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錢小時候經常吃,老家的院子裡種了很多的榆樹,每到春天榆樹上長滿了一簇一簇的青綠色的榆錢,我們這幫孩子會光著腳丫肩上斜跨一個布兜麻利兒的爬到樹上採摘榆錢(儘管我是女孩子,爬樹的本事可不輸男孩,地道的野丫頭),之所以光著腳丫是因為比穿鞋摩擦力大,好爬樹。我還做過更驚險的事情,我家的房子和鄰居家的房子牆之間大約有1尺的距離,小時候曾經手腳並用從牆之間的縫隙向上爬上房頂,農村的房子還是比較高的,現在想來也比較恐怖,萬一不留神可能會摔得粉身碎骨,那時候爸媽不在老家我跟著姥姥姥爺,瘋玩也沒人管。
採滿一布兜榆錢扔到樹下拿給姥姥做榆錢飯或者榆錢窩頭,年幼的我特別有成就感,感覺爬樹這點本事比裹著小腳的姥姥強:)。
主料:榆錢70克,玉米面360克,黃豆面36克,水220克
配料:鹽3克,白糖10克,泡打粉1茶匙
製作:
準備好所有材料。
先把玉米面、黃豆面、泡打粉放入盆中。
粉類攪拌均勻。
榆錢洗淨後擠去水分放入盆中。
先用50克的水加入白糖和鹽,攪拌至鹽糖完全融化後倒入盆中拌勻。
放入剩餘的水,攪拌均勻。
分成每個重約50克的劑子用手攥緊。
取一個劑子,先攥緊再捏成圓錐形。
圓錐的底部用用拇指捅一個洞。
拇指在內四指在外,託在另一個手心邊轉邊捏,做成窩頭生坯。
放置到帘子上。
鍋內加水大火燒開,把窩頭生坯放置到鋪了打溼屜布的篦子上,加蓋大火蒸5-6分鐘即可。
關鍵:
玉米面沒有筋性,窩頭成型還需要技術,成型前一定要用手把玉米糰捏緊,這樣不容易開裂。
可以在玉米面中加入10%的小麥麵粉或者用50%的開水開調製麵團來增加筋性,就便於成型了。
蒸的時間不要太長,以免榆錢變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