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做支撐 致富有甘味
——甘肅打造「甘味」農產品品牌助推消費扶貧升級
「甘味」農產品品牌發布會暨消費扶貧宣傳推介活動現場。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洪文泉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洪文泉 薛 硯
甘肅是傳統農業大省,也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發展產業,是甘肅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
201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指出「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去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甘肅視察,提出「甘肅光照充足、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發展現代特色農業」「要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面下功夫,發展高附加值的節水農業、旱作農業、設施農業」。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實踐中,甘肅把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作為農業現代化的總路徑,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農業結構深刻調整,蹚出一條「現代」方向引領、「絲路」時空定位、「寒旱」內在特質、「甘味」品牌標識的甘肅農業現代化發展路子。
打響特色農業品牌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發展,甘肅初步形成了六大產業主導、地域品種補充、依據稟賦布局、產業循環自然、產品特色突出、品質綠色安全、品牌叫響過硬的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格局。
「十個品牌記不住,一個品牌能叫響。」去年以來,甘肅著力建設「甘味」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推介「甘味」,攜手新華社將「甘味」納入「民族品牌工程」予以推廣,聯合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成渝及東協等國內外終端大市場、農產品經銷企業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品牌宣傳推介、展示展銷、洽談籤約、成果發布等活動,「甘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認可度和美譽度明顯提升。
如今,「甘味」農產品已成為全國主要終端市場的招牌產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甘味」、享用「甘味」,越來越多的農戶和客商通過生產和經營「甘味」獲得收益、得到實惠。
6月21日,甘肅省委省政府在蘭州舉行「甘味」農產品品牌發布會暨消費扶貧宣傳推介活動,首次向社會各界發布《「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包含了50個區域公用品牌和150個企業商標品牌,涵蓋了甘肅「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及主要地方特色農產品。入選產品均為綠色、優質、安全可追溯的甘肅特色優勢農產品品牌。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旺澤表示,《「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是一個為省域優質農產品提供增值服務的共享平臺,其建立發布和不斷完善,對加快構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商標品牌協同發展、互為支撐的「甘味」農產品品牌體系意義重大,標誌著甘肅品牌農業創建培育工作開啟了新的篇章。
升級消費扶貧模式
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甘肅創新扶貧方式,將貧困地區群眾發展生產增收脫貧與解決城市「菜籃子」「米袋子」問題相結合,將政府鼓勵引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將消費扶貧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相結合,線上線下「雙驅動」,不斷升級消費扶貧,支撐和帶動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脫貧,構建社會扶貧的長效機制。
消費扶貧不斷升級,讓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定點幫扶有了更好的著力點,「甘味」品牌也有了更大的窗口。甘肅充分利用東部地區經貿洽談會等節會,在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商場等開設我省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專區、專櫃和體驗店,推動更多農產品進入東部市場。發揮全國供銷網絡體系優勢,完善「生產基地+龍頭企業+省外銷售渠道」的商業模式,推廣對口採購,對接消費終端,共同搭建大宗農產品交易平臺,擴大農產品銷售。
2019年,北京服務中心銷售我省農產品66萬噸,並為我省爭取1萬噸首都「冬季蔬菜儲備」指標。搭建起甘肅農產品京津冀地區銷售服務平臺網絡,在天津、石家莊等地設立甘肅農產品展銷廳。在杭州良渚市場設立的甘肅銷售服務中心,使我省娃娃菜銷量佔當地市場的75%。
