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生活」聞香修身 鼻觀心參

2021-02-06 香道

  先秦文獻就曾記載古人燃燒草木的祭祀方法,自此後,中華香學逐步發展、繁榮,香事活動成為高潔之士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項雅事,留下了大量吟香詩詞和研究典籍。

  至當代,傳統香學雖然盛世不再,仍不乏學者為之躬身傳道,而近現代醫學通過實驗證實了沉香香氣的抗菌效能,這為聞香和養生架起了科學的橋梁。


「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輯五端。既月乃日,覲四嶽群牧,班瑞於群後。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望秩於山川。」

  《尚書·舜典》記錄了堯帝禪位於舜帝的祭祀典禮。「禋於六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柴,望秩於山川。」即燃燒草木告祭天地,這也書寫了後世薰香文化的序言。

  我國使用沉香等香料的歷史有記載的便有1000多年,其對於養生之妙用甚多,我輩畢生恐怕也僅得其一二,現以此文拋磚引玉,與大眾分享品香之學。

  

  流傳千年的中華香學

  中華香學始於先秦祭祀活動,五代、宋、元至明,文人雅士不但品香吟香,還形成了香學的研究,至於當代,只有已故的劉良佑教授十數年間致力於傳統香學。

  先秦文獻時有記載上古之人燃燒草木的祭祀方法(史稱「燎祭」),而燎祭在我國各地的上古遺址中也都有發現,這也是後世焚香之始。五六千年前,上海地區的馬家浜文化、淞澤文化就發現有祭臺、灰坑,這就是「燎祭」習俗。

  隨後,紅山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又出現了焚香用的陶燻爐。至商周、春秋戰國時,焚香的傳統更甚,且戰國時期已有製作極其精美的青銅博山爐和陶瓷博山爐。兩漢時期由於西域商道暢通,擴大了各種香料的來源,如沉香、雞舌香、蘇合香等,外來的香料促進了香文化的發展,亦由此形成了嚴格意義上的薰香文化。

  魏晉時期隨著佛教的繁榮,薰香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寺廟用香、豪門貴族、文人用香已為常事,隋唐時期「用香之學」已經完備成為獨立體系,焚香專用的爐具、工具、香儀等已相對成熟定形,陝西扶風法門寺就曾出土大量的香料及銀鎏金的各式香爐、香工具。

  五代、宋、元至明,薰香文化則成為普通文人、士大夫、僧侶、高士、權貴等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項雅事,留下了大量吟誦香的詩詞。

  比如,五代羅隱《香》:「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爐暖玉爐春。憐君亦是無端物,貪作馨香忘卻身。」宋黃庭堅《帳中香》:「百鏈香螺沉水,寶薰近出江南。一穟黃雲繞幾,深禪相對同參。」

  此時的文人雅士不但品香吟香,而且廣羅香方,並親自研究製作合香、香丸、香餅等,形成了香學的研究,至今留存有宋代洪芻的《香譜》、宋代葉廷珪的《名香譜》、明代文震亨的《長物志·香茗》、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 燕閒清賞》等香學專著。由此,品香之學進入巔峰時期。

  可惜的是,至清代時,由於種種原因進入衰微期,幾乎沒有出現任何香學專著。僅僅到了清末民初時,江蘇南通出現了一位丁月湖先生,創製出了組合式篆香爐,並留下《芸香譜》、《篆香爐譜》兩本著作。

  至於當代,只有已故的文博大家劉良佑教授十數年間致力於傳統香學,當今研習香學者大多出自其門下,我們這一輩香學研究者也大多受教於劉良佑教授。可以說,香學得以代代相傳而未失傳,先師劉良佑功不可沒。

  香事活動與香席禮儀

  宋明間由於香學文化的發展普及,文人高士大多設有靜室(亦稱「香室」),除道友間勘研學問參禪悟道外,也用來舉辦香事活動,稱之為設「香席」,由此也產生了一定的香席禮儀。 

  「香、茗之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隱,坐語道德,可以清心悅神。初陽薄瞑,興味蕭騷,可以暢懷舒嘯。晴窗拓帖,揮麈閒吟,篝燈夜讀,可以遠闢睡魔。青衣紅袖,密語談私,可以助情熱意。坐雨閉窗,飯餘散步,可以遣寂除煩。醉筵醒客,夜語蓬窗,長嘯空樓,冰弦戛指,可以佐歡解渴。品之最優者,以沉香、岕茶為首,第焚煮有法,必貞夫韻士,乃能究心耳。」

