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禮物進山區,清水塘第三小學師生為留守兒童圓微心願

2020-12-21 瀟湘晨報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在2020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第三小學師生和家長代表一起,來到邵陽城步茅坪鎮中心小學和白毛坪鎮中心小學,為這裡的貧困留守兒童送去了一份特別的節日禮物。

此前在5月15日,清水塘第三小學便組織開展了「認領一個微心願,照亮一顆孩子心」的微心願認領活動,僅僅5個小時,兩所學校的134名學生的心願便得到了教師、學生及家長的關注和認領。

據悉,在此次微心願認領活動中,清水塘第三小學四(三)中隊還集體為茅坪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捐贈了一套總價值18000元的鼓號隊設備。

5月27日,清水塘第三小學的教師、學生和家長代表們滿載著心願物品,歷經七個小時車程,走進了白毛坪鎮中心小學和茅坪鎮中心小學,並在兩所學校分別舉行了「認領一個微心願,照亮一顆孩子心」的微心願圓夢儀式,134名學生實現了自己的「小小心願」,收到了屬於這個兒童節的特殊節日禮物。

圓夢儀式上,清水塘第三小學黨支部書記蔣蔚東向兩所學校的孩子們表示親切的問候和美好的祝願,並鼓勵孩子們始終把學習放在成長的第一位,要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放飛夢想,茁壯成長。

當一條條漂亮公主裙、一雙雙嶄新的運動鞋、一本本心愛的課外書等發放到孩子們手中時,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這笑容一如這夏日陽光,格外明媚,分外溫暖。

除了給鄉村孩子們送去微心願,清水塘第三小學還精心準備了精彩的語文和數學課,周老師帶領孩子們拓展思維,認識小數,收穫學習數學的樂趣。陳老師則從《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導入,帶領孩子們吟誦詩詞,感受詩詞的意境美。

