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岸」咖啡館的核心運營團隊是5名大學生。
溫州網訊 「我想擁有一間自己的甜品屋」、「我想開一家咖啡館」……當大多數大學生的創業夢想還處在「小矯情」或「藍圖」階段時,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50名學生已將夢想照進現實,「起步價」僅僅是400元。
昨天,一家名為「達岸」的咖啡館在市區學院路浙江創意園開門迎客。這家咖啡館由一個90後大學生團隊採用「眾籌」的方式創立,學生們既是股東、運營者,又是廚師、服務員,還是消費者。
「眾籌」起源於美國,被稱為「販賣夢想的生意」模式。當時下最熱門的融資模式遇上「在校生創業」,會碰出怎樣的火花?
50人既是股東又是顧客
在浙江創意園入口旁的這家咖啡館,記者見到了統一身著格子襯衫的5名經營者。
這一項目由浙工貿「酒店管理」專業大三年級的兩個班發起,眾籌股份每股400元,總共50股,以2萬元作為運營啟動資金,場所由學校提供。董事長王琦、店長蘭秋霞、副店長周姣、財務總監陳佳、採購經理姚鼎武,這5名學生組成核心運營團隊。店裡主要經營咖啡、茶類、甜點,同時有義大利麵、三明治、鬆餅等小吃,人均消費30元左右。
「從一個多月試營業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消費者是在校師生和園區內的白領。」店長蘭秋霞翻開客戶資料,認真地說。試營業期間,他們不像普通新店那樣愁客源,因為一個又一個的股東都帶著小夥伴們來嘗鮮。
「這位同學,咖啡口味如何?」「義大利麵,是不是Q一點口感更好?」這樣的對話不時入耳。就餐高峰期,顧客瞬間「變身」服務員,這種參與感打破了傳統餐廳擁有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界限,顧客意見隨時得到反饋。
促銷手段用的是90後學生自己圈內的「語言」,如社團8人以上點飲料免1杯;元旦,加雞蛋不收錢……據王琦介紹,近期他們正在籌備一場「吃貨」大賽,拼速度不拼食量,希望藉此帶動新一輪的人氣。
「今後我們將向學生社團推廣,比如包場開派對、辦社團活動等。」副店長周姣等人向記者描述各種構想。
組建運營團隊競聘上崗
構想多自然是好事,但眾多股東的想法最終要得到統一,由小部分人執行、落實,那到底誰來拍板?在項目萌芽階段,幾乎所有學生都躍躍欲試,最終三五個人自行組隊,提交策劃書,以競聘的方式爭取運營權,最終運營團隊鎖定為現在的5個人。
說起「董事長」這一頭銜,王琦有點不好意思。「雖然多參了幾股,但我和他們四人都一樣,意見不統一時,每人的票數都是一票。」王琦說,團隊人數定為奇數,就是為了方便投票。
雖然頭銜聽起來都挺「大牌」,但實際上每個人都輪轉,兼任廚師、服務員和收銀員等,此外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專長打理雜務。比如,一張張手寫的頗具風格的點菜單就出自周姣之手。據介紹,前期採用一人多崗制,當業務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再按崗位定人。
>>>記者手記
為學生創業搏擊商海築造「泳池」
搏擊商海築造「泳池」
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重要渠道之一。那麼到底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如何扶學生上馬創業,又送上一程?「達岸」咖啡館的運營模式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它為這些稚嫩的學生搏擊商海前提供了一個訓練「泳技」的「泳池」,讓羽翼未滿的他們練習搏擊長空的本領。
「達岸」作為浙工貿管理學院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提供的實訓基地,一改以往校方全資投入建設的形式,只是出資裝修和免除部分店租,學生通過「眾籌」的形式籌集啟動運營資金,全權負責咖啡館的裝修、原料採購、市場運營,讓學生剛開始時處於「亞創業」狀態,沒有完全讓他們馬上直面市場,而是循序漸進地進入創業狀態。
創業好比遊泳,只有跳下水才能檢驗「水性」如何。「達岸」這個「泳池」,能夠檢驗出學生是否能在水裡暢遊,也能從側面反映出老師的教學是否到位。可以說,「達岸」讓老師教得活,學生學得快。這既推動了高校教學改革,又提高了育人質量。
成為學生創業的實戰陣地
「坐在屬於我們自己的咖啡館裡,回想當初幾百元一股一股資金到帳,像做夢一樣。」王琦說,多的認幾股,少的兩人共認一股也可以。兩萬元眾籌資金只夠作為運營成本,餐廳能順利開業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學校提供的各種資源和平臺。
就拿經營場所來說,這塊門店屬於浙工貿,當初校方有意將其用做學生的實訓基地,正逢學生想做眾籌項目,於是一拍即合。目前該項目由浙工貿創業基金扶持,前三個月免租金。
「咖啡店就是教學生創業本領的實戰陣地。」浙工貿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咖啡店的運營,教會學生如何去工商註冊、如何裝修門店、如何管理團隊、如何開發產品,「我們希望搭建一個低風險又高效的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平臺,為學生真正面對市場創業提供一個過渡期」。
咖啡館去年10月開始籌建,從裝修到正式營業,學生們身後除了有專業課老師指點,學校還聘請溫州市酒店管理協會副秘書長等業內人士作為該項目的創業導師,還定期安排學生到香格裡拉、萬和豪生等酒店的西餐廳培訓。
「香格裡拉的西餐總廚親自教我們如何花8小時熬製義大利麵的肉醬,行政總廚親自到門店指導我們如何在廚房配置擺放設備……」王琦說。
「你們調製的咖啡品質,溫州有一半四星級的酒店還比不上。」昨天,市旅遊局副局長陳秉輝參加開店儀式後,一邊品嘗學生調製的咖啡一邊驚訝地說。
創業經驗和股份屆屆相傳
在學校的幫助下,該項目得到了溫州風險投資研究院的指導。溫州風險投資研究院投融資部總監、溫州天使會秘書長吳志雄說:「眾籌的本質是集合眾人的資源和人力,適合大學生創業前期的孵化。『達岸』咖啡是眾籌在學生領域的應用,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業火花。」
「達岸」咖啡處處都打著學生的烙印,此外還有一特殊之處,那就是一屆一屆學生的「傳承」。策劃書上明確註明:每支經營團隊的經營期限為一年,一年後無條件轉交給下一屆學生;股東以原股價退股;法人每三年一換。
這是否意味著創業者們即使再努力,畢業後也必須離開?事實並非如此。據介紹,他們的目標是將「達岸」咖啡打造成「星巴克」這樣的連鎖企業,主要服務高校學生。學生們畢業後回自己家鄉,可以把連鎖店開到各個地方的高校附近。個別學生畢業後也可以留在原店,專職經營,指導下一屆學生。
「我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開餐館,所以我選擇在商業氣息比較濃的溫州讀書,沒想到在校期間就實現了這個願望。」來自麗水的蘭秋霞說,開咖啡館讓她實現了從求職者到決策者的角色轉變,「小老闆」的身份意味著要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這種實踐是對課堂學習的有效補充,比盈利、分紅更重要。
「流動的學生,不變的咖啡店,咖啡店將成為大學生傳承創業精神的家園。」浙工貿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樣咖啡店不會因為學生畢業面臨歇業的問題,同時也激勵師弟師妹把咖啡店經營好。
本文轉自:溫州網