  明代文震亨《長物志·香茗第十二》中的這段文字點出了古人用香範圍之廣——讀書、散步、會友,「香」都滲透其中,令人清心悅神。

  宋明間由於香學文化的發展普及,文人高士大多設有靜室(亦稱「香室」),除道友間勘研學問參禪悟道外,也用來舉辦香事活動,稱之為設「香席」,由此也產生了一定的香席禮儀。劉良佑教授曾評論道:「香席是經過用香功夫之學習、涵養與修持後而升華為心靈饗筵的一種美感生活。」

  入香席之前,先要心清意定,因此通常在書齋雅室先行吃茶,也可伴有賞古、掛畫、插花、撫琴、弄簫等雅事,通常時間不可過長,過長則有神情外移之弊。

  而後,進香室入香席品香,品香以四人為限,其中一人為主,稱之為「爐主」,一切香事,都以爐主為主導。

  品香入座,主客位於爐主的左手方,面對香室門,陪客按照次序從主客的左邊入座,爐主位於主客的右手方,其右手方為香室門。這項禮法的規矩,意在長幼有序,這也符合儒家禮儀的規範。

  入席坐定後,由爐主介紹今天所品的香料,通常一席三品,即一種主香兩種附香,如主香為蜜棋楠,附香為綠棋楠、安南黃土沉香,並請客人欣賞所用的爐具和用香工具。

  通常有品香爐兩具(一為棋楠爐一為沉香爐)、香盒三隻,香渣碟、取火罐、香炭盒、香刀、香夾、香匙、火筋、押灰扇、香鏟、香帚、頂花押、香瓶、香具盤、香臺。

  隨後,爐主取火埋炭,取香入爐,每出一香,品香三輪後便換香另出一爐。等三爐全部出盡後,則品香完畢。

  品香之後,還要坐課習靜觀香,宋代劉子翬有一首品香偈子《龍涎香》:「瘴海驪龍供素沫,蠻材花露挹清滋;微參鼻觀猶疑似,全在爐煙未發時。」這正是古人坐課習靜觀香的寫照。

  品香之妙全在鼻觀心參,從聞香(知覺)升華為思維上的觀想,這與佛家的參禪有異曲同工之妙,在香氣的似有似無之間體驗靈動絕塵之美,絕不僅是分辨香氣而已,如同禪宗祖師所言「說似一物便不中」的境界。

  因此,坐課習靜領悟香界的美感和自我內心的安寧,在身心的真靜中觸摸生命中永恆的價值。這一切的觀香功夫都在一個「閒」字,如果心不能真閒,則不能完全體驗香事的真諦。

  所以,品香感悟的注錄也是最難的,這在香事上被稱為「香冊題注」,香冊就是爐主對此次香席的記錄,也是香友品香坐課的心靈寫照,所寫的香偈子以意為上,以味為下,以境為上,以物為下。這與每位香友的學養、經歷、審美、悟性有極大的關係,香偈子的字數不論,從一字到一首詩詞皆可,但不能長篇大論。

  如前人已寫的香偈子有「楓」、「晴」、「夕」、「竹露」、「乘雲」、「玄風」、「素月」、「無心處」、「松竹徑」、「庭前月」、「雲千鶴」、「雪晴空朗」、「明月滄海」、「秋風殘菏」、「江月一色」、「初春涵碧」、「梧葉秋聲」、「雪裡梅花一枝」等。香冊題注完畢,即為此次香席結束。

  從吃茶入席,品香坐課題注,整個香席流程大多用時半天以上,此間妙趣非親歷無法感受,說也說不完。

  沉香類香料的鑑賞

  棋楠香被公認為香品中的極品,且已極其難得,價格非常昂貴,明清時期把棋楠做成念珠、牌子、扳指、暖手、酒杯、小筆筒等用具,在夏天可以聞到陣陣香氣。

  自古以來用於品賞制香及入藥的香藥類沉香和用於藝術品雕刻的雕材沉香,都屬於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其中因生長地區的不同而產生三種不同的亞種,分別為:莞香、蜜香和鷹木香。

