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複習:文言文實詞有本義和引申義,還有比喻義和假借義

2020-12-18 窩商談教育

文言文實詞是文言文閱讀的核心。古漢語相比較現代漢語來說,其中一個不同點就在於古漢語是一個字一個詞,而現代漢語一般是兩個字一個詞、比如「妻子」,在現代漢語中就是一個詞,就是兩個人結婚後,女人是男人的妻子。而在古代漢語中,指的就是妻子和孩子,比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提到的「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妻子」就是這個意思。

文言文中的實詞還具有一詞多義的特徵,而且各個詞義之間是有聯繫的。一般分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假借義等。

本義

詞的本義指的是這個字造出來的時候的意思,也就是字的本來的意思,有的時候也指這個字在古漢語的常用義。

比如「本」這個字屬於會意字,就是在「木」字的下面加了一橫,使這一部分突出,意指「樹的根部」。這個就是「本」「本義」。

其他的比如:

「被」的本義就是「被子」。

「倍」的原義是「反」,即「背向、背著」。

「關」的本義是「門閂」。

「固」本義指「城牆堅固」。

一般來說。古漢語字典中的各個實詞的第一個義項就是這個字的本義,其他義項都是從這個本義引申出來的。

引申義

相關焦點

  • 2021高考前線|夯實基礎: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
    文言文閱讀之文言實詞:5類文言實詞系統歸納常考文言實詞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偏義複詞、詞類活用等5大類,其中對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義複詞相對較少。一、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謂通假,就是兩字通用或這個字借用為那個字。
  • 比喻義與詞性相關的兩個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文章指出,大多數比喻義與本體相對應,少數比喻義與相似點相對應。雖然本體和喻體的詞性是一致的,但本體、喻體的詞性與相似點的詞性可以不一致,所以比喻義與喻體原義的詞性可以不同。關於第二個問題,文章指出,因為某些形容詞的引申義是由本義的比喻用法引申而來,且可以轉換為「(好)像……(一樣/那樣/似的)」的明喻格式,所以形容詞也可以有比喻義。
  • 中考語文,文言實詞之古今異義詞
    文言實詞意義的考查是中考必考的題型,常以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等形式出現,因此同學們在複習的時候,多關注這四類詞語。今天這一講先從古今異義詞講起。一.古今異義詞:字形相同的詞語,在古代與在現代的意義和用法有差異或者不相同。
  • 高考文言文閱讀怎樣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能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是高考考查考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前幾年,全國卷文言文閱讀試題直接設置為客觀題第一題進行考查,現在雖然不直接設題考查選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但是無論是讀懂選文,還是做後面的翻譯句子,都離不開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
  • 學M字母的本義引申義,many和much輕鬆分辨!
    現在我們從字母的形、聲、義來分析Mm字母本義引申義,同時從字母本義上分清many和much的區別,搞清miss除了錯過為什麼還有女士之意?不停地問為什麼?不停地解決心中的疑問!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果你有小孩見到此文,請把這種創新的思維教給他也許會影響他的一生!
  • 高中語文文言文實詞120個全匯總(含詳解)一定要收藏
    實詞,是漢語詞類中的一種,詞語中含有實際意義的詞,實詞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即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詞。一般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狀態詞、區別詞、副詞。把語法功能作為主要依據,認為能夠單獨充當句法成分,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是實詞記文言文實詞不能死記硬背。最好給每個意思找一些比較典型的例子,聯繫語境去記,可能影響會比較深刻,內容也比較容易回憶。有部分詞還是可以「望文生義」的,但某些詞就需要特別注意,與現代文差別較大。要背的話,早期和睡前,一天背上幾個,背完新的要複習一下前面背過的,加深印象。
  • on、off、over、out有何共同點?那就開始學O的本義和引申義!
    今天我們學習Oo字母的本義和引申義,學習on、off、over、out這些即可做介詞又可做副詞時單詞本義引申義,好多短語意思就很快就能理解了,不需要死記硬背,還能舉一反三。不停地問為什麼?不停地解決心中的疑問!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果你身邊小孩正在學英語,為記單詞而發愁,請把這種創新的思維分享給他也許會影響他的一生!至少為他的思維開啟另一扇窗!
  • 初中文言文實詞專題講解和練習
    王戎身為司徒,地位顯貴且資產豐厚,家有豪宅、僮僕,擁有的良田水磨等東西,當時洛陽無人能比。可是,他總是一到天黑就和老婆在燈下查看契據帳簿,樂此不疲。(鞅掌:事務繁雜的樣子)王戎家中有優良品種的李樹,生產香甜的李子。他惟恐別人得到此良種,於是不惜費時費力,每次出售前都將李核鑽壞才拿出去賣。
  • 高考語文常見的丟分現象和方法
    【方法】選擇常見100個多音字和100個常錯形近字,遵循「以義定音定形」原則,適度聯想發散,逐一記憶過關,每天一題,適當訓練。 還有就是這些錯誤類型要記住: 1.望文生義成語的意蘊是約定俗成的,而且許多源自典故,並且有些成語中還含有生僻的古義,這就加大了同學們理解成語的難度。如果同學們在做題的過程中不仔細辨析,一瞥而過,就容易造成望文生義的錯誤。
