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六皇子全無背景,實力最弱,最後入主東宮,是因為得到了琅琊閣高人的幫助。」 故事伊始,梅長蘇借用這麼一樁永遠無法被驗證的事件「北燕六皇子被立為太子」來提升自己的逼格並製造神秘感。
一時間,誰是這位 「高人」,究竟如何找到他,便成為想「得天下」的梁國皇子們最關心的話題。故事總是相似的,三國中水鏡先生司馬徽也曾向劉備透露過「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劉備隨後就開始到處打聽這位隱世高人,最後在徐庶那兒得到臥龍的身份和住處,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開始逆襲之路。
事件營銷可以說是炒作,可以是借用有價值的新聞點或突發事件在平臺內或平臺外進行營銷提高影響力。但只有借得巧才能事半功倍地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否則就會適得其反。比如,魅族手機對熱點的反應雖快,靠文案「愛の自拍器」搭上優衣庫的順風車。可惜,廣告文案只是單純地突出了產品性能,絲毫沒有保護當事人的態度,這種(sha)缺少社會責任感的營銷必然不會得到粉絲的支持。
接著,梅長蘇又自創「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這首詩,並以錦囊的形式分別送到太子和譽王府上,話題逐漸在京城傳開。梅宗主給自己寫的廣告詞言簡意賅,直擊心坎。此外,文案編排也朗朗上口,與De Beers的「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一樣易於傳播。
但梅長蘇為何要以錦囊的方式傳播,而不是隨便找個江湖人士傳話呢?因為自古以來,錦囊都是世外高人給倒黴蛋救命用的,而且一次最多只能給3個,因此特別珍貴。
史丹福大學市場營銷學和心理學教授Robert Cialdini講過6種有效影響對方決策的手段,巧用稀缺性就其中一種可以輕而易舉驅使有需求的消費者行動的方式,比如限時搶購。當然,蒙在鼓裡的太子和譽王並不知道他倆都收到了這麼個錦囊,這才會你追我趕地跪舔梅長蘇。
不得不說這次炒作創意十足,效果極佳,令梅長蘇在太子、譽王兩方勢力的裹挾下,「勉為其難」 地進入金陵城。
為了名副其實,梅長蘇在進金陵城後總得有所作為吧。因此,他就利用體驗營銷來增強自己有勇有謀的形象。體驗營銷是一種通過看、聽、用、參與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聯想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義、設計的一種營銷方法。
感性手段上,其孱弱的外在形象與其手中天下第一大幫的權力形成強烈對比,給人留下世外高人的印象。在人民群眾添油加醋地傳播中,大家都認為廣告詩所言非虛,令人信服。
理性手段上,梅長蘇用三個稚子輕而易舉打敗了北燕勇士百裡奇,令人嘖嘖稱奇,突顯自己的能力,更為自己增添神秘感。令人哭笑不得的真相是,百裡奇本來就是梅長蘇的親信,他是故意在比武過程中放水。
運籌帷幄
數據分析是企業發展的助推器。然而,為數不少的市場部工作人員由於缺乏營銷分析概念和方法,企業累積的大量數據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營銷分析只停留在數據和信息的簡單匯總和流水帳式的通報,缺乏對客戶、業務、營銷、競爭方面的深入分析,結果決策者只能憑著本能的反應來運作,決策存在很大的失誤風險。
江左盟作為天下第一大幫,在數據、情報收集方面絕對碾壓秦般若(譽王謀士)的紅袖招和卓鼎風(太子江湖勢力)的天泉山莊。但是光有數據的簡單匯總還遠遠不夠,梅長蘇之所以勝過他們,是因為對信息的有效分析和處理。
比如僅憑卓鼎風殺人名單中存在一個教書先生李重心,梅長蘇便以其特有的敏感,大膽假設此人不是卓鼎風替謝玉殺的,真正想殺人滅口的另有其人。謝玉落難,夏江意外對其施以援手,由此信息梅長蘇推知教書先生李重心曾為夏江辦事。梅長蘇就順勢利於李重心之死成功離間謝玉和夏江,最終不僅剷除了謝玉這一太子黨重要羽翼,更掌握了赤焰案重要線索。
面對一樁樁看似無關的事件,梅長蘇以其強大的分析能力,找到他們的內在聯繫,最終有效利用情報,使其服務於自己的謀略。
人常說,勿忘初心,方得始終。梅長蘇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目標。他所做的一切,「扶持」北燕六皇子,編寫廣告詩,在太子譽王夾縫中「難以抉擇」,朝堂上展示自己的能力…一切都是為了使自己這個品牌贏得其目標客戶的注意。梅長蘇的目標只有一個,靖王。這才是真愛~