  主要生長在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島、雲南等地區的莞香,又稱白木香或土沉香、牙香,質地較輕,多呈不規則塊狀及片狀;色澤為黃白色;香氣大多較為濃鬱,且帶有甜味。明清時期的老雕件及念珠等,經過把玩後,色澤較深,呈棕褐色或棕紅色。清宮舊藏沉香念珠及雕件上有原標籤註明「土沉香」的,可以作為鑑定的標準。

  生長於越南、寮國、柬埔寨的蜜香又稱沉水香,或全沉香,質地相比莞香更重,形狀多為不規則塊狀,色澤為黃棕色或灰棕色。

  蜜香的氣味大多濃烈,持久,煙也大,嘗之味苦且麻。產於柬埔寨的上等蜜香帶有濃鬱的花香,最高級的蜜香帶有玫瑰花的香氣,市場上一般稱之為玫瑰沉。

  至於越南蜜香,主要產於中部地區,長山山脈一帶,由於大多在越南惠安地區交易,所以市場上稱越南蜜香為惠安沉。

  產於越南南部、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沉香被稱為鷹木香或星州沉香(因在新加坡交易而得名),其產量最大。又因許多沉香產於這些區域的不同島上,因此有些香料又以地名冠名,如:加裡曼丹、伊利安等等。

  鷹木香的名稱,因木紋似鷹的翅羽色而命名,又因生長在近赤道周圍,產量極大,目前市場上最多的便是這類沉香。日本香道用香、醫藥用香,及雕刻用香也是主要採用這種香料。其中油線細密,色淺略帶金紅色的鷹木香十分名貴,在日本香道中被稱為「伽羅」。

  這些沉香中的極品被稱為「棋楠」,自宋明以來,棋楠香便被公認為香品中的極品,且已極其難得,價格非常昂貴。

  棋楠與沉香均產生在同一種瑞香科的香樹上,具體因何而產生高下不同的香材,目前尚未研究清楚。自古以來,一般都認為是香樹在結香過程中受到了蟲蟻、蜂巢等刺激使結香的成分變得更加複雜而出棋楠。

  棋楠在常溫下不用加熱便可聞到淳厚濃鬱的香味,因此明清時期把棋楠做成念珠、牌子、扳指、暖手、酒杯、小筆筒(通常以小塊棋楠拼接而成)等用具,在夏天可以聞到陣陣的棋楠香氣。

  棋楠香不能夠直接用火焚燒,若直接燒,味道並不好聞,會發出羶味,以文火微微加熱,則有濃鬱高貴的香氣。   

 

  沉香的養生功效

  近現代醫藥通過實驗,了解到沉香的香氣具有強烈的抗菌效能,佩戴沉香掛墜手串及以沉香來薰香,對於養生都具有一定的益處。

  

  自古以來,用於品香的沉香類木質香料又被稱為香藥,沉香的作用除了薰香之外主要還用於醫藥。宋時,國家便設有專門管理香料及藥材的機構——香藥局,至今沉香在中醫藥中仍具有重要作用。

  沉香在中華傳統醫藥中被歸入理氣藥類,據《中草藥圖譜與調劑》一書中介紹:沉香辛苦溫,入脾、胃、腎經,有行氣止痛,降逆調中,溫腎納氣之功用。又於《日華子本草》及《本草綱目》載:沉香味辛、熱、無毒,及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

  在沉香的主治功效中,脘腹脹痛,跌扑損傷骨折等症效果顯著,對於憂思惱怒、氣鬱傷肝、橫逆犯胃、脾胃虛寒、霍亂中惡、感受時邪、陽虛便秘、心腎不交、腎虛喘咳等,也有良好的功效。

  目前出版的《中國藥典》中有相當多的以沉香為主味的中成藥方,如:沉香舒氣丸、十香返身丸、十香丸、舒肝丸、平肝疏絡丸、沉香降氣丸、沉香湯、九香如意丸、二香散、人參沉香散、大沉香丸等等。

  在歷代的古籍中記載沉香具有闢疫驅邪的作用,宋代葉廷珪在其《名香譜》中即有:「武帝用之煮湯闢癘、焚之去邪、焚之去蛀闢臭、焚之闢疫」等等記載。

  近現代醫藥通過實驗,了解到沉香的香氣具有強烈的抗菌效能,特別是對於人型結核桿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對於傷寒及福氏痢疾桿菌亦有極強的抗菌效能,因此古人認為的沉香具有闢邪祛疫的作用是有科學依據的。