  • 細雨課堂|120個文言實詞詞義推導+成語助記(1—60)
    10.朝詞義推導:「朝」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成語助記】朝三暮四:朝,早晨。原比喻聰明的人善於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比喻反覆無常。朝秦暮楚:比喻人反覆無常。
  • 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大全,語文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務必列印
    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大全,語文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務必列印荀子勸學中有「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之說,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講的就是語文的學習是需要知識的積累的。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古今異義字」「一詞多義」等現象,是需要學生必須掌握的,但是零碎知識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積累的,所以作為教師,必須注意在日常的教中加強對學生的引導。   基於此,下附一份初中語文文言文實詞大全,語文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務必列印!文末附有完整版下載(100%免!
  • 「趣」看歷史 | 說文解字:創立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
    許慎認為先有文字而後有五經,今文經學是「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要糾正今文經的謬誤,必須首先弄懂文字的形、音、義。他認為「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因此他搜集大量的小篆、古文、籀文資料,著手編寫《說文解字》,試圖從文字入手解決經學問題。至建光元年(121年),許慎寫成定稿,將《說文解字》獻與朝廷。
  • 常用文言實詞詳細解析九(值得收藏)
    ——《說文》【推導提示】本義是「眼淚」,流眼淚時會鼻子發酸而流出鼻涕,故後又引申出「鼻涕」之義。—《說文》我徒我御。【推導提示】本義是「步行」。「步兵」就是步行的。步行沒有藉助任何交通工具,故有「空」義,進一步引申出「徒然,沒有效果」;步行還有「只」用腳走的內涵,故又虛化成「只、但、僅僅」等義。
  • 保定美中「高考速遞」各個擊破之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理解
    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於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有以下幾種:第一種: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2001高考)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 文言文才是高中語文「硬傷」,高考滿分學姐給你療傷,學會了嗎
    文言文才是高中語文「硬傷」,高考滿分學姐給你療傷,學會了嗎?現在作為大學三年級的學姐,高考時的文言文是滿分,下面讓我來說說文言文的學法。· 文言文的閱讀題在高考的語文試卷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高,隨著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以後的文言文閱讀從題量和難度來預測,題量也會更大,難度也會更高。但是,大部分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另外,高三學生屬於全面複習的時間,所以在文言文中留下了太多的時間,無法提高古文能力,為了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我提出了幾個建議。
  • 高中文言文實詞的學習有三個層次,你到哪一層了?
    但是到了高中,語文學習的內容基本上行就只剩下文言文和古代詩歌鑑賞了。尤其是文言文佔用的時間會更多。但是,文言文的學習所花的時間和效果是不成正比的。有的學生到了高三的時候,依然讀不懂文言文。考試的時候文言文閱讀中的翻譯試題基本上還處於蒙猜的階段。可以說文言文學習是高中生語文學習的攔路虎。文言文的問題解決了,高中生的語文學習的幸福指數會提高很多。
  • 備戰2020中考語文專項——常見文言文實詞的含義
    綜觀近年考情,該考點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考查特點:1.從考查方式看,中考對文言實詞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1)單獨考查,即從文言文中選出四個語句,要求解釋加點的實詞的意思。考查時,以單音節詞居多,雙音節詞也時有出現。(2)偶爾在選擇題中與虛詞混合在一起考查。
  • 成語助記高考120實詞(一)
    成語助記:門當戶對 銳不可當 當機立斷 當局者迷老當益壯 長歌當哭 一馬當先 旗鼓相當 19、道:路,大路----引導(後作「導」)---途徑、方法--正當手段--道理規律---述說--思想、學說推導提示:「道
  • 漢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
    漢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對漢字的構造方式,傳統上有「六書」之說。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一般認為,前四種為造字法,後兩種為用字法。在此著重介紹造字法。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後敘》中不但列出了六書的名稱,並且下了定義,舉了例字。後人理解「六書」,根據的是許慎「六書說」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