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永遠無法洗刷的恥辱,皇帝被羞辱,公主妃嬪被姦淫,整個國家賠人又賠款,民族尊嚴被無情踐踏。
靖康二年春,金軍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北宋就此滅亡。此後金開始以勝利者的姿態多漢人朝廷進行瘋狂洗劫,他們不但將北宋國庫裡的金銀財寶全部搬空,還順便帶走了無數的妃嬪公主。
這些往日裡養尊處優的公主妃嬪到了金國後就變成了地位卑賤的俘虜,任由金人姦淫凌辱。這些人當中,有的人不堪受辱選擇自盡;有的繼續留在金國苟且偷生;只有少數人安全回到宋朝,而韋太后就是其中一個幸運兒。
被俘前無足輕重
韋太后被俘前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完全是無足輕重的存在,就連她能夠進宮也是一場意外。
韋氏出生卑賤,當初被退休宰相蘇頌買來做暖床丫鬟,結果她在第一次侍奉蘇頌的時候就因為屢次尿床被對方一腳踢出門外。
後來皇帝宋徽宗挑選秀女,強制要求大臣的未婚女兒全部參加,恰巧蘇頌的女兒也滿足條件,可是身為父親他不想女兒進宮受苦,於是就讓韋氏冒名頂替,也算是充分利用買她的那些錢。
韋氏顏值還算不錯,再加上宰相之女的身份,所以她很順利地通過選拔進入皇后鄭氏的宮中。與她一起進來的還有一個姓喬的小姑娘,很快兩人就熟絡起來並成為好閨蜜,她們相互約定日後無論誰得寵都不能忘記對方。
當時宋徽宗獨寵劉貴妃,讓鄭氏非常嫉妒,為了分寵她將韋氏與喬氏送去侍奉,結果沒過多久宋徽宗就看上了這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喬氏,並很快將她冊封為貴妃。
而喬貴妃發達後也沒有忘記閨蜜,她多次在宋徽宗身邊說韋氏的好話,軟磨硬泡之下終於有一天宋徽宗召來韋氏侍寢,可也就是這一次讓韋氏懷上了龍種,並且生下後來的南宋開國皇帝趙構。
都說「母憑子貴」,可在宋徽宗這裡卻行不通,即便有了兒子,韋氏仍然不受待見,只得到了平昌郡君的封號,就連妃子都算不上。
至於他的兒子趙構就更悲催了,完全就是炮灰的存在,宋徽宗多次把他送到金國當人質,一有危險的事情就都讓他幹,真可謂「父愛如山體滑坡」,如果沒有喬貴妃,我想哪怕韋氏在宮中老死也沒有會注意。
到了靖康元年,宋朝開始向金國求和,金國要求他們派一位皇子過來當談判代表,於是悲催的趙構有成為那個幸運兒,當然宋徽宗為了補償他,將韋氏晉升為貴妃。
然而命運又給所有人都開了個玩笑,後來金軍攻破汴京,將城內所有的皇子皇孫全都包了餃子,而趙構由於被安排去當談判代表剛好躲過一劫,最後不知什麼原因(絕不是史書中吹的趙構口才有多麼好從而折服金人)他最後平安歸來,並且順理成章地成為南宋的開國皇帝。
被俘後生活悲慘
汴京被攻破了,金人從北宋擄走了大量的女人,據史書記載有三千四百名女俘虜,而到了金國大本營的時候只剩下以前九百多人,其中有將近一半的人由於種種原因死於路上,不過幸運的韋氏依舊活了下來。
一到金國這些公主妃嬪就被扒了上衣,披上羊裘,然後被金人當作娼妓一般肆意凌辱,對此《靖康稗史》這樣記載:
「婦女分入大家,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
宋欽宗的皇后朱氏不堪受辱,選擇自盡,給後來留下「懷清履潔,眾醉獨醒,不屈其節」的極高評價。
不過韋氏沒有自殺的勇氣,她和其他公主妃嬪一樣被分配到浣衣院,也就是金國官方創立的妓院,負責接待服侍金國那些立下戰功的中下級軍官。儘管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她遭遇了什麼,不過從朱皇后自盡守節我們不難看出,韋氏的生活可能連豬狗都不如。
歸國後生活滋潤
後來趙構當上南宋皇帝,滿足了金國各種各樣無禮的請求,兩國終於開始議和,金人答應他釋放韋太后和同時歸還宋徽宗的靈柩。
由於只放回韋氏,她的閨蜜喬貴妃等人還必須呆在金國吃苦。知道這件事,喬貴妃不但沒有嫉妒反而發自內心的為韋氏感到開始,她還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賄賂金國使者,讓他們在路上好好照顧韋氏。
面對喬貴妃的真情實感,韋氏也動容了,她哭著對喬貴妃說:「我出去以後一定會回來救你的!」兩人越說哭得越厲害,好一副姐妹情深的畫面。
然而事實證明韋氏只不過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她回到南宋以後自己當上皇太后,過著滋潤無比的生活,卻一點沒有向宋高宗提救出閨蜜喬貴妃這件事,仿佛對方與她沒有任何交情,薄情寡義這一點她完美遺傳給了趙構,兩人的母子關係貨真價實!
在放回韋氏前,金國使者三番五次設坎,韋氏知道他們想要好處,便答應他們在回國後給予六千兩黃金作為謝禮,聽到承諾金國使者這才護送她出發。
到了兩國邊境,迎接韋氏的大臣王慶被告知要交六千兩黃金的贖金頓時犯難了,不是他不可交,而是實在沒那麼多錢,考慮到韋氏的重要性,王慶一行人東拼西湊還向當地富戶借款終於湊夠贖金換回了韋氏。
可心腸歹毒的韋氏在回國後立馬向趙構告狀說,大臣王慶故意不交贖金,阻礙我們母子重逢。趙構聽後勃然大怒,差點直接將王慶處死,後來其他大臣不斷求情,趙構最後才放了他。
韋氏回到南宋後一躍成為皇太后,身份可謂是一步登天,而宋高宗趙構是以「孝道治國」標榜自己,所以韋氏回國後過上了幸福滋潤的美好生活,直到紹興二十九年她才死去,享年八十歲。
執筆君言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對北宋這段黑歷史感到恥辱的不僅僅只有嶽飛,還有我們所有人,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唯有我們自身強大起來才能守住一切繁華,否則只不過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諸位讀者,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