  因此,佩戴沉香掛墜手串及以沉香來薰香,對於養生都具有一定的益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上海教學部副教授)

 

現代沉香養生法

  薰香靜坐

  薰香靜坐屬於中華儒家文化中坐課的一種,因此不同於佛道之坐禪悟道,也不用盤腿打坐。選一高度適中、以平坐垂腿的直背椅即可,傳統的明清家具中的書背椅、官帽椅等都適合。

  靜坐的時候,頭頸部必須端直,背也要端正,雙手自然平放在大腿上,雙足也自然踏地。

  香氳乍起,以鼻觀香,以耳聽香,雙目微閉,全身自然放鬆,特別是腹部一定要放鬆,呼吸則任其自然(時間不限,以舒適為度,略久為好)。如果能達到忘我的境地就更好了。  

  以沉香入茶

  自古以來,茶就有清心散慮、提神健體的效果,而沉香則有理氣開竅之功,兩者合而用之,則功效更佳。

  沉香茶以選用陳年的生普洱茶或中上的熟普洱茶為主,用銀壺或鐵壺注冷水文火慢煮。壺中所放的沉香以小塊狀為好,用茶包袋或紗布袋裝,煮茶的沉香可以反覆多次使用,通常10-20克沉香可反覆使用50次以上。

  以茶湯的口感來講,沉香普洱的茶味濃鬱,入口醇厚,茶香中混合著沉香的香氣,使茶香更為獨特,而且不同品種的沉香會煮出各種不同的香味。總之,對茶味而言有提升的作用。

  常飲沉香茶有滌煩清心、開竅行氣、安神補脾元的功效。不過,陰虧火旺、氣虛下陷者勿用。《本草從新》載「陰虧火旺者,切勿沾唇」就是這個道理。   

  佩戴沉香掛件

  佩戴把玩沉香雕件、別子、手珠等,對養生也有一定的益處。

  通常一握大小的把玩件在古時候被稱為暖手,為手中把玩之物。用手盤玩,香氣就會留於指掌間,有通經活絡之功。用於雕制暖手的香材一般都選用上等的沉香或棋楠香,因此價格很貴。數年前拍賣一件王世襄先生舊藏棋楠香雕刻的鴛鴦暖手價格數十萬元,實在驚人。

  沉香也有做成「別子」的,別子也被稱為牌子,為扁平狀的掛件,外形方圓都有,一般大小如同火柴盒,古時選料也很講究,非上等沉香或棋楠不用。平時將別子掛在胸前或別戴在腰間,當氣溫在25攝氏度以上,則香氣陣陣,沁人心脾。

  沉香製作的手珠有18子手珠、108子念珠等,現今的常常不足18粒,這是因為現在流行將手珠戴在手腕上,而古時並非如此。清時有108粒沉香或棋楠的朝珠,上等材質的價格也是令人咋舌。舊棋楠18子手串如今價值十多萬元,而108粒沉香朝珠在清代只值一二百兩銀子。如果是棋楠制的,現在別說價格,見到就算有福氣了。

  無論是暖手、別子、手珠,夜間放在枕邊,香氣浮於床榻間,則睡眠質量更佳,這就是沉香安神的功效。 

via:東方早報

 

尋香記香道 出品

【網址】www.xunxiangji.com

我的個人微信:dulianti

關注「香道」品古風文化新風尚

中式·慢生活:尋百家香,品百味人生

© 2013-2014   XiangDao100

 

