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利明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
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頒授勳章獎章並發表重要講話。大會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了隆重表彰。其中,玉溪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古利明榮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成為全省醫學重症專業唯一獲此殊榮之人,也是玉溪唯一赴京接受此次表彰的先進個人。
「這份榮譽屬於大家共有」
9月8日下午,赴京接受表彰的古利明帶著沉甸甸的國家榮譽,從北京飛往昆明,並連夜趕回玉溪。回到玉溪的第二天,古利明早早來到市人民醫院教培中心教室,為昆醫臨床班112名學生講授《內科學》課程。課堂上,古利明循循善誘,在傳授醫學知識的同時,與同學們分享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的寶貴經驗。當天下午,古利明又繼續參與到科室臨床工作中,以一名普通醫生的平凡心態,投入重症患者的醫療救治。
9月14日上午11時,記者來到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忙碌了一上午的古利明才有空坐下來接受採訪。期間,古利明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都是詢問與工作有關的事情。當問及此次獲獎有什麼感悟時,古利明說:「當我在人民大會堂看到鍾南山院士被授予國家勳章時,我非常激動,這是從國家層面對醫務人員群體抗疫工作的高度認可,是全中國醫務人員的共同榮譽。」此次赴京接受表彰是古利明從醫32年來獲得的最高榮譽,但他深知這份榮譽屬於大家,他只是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個參與者,他是代表玉溪全體醫務人員去把這份獎領回來。
「謝謝各位親朋好友:都是在大家的關心、關愛下才有的榮譽,它不屬於我個人,屬於大家共有。」古利明在微信朋友圈中寫道。
古利明表示,下一步他將和全市全體醫務人員一道,立足本職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為醫療事業作出更多的貢獻。
接診首例新冠病人拉響「警報」
1月19日,我市成立新冠肺炎專家研判組,判斷疑似病例是否屬於新冠肺炎患者必須由三位以上專家研判才能決定,現年54歲的古利明是專家研判組成員之一。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7時,正準備吃年夜飯的古利明接到市衛生健康委打來的電話,說易門縣發現了1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要連夜組織醫療專家、市疾控部門相關人員趕赴易門,對病例的臨床治療、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進行討論。接到電話後,古利明第一時間趕赴乘車點,於當晚11時到達易門。古利明冒著被傳染的風險進入病房查看疑似病例,並採樣連夜送往省裡檢測。通過查看,古利明認為該疑似病例的臨床表現與新冠肺炎患者極為相似,同時也看到縣級醫院在防控意識、病人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當即提出需轉上級醫院救治。
此時已是次日凌晨,古利明與同行專家顧不上休息,繼續對該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進行核實、完善,對其所乘坐的交通工具、路線以及密切接觸者進行排查。當忙完這一切,返回酒店休息時已是凌晨4時,大家合上疲憊的雙眼休息了兩個小時,早上6時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1月25日,經省、市核酸檢測,專家組一致判定該病例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省衛健委要求將其轉送到玉溪市人民醫院救治。「當時醫院感染科還住著其他病人,我們立即與醫院對接,將感染科的病人分流到其他科室,並按照新冠肺炎防控要求制定轉院方案。當天下午2時,感染科病人全部分流出去,3個小時後,我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入住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古利明介紹說,至此,我市開始正式進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救治模式」。
古利明在隔離病區為新冠肺炎患者治療。
盡職盡責堅守隔離病區
此後,隨著通海、澄江、江川等地確診病例的相繼出現,全市共收治了14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2月18日,我市1例危重症患者死亡,也是全省首例死亡病例。