我們在進行品牌營銷的時候也應該學習梅長蘇,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客戶以後,展開有針對性的營銷實務,一步一步獲得客戶的青睞,最終將自己的品牌發展壯大。
文 | 老K觀產品(微信:pmkrrishyan)
最先知道《琅琊榜》,是半年前偶然看了整整21分鐘的《琅琊榜》片花,對麒麟才子梅長蘇這一角色甚是期待,開播後每集必看,重複看,此劇果真不負眾望,口碑爆棚,收視爆紅,確是一部久違的良心劇,每晚7:30開始了瘋狂的追劇。雖然《琅琊榜》劇情純屬虛構,但是還是有很多謀略值得深思和借鑑,到底《琅琊榜》給產品經理帶來了哪些啟示?哪些地方值得思考和研究?我們不妨來推演一番。
輿論造勢
都說時勢造英雄,心計無雙的英雄豪傑往往是借勢的高手,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營造一種「老天註定他當皇帝」的輿論假象,以此來證明其佔有天下的正統性,這就是輿論造勢。那麼梅長蘇是如何輿論造勢的呢?藉助名傳天下的琅琊閣(算是一個收集情報並販賣情報的組織),以琅琊閣為背書,借用「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的錦囊為自己造勢,贏得關注,並為自己的出山和進軍朝野鋪平道路。
怎麼證明有麒麟之才呢?有詩為證: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梅長蘇本人不會絲毫武功,卻能令眾多高手聽從於他,手中掌控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靠的不是無雙的智計,又是什麼呢?再加上一個成功案例(沒有背景、實力又最弱的北燕六皇子拿下東宮之位,是因為北燕六皇子得到「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錦囊),這些足以證明錦囊中的話相當可信。
網際網路時代,藉助媒體進行輿論造勢的案例屢見不鮮,比如某某知名公司的高管離職創業,只憑一個idea就獲得數億元投資等等,再比如某某大咖加入某某公司之類的報導等等。梅長蘇創業之前就已經掌控了天下第一大幫,除了彰顯自己的超強影響力之外,還說明了創業前必須要掌握核心資源或者是核心競爭能力。不可否認,江左盟的勢力在實現梅長蘇復仇目標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市場細分
靖王:那麼先生是想選太子,還是選譽王呢?梅長蘇:我想選你,靖王殿下。
梅長蘇為什麼會選擇當時被皇帝拋棄,不待見,在朝中六部沒有半點人脈,未曾享有親王特權,毫無存在感的靖王呢?這跟梅長蘇的戰略目標有關,梅長蘇闊別了12年,回來的目的就是復仇和洗冤,跟隨太子和譽王都無法實現其目標,只有靖王和梅長蘇才有共同的目標,扶持靖王才能實現其戰略目標,這才有了一起共事的基石。
如果將太子、譽王和靖王整體比作一個市場,那麼靖王就是一個細分市場,是一個小而美、被人忽略、看不起的市場,但也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攻下這個細分市場,未嘗不是一個正確而明智的選擇,正如梅長蘇所說:你就真的甘心看這寶座落在他們二人手上,若是能憑我一己之力,就將一個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人送上寶座,豈不顯得我更有手段?
且看梅長蘇是如何找到拿下靖王這個細分市場的切入點,答案就是妙計(三小孩布陣大敗高手百裡奇)救出靖王一直關注的祁王(靖王的偶像)遺腹子庭生,以此作為見面禮,達成麒麟擇主之約。
痛點思維
梅長蘇要想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必須扶持靖王奪嫡上位,要想上位,必須幹掉實力雄厚的太子及與之抗衡的七珠譽王,如何幹掉?幹掉什麼會讓太子和譽王失去左臂右膀,苦不堪言?答案就是從黨政軍要員大員下手。蘭園藏屍案,太子丟了一個戶部的樓之敬。私炮房案,斬斷了太子的經濟來源。
暗中扶持太子的一品侯謝玉也落入了梅長蘇設計的「陷阱」,謝玉的陰謀及當年塵封的往事被一一揭開,代表軍中勢力的謝玉也被拿下,與此同時天泉山莊代表的江湖勢力也被瓦解;濱州侵地案,譽王手上的慶國公也保不住了,也斷掉了軍中唯一勢力支持的臂膀。
妓館殺人案,最終吏部尚書何敬中免職,何文新依律正法,刑部尚書齊敏草菅人命,奪職下獄,判流刑。懸鏡司一案,一直標榜不涉黨爭的懸鏡司被封禁,與譽王勾結的夏江夏首尊也被下獄。梅長蘇還摧毀了紅袖招(主要負責收集情報),斷了譽王的情報網。經此一系列案件,太子和譽王在朝堂中的勢力損失殆盡,他們的爪牙也被一一折斷。
痛點思維的核心在於抓主要矛盾和問題,想在任何時候取悅用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專注於目標用戶的核心需求,只要讓他們高興、讓他們滿意就行了。幹掉那些分散注意力的需求因素,聚焦於對用戶有價值的功能,這意味著專注於那些承載用戶核心訴求和體驗的功能,也意味著交付的功能能夠消除用戶的挫折感,消除焦慮。
