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下午,武漢市黃鶴樓公園養護管理中心副主任,風景園林高級工程師王臻老師為光谷四小303班的同學們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趣味十足的環境課——我的野生動物朋友,東北虎。
「東北虎」是國內首套旗艦物種為主題的環境教育課之一,課程內容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共同推出。「我的野生動物朋友」課程共選取了7種代表性物種——江豚、雪豹、黑臉琶鷺、東北虎,大象,大熊貓和紅毛猩猩。為了開發「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套環境教育課程,世界自然基金會特別邀請了國內一線的保護和環境教育的機構與個人共同參與創作,希望通過這些課程向大家傳遞來自荒野的聲音,呼籲大家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減少人類對這些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影響,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未來。
王老師的環境課堂從「你見過老虎嗎?你對老虎的印象如何」的提問中拉開,孩子們積極地向老師回答,在動物園,在電視上,在戶外的畫報上見過老虎,老虎很兇,頭上有王,像貓。基於孩子們形象而熱烈地描述,王老師引導孩子認識了東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分布於亞洲東北部,頭大而圓,皮毛是棕黃色的,前額上有數條黑色橫紋,很像王,因而有「叢林之王」和「萬獸之王」的美稱。每隻老虎身上的花紋都不一樣,成年東北虎身長3米,站起來可以達到教室天花板,全身都是肌肉,體重200多公斤,相當於兩個成年人的體重。當王老師利用教室空間形象地比劃老虎有多大時,孩子們激動地發出陣陣驚呼:哇!哇!哇!竟然到教室頂了!
這樣的龐然大物得吃多少東西呀?老虎是食肉動物,自然狀態下,每天的食物消耗量為7公斤,他攻擊獵物的時候速度很快,世界上短跑第一牛人博爾特速度是9.69秒,而東北虎的速度是4.43秒,東北虎很少正面襲擊敵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背後伏擊,一般被老虎盯上的都跑不掉。
聽著王老師繪聲繪色,圖文並茂,深入簡出地比較列舉講解,孩子們個個睜大了眼睛豎起耳朵聽,並認真地做起了筆記。
在課堂上,我們不僅了解了老虎的生理特徵——能伸縮自如的爪子,老虎的食物鏈等,還了解了老虎的歷史意義,象徵權力的虎符。
因為老虎的食肉屬性,人類對荒野的過度開墾和獵殺野生動物,生態鏈被人類影響和破壞,導致老虎攻擊人的危害,從而引發嚴重的虎災。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東北虎生存環境受到重創,全球老虎品種和數量銳減
東北虎的生存面臨著各種威脅,違法分子非法貿易販賣虎皮及虎骨,破壞東北虎的生存環境,過度開發。
我們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過渡地佔用和破壞生態環境,會造成環境破壞,資源匱乏、生態失衡,給人類的生存和長遠發展帶來巨大的威脅。霍金曾說過:如果人類不能在200年內移居外星球,地球的生態系統將達到承載極限,無法滿足人類的有效需求。愛護我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這個觀念應從小根植入我們的血液,並力行為之!聽,各種瀕臨滅絕的老虎們正在向我們發出吶喊。來源.光谷四小(編輯/齊近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