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到底有多美?詩人們為何都留戀江南?白居易三首憶江南告訴你

2020-12-21 黔西小曹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這是唐代詩人韋莊對江南水鄉發出來的感想。確實。江南水鄉,是一個人人都心馳神往的地方,特別是春天裡的江南,紅日初升,山花爛漫,鶯歌燕舞,柳綠花紅。下起春雨後,給人一種煙雨濛濛之感。千百年來,很多詩人都去過江南做官或被貶謫到江南,他們被江南的煙雨美景迷住了,於是就創作大量詩詞來回憶和讚美江南的美景,把這人間仙境的江南春天美景給描繪出來。今天,讓我們一同走近香山居士白居易眼中的江南風光,一起來看看他寫的三首憶江南到底有多美。

江南是白居易非常喜歡的地方,他寫了三首憶江南。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一首。詩歌如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真的是太好了,我對江南的美麗風景曾經是多麼的熟悉,多麼的了解,每當太陽從東邊升起時,陽光普照大地,映襯著開放在江邊兩岸鮮花,使它們更加豔麗耀眼,火紅火紅的,比火焰還紅。春光水碧,綠波粼粼,這樣美好的景色,怎麼能讓我不回憶起江南呢?

這首詩歌通俗易懂,全篇大多以寫景為主,詩人通過寫景抒情,花大篇幅寫景,寫了江南的春景是如此的美,加上最後一句「能不憶江南」?表現出白居易對江南水鄉濃濃的眷戀喜愛之情。全篇詩歌著重寫景,景象美好,仿佛把人帶入了江南一樣,作者用詩歌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江南春景的畫卷,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美」,這首詩歌開頭,一個「好」字用得好,總領全詞,江南好,好在哪裡,作者接下來就寫江南的美景了,詩人為我們回答了江南好在哪裡。江花紅勝火,江水綠如藍。如此美景,難怪詩人對江南風景永記心頭。正是因為江南好,才讓人去回憶啊!

白居易曾在杭州做過官,我們來看下他筆下的杭州。第二首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對江南的回憶,最能喚起追思的就是杭州了。遊玩天竺寺尋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臥其上,欣賞錢塘江大潮。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去遊玩?詩人主要寫了自己在杭州發生的事,做了什麼事情。在杭州的中秋月圓時,去山中寺找桂子,去看錢塘看潮,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詩的結尾「何時更重遊」?詩人發問,什麼時候還能再去杭州遊玩。說明詩人對杭州非常喜愛,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再去杭州重遊。

第三首憶江南:「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江南的回憶,緊接著就是要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何日再相逢?第三首詞描繪蘇州之美,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的回憶與嚮往。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果然不假,杭州蘇州,詩人在這裡生活過,都給詩人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江南哪裡好?杭州蘇州。江南景色哪裡美?杭州蘇州。江南好,又怎能不讓人去回憶它的美呢?這三首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大家覺得哪首憶江南最美呢?最後我們再聽聽音樂,是不是更美了呢?