設計情懷
開播以來,有些細心的童鞋發現導演可能是處女座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劇中使用了大量的構圖法,比如對稱、三分法、框架法、斐波那契黃金螺旋法等,這樣的畫面精緻、令人賞心悅目,美不勝收。上圖使用了斐波那契黃金螺旋法,這跟斐波那契數列有關,在敏捷開發過程中,我們估算需求或功能的工作量時,也會用到斐波那契數列,這是因為,數列後一項的值與前一項的值相比之後的值越來越接近0.618這個黃金分割點,所以斐波那契黃金螺旋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經典黃金比例。
高效溝通
梅長蘇作為靖王的謀士,在扶持靖王上位的過程中,不能挑戰靖王的處事原則、本心和底線,這樣的情況下,溝通就會要求適度和高效。私炮房爆炸後的現場,靖王府內侍請示安置災民動用的軍資如何處置。靖王準備按規定上報兵部,被梅長蘇制止。
梅長蘇讓他故意犯錯引兵部參他,這樣才能讓皇上知道:私炮房爆炸後,太子、譽王只顧為權相爭,只有靖王忙著穩定局面,安撫民心,卻默默無爭。梅長蘇的意思是可以多做事,少說話,但是不等於不說,要讓別人來說。這應該是職場最常見的一種現象了,很多人勤勤懇懇做事,做了好事大事,最終卻無人知曉,事實卻往往是與晉升無緣,歸根結底,缺少溝通謀略。
梅長蘇說服言候捨棄炸死梁帝的計劃,其溝通謀略不一般,言候一向想復仇,不管是為自己心愛的人林樂瑤,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赤焰軍林帥,但總歸是感情用事的成分偏多,梅長蘇一語中的,說此舉非但報不了仇,洗脫不了汙名和恥辱,還株連了言氏一族,死後也無顏面對曾經的摯友和情人,實在是下策中的下策。
所以高效溝通的關鍵在於摸清對方的心理訴求,直擊要害,從剛開始的排斥到後來的合作。
整合資源
梅長蘇出山前就已經是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的宗主了,手下高手如雲,還有自己的情報機構妙音坊,與天下知名的藥王谷都有往來。
霓凰郡主被後宮陷害,是梅長蘇事先洞察,給了靖王一個營救郡主的機會,拉攏青梅竹馬的戀人支持靖王,殊不知,霓凰郡主可是掌管10萬大軍的南境統帥,這一下就有了軍方勢力的支持。
說服言侯放棄炸死梁帝的計劃,言侯欠下人情,之後答應協助靖王,靖王不方便出面的朝臣關係維護,言侯代之。
梅長蘇設計讓紀王也成為他的一顆棋子,為他所用,這也算是間接支持了靖王。
謝玉獲罪下獄後,梅長蘇設計讓懸鏡司掌鏡使夏冬獲悉丈夫事件真相,拉攏夏冬支持靖王。
大梁第一高手禁軍大統領蒙摯更加不用說了,出山前就已經有書信往來,最終也成為靖王上位的得力幹將。
庭辯時,利用前代鴻儒黎崇老先生的信物玉蟬邀請周玄青老先生出山,這種關係非同一般。
不難看出,梅長蘇為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構建了一張實力雄厚的關係網,包括朝堂、軍方、後宮、江湖等重要勢力,這為奪嫡積累了中堅力量。
產品經理很大一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跟各個部門打交道上面,為自己構建一張關係網,做起事來的阻力和牽制就很容易化解了。
人才招募
奪嫡上位需要團隊,需要得力幹將,需要價值觀相同,能力卓越的士子才俊輔佐。這方面,梅長蘇也沒少策劃,拉攏新任的戶部尚書沈追,刑部尚書蔡荃為靖王直接或間接效力。
靖王在外面也是按著梅長蘇提供的名單在交朋友,梅長蘇確是慧眼,選出來的都是治世良臣,與他們交往甚是愉快。在鎮山寺碰巧救了中書令柳澄的孫女,也有可能是梅長蘇安排的,殊不知,靖王后來迎娶了中書令柳澄的孫女,在朝堂上的勢力和地位更加穩固。
原著中還有一段描寫關於如何招募兵部尚書的情節,兵部尚書原是太子一黨的,自從太子失勢後,內心惶恐,對靖王深生恐懼之心,害怕被擼,最終結果是靖王非常不怪罪嫌棄,還重用之,這無疑有樹立了一個榜樣,讓天下的士子之心強力歸附。
產品經理何嘗不需要一個「治世良臣」的團隊,很多人抱怨找不到高手和關鍵人才,關鍵是你謀了麼?
口碑效應
太皇太后守孝期間,太子、譽王的行為舉止,群臣都看在眼裡,心生寒意,相比較之下,靖王誠心守孝,口碑一下子傳播開來。
梅長蘇薦靖王審理慶國公侵地案,梁帝選擇靖王主審,其初衷不是有意磨練之,但是靖王審理處置得當,得了民心、立了威、彰顯了才幹。
賑災一事的處置權,原是譽王掌控,但是梅長蘇設計拉譽王下馬,最終靖王秉公處置,安撫民心,樹立靖王馬上能打戰、馬下能治理的名聲,收穫口碑一片。
任何時候,產品經理不要忘了,建立和維護自己或產品的影響力永遠不會過時,關鍵還是在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