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個性的基本特徵,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
個性的基本特徵常常會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比如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等。試卷中,在題幹部分會呈現具體事例和情境,或者是在定義的基礎上增加難度,通過一些名言俗語考查,偏向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廣大考生在備考時應當加以清晰的理解和區分。
首先,個性是指一個人的心理特徵和品質的總和,而這些個體內部的心理特徵和品質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的需要、動機、興趣、信念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傾向;另一方面是個人比較穩定的、區別於他人的個性心理特徵,如氣質、性格和能力等。個性的基本特徵具體如下:
一、獨特性
個性具有獨特性。人的心理面貌顯示出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內心世界極其豐富多彩,每個人都有其獨一無二的個性。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龍生九子,九子不同」等。因此,每個人的個性都是獨特的,如1953年,有人在莫斯科觀察一對連體的4歲女孩,她們兩人共有著同一的身體、同血液、同一的肺、胃和心臟,但連體的兩個頭卻可以相對暢談;在同一時間裡,一個可能沉睡,而另一個則睜眼不眠,他們各有各的興趣愛好。因為腦是心理的器官,不同的頭腦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每一個人都是不可重複、不可再造的主體,人的存在價值就在於他的獨特性。正是這種「人各一面」的獨特性,才有了豐富多彩的世界。
二、整體性
個性具有整體性。個性是由氣質、性格和能力等多種成分或特徵所組成的有機整體,這些成分或特徵並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聯繫並具有內在的和諧統一性。例如,人的興趣的轉換,必然引起活動性質的改變,從而導致能力的改變。只有那些患個性分裂症的個體才會具有幾種相互牴觸的個性成分或特徵。此外,個性中的性格和氣質之間具有相互滲透、彼此制約的關係。當一個人的個性在各方面都和諧一致時,他的個性才是健康的。
三、穩定性
個性具有穩定性。在個體的生活中那種暫時表現出來的心理上的特徵不是個性特徵。比如,一個人在出生以後,會經過社會生活實踐,逐漸形成一定的動機、理想、信念和世界觀,而使自己的活動總是帶有一定的傾向性,使自己的心理面貌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都可以顯示出相同的品質、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人的個性具有穩定性。或者,一個好激動的人,在工作崗位上處理問題時總是匆匆忙忙,與人有約時坐臥不寧,遇見突發事件時則驚慌失措。但是,個性不是一成不變的,現實生活的複雜和多變給個性帶來了可變性。在一定外界條件下,個性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所以說,個性是穩定性和可變性的統一。
四、社會性
個性具有社會性,這是個性最本質的屬性。雖然個性具有社會性,但個性的形成也離不開生物因素。現代心理學已經證明,生物因素給個性發展提供了可能性,社會因素使這一可能變成現實。1958年,瑞典生物學家林奈在創立生物分類法時指出:到20世紀50年代末,已有20多個被野獸哺育成長的孩子被人類發現,有豹孩、熊孩和猴孩,絕大多數是狼孩。離開人類社會而與野獸共同生活的孩子,都缺乏人的心理特點,印度狼孩卡瑪拉被帶回人類社會以後,7歲只學會50個詞彙,到17歲死時,她的智力僅僅相當於4歲孩子的水平。現代科學研究的趨向,是把人在生物學上的發展和社會學上的發展看成統一的和相互聯繫的,認為人的個性發展過程中,社會因素起著更大作用。離開與人類社會的接觸,離開社會實踐,便不能形成個性。因此,我們說個性是社會性和生物性的統一。
五、複雜性
個性具有複雜性。個性是由多種心理現象構成的,這些現象有些是外顯的,易被人感知,如「健談、熱情、直爽、情緒化」等,而有些又是內隱的,甚至自己也無法完全把握的,如「矛盾、心口不一」等。俗話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顯示出魯迅先生複雜的人性觀。
溫馨提示:
關於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更多信息請關注「甘肅中公教育基礎知識欄目。
相關推薦>>>
2020教師招聘考試專業基礎知識匯總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李佳蒙)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