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風景優美,人傑地靈,有古鎮水鄉,有千年名剎,有古典園林,有湖光山色,有帝王陵寢,有都城遺址,可謂是「吳韻漢風,各擅所長」。
這裡自古至今就是一座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名城,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江南出才子,事實上的確如此,在這座歷史名城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歷史名人,同時也吸引了許多的文人雅士描繪這座美麗的城市。著名詩人白居易、李白、杜牧、王安石、劉禹錫、辛棄疾等等在這個地方為後人留下了許多佳作為後人傳頌和研究。下面小編分享文人墨客筆下的江蘇名山,看見大家有去過沒有?
北固山: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北固山,鎮江三山名勝之一,遠眺北固,橫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勢險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國時「甘露寺劉備招親」的故事就發生在北固山。以險峻著稱的北固山,因三國故事而名揚千古。山上亭臺樓閣、山石澗道,無不與三國時期孫劉聯姻等歷史傳說有關,成為遊人尋訪三國遺蹟的嚮往之地。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在這裡的多景樓寫下了對國家前途寄予殷切希望的《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及《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等流傳千古的佳作。
狼山:
狼山觀海(宋·王安石)
萬裡崑崙誰鑿破,無邊波浪拍天來。
曉寒雲霧連窮嶼,春暖魚龍化蟄雷。
閬苑仙人何處覓?靈槎使者幾時回?
遨遊半在江湖裡,始覺今朝眼界開。
狼山位於南通市南郊,峻拔挺秀,文物古蹟眾多,其他四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如眾星拱月,狼山成為五山之首。傳說狼山為白狼精佔據,大聖菩薩僧伽與白狼精鬥法,以一襲袈裟遮遍全山降伏惡狼,白狼只得讓出此山。並無私心的僧伽,在狼山上建寺(現叫廣教禪寺),為雖與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齊名卻沒有自己道場的大勢至菩薩建了道場。從此這裡香火興起,成為佛教樂土。此外,南宋文天祥在這裡也留下了《渡海望狼山》。
雲臺山:
次韻陳海州書懷(宋·蘇軾)
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
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孥守市闤。
雅志未成空自嘆,故人相對若為顏。
酒醒卻憶兒童事,長恨雙鳧去莫攀。
雲臺山位於連雲港市郊,古稱鬱州山,唐宋時稱蒼梧山,吳承恩在西遊記裡稱雲臺山屬東海傲來國。唐李白詩:「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寫的也是雲臺山。她原來只是黃海中的一列島嶼,18世紀方與大陸相連。遂形成峻峰深澗,奇巖坦坡,山光水色,獨具神姿,被譽為:「海內四大名靈」之一。
紫金山:
重過金陵(清·李沂)
秋風又到秣陵關,獨客窮途尚未還。
武定橋頭明月上,朦朧遙望紫金山。
紫金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境內,又稱鐘山、蔣山、神烈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譽,是南京名勝古蹟薈萃之地,古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早在三國與漢朝就極負盛名。紫金山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國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閒文化、佛教文化系列於一山之中,是為「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
惠山:
遊惠山(宋·蘇軾)
敲火發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傾紫盞,色味兩奇絕。
吾生眠食耳,一飽萬想滅。頗笑玉川子,飢弄三百月。
豈如山中人,睡起山花發。一甌誰與共,門外無來轍。
惠山坐落於江蘇無錫西郊,南朝被稱為歷山,山有九隴,又被稱為九龍山。晉代開山禪師西域僧人慧照常來此山,故稱此山為慧山,又因慧同惠,所以現在叫惠山。
雲龍山:
登雲龍山(宋·蘇軾)
醉中走上黃茅岡,滿岡亂石如群羊。岡頭醉倒石作床。仰看白雲天茫茫,
歌聲落谷秋風長。路人舉首東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雲龍山位於徐州市城南,又名石佛山。這裡既有自然風光,又有人文景觀。山上文化古蹟眾多,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蘇東坡任徐州太守時,曾多次攜友遊覽雲龍山,留下許多傳世佳作名篇。先後登臨雲龍山的歷代名人有劉邦、劉裕、蘇軾、乾隆、邵大業、毛澤東、李可染等。
金山:
金山(宋·王安石)
數重樓枕層層石,四壁窗開面面風。
忽見鳥飛平地上,始驚身在半空中。
金山位於鎮江市西北,是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古代金山原是屹立於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稱譽。唐代張祜描述為"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北宋沈括讚頌曰:"樓臺兩岸水相連,江北江南鏡裡天。",原為揚子江中的一個島嶼,由於「大江東流」,至清光緒末年(1903年)左右與陸地連成一片。
天平山:
天平山中(明·楊基)
細雨茸茸溼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花送到家。
天平山位於蘇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濱,是太湖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有「吳中第一山」、「江南勝境」之美譽,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景區佔地近百公頃,向以「紅楓、奇石、清泉」三絕著稱,有萬笏朝天、高義疊翠、萬丈紅霞、玉泉輕吟等十八勝景。
當然,江蘇還有很多名山,我在此就不一一述說了,這些江蘇名山你去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