,可去除豆腥味兒。
3、鍋中倒一點油燒熱,將蒸好的豆漿糊倒入鍋中,進行翻炒。
4、蔥、蒜切末,再準備點小蝦皮,出鍋前,放些蔥蒜末、蝦皮,翻炒均勻就能出鍋了。
豆漿還能做出美食!是不是很喜歡呢?趕緊點個大拇指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想要收看往期精彩節目的小夥伴們,趕緊在微信對話框裡回覆你想看的節目日期,如20151128,按照這種日期格式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