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緬甸,很多人都能想到它是一個「佛教之國」。其實緬甸和中國的友誼源遠流長,正如主持人劉美希所說,緬甸是中國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兄弟、好夥伴。中緬的「胞波」情誼歷久彌堅,在最新一期的《做客大使館》節目中,劉美希走進緬甸駐華大使館,與緬甸駐華大使苗丹佩先生展開了一系列關於中緬文化、經濟等方面的深度對話,為你揭開一個更全面更立體豐富的緬甸。
在採訪之前,緬甸駐華大使帶領主持人劉美希詳細參觀了駐華大使館。大使先生還耐心地為劉美希一一解讀擺放於大使館內的緬甸特寫物件。從樂器、煮飯器皿、畫作、再到民族服飾、特色油傘等等。在解讀的過程中,劉美希不僅認真傾聽,還時不時提出一些關於緬甸的問題,整個過程輕鬆又愉快,不少節目組的工作人員聽完後,表示學習到了很多。也首度向觀眾揭秘了大使館的神秘內景,通過鏡頭帶領觀眾深層次了解大使館。
中緬友誼歷史久遠 起源於唐朝
在本次專訪一開始,主持人劉美希就中緬友誼的淵源與大使展開了對話。大使苗丹佩先生表示中緬友誼起源於8世紀左右,在唐朝的時候,緬甸的文化代表團就曾來到當時唐朝的古都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進行文化交流,並表演了相關的節目,為中緬友誼奠定了基礎。
在緬甸還有一個關於「胞波之說」的美麗神話,傳說太陽的後裔與龍的女兒相愛,龍公誕下三枚蛋,一枚孕育除了中國皇后,一枚演化成了緬甸,一枚變成了緬甸蒲甘王朝的始祖。所以中緬雙方同是太陽和龍的後裔,屬於親戚的關係,也是同胞的關係。
緬甸好吃好玩的有哪些 旅遊攻略一秒get
雖然中緬親如兄弟,但緬甸的風土人情與中國有很大的區別。緬甸駐華大使除了與劉美希分享當地一種特色的魚湯米線外,還著重講了緬甸多個好玩的旅遊景點。他首先給大家介紹了位於緬甸中部的蒲甘,蒲甘作為曾經緬甸的中心,是佛教文化的聚集地,也是一個文化綜合重心。蒲甘古城最特別的地方有多達一萬多座寺廟和佛塔,那裡的舞蹈和音樂也非常出名,極具特色。
其次,苗丹佩先生還向中國遊客推薦了另一個必去的城市曼德勒,大使稱這座城市很像北京的故宮,有非常多的藝術品。在曼德勒附近還有一座由木頭建成的橋,它是全世界最長的橋烏本橋,已經成為了當地非常著名的經典之一。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萊茵湖。據大使介紹,萊茵湖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的11個村子均是在水上建成的。而那些浮島是可以活動的。
緬甸加入一帶一路戰略的初衷 RCEP對於中緬經濟的影響
中國和緬甸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胞波情誼,兩國在2011年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油氣管道大項目在一帶一路之前就開始進行了,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時,緬甸是最早同意加入的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後,對於中緬經濟和中緬人民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變成了全方位的合作,包括衛生產業經貿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繼一帶一路戰略之後,關於今年的RCEP籤署,讓中國和緬甸的關係更進一步。大使先生表示籤署此協議後,對於促進地區內全方位合作具有重大的意義。緬甸作為東協十國之一,將在原來合作的基礎上,與中國展開更加深度的合作。中緬「經濟走廊」建立之後,緬甸更興起了一股「漢語熱」,越來越多的緬甸人民開始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
全球知名的寶石玉石產地 大使親手準備禮物送給中國觀眾
緬甸是全球非常出名的寶石玉石產地,那裡有非常大的玉石礦脈,目前為止全世界最大的玉石產自緬甸,它甚至比一個房子還要大。除此之外,緬甸的很多玉石都出口中國,在緬甸最有名昂貴的當屬紅寶石。
在介紹完寶石玉石後,大使先生還拿出了親手為中國觀眾準備的禮物。禮物為緬甸純手工工藝製作的小包,任何人都可以用它。這份禮物將通過《做客大使館》欄目組,送給關注這個節目的幸運觀眾。
緬甸駐華大使為中國點讚 用中文向中國表白
在訪談的最後,大使先生還不忘用中文向中國表白「我愛中國」。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一直是《做客大使館》欄目組的使命,也是主持人劉美希的擔當。除了聊到上面相關的內容外,主持人劉美希更是下足了功課,就疫情對於緬甸帶來的影響有哪些、疫情之後緬甸會有哪些優惠的旅遊政策、中緬關係穩定發展的原因和基礎是什麼等展開了更深層次的對話。
據了解,最新一期的正片後期即將完整,將於今日在網絡上線。想要關注了解更多關於緬甸的風土人情、旅遊優惠政策、經濟協同合作趨勢等,記得關注《做客大使館》官方微博、主持人劉美希工作室官方微博微信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