去年全年,天津、廈門、福州、青島四市幫助我省貧困地區銷售農產品17.96億元,我省在兄弟省份設立的6個省外服務中心銷售額達6.6億元。今年1至5月,我省重點支持的甘南「天津館」、定西「福州館」等5個體驗館實現線上線下銷售農產品達2720萬元。
6月9日,省商務廳聯合天津市商務局,以「雲」為橋,共同舉辦「2020津甘協作消費扶貧隴貨精品線上對接會」,通過網絡平臺交流互動,籤訂採購項目51個,籤約額9229萬元。
省教育廳積極協調各高校通過「農校對接電子平臺」搭建貧困地區農產品與各高校之間的購銷平臺,將我省貧困地區農產品引入高校食堂,減少了農產品流通中間環節,降低了採購成本,讓利於學生。2020年上半年,已有11所省內高校通過「農校對接電子平臺」累計採購我省貧困地區蔬菜133噸、麵粉和食用油共345噸、雞蛋30噸。
在省內外高校開設農校對接蘭州牛肉麵和貧困縣特色美食示範窗口,已陸續在天津大學、河北大學、河南工程學院等高校開設了50餘個蘭州牛肉麵精準扶貧示範窗口,帶動我省200餘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增收。
甘肅加強與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引導電商企業和農戶、合作社在淘寶、京東、蘇寧、拼多多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開設網店,全省8萬多家網店中40%以上銷售農產品。今年1至5月,全省農產品網上銷售55億元,帶動全省農民人均增收140元,各項指標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為了積極適應網絡直播經濟新趨勢、新業態,各市縣開展「縣長直播代言」「網紅直播帶貨」「甘肅道地藥材線上產銷對接會」「雙品網購節」等活動。聯合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字節跳動和快手科技五大直播平臺,成功舉辦了以「電商扶貧,有你有我」為主題的「甘肅省第一屆直播電商帶貨大賽」。6月18日,聯合京東、快手電商平臺,舉辦了以「隴原精品、貨達天下」為主題的「甘肅專場直播暨『隴貨精品網上行』活動,當天帶動銷售農產品超億元。今年1至5月,全省通過直播帶動農產品網上銷售達6億多元。
拓寬產銷對接渠道
消費扶貧不止「買買買」,更要精準施策,在消費中「挖掘」出更多特色農產品、提供優質服務。要讓「甘味」這個金字招牌保持成色,還需切實提升「甘味」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這幾年,甘肅緊緊抓住產銷對接這個「牛鼻子」,從打通供應鏈、拓寬銷售渠道、開展專項培訓等方面著手,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加快「甘味」農產品昂首闊步邁向更加廣闊的市場。
去年,我省舉辦2019甘肅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省內300多家企業參展,800多家國內外經銷商與我省農業扶貧產業產銷協會和12個市共成功籤約42項,總金額53.19億元。7月底,「三區三州」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暨「甘味」品牌推介籤約活動召開,甘肅、新疆、青海、寧夏等4個省區104個貧困縣的500多家企業參與展示展銷,全國1000多名經銷商參加洽談對接,共籤約71項,總金額68.49億元。11月,我省組織14個市(州)50多個縣(市、區)的110多家企業參加了在江西南昌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設立「甘味」品牌農產品展示銷售區,涉及「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和地方特色產品生產經銷企業,共有20多個大類、2000多個品種的農產品參展。我省與47家外省企業籤訂了蘋果購銷合同,總金額達4.79億元。
6月21日上午舉辦的「甘味」農產品品牌發布會上,多個省外農產品批發市場和企業與我省農業扶貧產業產銷協會等籤訂購銷訂單9項,總金額12.36億元。其中,甘肅省農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廣州錦域佳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籤訂了1.5億元「甘味」農產品購銷協議。
「此次產品購銷訂單以我省優質高原夏菜、百合、小雜糧等產品為主。」省農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省農業扶貧產業產銷協會會長劉玉清告訴記者,今年南方地區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蔬菜需求量加大,蔬菜市場價格也大幅上漲,不少品種價格甚至翻了幾番,省農業扶貧產業產銷協會隨時掌握市場需求的風向標,抱團出徵找市場、找大戶,讓甘肅農產品賣出好價錢。
成立兩年來,省農業扶貧產業產銷協會通過聚焦「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和區域性特色品種,目前已整合遴選了全省1600多家企業的6000多種優質農產品,組成優質農產品信息庫。
「協會通過整合力量,大家擰成一股繩,一個聲音談價格,聯合起來闖市場。讓生產與需求有效對接,解決農企供應鏈中的融資難題,完善冷鏈物流建設,引導全省貧困地區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積極開展產銷對接,使全省產業扶貧工作駛入快車道。」劉玉清說。
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副總經理楊治偉表示:「打造『甘味』品牌,為甘肅農產品進一步開拓市場,走向全國、走出國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幾年,甘肅農產品在江南市場的份額逐年上升。今年,江南市場將積極參與甘肅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建設和產地大型批發市場的建設,努力把甘肅農產品推向中亞、中東歐、東南亞等更多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