相關焦點

  • 你嘗過香格裡拉酒店的「聞香識味」嗎?
    就在剛剛,深圳–香格裡拉「聞香識味」年度美食盛典在深圳福田香格裡拉大酒店正式啟動。「聞香識味」這一定製的年度美食之旅,源自香格裡拉集團對東方和西方烹飪技藝的至臻熱忱。▼▼來自不同香格裡拉酒店不同菜系的名廚共同擔綱設計不同城市「聞香識味」活動的菜單。
  • Scent of a woman「聞香識女人」系列新品發布~
    這期的新品,以香水為設計靈感,選用花果香、木香、東方香三種香水調性作為禮服設計的基調,用不同的香調展現服裝的特性。「藝術是相通的服裝設計和調香是不同的領域,但藝術一直是展現人對美、個性、情感的體悟。服裝設計和香水製作也如此。」
  • Maison Margiela掀起「咖啡香」,夢回斯德哥爾摩的「咖啡館」
    芮歐驚現流出「咖啡香」的「咖啡小憩空間」10月30日就消失!」主要為旗下「REPLICA復刻」香氛系列迎合秋冬季節重磅新推的「Coffee Break咖啡小憩」>「爵士走廊」讓清晨溫柔舒適的「慵懶周末」色彩明豔的「鮮花市場」還是潛入藍色大海的「起航日」都瞬間將聞香者帶入嗅覺記憶喚醒其生命中的曼妙時刻
  • 「香水」聞香識女人
    「服飾」Ann Taylor安·泰勒-美國輕時尚品牌「服飾」臺灣設計師服裝品牌Katy Huang style「服飾」塑造職場簡約精英範兒-Banana Republic>「服飾」簡約+舒適+設計感=Club Monaca「服飾」Realisation Par-滿足你對百變的所有想像「鞋包」
  • 香氛品牌觀夏To Summer限時聞香空間 登陸北京連卡佛
    被無數桂花香擁躉視為最還原桂花神韻的「頤和金桂」,靈感來自於秋日路過頤和園,百年老桂的幽香飄散出宮牆。桂花,完全長在中國人的審美上。市面上不是沒有桂花,唯有這顆,抓住了桂花的骨肉與靈魂,就像直接搬了一顆桂花樹回家。另一款溫暖木質調的「崑崙煮雪」,則以充滿宗教和神話色彩的崑崙山脈為靈感,是在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的境地,一下子察覺到草木皚皚白雪裡矗立的孤獨,又從凜洌中聞到一絲陽光普照的雪山的氣味。
  • 聞香識女人
    而聞香之道,猶如曲徑探幽,穿過一條長長的暗香縈繞的隧道,即是香的國度。所有的嗅覺為之雀躍,周身每一寸的毛孔,也為之戰慄。這是香的魅力,也是文化的魅力。日本有一種特別的聞香儀式(組香)聞香極為高雅,西方有聚斯金德作《香水》小說,詭異大膽的想像力真是令人迷醉。古人也寫了數之不盡的詩,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更是詩意延綿。
  • 薰壽堂職人手作葉型薰香「HA KO」為質感生活添加古典詩意
    明治時期創業的薰壽堂擁有百年歷史,是淡路島上數一數二的制香老鋪。去年開發的新商品線「HA KO」,是薰壽堂的職人使用和紙一片一片手工製作的葉片造型薰香,富有詩意的極簡造型,不但可以當作室內香氛擺飾也可以點燃聞香,精緻的包裝也非常適合作為日本旅行的伴手禮。傳統X 現代的HA KO薰香
  • 聞香,識女人
    (電影《聞香識女人》)香水的前世今生在這裡不得不說下香水的前世今生。在香水被發明之前,古人用的都是香精、香料一類。「香」是神聖的、貴族的、奢靡的。焚香沐浴更衣,我們的先人把「香」視為神聖之物。在古波斯,「香」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因為在皇宮裡,皇上一定是最香的那一個。
  • 聞香識男人,這裡有屬於你的味道
    大家總是說「聞香識女人」,一款合適的香水總是能恰到好處的將女性襯託得更美,而男性也固然如此。
  • 聞香教:江湖騙術伎倆拆解與破局
    操著不同口音的男女老少從各地趕來,為的是參加「聞香教」一年一度的「朝聖大會」。這聞香教是什麼來路?是當時一個比道教佛教還接地氣兒的北方「親民教派」,打著「東大乘教」名義在民間快速野蠻發展的野教,據稱已有信徒多達百萬人。
  • 古人精緻靈動的香爐,那個年代的高雅情趣,聞香識人以香會友
    好香,須得好器相配,青煙嫋娜間,精緻絕美的香爐,儼然為焚香雅事注入了靈性—— 清:「清仿宣德爐」 尺寸:高15.5釐米 工藝、材質:銅器 宣德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