你的點讚和關注我十分感謝哦

舉報/反饋

相關焦點

  • 寫江南的詩詞那麼多,為何最為人所熟知的,非白居易《憶江南》莫屬?
    評彈,起源與流行皆因蘇州,進而影響江南,自然要從蘇州說起。來自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送人遊吳》,「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詩人借送行描繪水鄉風貌,寫盡姑蘇繁華。遊完蘇州,便到揚州。「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詩《寄揚州韓綽判官》說的是江北揚州,為何又入選「江南」?
  • 白居易《憶江南》:人人難以割捨的江南情結
    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是描寫江南,尤其是描寫蘇杭二州的最經典也是最美好的詩句,從古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更是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最好的注釋。今天,通過對三首《憶江南》的賞析,來深入分析為何人們對於江南會有難以割捨的情結。
  •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唐代白居易《憶江南》,走進江蘇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白居易《憶江南》,走進江蘇。白居易曾經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兩年,後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餘。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遊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後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關注觀光君,更多精彩等待您......
  • 古人眼中江南春景有多美,這首宋詞告訴你,千萬和春住
    南眼有多美?這個宋詞教你,我住在千萬和春天,說到江南,你會想到什麼?4月4日的鳥啼?還是煙雨籠罩的胡同?是支撐著油紙傘的女兒嗎?黑色的烏幌船,混雜在水聲裡有蟬的叫聲,空氣中有淡淡的桂花香味嗎?想一想,在那種沒有汽車沒有輪船也沒有柏油馬路的年代,家家戶戶都是粉牆黛瓦,燕尾一樣的屋簷斜斜掃入澄澈的藍天,清清的溪流沿著遠方的山脈纏綿繾綣,穿著淡雅漢服的江南女子,會撐著一把樸素的油紙傘,在寂寥的石板橋上,或在煙雨濛濛的小巷子裡,不經意間給你一個回眸,那是多麼如詩如畫的場景?面對這樣的江南,古人一樣有感而發,要想知道古人眼中江南春景有多美?
  • 白居易《憶江南》,寫盡江南景色美風物美女性之美,讓人心馳神往
    《憶江南三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詞作品。第一首詞總寫對江南的回憶,選擇了江花和春水,襯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顯得十分鮮豔奇麗,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詞描繪杭州之美,通過山寺尋桂和錢塘觀潮的畫面來驗證「江南好」,表達了作者對杭州的憶念之情;第三首詞描繪蘇州之美,詩人以美妙的詩筆,簡潔地勾勒出蘇州的旖旎風情,表達了作者對蘇州的憶念與嚮往。
  • 小橋流水碧於天,煙雨江南,一場不願醒來的江南夢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詩人白居易一闕膾炙人口的《憶江南》詞,是距離他在蘇杭任職已經過去了十餘年,因銘記江南之美的景致與風物卻從未忘卻,在已過花甲之年後寫就的。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白居易《憶江南》
    《憶江南》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開成二年(837年),寫作於洛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775年,藩鎮李正己在河南叛變,白居易的家鄉河南新鄭,戰火紛飛,民不聊生。三歲的白居易跟著母親投靠在徐州做官的父親。好景不長,沒幾年,戰火又燒到了徐州,此地不宜久留,白居易隨著母親前往江南避難,住在江南做官的叔叔家裡。
  • 何人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你更喜歡哪一首?
    憶江南(其一) 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其二)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憶江南(其三)白居易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 詩詞創作|白居易憶江南只有27個字,卻用了這麼多修辭手法
    前言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憶江南用了兩種修辭手法是什麼?題主的這個問題令人摸不著頭腦,《憶江南》是一個詞牌,有很多詩人填過這個詞牌。這首憶江南的第二句也是倒裝:風景舊曾諳。正常的散文句法是:舊曾諳風景。我曾經很熟悉那裡的風景。諳[ān],熟悉。二、對偶以從廣義來說,詩詞中的對仗就是對偶。古人有對仗、駢偶、儷對、儷偶、隊仗、排偶等說法。