開福區區委區政府、開福區教育局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清水塘第三小學校長謝益林表示:「教育幫扶是交流,更是共同成長。認領一個微心願,照亮一顆孩子心。通過微心願,連接起了大山孩子與外面的世界,也連接起了山村教育與優質的教育資源。這傳遞的不僅是知識和智慧,更是無盡的關懷與關愛。相信在開福區區委區政府、開福區教育局的深切關懷下,茅坪鎮中心小學和白毛坪鎮中心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必將得到不斷提升。」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開福區:清水塘第三小學榮獲長沙市小學英語師生素養大賽一等獎
    本網訊(通訊員何沛)2020年12月17日,長沙市第五屆「同成長,共精彩」小學英語師生素養大賽在長沙市嶽麓區第二小學進行。開福區清水塘第三小學英語教師梁昱帶領六年級五名學生陳宸、李明展、劉懿菡、饒宇涵、周雨澤,代表開福區參加此次比賽。
  • 濟源市資助山區小學 關愛留守兒童
    日前,市委統戰部和九三學社濟源支社在大峪鎮第六小學聯合舉辦資助山區小學貧困兒童活動。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濟源支社主委李社會出席活動。  在活動現場,李社會一行向大峪鎮第六小學的100多名學生發放了文具盒、書包等多種學習用品300餘件。
  • 為留守兒童送上「新年禮物」
    「收到叔叔阿姨送來的『新年禮物』,很開心!你們的愛心溫暖了我們,鼓舞了我們,作為偏遠山區的孩子,我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厚望,發奮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饋社會。」上林縣鎮圩瑤族鄉懷因教學點四年級學生劉曼玲高興地說道。
  • 西秀「許願池心願單」活動溫暖留守兒童
    近日,西秀區東關辦事處虹軸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們來到毛雲家,送上她「心願清單」的禮物。為滿足留守兒童學習生活中的實際需求,減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恩社會、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自2019年3月以來,西秀區廣泛開展「許願池心願單」活動,建立心願單信息檔案,東關辦事處虹軸南社區積極收集需要幫助實現的「微心願」。
  • 相伴童行|「六一」圓夢,三門這些兒童的「微心願」禮物如期而至
    、沿赤中心小學幾十名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每人都收到了一份特製的「六一」禮物,他們之前發出的「微心願」,在全縣愛心人士努力下,如期而至。三門核電、縣新生代企業家協會等認領大戶,在「六一」當日上午,與縣婦聯、縣傳媒中心工作人員和其他愛心人士來到這兩所學校,贈送「微心願」禮物。「我想要一套魔術道具!」王*樂是橫渡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他非常喜歡魔術,「微心願」就是想要一套魔術道具。
  • 他們親手編織紅圍脖送給山區兒童
    近日,寶雞文理學院大學生志願者將紅圍脖戴在隴縣溫水鎮李家河中心小學學生閆靜雯脖子上時,她高興地說。據了解,當天,寶雞文理學院2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和黨員幹部冒著嚴寒,將凝聚著全校師生溫暖和愛心的270餘條紅圍脖、手套以及書包、畫筆等一批生活和學習用品,送到了山區留守兒童的手中,這已是該校連續7年開展此項活動。
  • 青年志願者架起愛心彩虹橋 觀小留守孩子圓了「微心願」
    青年志願者架起愛心彩虹橋 觀小留守孩子圓了「微心願」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2月9日消息:日前,靈溪鎮組織愛友公益青年志願者走進觀美小學,舉行「微心願」愛心助力彩虹橋第三期活動,為孩子們送上「微心願」。
  • 清水塘第三小學:家校攜手發教材 「疫」線傳遞共關愛
    往年今日,位於開福區清水塘第三小學的校園裡活躍的都是小雷鋒,而今天,一眼望去都是忙碌的「大雷鋒」的身影。為了保障學生「停課不停學」期間的學習需求,3月5日下午,清水塘第三小學的老師和家長志願者們到校進行教材分發工作。
  • 留守兒童的微心願:「我想要在外工作的爸爸能早點回家 」
    在黃山市徽州區富溪鄉中心小學,有一面「微心願牆」,牆上掛著許多學生們寫下的微心願。一個個微小的心願,在很多人看來微不足道,但這卻是這些小朋友們的夢想。富溪鄉中心小學是寄宿制學校,中心校本部今年一共有86名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兒童。為了激勵孩子更好的學習與成長,學校建立了一個「天天信用社」社團,同學們可以在學習、衛生、勞動、安全與活動中積極參與,獲取微心願積分。
  • 江蘇海洋大學:圓了508個孩子的微心願
    一支鉛筆、一個水杯、一隻足球,留守兒童的心願很簡單。但他們最渴望的是父母的愛。  12月18日上午,冬日的陽光溫暖如春。邳州市四戶鎮中心小學508名小學生,領到了江蘇海洋大學大哥大姐寄來的微心願禮物,同時,還收到了帶有墨香味的祝福信。