  • 香氛靜心分享 | 【芒種】- 檸檬香桃木
    是的,事實上夏天會讓我們的情緒有比較大的起伏,所以在夏天的時候,我們要更加懂得靜下心來,和自己相處,可以讓我們的狀態維持比較好的狀態裡頭哦~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節氣——芒種,「芒種」的意思是:此時稻子已經結實成一顆一顆的「種」,而吐穗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所以才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
  • 聞香試香怎麼少得了它!關於聞香紙你所不知道的事
    今天香水菌要和大家聊的是我們聞香試香的時候必備的東西聞香紙
  • Parfum de Peau「肌膚之香」| Montana「蒙塔納」
    在接觸「肌膚之香」之前,我先接觸到的其實是Paco Rabanne的「夜」(La Nuit,1985,已停產),這算是第一款我接觸到的動物主題的香水,也是第一款讓我體驗到香水中動物感的呈現與表達。「夜」是深沉的浮華,玫瑰等花香元素在動物、皮革和蜂蜜那欲拒還迎的粘稠質地上閃爍著螢光,而所謂的「尿騷味」除非你用力地去深吸一下,才會感覺十分明顯。所以「夜」給我的感覺始終是一種慵懶的妖媚。同一位調香師,「肌膚之香」則更像是「夜」的升級版本。本以為前調的辛香元素能令這支香水的動物基底顯得不那麼深沉,可誰知這一明一暗的明顯的差距,反而讓動物質地在其後顯得更加稠密。
  • 愛馬仕聞香系列16款香水,最值得嘗試是這5支!
    我尋思著將這些花香與中國最美麗的省份雲南的茗茶相融合~由於被紫禁城綻放的桂花所打動,JCE創作了這支「雲南丹桂」,他並沒有濃墨重彩地去渲染,桂花香只是清清淺淺地流淌在空氣中,更讓人感受到隨意自然的桂花香。
  • 摩詰茶會 | 追尋「本味 本真 本心」的生活方式
    虛間通過對傳統文化、生活美學、當代藝術和人文設計,將「願與四時合其序,一飲一食皆修行」的生活美學理念傳遞給愛茶之人。「摩詰」——阿摩羅主題茶會」聽琴曲,聞雅香,品茶點,愜意似桃源世事。茶,安靜優雅,包容恭謙;從細枝末節到掌控全局,簡單亦或複雜,都是對生活的認知和理解,始終以一顆平和從容的心面對世界。茶予心靈深處最細膩、溫柔的滋養。工作的疲累、生活的瑣碎就在這一方茶室中,悄然散盡。
  • 聞香識酒——如何破解葡萄酒的「香氣密碼」
    常見的一類香氣:  花香、草本香、白葡萄酒中的柑橘類水果香氣,  紅葡萄酒中的紅色與黑色水果香氣等。  二類香氣    源自葡萄酒的發酵過程,  在酒精發酵與二次乳酸發酵的過程中,  特別是酵母和細菌的作用,  葡萄酒產生了第二級香氣,又稱「發酵香氣」。
  • 有一種生活,叫「誠品」
    「誠品」代表著誠品書局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1989年,在臺北仁愛路圓環,誠品書店正式創辦第一家書局,它是「城市人的集體創作」,本著人文、創意、藝術、生活的初衷,連鎖而不複製的經營模式,尊重各地文化特質,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透過「人、空間、活動」的互動積累,為愛書的人打造一個充滿書香的精神後花園。
  • 性感女神「井上和香」產後瘦身成功~卻被網友嫌「發胖比較性感」…
    井上和香的身材完全就能用這兩個字帶過。即使多年過去,已經結婚生子的她仍是不少宅民心目中難忘的女神之一,不過沒想到這位昔日的性感女神,最近在健身機構RIZAP廣告中才讓大家驚見她產後的身材變化,而女神努力的瘦身成果竟然還不受宅民們好評!?F罩杯的井上和香,寫真偶像時代甚至還因豐滿上圍得到「ワカパイ(和香派)」的稱號。
  • 扒一扒【京東手機x「真香鼻祖」王境澤】案例的前「因」後「果」
    「真香廣告」,還推出了「真香水」,梅小花著實被shock到了……「真香」系列廣告長醬紫,快圍觀起來:震驚之餘,梅小花正好收到了創作方藍標小夥伴的小禮物——傳說中的「真香水」,順便清潔了下wuli手機,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