  • 旅行|江南是什麼啊?江南是白居易筆下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
    江南是什麼啊?  江南是白居易筆下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韋莊記憶中皓腕凝霜雪的賣酒姑娘...每個人對江南的印象都不同,或是「小橋流水人家」,或是「黛瓦紅牆依水小巷」,又或是「如丁香一般的姑娘」...而這些都能在江南的古鎮中找到。
  • 人人都說江南好 但沒有人說江南的冬天好
    凡在北國過過冬天的人,總都道圍爐煮茗,或吃煊羊肉,剝花生米,飲白幹的滋味。而有地爐,暖炕等設備的人家,不管它門外面是雪深幾尺,或風大若雷,而躲在屋裡過活的兩三個月的生活,卻是一年之中最有勁的一段蟄居異境;老年人不必說,就是頂喜歡活動的小孩子們,總也是個個在懷戀的,因為當這中間,有的蘿蔔,雅兒梨等水果的閒食,還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熱鬧的節期。
  • 人人盡說江南好,那煙花三月的江南到底在哪呢?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文人墨客筆下的江南有煙雨杏花、小橋流水、丁香小巷、噠噠馬蹄,那個被喚作江南的夢中水鄉,也成了中國古代文人,願與偏居一隅的精神家園。不知從何時起,「江南」就這樣成為了一個地名,成為了中國一個特殊的地區。
  • 30個字以內,你能將江南風景描繪的淋漓盡致嗎?
    30個字以內,你能將江南風景描繪得淋漓盡致嗎?江南有何等美景,讓白居易對江南有如此的喜愛?白居易用《憶江南詞三首》來描繪江南美景,更體現了他對江南那一份難捨難割的愛。這三首江南詞是白居易在唐文宗開成三年所做。他少年就曾到過江南,知天命之年再次到杭州出任杭州刺史和蘇州刺史,江南可以說是白居易的故友,江南的風光和名勝,都讓他有極為深刻的印象,也有著極為濃厚的感情。
  • 《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能不憶江南? 怎能讓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
  • 白居易很經典的3首詞,描寫江南的溫柔繁華,短短27字流傳1000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江南,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說起江南,你想到的是那裡的黑瓦白牆,小橋流水;或是操著吳儂軟語,如水一般溫柔的江南女子?筆者第一次去江南地區,還是在高中放假,和發小一起出去玩。隋煬帝下江南,想必也是因為江南有一些特性,是他無論如何割捨不下的吧。到了唐代,文人中對江南的嚮往更盛。前有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後有韋莊的「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後者雖然帶著自己的抒情,但無論如何,「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美景還是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 白居易很經典的一組詞,學生時代人人必背,27字寫盡江南溫柔繁華
    文/顧無 【引觴漫談】 江南,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 說起江南,你想到的是那裡的黑瓦白牆,小橋流水;或是操著吳儂軟語,如水一般溫柔的江南女子?
  • 江南又煙雨
    煙雨的江南,纏綿如詩,朦朧如畫,是一首寫盡畫意的詩,一見,便鍾情,一來,即留戀。江南,一直在我的夢裡;煙雨,一直在我的夢中。一滴雨,穿過隔世的闌珊。不經意間,跌入我的眼眸,泛起絲絲的漣漪,經典起又一季的江南煙雨。在煙雨的天穹,淡淡的愁緒,伴著心靈陣陣痛楚,跌落在無盡的思念中,於是,有些時刻,鑲嵌在生命中的,那些憂傷、彷徨,以及那些模糊而曲折的心事,點點滴滴似乎都在敲打著自己的心靈,敲醒了心靈深處某個角落,心也漸漸的潮溼,只待你踏著時光的足音,掠起這一季心的墨香。
  • 『 憶 · 江南 』
    流水江南煙籠人家一個名為江南的地方一場細雨綿柔的美夢一段不曾忘懷的佳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古鎮情懷。流水江南,煙籠人家。一把煙雨情愫,撐一頂油紙傘,邂逅江南。每一筆裝點,每一畫修飾,都在老手藝人們指下熠熠閃光,輪迴再現。
  • 江南絲綢這樣浸潤了詩畫戲文
    勤勞的蠶婦織女們創造了絢爛多姿的絲綢產品,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絹本設色,工整精細地描繪了高官顯宦之家晚宴歡會的場景,其中的仕女們綺羅錦繡,衣袂鮮潔,絢中出素,嫵媚高雅,簾幕和帳幔也無不是絢麗多彩的絲綢製品。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體恤民生之多艱,常常在詩歌中反映和揭露現實,如知名度很高的「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
  • 學詩計劃 |《夢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已經過去了上千隻帆船,都不見心上的人兒,只有在夕陽的餘輝裡含情脈脈地凝視著悠悠的江水,真是讓人日夜柔腸寸斷於白蘋洲頭。起句「梳洗罷」看似平平,「語不驚人」。但這三個字內容豐富,給讀者留了許多想像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