2月19日,古利明接到院領導通知,讓他進駐隔離病區,當時隔離病區還有4例危重症患者,醫院給他下達的「命令」是要確保所有患者都能平安出院。進駐隔離病區時,院領導對古利明說:「裡面就交給你了,還有4例危重症患者……」古利明覺得,這是醫院對他的信任,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當天,古利明帶著心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等21名由臨床醫務人員組成的醫護團隊進入隔離病區這個最特殊的戰場。接管隔離病區後,古利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除了查房、調整治療方案、了解病人心理外,還要查找醫護人員防護意識薄弱環節、指導完善防控流程改造、培訓監督防護隔離標準,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在隔離病區期間,古主任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他帶領我們一起查看感控環節是否存在疏漏。隔離病區的電腦不夠用,古主任還幫我們安裝電腦,有時探討病例到深夜,這就是他一貫的行事風格——工作盡職盡責、追求完美。」採訪中,市人民醫院急診外科護士長李海燕告訴記者。
為讓最後一例危重症患者儘快康復,2月21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及其專家團隊利用網絡視頻連線對該患者進行遠程會診。會診現場,市人民醫院將患者的詳細入院記錄、病程記錄、輔助檢查及前期治療用藥情況等通過遠程會診系統進行了匯報。鍾南山專家團隊詳細了解後,指出「玉溪的工作做得不錯」,並針對患者當時的病情確定了診療方案。
在隔離病區的半個多月,古利明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每天承擔著超負荷的工作任務,並創新性地提出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療法,出色地完成了領導交給的救治生命、防控疫情任務。「這次我們全家都感染了新冠肺炎,現在全部康復出院。我要感謝所有醫務工作者,是他們不分晝夜地醫治,讓我們重新獲得健康……」2月24日,我市3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其中一名武漢籍女性患者讓醫務人員錄下了這段話語,以這樣一種樸素的方式表達了內心的感激之情。也就在當天,我市在院治療的最後一例病例由危重型轉重型病例;2月27日,該病例由重型轉普通型;3月2日,最後一例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實現清零,無疑似病例……
將所有患者送出隔離病區後,古利明帶領團隊對整個隔離病區進行衛生大消毒。忙完這一切,大家才走出隔離病區,到留觀點集中隔離觀察14天。此時,古利明才感覺如釋重負,心中壓著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古利明每天面對的病人都很脆弱,在診療過程中,他不只是看病,而是在看病和「人」。
32年從醫生涯 惟精惟誠守初心
「一切為了病人,風險不在考慮之內,在最困難的時候絕不退縮放棄,義無反顧聽從黨和人民的召喚。」這是古利明給自己定下的當一名好醫生的標準,也是從醫32年的不變初心。
1988年至1992年,從昆明醫學院醫療系本科畢業的古利明在昆明市富民縣人民醫院工作,1992年調入玉溪市人民醫院,先後任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科、感染管理科主任等職務,多次衝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救治工作一線。
回憶起2003年參與非典救治的經過,古利明說,當時我市出現2例醫學觀察對象,一例在元江,一例在通海。他在元江駐紮了20多天,除了查看病情,還督促當地對隔離病房進行改造。元江這例觀察者出院後,通海又出現一例,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到通海,在通海駐紮了一個多月,直到觀察者出院並將其送回昭通老家後,古利明才鬆了一口氣。
2010年,玉溪出現群體性草烏中毒事件。在接到醫院總值班室的電話後,古利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帶領同事將醫院急診一樓搬空做臨時病房。短短兩三個小時內,先後收治了20多名草烏中毒患者。草烏中毒病情反覆,對神經傷害較大,會出現致命性心律失常引發死亡,古利明帶領團隊幹到天亮。在他的努力下,所有中毒患者一周後全部治癒出院。
此外,古利明還積極參與全市危重孕產婦救治與培訓工作。多年來,他憑藉紮實的臨床理論知識,結合臨床案例與實戰演練,多次深入基層醫療機構講解危重孕產婦救治知識。在古利明及全體婦幼工作者的努力下,玉溪市2018年孕產婦死亡率在8.37/10萬,在全省歷史上首次降到個位數,為全省16個州(市)最低。
生命至上鑄使命。古利明所在的重症醫學科收治的病種主要是重症全身性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病理產科等疾病,在古利明的帶領下,送入重症監護室80%的患者都能再次被送回普通病房,最後平安出院。「我每天面對的病人都很脆弱。診療過程中,我不只是看病,而是在看病和『人』,只有醫患攜手,才能戰勝疾病。」從醫32年,古利明深深明白,未著白衣時,自己是父親、是丈夫;穿上白衣後,是戰士、是為患者燃起生命之光的希望所在。他願用自己的雙手去溫暖病人的雙手,用愛去書寫護佑生命的感動。
工作中的古利明認真負責。
多年的工作中,古利明獲得了很多榮譽。2003年,古利明獲雲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防治非典型肺炎做出突出貢獻獎;2006年榮獲玉溪市優秀職工榮譽稱號;2009年榮獲玉溪市委、市人民政府優秀黨外人才稱號;2017年榮獲最美婦幼健康衛士稱號;2019年,榮獲2018年度玉溪市保障母嬰安全優秀個人榮譽稱號等。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思敏
原標題:《古利明:弘揚抗疫精神 踐行使命擔當》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