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旗下萬達商業地產和萬達院線上市鐘聲即將敲響之際,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卻提前給資本市場送出「大禮包」。
據彭博社12月1日報導,王健林表示正就收購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獅門影業進行談判,不過獅門影業的所有人只願意出售少數股權,目前談判仍處於初級階段,能否達成交易還不確定。同時,王健林還就投資有90年歷史的好萊塢老牌影片公司米高梅進行商談。
早在2012年,萬達集團便收購了北美第二大院線運營商AMC院線公司(以下簡稱AMC),AMC於2013年底登陸紐交所,佔美國票房份額近20%。王健林曾表示,萬達集團已經具備按照國際市場規則來收購和整合企業的能力。
樂正傳媒研發總監彭侃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萬達集團藉助「地產+院線」的模式,有意打通影視全產業鏈。但萬達影視成立時間較短,在內容生產製作上尚未成熟,而通過對海外影視公司的併購,可獲取大量影視版權資源,實現影視業務國際化。加之青島東方影都等主題公園,萬達集團正在複製迪斯尼、環球影視等海外影視巨頭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掌控影視上遊資源
公開資料顯示,始創於1997年的獅門影業,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聖莫尼卡,年均發行影片在10~20部,擁有約1.5萬部的影視版權儲備。2012年,獅門影業在美國國內票房市場份額突破10%,以11.4%的份額力壓二十世紀福克斯和派拉蒙,名列第五;2013年,獅門影業超越派拉蒙,以9.8%的市場份額位居第六。
獅門影業業務有電影、電視、家庭影碟、數字分銷渠道及出版,2011~2013財年,電影板塊佔其收入的80%左右。同時,獅門影業也在逐步實施收入結構多元化和平衡化,新近成立了遊戲部門。
其實,今年7月,阿里巴巴就宣布與獅門影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推出獅門影業天地服務項目,專為中國用戶提供獨家訂購類影視娛樂服務。早在2012年11月,優酷土豆集團便宣布與包括華納、夢工廠、派拉蒙、二十世紀福克斯、迪斯尼、NBC環球、獅門影業及索尼在內的好萊塢八大主流電影公司達成合作協議。
影評人趙珂嘉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獅門影業之所以願意與優酷土豆集團、阿里巴巴合作,又有意引進萬達集團,主要希望通過銷售影片和電視劇播映權推進家庭娛樂業務的增長,進一步擴大電影板塊收入結構。」
國內影視公司和視頻網站之所以熱衷於「海淘」版權,在於海外影視巨頭手中握著大量影視劇版權資源。2009年索尼公司買下米高梅,藉助後者4100部電影的使用版權大量發行DVD,賺得盆滿缽滿。
多位業內人士坦言,王健林併購獅門影業和米高梅的「野心」不止於「海淘」版權,而是通過掌控影視上遊,並藉助海外影視巨頭,實現其影視全產業鏈和國際化的目標。
多地建主題公園
記者梳理發現,萬達集團旗下公司眾多,以萬達商業地產和萬達文化產業集團為主,而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旗下有萬達院線和萬達影視。萬達院線藉助萬達商業地產迅速崛起為國內院線霸主。
王健林表示,他希望在歐洲收購大型院線,這是他到2020年控制20%的全球院線市場的雄心壯志的一部分。
「萬達集團在國內影視終端的地位不易撼動,隨著萬達院線和萬達商業地產上市,萬達集團在加速布局三、四線城市影院的同時,將逐步拓展海外院線,形成與收購海外影視公司雙驅動的戰略布局。」趙珂嘉稱。
在頻繁涉足影視上遊和影院終端的同時,王健林在主題公園也是「未雨綢繆」。2013年9月,萬達集團斥資500億元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產業基地青島東方影都;2013年6月,萬達集團斥資400億元打造南昌萬達文化旅遊城,預計2015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5月,萬達集團與合肥市政府籤署協議,在合肥投建萬達文化旅遊城,總投資超300億元,計劃2016年建成開業;2013年初,萬達集團斥200億元建設哈爾濱萬達文化旅遊城。
彭侃分析稱,「由於進口大片有配額限制,萬達集團即使投資獅門影業和米高梅,也很難將後兩者的影片隨意引入國內,因此萬達更多地還是配合AMC及日後收購其他海外院線實現全球化布局,同時引進海外影視巨頭的影視劇版權資源為國內主題公園服務。」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國內文化創意產業還不足支撐主題公園發展時,引進國際知名文化品牌未嘗不是一個捷徑。」
易觀國際分析師黃國鋒稱,「萬達欲複製迪士尼和環球影城,不僅要具備足夠的資金實力,還要有品牌影響力和集團化運作能力。隨著萬達商業地產和萬達院線上市,萬達集團資金實力將大幅增強,通過投資海外影視巨頭,將間接擁有海量影視版權資源,加之各地投建的主題公園,其全產業鏈雛形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