  • 棗莊供電為留守兒童送上安全和溫暖
    12月22日,傳統三九節氣第一天,國網棗莊供電公司「紅石榴計劃」志願者來到留守兒童集中的山亭區徐莊鎮土山小學,送上棉衣與學習用品,為學校建成一面安全文化牆,提醒同學們時刻注意安全,受到歡迎。「紅石榴計劃」,始於1998年棗莊供電公司開展的幫助失學兒童的「代理媽媽」活動,2011年更名為「紅石榴計劃」。
  • 他們圓了508個孩子的微心願
    來自邳州市四戶鎮中心小學的508個小學生也有各種各樣的小心願,一支鉛筆、一個水杯、一隻足球……雖微不足道卻最觸動人心,這些小心願寄託了他們對父母的想念,對知識的嚮往……江蘇海洋大學的志願者們拿出打工賺的零花錢,平常省下的生活費,幫孩子們圓了小小的心願,也將溫暖的公益志願種子播撒在孩子們心裡。
  • 永昌愛心協會圓巴達小學學生六一心願
    永昌愛心協會圓巴達小學學生六一心願 2020-06-03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植希望 清水塘第三小學學生自主策劃校內花園種植方案
    星辰在線3月13日訊(通訊員 任亞) 為了選拔學校沁芳園的種植團隊,給少先隊員們提供一個成長鍛鍊、展現自我的平臺,3月12日,長沙開福區清水塘第三小學舉行了沁芳園種植方案推進會。  本次活動分為學生團隊負責人做種植方案展示以及評委現場提問兩個環節。
  • 倡導垃圾分類 清水塘第三小學2019年「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
    (清水塘第三小學六年級二班開展了以「心繫地球媽媽倡導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建言活動。)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為了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增強他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清水塘第三小學六年級二班開展了以「心繫地球媽媽倡導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建言活動。  在活動中,學生積極發言,為普及垃圾分類,呵護地球媽媽獻計獻策。
  • 南坪鎮:巧手編織圍巾 助山區留守兒童溫暖過冬
    本報訊 (記者 楊雪婷)近日,南坪鎮積極響應「紅櫻桃」冬日針愛志願服務活動,動員社會多方力量參與,將一針一線化為巧手編織的圍巾,為山區兒童送去冬日溫暖。      「兒童用的圍巾多少針合適?」「我這個起了個頭,你看行不行?」南坪鎮各社區內,志願者們圍坐在一起,一雙雙巧手快速地舞動著,將滿滿的暖意和關愛織進每一條圍巾。
  • 臨猗張嵩村小學學生收到愛心禮物
    12月16日,臨猗縣楚侯鄉張嵩村小學裡愛心湧動,暖意融融。幾名愛心人士給該校學生送來了書包、籃球、空氣淨化器等物品,希望給孩子們營造更好的學習、娛樂環境。張嵩村位於臨猗縣楚侯鄉西南部,較為偏遠。目前,張嵩村小學的在校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
  • 清水塘第三小學校長祝福小報童:「三部曲」賣報是一種人生體驗
    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第三小學校長謝 益林。圖/受訪者提供「小報童不僅僅是賣報,也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體驗,人生夢想的一次初練習。」7月16日,小報童活動進入第二天,長沙開福區清水塘第三小學近百名小報童也收到了校長謝益林的祝福,而記者得知,其實在活動啟動前,學校還為此專門召開了一次特殊的家長會,謝益林也建議家長和學生按照賣報步驟循序漸進。「第一步是要孩子大聲說出來。」謝益林告訴記者,他每年都會關注瀟湘晨報組織的小報童活動,為此還專門了解過小報童的賣報經歷。「家長的配合非常關鍵。」
  • 榆中山區留守兒童獲愛心捐贈
    榆中山區留守兒童獲愛心捐贈每日甘肅網3月27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3月21日下午,榆中縣清水驛鄉方家溝小學收到清水驛鄉「愛心媽媽」協同甘肅愛心協會「愛心驛站」捐贈的防疫愛心物資。「特別感謝『愛心驛站』及『愛心媽媽』對山區孩子們的牽掛和幫助,這次捐贈活動真是雪中送炭,解決了學校開學前期消毒物資緊缺的難題。」校長丁建峰說,方家溝小學地處清水驛鄉西山溝內15公裡的深山處,幼兒園與小學合併設立,共有學生59人,教師11人。隨著農村務工人員的大量外出,在這所大山深處的小學校裡,就學的孩子近三分之二是留守兒童。
  • 貴州威寧回應本報留守兒童報導
    調查結果表明,該校留守兒童工作基本落實,學校有營養午餐,學生上學最遠距離不超過3公裡。威寧縣教育局局長肖良憲說,近年來,該縣一直加大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力度,確保在「衣、食、住、行、學、樂、病」七個方面都有保障,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